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演員劇場的消解與重解:從魏海敏的表演藝術探究戲曲的「當代性」

并列篇名

The Decline and Re-interpretation of Performer-Oriented Theater: Remarks on the Contemporaneity of Theater from Wei Haimin's Art of Performance

作者

吳岳霖(Yue-Lin Wu)

关键词

演員劇場 ; 當代戲曲 ; 國光劇團 ; 當代傳奇劇場 ; 魏海敏 ; performer-oriented theater ; Contemporary Beijing Opera ; GuoGuang Opera Company ; Contemporary Legend Theater ; Wei Haimin

期刊名称

民俗曲藝

卷期/出版年月

189期(2015 / 09 / 01)

页次

157 - 215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演員劇場」作為中國傳統戲曲的藝術特色,也就是演員表演藝術的發揮為戲劇重心,亦為觀賞重點。本文的問題意識,源於對「演員劇場」與「傳統戲曲」間看似確立的關係所進行的質疑,同時也針對西方戲劇觀念涉入的當代戲曲,探究「演員劇場」到底是消解,還是有當代詮釋的可能。因此,本文分為兩個部分:先從藝術沿革與名詞定義探究「演員劇場」的產生與消解;第二部分則試圖在此討論基礎上,以魏海敏的跨界表演及藝術本質作為對象,解讀戲曲的當代意義與進行演員劇場的重新解釋與建構。最後,本文所試圖推導的是「演員劇場」的兩種「解」:發展過程的消解、當代戲曲的重解。我認為「演員劇場」在當代,不再完全用以烘托演員,而是能夠與編劇、導演呼應戲曲的本質;在提升表演性、文學性的同時,與演員達到一種共存關係,這也使戲曲能夠繼續展演,並得以發揮其「當代性」。

