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歌謠中的部落、歷史與生活:以三首馬蘭阿美族的現代歌謠爲例

并列篇名

Village, History, and Life in the Ballads: A Study of Three Modern Ballads of the Falangaw Amis

DOI

10.30157/JCRTF.201103.0002

作者

孫俊彥(Chun-Yen Sun)

关键词

阿美族 ; 現代歌謠 ; 馬蘭 ; 馬亨亨 ; 苦力 ; Amis ; modern ballad ; Falangaw ; Mahengheng ; labor

期刊名称

民俗曲藝

卷期/出版年月

171期(2011 / 03 / 01)

页次

65 - 120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以三首流傳於臺東阿美族馬蘭地區的現代阿美歌謠爲例進行研究,從這三首歌曲的歌詞內容與創作動機切入,探討歌曲如何呈現馬蘭人自身所認識的族群歷史、部落傳統以及當代生活。第一首是〈苦力歌〉,確實的創作者與時間已不可考,內容描述日治時期阿美族人從事苦力勞役的所見所感。今天的馬蘭阿美人對於日治時期的苦力勞役普遍存有悲苦的負面記憶,也藉着〈苦力歌〉來抒發及感受這種悲情,然而〈苦力歌〉本身其實帶有更多元的情緒表現。第二首〈Mahengheng之歌〉,歌詞由一位名叫郭光也的馬蘭名人所創作,在他留下的手稿中記錄了創作過程,以及郭光也透過歌頌阿美大頭目Mahengheng的事蹟來發揚民族精神的企圖,從歌曲內容也可看到當代馬蘭阿美人對於族群起源與部落建立的觀點。第三首歌是〈新馬蘭之歌〉,這首歌曲反應了馬蘭阿美人在經歷部落領域擴張、漢人移入、子部落成立的變遷後,對於社群建構以及生活地理環境的新認識,至於眾說紛云的創作者身分,則顯示出原住民歌謠創作中集體參與的一貫特色。從本研究可發現,一向被視爲界定阿美現代歌謠特徵的固定實詞,由於其得以反覆傳唱的特色,使得歌謠得以進一步地傳承族群的經驗與記憶。

