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民歌」再思考:從《重返部落》談起

并列篇名

Rethinking Folksong: Based on a Restudy of "Return to Tribal Villages"

DOI

10.30157/JCRTF.201212.0005

作者

陳俊斌(Chun-Bin Chen)

关键词

民歌 ; 民歌採集運動 ; 歷史錄音 ; 原住民音樂 ; 再研究 ; Folksong ; Folksong Collection Movement ; historical recording ; Aboriginal music ; restudy

期刊名称

民俗曲藝

卷期/出版年月

178期(2012 / 12 / 01)

页次

207 - 271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近幾年來,歷史錄音受到臺灣音樂學者的重視,部分歷史錄音也復刻重現,例如:2008年王櫻芬將1943年黑澤隆朝採集的原住民音樂錄音由黑膠唱片(1974年出版)復刻成CD,編輯出版。2010年,由臺灣音樂中心出版,吳榮順等學者整理1967年民歌採集隊於花蓮縣採集的阿美族音樂之錄音,復刻成CD並附在《重返部落•原音再現—許常惠教授歷史錄音經典曲集(一)花蓮縣阿美族音樂篇》(以下簡稱《重返部落》)一書。這兩套復刻CD使得我們可以重新檢視前輩學者在原住民音樂上的研究成果,王櫻芬將這樣的檢視稱為「再研究」,在她所著的《聽見殖民地:黑澤隆朝與戰時臺灣音樂調查(1943)》一書即從黑澤研究成果的再研究對臺灣音樂學這個學科進行反思(王櫻芬2008)。相較之下,《重返部落》着重的是資料的整理,並未進一步分析相關研究方法及理論。在這兩個復刻研究的啟發下,本文以對《重返部落》的再研究為基礎,進一步藉此反思臺灣的民歌研究。我將以書中譜例及該書所附之CD作為出發點,並比較1967年民歌採集錄音和1960年代原住民歌曲商業錄音。透過比較民歌採集運動相關的錄音、文字資料以及1960年代商業錄音,我將討論「民歌」和「流行歌」的關係,並審視「民歌研究」的「學術傳統」被如何建構,及這個學術傳統將來可能的發展方向。我將先討論「民歌採集運動」和1967年花蓮阿美族民歌採集錄音,然後我將回顧民歌研究在民族音樂學這個學門中的發展,最後透過議題的討論,省思臺灣民歌研究的過去與未來。