英文摘要

The performer-oriented theater is an artistic featur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theater, in which actors' art of performance constitutes the gist of the play and the focal point of viewers' attention. The thesis of this study derived from my query into the seemingly fixed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former-oriented theater and traditional theater. At the same time, I would like to investigate whether performer-oriented theater, after the introduction of western theatrical concepts, is disintegrating, or are there possibilities of contemporary reinterpretation. Subsequently, this study proceeds in two directions. I first examine the art history and definition of performer-oriented theater to describe its inception and decline. On this basis, I analyze the artistic nature of Wei Haimin's boundary-crossing performances in order to elucidate meanings of contemporary theater and the re-interpret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performer-oriented theater. Finally,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give an account of the disintegration process of the performer-oriented theater and the reinterpretation of modern theater. The modern day "performer-oriented theater," in my opinion, no longer serves to highlight individual performers; instead, it collaborates with playwrights and directors to bring out the very substance of theater. While promoting performance and literariness, the performer-oriented theater coexists with the performers, attaining a balanced relation that enables the continuation of traditional theater and its contemporaneity.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王友輝(2006)。華麗也倉涼的現代京劇—評國光劇團《金鎖記》。臺灣戲專學刊,13,179-81。
    連結:
  2. 王安祈(2001)。「演員劇場」向「編劇中心」的過渡—大陸「戲曲改革」效應與當代戲曲質性轉變之觀察。中國文哲研究集刊,19,251-316。
    連結:
  3. 王安祈(2009)。生命風格的複製—以余叔岩、孟小冬師徒關係為例論京劇流派的人文意涵。戲劇研究,4,15-44。
    連結:
  4. 王安祈(2012)。邊緣與主流的抗衡—打造臺灣京劇文學劇場。漢學研究通訊,31(1),16-22。
    連結:
  5. 丘慧瑩(2008)。京劇《金鎖記》對傳統戲曲的繼承與創新。民俗曲藝,159,171-204。
    連結:
  6. 林淑薰(2008)。新編京劇《金鎖記》的舞臺空間處理。戲曲學報,4,273-98。
    連結:
  7. 林璄南(2011)。劇場史識與「作家劇場」主張的再商榷。戲劇學刊,13,195-216。
    連結:
  8. 侯雲舒(2011)。戲曲跨界創新的反思—以梅蘭芳時裝作品中京劇與化劇的媒合嘗試為例。政大中文學報,16,201-30。
    連結:
  9. 郭玉雯(2006)。〈金鎖記〉與《怨女》比較研究。臺大文史哲學報,63,151-82。
    連結:
  10. 鄒元江(2008)。梅蘭芳的「表情」與「京劇精神」。戲劇研究,2,145-68。
    連結:
  11. 謝筱玫(2012)。跨文化之後:從《歐蘭朵》到《孟小冬》。戲劇研究,10,139-62。
    連結:
  12. Pavis, Patrice(1996).The Intercultural Performance Reader.New York:Routledge.
  13. 丁秉鐩(2008)。孟小冬與言高譚馬。臺北:大地出版社。
  14. 么書儀(2013)。晚清戲曲的變革。臺北:秀威資訊。
  15. 王安祈(2010)。孟小冬。戲劇學刊,12,185-214。
  16. 王安祈(2013)。水袖.畫魂.胭脂:劇本集。臺北:獨立作家出版社。
  17. 王安祈(2007)。「回眸」與「追尋」—關於京劇歌唱劇《孟小冬》。表演藝術,207,26-28。
  18. 王安祈(2009)。在燈光設計框架裡編劇的奇特經驗。表演藝術,193,78-79。
  19. 王安祈(2006)。華麗與蒼涼的劇場設計。福建藝術,5,17-18。
  20. 王安祈(2009)。「戲曲小劇場」的獨特性—從創作與觀賞經驗談起。戲劇學刊,9,103-24。
  21. 王安祈(2010)。回眸與追尋。戲劇學刊,12,215-17。
  22. 王安祈(2002)。當代戲曲。臺北:三民書局。
  23. 王安祈(1996)。傳統戲曲的現代表現。臺北:里仁書局。
  24. 王安祈(2006)。為京劇表演體系發聲。臺北:國家出版社。
  25. 王德威(2006)。從京劇看張愛玲:談京劇版《金鎖記》。福建藝術,5,21-22。
  26. 王璦玲(2010)。「經典性」與「現代性」:當代臺灣京劇發展之美學視野。印刻文學生活誌,82,160-64。
  27. 江世芳記錄整理(1993)。從傳統到傳奇:談「當代傳奇」劇場的京劇革新之路。表演藝術,9,66-71。
  28. 吳岳霖(2012)。三種聲音,三段傾訴—京劇歌唱劇《孟小冬》的生命詮釋與戲劇完成。2011 研究生學術論文發表會論文集,臺北:
  29. 吳岳霖(2014)。擺盪於創新與傳統之間:重探「當代傳奇劇場」(1986-2011)。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
  30. 吳岳霖(2013)。國際合謀與在地生產—從《奧瑞斯提亞》、《歐蘭朵》與《鄭和 1433》重探「臺灣的跨文化劇場」理論與實踐。第 12 屆國際青年學者漢學會議:華語語系文學與影像,臺中:
  31. 吳興國(1987)。從傳統走入莎翁世界。中外文學,15(11),50-51。
  32. 李元皓(2008)。京劇老生旦行流派之形成與分化轉型研究。臺北:國家出版社。
  33. 汪詩珮(2010)。孤獨,是一種境界:《孟小冬》觀後之零零落落。戲劇學刊,12,245-50。
  34. 林幸慧(2004)。京劇發展 V.S. 流派藝術。臺北:里仁書局。
  35. 阿甲(1990)。戲曲表演規律再探。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36. 段馨君(2010)。評威爾森之《歐蘭朵》與《鄭和 1433》。跨文化研究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臺南:
  37. 段馨君(2012)。西方經典在臺灣劇場:改編與轉化。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
  38. 紀蔚然(2012)。拉提琴。臺北:印刻出版社。
  39. 胡耀恒(1987)。西方戲劇改編為平劇的問題—以「慾望城國」為例。中外文學,15(11),77-81。
  40. 孫玫(2012)。中國戲曲跨文化再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
  41. 泰雅君編(2010)。藝評臺:2009 專輯。臺北: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42. 耿一偉(2009)。喚醒東方歐蘭朵:橫跨四世紀與東西方文化的戲劇之路。臺北: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43. 馬森(1991)。中國現代戲劇的兩度西潮。臺北:文化生活新知出版社。
  44. 馬森(1991)。當代戲劇。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
  45. 張育華(2008)。試論新編戲曲表演功法的探索與商榷—以京劇《金鎖記》為例。戲劇學刊,7,41-67。
  46. 張愛玲(2004)。傾城之戀—張愛玲短篇小說集之一。臺北:皇冠文化出版社。
  47. 郭建豪(201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戲劇學系在職專班。
  48. 陳文華(1987)。誰謀殺了鄧肯。文訊,28,123-24。
  49. 陳芳編(2010)。劇場事 8:戲曲易容術。臺南:臺南人劇團。
  50. 陳芳英(2009)。戲曲論集:抒情與敘事的對話。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51. 傅謹(2008)。薪火相傳: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理論與實踐。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52. 焦桐(1987)。戲劇文化的提昇。文訊,28,116-19。
  53. 黃淑文(2010)。骷顱與金鎖:魏海敏的戲與人生。臺北:典藏藝術家庭。
  54. 楊評任(201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戲劇學系。
  55. 蔡振家(2002)。戲曲 DNA 的拆卸與拼貼—評「魏海敏古典劇場~變」。表演藝術,113,46-48。
  56. 鄭傑文(200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戲劇學系。
  57. 盧健英(2006)。絕境萌芽—吳興國的當代傳奇。臺北:天下文化出版社。
  58. 戴雅雯、呂健忠譯(2000)。做戲瘋,看戲傻:十年所見臺灣劇場的觀眾與表演(1988-1998)。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59. 魏海敏、陳慶祐(2006)。女伶:魏海敏的影像自述。臺北:積木文化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