题名

萌生與交疊:臺灣「拋採茶」之歷史景觀、表演套式與源流演化探析

并列篇名

The History, Performing Style, and Origin of "Throwing a Tea Basket" in Taiwan

DOI

10.30157/JCRTF.201012.0003

作者

蔡欣欣(Hsin-Hsin Tsai)

关键词

客家採茶戲 ; 歌仔戲 ; 車鼓遊藝 ; 古劇 ; 口頭傳統 ; Hakka Tea-Picking Drama ; Goa-a Opera ; chegu ; Old Drama ; oral tradition

期刊名称

民俗曲藝

卷期/出版年月

170期(2010 / 12 / 01)

页次

81 - 141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由藝人們以長繩縛繫竹籃,或在竹茅戲臺上,或在商業劇場裡,或廟會廣場中,拋擲給在場的觀眾,由觀眾隨意放入各種物件,再由藝人收回竹籃,根據物件當下編詞唱念,然後觀眾再加以打賞回饋的臺灣「拋採茶」,其應是承繼了大陸客家採茶戲「敬茶請客」的茶文化風情,民間藝術「口頭表演」的本質與「賣藝營生」的傳統;而因應着臺灣「在地」商業市場的需求,遂強化自身的表演技藝,發展演化爲綰結「歌舞踏謠」、「拋擲茶籃」與「即興題詠賦歌」的爨弄形式,儼然具有着王國維的「古劇」特色,在「開喝/唱題/打采」的表演套式中,展現出宛如唐「合生」與宋「唱題目」的口頭傳統,以及百戲雜技的「拋擲手技」,體現了「打采」的庶民風情與「百藝競陳」的戲樂傳統。這種洋溢着娛樂性、歌舞性、技藝性、遊戲性與互動性,由表演者與觀眾共同完成「表演中的創作」的「拋採茶」,在不斷循環往覆的交流與品評中,達到意念的溝通與情感的共振,既能催化「熱鬧歡樂」的現場氛圍,爲藝人提供「贏取彩資」的外快收入,甚至發揮「改運祭煞」的宗教儀式功能,遂成爲臺灣日治時期到六、七○年代,客家採茶戲、歌子戲、客家撮把戲與車鼓遊藝所「交疊」演出的歷史景觀。