英文摘要

Taiwanese musicologists have paid attention to historical recordings these years, and some historical recordings have been reissued. For example, Kurosawa Takatomo's LP set of Taiwanese Aboriginal music (published in 1974)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his 1943 survey was reissued on CDs in 2008, along with the book Listening to the Colony: Kurosawa Takatomo and the Wartime Survey of Formosan Music (1943) by Wang Ying-fen. The recordings of Amis music made at Hualien in the Folksong Collection Movement in 1967 were reissued on a two-CD set, accompanying a book edited by Wu Rong-shun et al. and published by Taiwan Music Center in 2010. This book is titled ”Return to Tribal Villages/Representation of Sounds: Professor Hsu Tsang-houei's Classic Historical Recordings Collection 1: On Music of the Amis in Hualien County” (hereafter ”Return to Tribal Villages”). These CD sets allow us to examine the results of studies on Taiwanese Aboriginal music conducted by pioneer scholars. Wang Ying-fen calls this kind of examination ”restudy.” In her book Listening to the Colony, she deals with reflexivity issues in Taiwan's musicology based on a restudy of the results of Kurosawa's research. In contrast, as the accompaniment of the 1967 field recordings, the book ”Return to Tribal Villages” does not concern relevant theories and methodology; rather, authors of this book pay attention to gather and sort out materials related to the recordings. In this paper, I would like to restudy ”Return to Tribal Villages”, and, furthermore, to rethink folksong studies in Taiwan, based on this restudy. I will begin with musical examples in the book as well as the accompanying CDs, and compare the recordings of the 1967 Folksong Collection with commercial recordings issued in the 1960s. By so doing, I discuss relationships between ”folksong” and ”popular song,” examine the construction of scholarly tradition of folksong studies, and consider the possible development of this tradition in the future.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孫俊彥(2011)。歌謠中的部落、歷史與生活:以三首馬蘭阿美族的現代歌謠為例。民俗曲藝,171,65-120。
    連結:
  2. (2008)。臺灣音樂百科辭書。臺北:遠流出版社。
  3. Bohlman, Philip V.(1991).Representation and Cultural Critique in the History of Ethnomusicology.Comparative Musicology and Anthropology of Music,Chicago:
  4. Bohlman, Philip V.(1988).The Study of Folk Music in the Modern World.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5. Bohlman, Philip V.(2002).World Music: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6. Middleton, Richard(1990).Studying Popular Music.Milton Keynes:Open University Press.
  7. Myers, Helen(Edited)(1992).Ethnomusicology: An Introduction.New York:W.W. Norton & Company.
  8. Nettl, Bruno(1983).The Study of Ethnomusicology: Twenty-nine Issues and Concepts.Urbana: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9. Provine, Robert(ed.)(2001).Garland Encyclopedia of World Music.New York:Routledge.
  10. Titon, Jeff(Edited)(2005).Worlds of Music: An Introduction to the Music of the World's Peoples.New York, NY:Schirmer Books.
  11. 巴奈•母路(199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師範大學音樂學系。
  12. 方美琪(199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
  13. 王甫昌(2003)。當代臺灣社會的族群想像。臺北:群學出版社。
  14. 王宜雯(199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
  15. 王國慶(200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亞洲大學休閒與遊憩管理學系。
  16. 王貴琪(201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音樂學系。
  17. 王櫻芬(2000)。臺灣地區民族音樂研究保存的現況與發展。臺灣地區民族音樂之現況與發展座談會實錄,臺北:
  18. 王櫻芬(2008)。聽見殖民地:黑澤隆朝與戰時臺灣音樂調查(1943)。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19. 史惟亮(1967)。論民歌。臺北:幼獅文化。
  20. 江正豐(200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民族音樂學研究所。
  21. 余麗娟(201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民族音樂學研究所。
  22. 吳佩芸(200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
  23. 吳明義(1993)。哪魯灣之歌─阿美族民謠選粹120。臺東:觀光局東部海岸風景特定區管理處。
  24. 吳美瑩(200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東大學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
  25. 吳博明(197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
  26. 吳榮順(2010)。重返部落•原音再現─許常惠教授歷史錄音經典曲集。宜蘭:國立臺灣傳統藝術總處籌備處臺灣音樂中心。
  27. 吳榮順(198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
  28. 呂鈺秀、孫俊彥(2007)。傳統的樣貌─臺灣原住民音樂形式傳承與傳統意識建構。止善,2,21-2。
  29. 呂錘寬編、鄭榮興編(2002)。臺灣傳統音樂之美:多音交響:原住民音樂、漢族傳統音樂、客家音樂。臺中:晨星出版社。
  30. 李永奕(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音樂學系。
  31. 李亞茹(201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南島文化研究所。
  32. 李哲洋(1976)。山胞音樂提示。藝術家,18,43-46。
  33. 李鴻鈞(200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民族音樂學研究所。
  34. 周明傑(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研究所。
  35. 林宏錦(200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音樂教育學系。
  36. 林怡芳(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
  37. 林映臻(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東吳大學音樂學系。
  38. 林清財(198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
  39. 陀沅錄(200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研究所。
  40. 阿洛•卡力亭•巴奇辣(200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民族研究所。
  41. 洪汶溶(199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
  42. 洪淑玲(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
  43. 范揚坤(1994)。「民歌採集運動」中的原住民諸族音樂調查。臺灣的聲音:臺灣有聲資料庫,1(2),38-48。
  44. 孫大川(2007)。BaLiwakes跨時代傳唱的部落音符─卑南族音樂靈魂陸森寶。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45. 孫大川(2002)。臺灣原住民文化的力與美─兼論其現代適應。2000年亞太傳統藝術論壇研討會論文集,宜蘭:
  46. 孫俊彥(200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東吳大學音樂學系。
  47. 徐芬芬(200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民族音樂學研究所。
  48. 徐麗紗(1997)。傳統與現代間─許常惠音樂論著研究。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
  49. 根穆凡(201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東吳大學音樂學系。
  50. 張巧蕙(200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民族音樂學研究所。
  51. 張怡仙(198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
  52. 張釗維(1994)。誰在那邊唱自己的歌:一九七○年代臺灣現代民歌發展史─建制、正當性論述與表現形式的形構。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
  53. 許常惠(1979)。追尋民族音樂的根。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
  54. 許常惠(1978)。臺灣山地民謠─原始音樂。南投:臺灣省山地建設學會。
  55. 許淑貞(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音樂教育學系。
  56. 許瑞坤(2001)。許常惠對臺灣原住民音樂的研究與貢獻。文建會民族音樂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臺灣原住民音樂在南島語族文化圈的地位,臺北:
  57. 許皙雀(198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
  58. 連淑霞(200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東吳大學音樂學系。
  59. 郭郁婷(200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音樂學系碩士班。
  60. 陳式寧(200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
  61. 陳怡妃(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
  62. 陳俊斌(2008)。Naluwan Haiyan─臺灣原住民音樂中聲詞(vocable)的意義、形式與功能。2007南島樂舞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東:
  63. 陳俊斌(199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藝術學院音樂研究所。
  64. 陳宣伶(200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
  65. 陳鄭港(199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民族研究所。
  66. 彭月媛(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音樂藝術研究所。
  67. 曾毓芬(2007)。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系。
  68. 游秀雯(201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在職進修碩士班。
  69. 雲飛翔(200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民族音樂學研究所。
  70. 馮靖惠(200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
  71. 黃姿盈(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研究所。
  72. 黃國超(2009)。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
  73. 黃貴潮(1998)。阿美族兒歌之旅。臺東: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74. 黃貴潮(2000)。遲我十年─Lifok生活日記。臺北:中華民國臺灣原住民族文化發展協會(山海文化雜誌社)。
  75. 楊曉恩(200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研究所。
  76. 楊熾明(199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
  77. 詹雅筑(200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
  78. 廖珮如(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
  79. 劉紀蕙(2006)。文化研究的政治性空間。臺灣社會研究季刊,62,209-22。
  80. 蔡馨儀(200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研究所。
  81. 鄭淑玲(200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民族音樂學研究所。
  82. 盧薆竹(200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
  83. 賴靈恩(200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
  84. 薛文燕(200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所。
  85. 薛梅珠(200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
  86. 顏正一(200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音樂教育學系。
  87. 蘇恂恂(198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
被引用次数
  1. 陳俊斌(2018)。一部音樂舞台劇之後的沉思:關於當代原住民音樂研究。藝術評論,35,137-173。
  2. 孫俊彥(2014)。原住民的音樂接觸與交融─以馬蘭阿美為例(1880-1990)。關渡音樂學刊,19,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