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儀式性質與歌舞系統:談馬蘭部落豐年祭歌舞的類型問題

并列篇名

Ritual Character and Dance System: A Study on the Types of Falangaw New Year Ritual Dances

DOI

10.30157/JCRTF.201209.0001

作者

孫俊彥(Chun-Yen Sun)

关键词

阿美族 ; 歌舞 ; 儀式 ; 日常生活 ; 性別區辨 ; Amis ; song and dance ; ritual ; daily life ; gender distinction

期刊名称

民俗曲藝

卷期/出版年月

177期(2012 / 09 / 01)

页次

1 - 55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歷來文獻多將阿美族歌舞分成兩大類,分別是以豐年祭大會舞malikuda為代表的儀式歌舞,以及各種宴會場合使用的娛樂性malakacaw/misalokiaw日常歌舞。這兩大類型的歌舞,過去曾分別被界定為男性系統與女性系統歌舞,顯示出兩性對立的觀點;也有研究指出阿美人歌舞實踐當中,儀式歌舞與日常歌舞在祭典儀式或日常聚會中交雜混用的情形。本文擬以阿美族馬蘭地區(Falangaw)豐年祭為對象,根據2000年至2011年觀察豐年祭使用歌舞的情形,從儀式結構與性質的角度嘗試解讀這兩種歌舞類型的意義。本文指出,馬蘭豐年祭各儀式段落使用malikuda或malakacaw是有所限定的,並非任意混用。關鍵在於各儀式段落的活動性質,偏向宗教祭祀時多用malikuda;具有社群交誼目的時則跳lakacaw。不過malikuda可為社群交誼服務,lakacaw也可能隱含有宗教性的訴求。至於性別互動方面,從稱為pawsa的婦女慰勞活動中可以看出,阿美族的家族親屬組織與男子年齡階層其實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而且不論是malikuda或lakacaw,兩性都以不同的程度共同參與,構成了歌舞活動的整體。

英文摘要

Amis dances are usually classified into two categories: the ritual dance malikuda, and malakacaw/misalokiaw, commonly performed in festivity occasions for recreational purposes. The two kinds of dances were once considered to be male and female dance repertoires respectively, evincing a gender antithetical perspective. However, there are also researches which suggest a mix of ritual and recreational dances in daily life. Based on my observation of the New Year's rituals from 2000 to 2011, I will study the Amis dances of the Falangaw area according to their ritual structure and character then attempt to interpret their meanings.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although malikuda and malakacaw both occur during the New Year's rituals, they are not staged arbitrarily. In fact, malikuda are performed during religious rituals, whereas malakacaw appear in social activities. Nevertheless, malikuda could serve a social function and malakacaw a ritual one. As for the gender distinction, an activity called pawsa shows that kinship organization and the male age status interact frequently in the Amis society could not be studied separately. Regardless of one's gender, though with various degree of involvement, everyone participates in the performance of malikuda and malakacaw, resulting in a union of the songs and dance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蔡政良(2007)。Makapahay a calay(美麗之網):當代都蘭阿美人歌舞的生活實踐。民俗曲藝,156,31-83。
    連結:
  2. 《原住民族語言書寫系統》。1995。http://www.edu.tw/files/list/M0001/aboriginal.pdf(擷取日期2006 年 1 月 16 日)。
  3. 《阿美族 海洋之歌(潘金松)—YouTube》。2010。http://www.youtube.com/watch?v=kBVwN3adVZY(擷取日期 2011 年 9 月 9 日)。
  4. 公共電視臺監製,李道明製作。1999。《傾聽我們的聲音:尋訪阿美族的音樂世界》。錄影帶。臺北: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5. 臺東縣馬蘭年齡階層文化促進會。1996。〈臺東縣臺東市八十五年馬蘭阿美聯合豐年祭大會手冊〉。臺東:未出版。
  6. 巴奈‧母路(2004)。靈路上的音樂:阿美族里漏社祭師歲時祭儀音樂。花蓮:原音基金會。
  7. 王宜雯(200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
  8. 古野清人、葉婉奇譯(2000)。臺灣原住民的祭儀生活。臺北市:原民文化。
  9. 末成道男、羅素玫編、何姵儀編譯、黃淑芬編譯(2007)。臺灣阿美族之社會組織及其變化。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10. 石磊(1976)。阿美族宗教信仰的變遷。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41,97-127。
  11. 李玉芬(2007)。消失中的都市部落?臺東市馬蘭社阿美族生活空間的形成與轉變。高雄:麗文文化。
  12. 李亦園(1962)。馬太安阿美族的物質文化。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13. 明立國(1989)。臺灣原住民族的祭禮。臺北:臺原出版社。
  14. 明立國(199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香港中文大學研究院音樂學部。
  15. 林桂枝(199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
  16. 孫俊彥(200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東吳大學音樂研究所。
  17. 陳文德(1987)。阿美族親屬制度的再探討:以胆部落為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1,41-80。
  18. 馮建彰(200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
  19. 黃宣衛(2005)。異族觀、地域性差別與歷史:阿美族研究論文集,臺北:
  20. 黃宣衛編纂、羅素玫編纂(2001)。臺東縣史:阿美族篇。臺東:臺東縣政府。
  21. 黃貴潮(1990)。阿美族歌舞簡介。臺灣風物,40(1),79-90。
  22. 葉鳳娟(200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南島文化研究所。
  23.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2000)。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 第二卷 阿美族 卑南族。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24.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2007)。蕃族調查報告書 第一冊 阿美族南勢蕃 阿美族馬蘭社 卑南族卑南社。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25. 劉斌雄計畫主持、胡台麗計畫主持(1987)。,南投:臺灣省政府民政廳。
  26. 劉斌雄計畫主持、胡台麗計畫主持(1989)。,南投:臺灣省政府民政廳。
  27. 衛惠林(1953)。臺灣東部阿美族的年齡階級制度初步研究。考古人類學刊,1,2-9。
  28. 盧薆竹(200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
  29. 羅素玫(2008)。阿美族的年齡組織是一個男性組織嗎?─阿美族的性別觀念與文化再創造的探討。文化創造與社會實踐研討會,臺北:
  30. 羅素玫(2005)。性別區辨、階序與社會:都蘭阿美族的小米週期儀式。臺灣人類學刊,3(1),143-83。
被引用次数
  1. 董孟修(2023)。臺灣戒嚴時期(1949~1987)的土風舞活動。藝術評論,45,1-36。
  2. 林芳誠(2018)。文化遺產的束縛或護衛?以阿米斯音樂節的文化實踐與創造能動性為例。民俗曲藝,200,137-200。
  3. 羅素玫(2018)。是傳統還是創新?儀式、性別階序與規範實踐之間的阿美族都蘭婦女組militepuray。民俗曲藝,200,2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