英文摘要

This article studies three modern Amis ballads of the Falangaw area in Taidong. By exploring the content of lyrics and the creation process, this article aims to explicate how the ballads represent local history, tradition, and whose life of the Falangaw Amis. The first ballad is the ”Song of Labor,” which authorship and date are both uncertain. This piece describes the situations and feelings of the Falangaw Amis while they were forced into hard labors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Towards this period, the present-day Falangaw Amis generally retain a negative, sorrowful memory. However, the lyric of ”Song of Labor” implies more than just sorrow. The lyric of the second ballad ”Song of Mahengheng” was written by a local intellectual, Kuo Guangye. In his script he recorded the process of the composition and his ambition to construct the ethnic identity through eulogizing the much-respected chieftain Mahengheng. The content of the lyric also reveals the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 of the Falangaw Amis recount their ethnic origin and the history of the villages. The third piece is the ”Song of New Falangaw.” In this ballad the Amis reflected their geographic environment and community construction after territory expansion, immigration of Han people,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atellite villages. The widely disputed claims of its authorship serve to reinforce the consistent feature of collective authorship in aboriginal songs. This research concludes with a discussion regarding songs. The fixed lyrics are usually considered a primary characteristic of the modern Amis songs. By repeated performance of the fixed lyrics, the modern Amis songs transmit experiences and memories of a culture through its local creativity.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陳俊斌(2009)。從「蘭嶼之戀」的跨部落傳唱談陸森寶作品的「傳統性」與「現代性」。東臺灣研究,12,51-82。
    連結:
  2. 葉淑綾(2009)。重思阿美族的年齡階級組織。東臺灣研究,13,3-28。
    連結:
  3. 中村孝志。1937。〈蘭人時代の番社戶口表(二)〉。《南方土俗》4(3): 181–96。
  4. 公共電視臺監製,李道明製作。1999。《傾聽我們的聲音─尋訪阿美族的音樂世界》。電視節目。公共電視臺。
  5. 郭光也(1919-1993)。成書年不詳a。〈郭光也手稿〉。未出版。
  6. 安倍明義。1938。《臺灣地名研究》。臺北:蕃語研究會。
  7. 郭光也(1919-1993)。成書年不詳b。〈郭光也手稿中譯〉。吳星進譯。未出版。
  8. 《線上書籍系統—池上鄉原住民部落》。2010。http://bmlweb.cs.gov.tw/modules/tadbook2/view.php?book_sn=4&bdsn=9 ( 擷取日期2010年4 月8 日)。
  9. 中村孝志。1936。〈オランダの資料に表はれた臺灣蕃社戶口〉。《南方土俗》4(1): 42–59。
  10. 臺東縣馬蘭年齡階層文化促進會。1996。〈臺東縣臺東市八十五年馬蘭阿美聯合豐年祭大會手冊〉。未出版。
  11.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語辭典試用版》。2010。http://twblg.dict.edu.tw/tw/ ( 擷取日期2010年12月14日)。
  12. 楊士範。2010。〈勞力變遷〉。《臺灣原住民歷史語言文化大辭典網路版》。http://210.240.41.130/citing/citing_content.asp?id=3138&keyword=%B3%D2%A4O%C5%DC%BEE(擷取日期2010 年1月24日)。
  13.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刑事判決97 年度易字第285 號》。2010。http://jirs.judicial.gov.tw/FJUD/FJUDQRY01_1.aspx ( 擷取日期2010 年2月26日)。
  14.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1913。《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第一部蕃族調查報告書‧阿眉族南勢番、阿眉族馬蘭社、卑南族卑南社》。臺北: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
  15. 林建成、陳海寧、杵音文化藝術團。2007。〈杵音‧響雷‧馬亨亨─阿美族頭目馬亨亨歌舞劇〉節目手冊。未出版。
  16. 《涼山奇遇005/ 涼山情歌羅萬斗是原創者》。2010。http://blog.udn.com/rawakau/3749814 ( 擷取日期2010年2月26 日)。
  17. 臺東市公所。2002。〈馬卡巴嗨文化觀光季活動手冊〉。未出版。
  18. 《懷念(阿美族,現在歌謠)LADDE教授錄音(16)(17)T183(637):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 聯合目錄》。2010。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dacs5/System/Exhibition/Detail.jsp?OID=3310355(擷取日期2010年3 月20日)。
  19. 《OLIKAT NO CIDAL O HAYOM NIINA》。2010。http://www.taitungcity.gov.tw/2006amis/banei1.htm ( 擷取日期2010 年3 月2日)。
