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民間信仰的地域傳播與人文分化:以明清以降寧國府的汪華、張渤信仰為中心
|
并列篇名
|
Geographical Dissemination and Humanity Division: On the Cults of Wang Hua and Zhang Bo of Ningguo Prefecture in Ming and Qing
|
作者
|
李甜(Tian Li)
|
关键词
|
汪王廟 ; 祠山廟 ; 地域關係 ; 區域比較 ; 徽商會館 ; 太平天國戰亂 ; Wang-Hua Temple ; Ci-Shan Temple ; regional relations ; regional comparison ; Huizhou Merchant Guild ; Taiping Rebellion
|
期刊名称
|
民俗曲藝
|
卷期/出版年月
|
188期(2015 / 06 / 01)
|
页次
|
251
-
294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汪華信仰和張渤信仰,是發軔於皖南傳統社會的兩大區域性神靈。本文以明清以降寧國府的汪華、張渤信仰為例,首先考察它們在寧國府這一府級行政單元內的空間分佈狀況,其次以汪華信仰為例,揭櫫民間信仰在地域傳播中的地理和人文之影響因素,最後對比汪華與張渤之間的內在差異及其互動關係。寧國府民間信仰的空間分佈、具體演變及其傳播歷程,表明該府內部存在顯著的地理差異與人文分化。進而言之,由於民間信仰的空間分佈與區域地理、人文之間存在着密切關係,因此,揭示這種信仰差別背後所蘊含的區域人文差異,有助於系統地理解當地的社會結構及其地域文化傳統。值得一提的是,清末太平天國戰亂造成汪華、張渤信仰的迅速衰微,乃是寧國府信仰動態變遷的重要環節,這在相當程度上塑造了現今皖南民間信仰的基本格局,並導致現代田野調查難以發揮應有的學術效力。總體而言,兩大信仰傳播與演化的動態歷程,折射出徽州、廣德等周遭地區對寧國府信仰文化的影響與滲透,展現皖南地域社會之複雜性及其信仰格局的嬗變歷程。
|
英文摘要
|
Wang Hua and Zhang Bo are two regional deities whose cults rose from southern Anhui area. In this study, I first investigate the geographical dissemination of the cults within the Ningguo prefecture. Secondly, with the case of Wang Hua, I illuminate the geographical and humanity division that affected the dissemination of popular belief. I conclude with a comparison of the internal differences and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two cult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ctual changes, and tracks of transmission of the popular belief in Ningguo prefecture indicate obvious geographical and humanity division. This fact helps to enhance systematic understanding of local social structure and regional cultural traditions. The Taiping Rebellion of late Qing caused the cults of Wang Hua and Zhang Bo to decline rapidly. This is an important reason that accounted for the ineffectiveness of modern day field investigation. To sum up, the mobility tracks of the cults' transmissions and evolutions reflect on how the neighboring areas-Huizhou and Guangde-influenced and infiltrated the religious culture of Ningguo prefecture. It demonstrates the complicity of local society in southern Anhui and evolution track of their religious pattern.
|
主题分类
|
人文學 >
藝術
|
参考文献
|
-
(1982)。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上海:上海書店。
-
《蕪湖縣志》。1919。鮑寔纂修。石印本
-
《仙源杜氏宗譜》。1578。杜必蒙等纂修。萬曆五年刻本
-
《宣城縣志》。1739。吳飛九等修,楊廷棟等纂。乾隆四年本
-
《旌陽昌溪陳氏宗譜》。1938。陳曉樓等纂修。民國二十七年木活字本
-
《汪氏義門世譜》。1771。汪錦雲等主修。乾隆三十六年木活字本
-
《春谷方氏宗譜》。1921。方義林主修。木活字本
-
(199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濟南:齊魯書社。
-
(2002)。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安徽省涇縣北鄉宣陽都搖頭嶺開採煤礦礦區圖》。約1910 至40 年代。黃超測繪。民國初期刊本。復旦大學圖書館古籍部藏
-
