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文化遺產的脈絡、記憶與詮釋:以萬山岩雕為例
|
并列篇名
|
The Context, Memory, and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A Case Study of Wansan Stone Carvings
|
作者
|
王美青(Mei-Ching Wang)
|
关键词
|
文化遺產 ; 文化資產 ; 萬山岩雕 ; 舊萬山聚落 ; 魯凱族下三社群 ; cultural heritage ; cultural asset ; Wansan Stone Carvings ; old Wansan settlement ; Shia-san-she Rukai
|
期刊名称
|
民俗曲藝
|
卷期/出版年月
|
186期(2014 / 12 / 01)
|
页次
|
11
-
57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人類學家強調記憶與文化脈絡之間的緊密關係。記憶不僅存在各人腦中,反之,社會有一套機制來強化個人的集體記憶,以及凝聚群體成員的共識,並形塑認同。再者,記憶具有選擇性,關於遺產的各種敘事之間呈現相互競爭的關係。此外,儘管記憶受文化制約,但個體能透過操弄記憶來協商及強化認同。經由敘事的實踐,能動者能重新賦予經驗新的意義,並持續地詮釋以符合個體之目的與需求。本文將探討萬山人保存文化遺產的目的。一方面為了發展觀光;另一方面,作為建構文化認同的對象與場址,以新形式再現傳統文化。本文擬探究今日萬山人如何運用敘事來賦予萬山岩雕這項文化遺產新的意義,以及他們如何透過不斷的詮釋來建構個人與集體的記憶和再現。
|
英文摘要
|
Anthropologists place much emphasis on an interwoven relationship between memories and cultural contexts. Although memories exist in everyone's mind, a society has mechanisms to bolster an individual's collective memory, and to consolidate the group members' consensus and shape their identities. Memories can be selective; each narrative about the heritage competes against the other. Although memories are conditioned by culture, individuals can negotiate and enforce identities by manipulating memories. Through the practice of narration, the agents can super-scribe new meanings on the experiences, and continue to offer interpretations according to the individuals' purposes and needs. This essay will discuss the Wansan people's intent to conserve their cultural heritages. On the one hand, it is to boost local tourism. On the other hand, the heritage site becomes a venue on which the people construct their cultural identities and re-present traditional culture. This essay plans to explore how the Wansan people employ narratives to give new meanings to the cultural heritage, Wansan Stone Carvings, and how they construct individual and collective memories and representation through constant interpretations.
|
主题分类
|
人文學 >
藝術
|
参考文献
|
-
林曜同(2010)。貝神祭樂舞復振與族群認同再現: 以桃源鄉Hla'alua 為中心(1993-2003)。文史臺灣學報,2,103-43。
連結:
-
馬樂。2011。〈歐布諾伙Oponoho 萬山岩雕 祖靈的智慧〉。未出版傳單。
-
馬樂。2013。〈百年好合板岩對鍊〉。「石破天驚板岩文創工作室網站」。http://www.wretch.cc/blog/maler3733(擷取日期 2013 年11 月21 日)
-
高雄縣政府。2002。高雄縣政府統計要覽網頁。http://www.kscg.gov.tw/intranet/paymaster/yearbook.htm(擷取日期2003 年3 月1 日)
-
文化部。2013。《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細則》。http://www.moc.gov.tw/law.do?method=find&id=138(擷取日期2013 年10 月22 日)
-
大愛電視臺監製。2011。《失落的青銅刀》。臺北:大愛電視臺。(影音資料)
-
文化部。2013。《文化資產保存法》。http://www.moc.gov.tw/law.do?method=find&id=30 (擷取日期2013 年10 月22 日)
-
郭仁傑。2013。〈孤巴察峨岩雕〉。「Youtube 網站」。http://www.youtube.com/watch?v=QsgBtw12Y1w(擷取日期2014 年1 月9 日)
-
高雄市文化局。2008。〈萬山岩雕群遺址〉。http://heritage.khcc.gov.tw/Heritage.aspx?KeyID=3cacd479-f3db-44d6-9082-3d7ad90b-5bec(擷取日期 2012 年12 月13 日)
-
移川子之藏、馬淵東一、宮本延人。1935。《台湾高砂族系統所屬の研究》。臺北:帝國大學土俗人種學研究室
-
《台灣立報》編輯部。2012。〈史前館岩繪•岩雕特展〉。「Yahoo 奇摩新聞網站《台灣立報》」。tw.news.yahoo/史前館岩繪—岩雕特展-/20142452.html(擷取日期 2012 年2 月12 日)
-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2011。〈岩繪•岩雕—石頭畫布上的史前史Rock Art 岩畫特展〉。http://special.nmp.gov.tw/2011rock_art/(擷取日期2012 年3 月20 日)
-
伍麗華。2007。〈第一則Oponoho 的故事喔〉。「狙擊之父@家網站」。http://tw.myblog.yahoo.com/jw!JaEYshGeEQGbAJelTnWrkw--/article?mid=54&prev=69&next=30(擷取日期 2013 年3 月28日)
-
小島由道。1920。《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五卷第一冊》。臺北: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
-
蘇福男。2008。〈火燒青苔 塗膠翻模╱萬山岩雕群 遭蹂躪破相〉。「《自由時報電子報》網頁」。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8/new/feb/26/today-life1.htm(擷取日期 2008 年2 月26 日)
-
高雄市茂林區戶政事務所。2012。〈2012 年01 月村里人口數統計圖〉。http://www.maolin-house.gov.tw/style/front001/bexfront.php?sid=bmdhsum&class=A(擷取日期 2012 年2 月16 日)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2013。「文化資產╱文化資產個案導覽」。http://www.boch.gov.tw/boch/frontsite/cultureassets/caseHeritageAction.do?method=doFindAllCaseHeritage&menuId=302&siteId=101(擷取日期2013 年3 月31 日)
-
Anheier, Helmut(Ed.),Isar, Yudhishthir Raj(Ed.)(2011).Heritage, Memory & Identity.Thousand Oaks, CA:Sage Publications.