  20. 《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全球資訊網馬蘭榮譽國民之家沿革》。2010。http://www.vac.gov.tw/vac_home/marlan/content_out/index.asp?pno=1137 ( 擷取日期2010年1月11 日)。
  21. 《林清嵐─臺灣棒球維基館》。2009。http://twbsball.dils.tku.edu.tw/wiki/index.php/ 林清嵐(擷取日期2009 年12 月30 日)。
  22. Wolfgang Laade. 1991. Taiwan: Music of the Aboriginal Tribes. Recorded by Wol fgang Laade in 1987. CD with Notice by Wolfgang Laade. JD 653–2. Zürich: Jecklin-Disco.
  23. 《郭光也—臺灣棒球維基館》。2009。http://twbsball.dils.tku.edu.tw/wiki/index.php/ 郭光也(擷取日期2009 年12 月30 日)。
  24. 臺東市公所。1995。〈臺東縣臺東市八十四年馬蘭阿美聯合豐年祭大會手冊〉。未出版。
  25.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1915。《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第一部 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阿美族、卑南族》。臺北: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
  26. Tan、 Shzr Ee(2008).Returning to and from 'Innocence': Returning to and from 'Innocence': Taiwan Aboriginal Recordings.Journal of American Folklore,121(480),222-35.
  27. 中村孝志、吳密察編、翁佳音編、許賢瑤編(2002)。荷蘭時代臺灣史研究下卷 社會‧文化。板橋:稻鄉出版社。
  28. 王河盛纂修(2001)。臺東縣史‧人物篇。臺東:臺東縣政府。
  29. 王櫻芬(2008)。聽見殖民地─黑澤隆朝與戰時臺灣音樂調查(1943)。臺北:臺大圖書館。
  30. 末成道男、何姵儀編譯、黃淑芬編譯(2007)。臺灣阿美族之社會組織及其變化:從招贅婚到嫁娶婚。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31. 田代安定(1985)。臺灣省臺東殖民地豫察報文。臺北:成文出版社。
  32. 石磊(1976)。阿美族宗教信仰的變遷。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41,97-127。
  33. 吳榮順(1999)。布農族「八部音合唱」的虛幻與真象。「後山音樂祭」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東:
  34. 呂鈺秀、郭健平(2007)。蘭嶼音樂夜宴─達悟族的拍手歌會。臺北:南天書局。
  35. 李玉芬(2007)。消失中的都市部落?臺東市馬蘭社阿美族生活空間的形成與轉變。高雄:麗文文化。
  36. 明立國(199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香港中文大學研究院音樂學部。
  37. 夏獻綸(1996)。臺灣輿圖。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38. 孫俊彥(200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東吳大學音樂研究所。
  39. 孫俊彥(2008)。馬蘭阿美族口簧琴與弓琴之比較研究。臺灣音樂研究,7,33-56。
  40. 高淑娟(200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
  41. 張淑美(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慈濟大學人類學研究所。
  42. 移川子之藏、馬淵東一、宮本延人(1988)。臺灣高砂族系統所屬の研究。東京都:凱風社。
  43. 笠原政治編、楊南郡譯(1995)。臺灣原住民族映像:淺井惠倫教授攝影集。臺北:南天書局。
  44. 許木柱、廖守臣、吳明義(2001)。臺灣原住民史‧阿美族史篇。南投:臺灣省文獻會。
  45. 郭祐慈(2008)。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
  46. 陳文德(1987)。阿美族親屬制度的再探討:以胆[月曼]部落為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1,41-81。
  47. 陳式寧(200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
  48. 陳俊斌(2009)。「唱片時代」的阿美族歌聲:以黃貴潮「臺灣山地民謠」為例。臺灣音樂研究,8,1-30。
  49. 童春發(2001)。臺灣原住民史‧排灣族史篇。南投:臺灣省文獻會。
  50. 馮建彰(200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
  51. 黃宣衛(2005)。異族觀、地域性差別與歷史:阿美族研究論文集,臺北:
  52. 黃宣衛(1989)。從歲時祭儀看宜灣阿美族傳統社會組織的互補性與階序性。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7,75-108。
  53. 黃應貴編(1999)。時間、歷史與記憶。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54. 楊士範(2009)。聽見「那魯灣」─近五十年臺北縣原住民民謠的形成與流傳文化史。臺北:唐山書局。
  55.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93)。臺東州采訪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56.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理蕃課(1986)。高砂族調查書 第一編 戶口、內臺人トノ接觸、衛生。東京都:湘南堂書店。
  57. 劉斌雄、丘其謙、石磊、陳清清(1965)。秀姑巒阿美族的社會組織。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58. 衛惠林(1953)。臺灣東部阿美族的年齡階級制度初步研究。考古人類學刊,1,2-9。
  59. 鄭全玄(1995)。臺東平原的移民拓墾與聚落。臺東:東臺灣研究。
  60. 羅素玫(2005)。性別區辨、階序與社會:都蘭阿美族的小米週期儀式。臺灣人類學刊,3(1),143-83。
被引用次数
  1. 陳俊斌(2012)。「民歌」再思考:從《重返部落》談起。民俗曲藝,178,207-71。
  2. 孫俊彥(2014)。原住民的音樂接觸與交融─以馬蘭阿美為例(1880-1990)。關渡音樂學刊,19,7-42。
  3. 蕭鄉唯,劉麗娟,張雯喬(2022)。聽!Vuvu在唱歌:原住民部落歌謠傳唱文化照顧模式初探。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21,9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