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臺灣「山地音樂工業」與「山地歌曲」發展的軌跡:1960至70年代鈴鈴唱片及群星唱片、心心唱片的產製與競爭

并列篇名

The Development of Record Industry and Aboriginal "Mountain Songs" in Taiwan from the 1960s to the 1970s: The Production and Competition among Record Labels "Ling-ling," "Chun-hsing" and "Hsin-hsin"

DOI

10.30157/JCRTF.201212.0004

作者

黃國超(Kuo-Chao Huang)

关键词

原住民 ; 山地歌曲 ; 唱片 ; 音樂生產 ; 音樂認同 ; aboriginal people ; Shan-di songs ; record ; music production ; musical identity

期刊名称

民俗曲藝

卷期/出版年月

178期(2012 / 12 / 01)

页次

163 - 205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山地歌曲」作為一種1960至70年代的臺灣唱片工業產物,是當代原住民族社會生活中一種重要的社會文化及庶民言說現象。它具有廣大民眾積極參與、多元混雜和共同享受的特性,是原住民族文化最活躍的力量和酵母。它的滲透性與普遍性使它成為山地社會各階層成員日常生活的基本形式;它的產製不僅涉及臺灣社會象徵性權力的運作,更脫離不了多元族群間政治、經濟與文化的複雜歷史。在不同階段的經濟與政治背景下,山地歌曲從而衍生出不同的美學型態與樣貌。因此一部原住民近代歌謠史,正是一部原住民近代生活史,音樂社會史。山地歌曲的研究可以是瞭解原住民社會及歷史發展的有效途徑之一,不但有助於瞭解當代社會與原住民個人的相互關係,也有利於探討當代社會變遷與現代化的問題。然而直到目前為止,臺灣「山地歌曲」相關的研究至今仍然相當有限,很大影響了我們對當代原住民族庶民文化的瞭解。本文研究從現代「山地歌曲」做為出發點,沿着唱片生產的軌跡,蒐集1960年以後至1979年左右所出版的黑膠唱片,針對1960至70年代三家主要的山地唱片公司:「鈴鈴」、「群星」、「心心」的「山地歌曲」產製與競爭進行比較,並探討聽眾品味與牟利者間的音樂生產及音樂認同的互動經過。本文藉以說明1960至70年代戰後臺灣山地通俗音樂的市場生產機制,如何承載特殊歷史文化與記憶,使其成為原住民族人認同與消費的表徵物,而原住民不同世代間的聽覺習慣及社會情境,又如何反饋到音樂的生產及製作。