《後塔楊氏宗譜》。1891。程紹伊纂修。光緒十七年木活字本
-
《涇縣志》。1806。李德淦修,洪亮吉纂。嘉慶十一年本
-
(1990)。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上海:上海書店。
-
安徽通志館輯。約1910 至1940 年代。《宣城縣採訪概要》。未出版抄本
-
《江南通志》。1736。趙宏恩、尹繼善、黃之雋等纂修。乾隆元年本
-
《大清一統志》。1744。蔣廷錫、王安國等纂修。乾隆九年內府刻本
-
《涇縣志》。1656。習全史修,王雲龍等纂。順治十三年刊本
-
《金氏續修宗譜》。1829。金眾等纂修。道光九年木活字本
-
(2001)。故宮珍本叢刊。海口:海南出版社。
-
《涇縣汪氏宗譜》。1909。汪源總纂。宣統元年木活字本
-
《汪氏續修宗譜》。1687。汪鐘鬥等纂修。康熙二十六年木活字本
-
(1998)。四庫未收書輯刊。北京:北京出版社。
-
(2012)。南京圖書館藏稀見方志叢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
《旌德縣志》。1656。王融、毛元策纂。順治十三年刻本
-
(1984)。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
《旌陽朱氏宗譜》。1786。朱氏萃渙堂統修。乾隆五十一年刻本
-
(2001)。故宮珍本叢刊。海口:海南出版社。
-
《明一統志》。1461。李賢等修。明天順五年萬壽堂刻本
-
《趙氏叢書.趙氏淵源集》。約十九世紀上半。趙紹祖纂輯。嘉慶道光年間。古墨齋刻本
-
《寧國縣志》。1713。陳養元、王為壤纂。乾隆五十二年刻本
-
八大山人。2009。〈狸橋東皋民俗—祠山帝祈福〉。宣城論壇http://www.xuancheng.org/thread-254020-1-1.html(擷取日期2015 年3 月2 日)
-
(2002)。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癸巳存稿》。1848。俞正燮。道光二十八年本。靈石楊氏刻連筠簃叢書本
-
江巧珍、孫承平。2010。〈旌德縣太平天國時〈兵災記〉解讀〉。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3562cb0100lzyh.html(擷取日期2015 年3 月2 日)
-
(1998)。中國地方誌集成.安徽府縣志輯。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
《二樓紀略》。約十七世紀下半葉至十八世紀初。佟賦偉。康熙刻本
-
《宛西李氏重修宗譜》。1877。李在門總編。光緒三年木活字本
-
《旌陽饒氏宗譜》。1807。饒士麟等纂修。嘉慶十二年刻本
-
(2002)。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1990)。天一藏明代方志選刊續編。上海:上海書店。
-
《聽松濤館詩抄》。1831。阮文藻。道光十一年刻本
-
《徽州府志》。1566。汪尚寧、洪垣纂。嘉靖四十五年刻本
-
《隱龍方氏宗譜》。1921。方鏞總修。木活字本
-
《仙源陳氏族譜》。1920。陳仁梅等纂修。木活字本
-
《仙源鎮志》編纂委員會編(2007)。仙源鎮志。
-
《焦村鎮志》編纂委員會編(2007)。焦村鎮志(~2006)。
-
Von Glahn, Richard(1993).Review of Changing Gods in Medieval China, 1127-1276.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53(2),616-41.
-
二階堂善弘(2007)。祠山張大帝考—伽藍神としての張大帝—。関西大学中国文学会紀要,28,155-67。
-
山田賢、曲建文譯(2011)。移民的秩序:清代四川地域社會史研究。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
中村治兵衛(1992)。中國シャーマニズムの研究。東京:刀水書房。
-
方光華編(2015)。旌德記憶。合肥: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
-
王昌宜(2012)。明清徽州的汪氏宗族與汪王信仰。宗教學研究,2012(2),265-69。
-
王振忠(2003)。明清徽州的祭祀禮俗與社會生活—以〈祈神奏格〉展示的民眾信仰世界為例。歷史人類學學刊,1(2),46-84。
-
平田茂樹編、遠藤隆俊編、岡元司編(2008)。宋代社會的空間與交流。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
-
皮慶生(2008)。宋代民眾祠神信仰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皮慶生(2006)。經典的重新解釋:從合法性到有效性—宋人對神靈越界現象的回應。中華文史論叢,2006(2),229-49。
-
安徽省南陵縣工山鄉《工山鄉志》編寫組(1987)。工山鄉志。
-
朱海濱(2011)。近世浙江文化地理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
朱海濱(2008)。祭祀政策與民間信仰變遷:近世浙江民間信仰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
江蘇省博物館編(1959)。江蘇省明清以來碑刻資料選集。北京:三聯書店。
-
艾伯華、王燕生譯、周祖生譯(1999)。中國民間故事類型。北京:商務印書館。
-
西南大學西南歷史地理研究所編(2012)。中國人文田野。成都:巴蜀書社。
-
余誼密修、徐乃昌纂(1970)。南陵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
吳大林(1991)。祠山大帝考。民俗研究,1991(1),81-84。
-
宋代史研究會編(1985)。宋代の社會と宗教。東京:汲古書院。
-
李昉纂(1960)。太平御覽。北京:中華書局。
-