英文摘要

”Throwing a Tea Basket” is a performance in which the actor/actress throws a basket to the audience. The one who catches it into certain items before the basket is retrieved. The actor/actress then improvises as inspired the objects in the basket. The performance can occur either in a humble bamboo shack, commercial theatre or a temple fair. Its style is derived from the Hakka drama 'Serving Tea,” as well as oral and street performance traditions. In order to meet the demand of commercial theatre in Taiwan, it then integrates songs and dances, ”Throwing a Tea Basket” and improvisation singing in its performance. In its sequence of opening statement, subject-singing, and prize-awarding, the ”Throwing a Tea Basket” demonstrates features that are akin to those of the hesheng oral traditions of the Tang dynasty and the ”subject-singing” of Song dynasty. The prize-awarding to the performers and the throwing-and-catching skill illustrate the folk custom of dacai and the acrobatic tradition of the Chinese theatre. The ”Throwing a Tea Basket” is a ceration-in-performance that is accomplished by both the actor/actress and audience. It brims with joviality, creation, acrobatic skills, fun and a sense of mutuality. With the tea basket being thrown back and forth, it enables people on and off the stage to communicate and enjoy the merriment together. The ”Throwing a Tea Basket” episode Goa-a Opera, chegu troupes and Hakka cuoba show is a historical phenomenon that had existed since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down to the 1960s and 1970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蘇秀婷(2009)。從《糶酒》到《扛茶》、《拋茶》—一段客家三腳採茶戲變遷歷程。戲曲學報,6,173-202。
    連結:
  2. 《臺灣民報》。1923–1945。政治大學圖書館「臺灣文獻網」。http://www.lib.nccu.edu.tw/ipsetup/RemoteAccess_dbList.htm(擷取日期2010年1 月)
  3. 片岡嚴。1921。《臺灣風俗志》。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
  4. (1959)。安平縣雜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5. (2002)。臺灣客家三腳採茶戲與客家採茶大戲。新竹縣竹北市:新竹縣文化局。
  6. 竹內治。[1930] 1943。〈臺灣演劇誌〉。收於《臺灣演劇の現狀》。濱田秀三郎輯。東京:丹青書房,70
  7. 《臺灣日日新報》。1898–1909。政治大學圖書館「臺灣文獻網」。http://www.lib.nccu.edu.tw/ipsetup/RemoteAccess_dbList.htm(擷取日期2008年10月)
  8. (2001)。暗藝華會。麻豆:家園民風工作坊。
  9. 蘇子裕。未出版。〈贛南採茶戲的發展歷史、藝術形態及其藝術革新〉
  10. 《日治時期臺灣報刊戲曲資料檢索光碟》。2004。徐亞湘主編。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11. (1993)。淡水廳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2. 巴莫曲布嫫(2004)。「民間敘事傳統格式化」之批評〉—以彝族史詩《勒俄特依》的文本迻錄爲例。文化研究,2,32-33。
  13. 毛禮鎂(1999)。九龍山茶與茶戲藝術。茶鄉戲韻:海峽兩岸傳統客家戲曲學術交流研討會實錄,南投:
  14. 毛禮鎂(1991)。贛南採茶戲在臺灣。農業考古,1991(4),200。
  15. 王安祈(2001)。京劇中小戲「京劇化」的實證。兩岸小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16. 王安祈(1990)。論平劇中的幾齣小戲。漢學研究,8(1),563-586。
  17. 王國維(1996)。宋元戲曲史。北京:東方出版社。
  18. 全臺詩編輯小組編(2008)。全臺詩。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
  19. 吳川鈴編、吳川鈴、謝其國編(1992)。山歌大家唱。吳川鈴。
  20. 呂訴上(1961)。臺灣電影戲劇史。臺北:銀華出版社。
  21. 呂興昌編(1996)。許丙丁作品集。臺南:臺南市立文化中心。
  22. 李豐楙(1993)。煞與出煞:一個宇宙秩序的破壞與重建。民俗系列講座,臺北:
  23. 林百川、林學源(1960)。樹杞林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24. 林珀姬(2004)。舞弄鬥陣—陳學禮夫婦傳統雜技曲藝(音樂篇)。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25. 林朝崧(1993)。無悶草堂詩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26. 邱慧齡(2000)。茶山曲未央—臺灣客家戲。臺北:傳統藝術中心。
  27. 洪惟仁(2001)。臺北褒歌之美。傳統藝術,15,14-17。
  28. 流沙(1999)。採茶三腳班的形成與流傳。茶鄉戲韻:海峽兩岸傳統客家戲曲學術交流研討會實錄,南投:
  29. 約翰•邁爾斯•弗里、朝戈金譯(2000)。口頭詩學:帕里—洛德理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30. 范炎興(2007)。粵北採茶戲。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
  31. 范揚坤(1999)。把「片岡巖」打造成「呂訴上」—一段描述客家採茶戲文字的變遷考。茶鄉戲韻:海峽兩岸傳統客家戲曲學術交流研討會實錄,南投:
  32. 徐進堯(1984)。客家三腳採茶戲的研究。臺北:育英出版社。
  33. 徐進堯、謝一如(2002)。客家三腳採茶戲與客家採茶大戲。新竹縣竹北市:新竹縣文化局。
  34. 涂順從(1996)。大廣絃走天涯:彈唱藝人蔡添登。臺南縣新營市:臺南縣立文化中心。
  35. 理查德•鮑曼、楊利慧譯、安德明譯(2008)。作爲表演的口頭藝術。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36. 莊幼岳編校(1992)。太岳詩草。臺北:龍文出版社。
  37. 連橫(1963)。雅言。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38. 連橫(1964)。雅堂文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39. 連橫(1962)。臺灣通史。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40. 陳雨璋(198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
  41. 陳益源(2001)。口湖風情:「牽水【車藏】」與「甩採茶」。國文天地,17(7),32-34。
  42. 傅于天(2001)。肖巖草堂詩鈔。臺北:龍文出版社。
  43. 曾永義(1997)。臺灣傳統戲曲•客家戲。臺北:東華書局。
  44. 曾永義(1988)。詩歌與戲曲。臺北:聯經出版社。
  45. 黃心穎(1998)。臺灣客家戲。臺北:臺灣書店。
  46. 黃心穎編、劉信成編、施依吾編(2006)。臺灣客家外臺札記。板橋:聖環書局。
  47. 黃文博(1991)。當鑼鼓響起•臺灣藝陣傳奇。臺北:臺原出版社。
  48. 黃榮洛(2000)。臺灣客家民俗文集。新竹縣竹北市:新竹縣文化局。
  49. 楊佈光(1983)。客家民謠之研究。臺北:樂韻出版社。
  50. 臺灣慣習研究會、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譯(1984)。臺灣慣習記事(中譯本)。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51. 臺灣銀行經濟硏究室編(1963)。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52. 鄭榮興(2001)。臺灣客家三腳採茶戲研究。苗栗:財團法人慶美園文教基金會。
  53. 賴碧霞(1992)。賴碧霞的臺灣客家山歌。臺北:文建會。
  54. 鍾駿楠(200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逢甲大學中文所。
  55. 顏美娟(2004)。舞弄鬥陣—陳學禮夫婦傳統雜技曲藝(文學篇)。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56. 蘇子裕(1984)。從行當體制看三腳班的形成與發展。江西戲曲論壇,2,60-66。
  57. 蘇秀婷(2005)。臺灣客家改良戲之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
被引用次数
  1. 林曉英(2016)。客家戲曲的文化經驗與創作實踐:以曾先枝為例。關渡音樂學刊,24,7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