-
Anico, Marta(Ed.),Peralta, Elsa(Ed.)(2009).Heritage and Identity: Engagement and Demission in the Contemporary World.London:Routledge.
-
Geertz, Clifford(1983).Local Knowledge: Further Essays in Interpretative Anthropology.New York:Basic Books, Inc..
-
Harvey, David(1996).Justice, Nature and the Geography of Difference.Cambridge, MA:Blackwell Publishers.
-
Hautaniemi, Petri(Ed.),Jerman, Helena(Ed.),MacDonald, Sharon(Ed.)(2007).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Social Memory.New Brunswick:Transaction Publishers.
-
小島由道、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2003)。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五卷排灣族第一冊。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
文上瑜(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
-
王美青(2012)。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
-
王美青(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
-
王嵩山(2010)。臺灣原住民:人族的文化旅程。新北: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伍麗華(199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
克瑞斯威爾、王志弘譯、徐苔玲譯(2006)。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臺北:群學出版社。
-
杜奉賢(2008)。茂林鄉誌。高雄:茂林鄉公所。
-
洪田浚(1996)。是兩千年還是兩百年—孤巴察峨岩雕剖析。山海文化雙月刊,14,40-43。
-
洪孟啟主持、郭麗敏主持(2005)。,臺北:國際民間藝術組織臺灣分會。
-
馬淵東一(1954)。高砂族の移動及び分佈。民族學研究,18(4),123-54。
-
馬淵東一(1953)。高砂族の分類—學史的回顧。民族學研究,18(1, 2),1-11。
-
高業榮(1991)。萬山岩雕—臺灣首次發現摩崖藝術之研究。屏東:東益出版社。
-
高業榮(2007)。隱遁東瀛的臺灣原住民石雕板考據。臺灣文獻,58(2),215-41。
-
高業榮(2011)。萬山岩雕—臺灣首次發現摩崖藝術之研究。臺中: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
-
移川子之藏、馬淵東一、宮本延人、楊南郡譯註(2011)。臺灣原住民族系統所屬之研究。臺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
許勝發(2006)。原住民部落起源及部落遷移史:以魯凱族下三社群為例。臺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
陳奇祿(1961)。臺灣排灣群諸族木雕標本圖錄。臺北:南天書局。
-
葛藍•艾波林、劉藍玉譯(2005)。文化遺產:鑑定、保存與管理。臺北:五觀藝術管理。
-
齊莉莎、林惠娟(2003)。不要忘記咱們萬山的故事:過去的回憶。臺北: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籌備處。
-
劉益昌(1996)。臺灣的史前文化與遺址。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
樹德科技大學(2002)。高雄縣第三級古蹟萬山岩雕調查研究與修護計劃。高雄:高雄縣政府。
-
謝繼昌、李壬癸、石磊、宋龍生、黃宣衛、余光弘、吳天泰(1998)。臺灣原住民文化基本教材。臺北:國立編譯館。
|
被引用次数
|
-
陳怡方(2016)。無形文化遺產與地方社會:以傳統手工藝為核心的探討。文化資產保存學刊,36,7-34。
-
林芳誠(2018)。文化遺產的束縛或護衛?以阿米斯音樂節的文化實踐與創造能動性為例。民俗曲藝,200,137-200。
-
林曜同(2016)。卡那卡那富祭儀與族群共同體之重構。民俗曲藝,193,63-128。
-
(2021)。高雄市茂林區在地原住民社群之藝術表達與象徵母題。臺灣文獻,72(2),163-206。
-
(2024)。楊梅壢錫福宮三官信仰兩民俗活動之保存。設計學研究,27(1),45-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