英文摘要

The so-called ”Shan-di music” (aboriginal ”mountain music”), a product of the record industry in Taiwan from the 1960s to the 1970s, is an important social and cultural phenomenon, a manifestation of popular literature in contemporary aboriginal social lives. Deemed to be the source of power and liveliness in the aboriginal culture, it encapsulates the dynamics of active participation, multicultural fusion, and the mass sharing of content; it overcomes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pervades the daily life of all members. Its production reflects the symbolic power at work in the Taiwanese society, embodying the complex multiethnic history of politics, economy, and culture. In other words, aboriginal ”mountain music” mutates in response to the evolving economic and political climate, hence developing very diverse aesthetic characters, and a chronological account of this music simultaneously reflects the history of contemporary aboriginal life. For this reason, studying the social history of this music is one of the more efficacious ways of acquiring genuine appreciation of aboriginal societies and their historical developments. However, to date, there have been few such studies. Using the aboriginal ”mountain songs” issued on records from the 1960s to the 1970s as the basis,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record production and competition among three major labels, namely ”Ling-ling,” ”Chun-hsing” and ”Hsin-hsin,” and addresses the interactions among audience's taste, profit-seekers' music production, and musical identity. It describes the marketing mechanism of aboriginal ”mountain songs” from the 1960s to the 1970s and the re-emergence of aesthetic symbols. It also discusses how the changes of the auditory habits and the social environment among generations of aboriginal people feed back on music production and identity making.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孫大川(2005)。用筆來唱歌─臺灣當代原住民文學的生成背景、現況與展望。臺灣文學研究學報,1,195-227。
    連結:
  2. 陳俊斌(2011)。談臺灣原住民卡帶文化的混雜性。關渡音樂學刊,13,27-50。
    連結:
  3. 陳俊斌(2012)。雙重邊緣的聲音─臺灣原住民當代音樂與(後)現代性。藝術論衡,復刊第4期,85-112。
    連結:
  4. Modleski, Tania(Edited)(1986).Studies in Enterainment.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5. Sayer, Andrew(1992).Method in Social Science.London:Routledge.
  6. 大衛•克羅圖、邱凌譯(2009)。媒介•社會:產業、形象與受眾。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7. 巴奈•母路(1998)。變遷下的阿美族音樂。民族音樂學會研討會文集,臺東:
  8. 王櫻芬(2008)。聽見殖民地:黑澤隆朝與戰時臺灣音樂調查(1943)。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9. 江文瑜(1996)。專輯弁言。中外文學,25(2),5-9。
  10. 江冠明(1999)。臺東縣現代後山創作歌謠踏勘:現代後山創作音樂調查計畫。臺東:臺東縣立文化中心。
  11. 何東洪、張釗維(2000)。戰後臺灣「國語唱片工業」與音樂文化的發展軌跡。臺灣產業研究,3,149-224。
  12. 何穎怡(1995)。誰在那裡唱歌─談原住民新創作歌謠及其出版現狀。臺灣的聲音:臺灣有聲資料庫,2(1),48-51。
  13. 吳榮順(2000)。傳統音樂的即興:以臺灣原住民音樂為例。藝術評論,11,51-62。
  14. 呂鈺秀、孫俊彥(2007)。北里闌與淺井惠倫的達悟及阿美錄音聲響研究。臺灣音樂研究,6,1-30。
  15. 李至和(199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
  16. 李伯樺(1983)。灌製唱片和音樂帶的過程及其成本。幼獅文藝,57(3),11-16。
  17. 林信來(1982)。臺灣阿美族民謠謠詞研究。作者自印。
  18. 約翰•菲克斯、陳正國譯(1993)。瞭解庶民文化。臺北:萬象圖書。
  19. 孫大川(1992)。久久酒一次。臺北:張老師出版社。
  20. 孫大川(2000)。搭蘆灣手記:我要為你歌唱。山海文化雙月刊,21/22,1。
  21. 許常惠(1987)。追尋民族音樂的根。臺北:樂韻出版社。
  22. 郭郁婷(200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教育大學音樂學系。
  23. 陳俊斌(2005)。Haiyan(g)╱海洋─試論當代臺灣原住民音樂的文化綜攝。第四屆國際青年學者漢學會議:多元族群觀點下的漢學研究論文集,臺東:
  24. 陳俊斌(2009)。「唱片時代」的阿美族歌聲:以黃貴潮「臺灣山地民謠」為例。臺灣音樂研究,8,1-30。
  25. 陳宣伶(201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
  26. 黃國超(2009)。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所。
  27. 黃國超(2011)。臺灣戰後本土山地唱片的興起:鈴鈴唱片個案研究(1961-1979)。臺灣學誌,4,1-43。
  28. 黃貴潮(2000)。阿美族的現代歌謠。山海文化雜誌雙月刊,21/22,71-80。
  29. 黃裕元(200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歷史所。
  30. 黃裕元(2004)。戰後臺語流行歌曲唱片的興衰(1945-1970)。臺灣風物,54(1),91-125。
  31. 廖子瑩(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研究所。
  32. 劉千瑀(200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靜宜大學英國語文學系。
  33. 盧非易(1998)。臺灣電影:政治、經濟、美學(1949-1994)。臺北:遠流出版社。
  34. 盧梅芬(2007)。天還未亮:臺灣當代原住民藝術發展。臺北:藝術家。
  35. 薛梅珠(200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
  36. 賽門•佛瑞茲、張釗維譯(1994)。邁向民眾音樂美學。島嶼邊緣,11,11-27。
  37. 魏貽君(2003)。找尋認同的戰鬥位置:以瓦歷斯•諾幹的故事為例。臺灣原住民族漢語文學選集評論卷,臺北:
被引用次数
  1. 孫俊彥(2014)。原住民的音樂接觸與交融─以馬蘭阿美為例(1880-1990)。關渡音樂學刊,19,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