李應泰修、范葆廉纂、章綬纂(1985)。宣城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
沈士音(1986)。祠山洞及祠山廟的史略。涇縣志訊,3
-
周秉秀、梅應發續輯、周憲敏重編、朱立襄重校(2004)。祠山志。揚州:廣陵書社。
-
林拓(2004)。文化的地理過程分析:福建文化的地域性考察。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
南陵縣峨嶺鄉志編寫組(1986)。峨嶺鄉志。
-
茆耕茹(1995)。胥河兩岸的跳五猖。臺北:財團法人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
-
茆耕茹(2009)。儀式.信仰.戲曲叢談。合肥:黃山書社。
-
唐力行(2004)。從杭州的徽商看商人組織向血緣化的回歸—以抗戰前夕杭州汪王廟為例論國家、民間社團、商人的互動與社會變遷。學術月刊,2004(5),58-67。
-
唐宗力(2011)。皖南農村調查。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
耿城鎮地方誌編纂委員會編(2007)。耿城鎮志(~2006)。
-
常建華編(2009)。中國社會歷史評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
張拓蕪、湯淑敏選編(1993)。坐對一山愁。北京:北京師範出版社。
-
張曉虹(2004)。文化區域的分異與整合:陝西歷史地理文化研究。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
曹家齊(2003)。宋代南方陸路交通幹線沿革述考。宋代歷史文化研究(續編),北京:
-
曹夢鶴纂修(1985)。太平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
曹德贊、張星煥增纂(1975)。繁昌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
梁中孚纂修(1983)。寧國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
許驥(2013)。徽州傳統村落社會—許村。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
陳受培修、張燾纂(1992)。宣城縣志。北京:中國書店。
-
陳俊修、梅鼎祚纂、貢安國纂(1984)。寧國府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
陳穎瑩(201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
-
陶明選(2014)。明清以來徽州信仰與民眾日常生活研究。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
-
陶思炎(1998)。南京高淳縣的祠山殿和楊泗廟。民俗曲藝,112,23-44。
-
喻少彬編(2004)。仕川村志。北京:華夏史志學會。
-
斯波義信、方健譯、何忠禮譯(2001)。宋代江南經濟史研究。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
程敏政、何慶善點校(2004)。新安文獻志。合肥:黃山書社。
-
馮煦修、陳師禮纂、湯華泉點校(2005)。皖政輯要。合肥:黃山書社。
-
馮劍輝(2014)。徽州家譜宗族史敘事衝突研究。合肥: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
-
黃山市黃山區地方誌編纂委員會辦公室編(2008)。黃山區志。合肥:黃山書社。
-
楊名遠修、黃可縉纂(2001)。寧國縣志。北京:線裝書局。
-
楊虎纂、李丙麢纂(1975)。寧國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
楊琳(2009)。張大帝信仰的源起與流變。民族藝術,2009(3),27-37+111。
-
萬志英(2004)。太湖盆地民間宗教的社會學研究。江南的城市工業與地方文化(960-1850),北京:
-
葛祥普編(2011)。宣城古橋。合肥:黃山書社。
-
葛慶華(2002)。近代蘇浙皖交界地區人口遷移研究(1853-1911)。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
趙崔莉(2006)。清代皖江圩區社會經濟透視。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
蔣竹山(1997)。宋至清代的國家與祠神信仰研究的回顧與討論。新史學,8(2),187-220。
-
鄭力民(1995)。徽州社屋的諸側面—以歙南孝女會田野個案為例(續)。江淮論壇,1995(5),78-87。
-
鄭力民(1995)。徽州社屋的諸側面—以歙南孝女會田野個案為例。江淮論壇,1995(4),67-75。
-
鄭振編(2008)。祠山文化溯源。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
-
魯銓修、洪亮吉纂(1995)。寧國府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濱島敦俊(1997)。近世江南海神李王考。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臺北:
-
謝小成(1998)。九十殿初考。蕪湖縣文史資料,1998(5),114-22。
-
韓森、包偉民譯(1999)。變遷之神—南宋時期的民間信仰。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
譚其驤編(1987)。中國歷史地圖集。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
-
蘇州歷史博物館編(1981)。明清蘇州工商業碑刻集。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