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臺灣「觀音佛祖」的身世與崇拜圖式的成立:從艋舺龍山寺談起

并列篇名

On the Origin and Pattern of Cult of Guanyin Buddha in Taiwan: A Case Study of Monga Longshan Temple

作者

方令光(Ling-Kuang Fang)

关键词

觀音佛祖 ; 羅漢 ; 俗文學 ; 圖式 ; 艋舺龍山寺 ; Guanyin Buddha ; arhat ; folk literature ; pattern ; Monga Longshan Temple

期刊名称

民俗曲藝

卷期/出版年月

191期(2016 / 03 / 01)

页次

153 - 217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艋舺龍山寺是臺灣地區首屈一指的觀音道場,它主祀的「觀音佛祖」則是民間非常重要的神祇。該寺的觀音信仰源自大陸,來臺後卻產生質變,並發展出新的崇拜圖式,進而影響其它寺廟。針對以上現象,本文結合田野、圖象和俗文學的考察,嘗試表明以下論點:一、受《香山寶卷》、《南海觀音全傳》、《西遊記》、《龍華科儀》等俗文學作品影響,臺灣民間普遍認為妙善公主出家修道,成了觀音菩薩。人們相信觀音的法力無邊,力量與地位相當於佛,足以收服十八羅漢等脇侍,所以又尊稱祂為觀音佛祖。二、臺灣的觀音佛祖已非傳統佛教定義的菩薩或佛,而是神通廣大的神明。傳統佛典不是臺灣民間建構觀音佛祖信仰的基礎,不斷渲染觀音擁有無邊法力、完美慈悲的俗文學作品才是人們崇拜觀音佛祖的關鍵。三、臺灣民間為觀音佛祖和脇侍設計了兩種新型神龕,這些神像和神龕的組合,就是信眾為觀音崇拜創造的新圖式。四、新圖式來自俗文學作品的啟發,體現臺灣民間的集體思維,充滿了本地色彩。五、艋舺龍山寺引領、推動了新圖式的流行。新圖式像一個歷史的切片,不僅體現該寺發展觀音信仰的微妙情境,也折射出臺灣民間觀音信仰的多元性與創造力。

英文摘要

The Monga Longshan Temple is the most important temple that worships Guanyin Buddha in Taiwan. Though originating from China, the popular belief in Guanyin underwent qualitative changes and developed a new type of cult in Taiwan. The new pattern of worship gradually spread to other temples. Based on my investigation from fieldwork, pictorial materials, and folk literature, I propose the following arguments. First, influenced by works of folk literature, such as Xiangshan baojuan, Nanhai Guanyin quanzhuan, Xiyou ji, etc., Guanyin followers in Taiwan generally believe that Princess Miaoshan who had left her home in search of spiritual cultivation eventually became Avalokiteśvara Bodhisattva. Because her omnipotence and status equal those of a Buddha, she subjugated the eighteen arhats and others who later became her retinue of aides, and is referred respectfully as Guanyin Buddha. Second, The Guanyin Buddha of Taiwan is not a bodhisattva or Buddha in the Buddhist sense, but an omnipotent deity, whose image is not constructed from traditional Buddhist scriptures. It is a work based on folk literature that constantly highlights her almightiness and benevolence that serve as the critical factors of the Guanyin cult. Third, Guanyin followers in Taiwan invented two new types of shrines for Guanyin Buddha and her retinues. The combination of the statue of the deity and its shrine is a new pattern for the Guanyin cult. Fourth, this new pattern is inspired by folk literature, embodying people's collective consciousness and rich in local colors. Fifth, the template shrine of Monga Longshan Temple led to the popularity of this new pattern of worship. The new pattern of cult is like a piece of history, which embodies the subtle circumstances of the Guanyin cult in Taiwan and reflects its diversity and creativity.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江燦騰(2003)。臺灣近代佛教的變革與反思。臺北:東大圖書。
    連結:
  2. 江燦騰(2003)。臺灣近代佛教的變革與反思。臺北:東大圖書。
    連結:
  3. 林美容、蘇全正(2004)。臺灣的民間佛教與巖仔的觀音信仰之社會實踐。新世紀宗教研究,2(3),2-34。
    連結:
  4. 胡文和(2001)。大足石篆山石門山妙高山宋代石窟與文氏鐫匠世家的關係研究。中華佛學學報,14,55-90。
    連結:
  5. 顏尚文(2003)。清代以來嘉義市觀音信仰寺廟類型之發展。佛學研究中心學報,8,187-212。
    連結:
  6. 丸井圭治郎。1926。〈由宗教方面觀察的臺灣的民族性〉。《南瀛佛教》4(5): 1–6
  7. 張寬蒼。1930。〈改革臺灣佛教的芻議(中續)〉。《南瀛佛教》8(8):15–20
  8. 江雲松。1925。〈臺灣佛教振興策〉。《南瀛佛教》3(2): 11–16
  9. 《寺廟繪葉書》。1920。不著編者。不著出版項。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藏
  10. 世良義成。1926。〈佛教的真正使命(續)〉。《南瀛佛教》4(5):7–9
  11. 張寬蒼。1930。〈改革臺灣佛教的芻議(下)〉。《南瀛佛教》8(10):9–15
  12. 吳槐。1948。〈觀世音考(上)〉。《臺灣佛教》2(10): 6–7
  13. 林進發。1929。《臺灣人物評》。臺北:赤陽社
  14. 段傳峰。[2014] 2016。〈薊縣獨樂寺觀音閣十六羅漢圖像學研究〉。《中國中文電視臺中文網》。http://www.ccztv.com/news.asp?id=14959&xid=6 ( 擷取日期2016 年1 月7 日)
  15. 鄭卓雲。1925。〈臺灣佛教振興策〉。《南瀛佛教》3(2): 24–27
  16. 李添春。1928。〈論臺灣的在家佛教〉。《南瀛佛教》6(6): 40–45
  17. 李添春。1931。〈齋教概說〉。《南瀛佛教》9(1): 61–71
  18. Steven, Sangren, P.(1983).Female Gender in Chinese Religious Symbols: Kuan Yin, Ma Tsu, and the Eternal Mother.Journal of Women in Culture and Society,9(1),4-25.
  19. Steven, Sangren, P.(1994).Gods and Familial Relation: No-cha, Miao-shan, and Mu-lien.民間信仰與中國文化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20. 于君方、陳懷宇譯、林佩瑩譯、姚崇新譯(2009)。觀音:菩薩中國化的演變。臺北:法鼓文化出版社。
  21. 大藏經刊行會編(1983)。大正新脩大藏經。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22. 大藏經刊行會編(1983)。大正新脩大藏經。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23. 大藏經刊行會編(1983)。大正新脩大藏經。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24. 中國宗教歷史文獻集成編纂委員會編(2005)。民間寶卷。合肥:黃山書社。
  25. 中國宗教歷史文獻集成編纂委員會編(2005)。民間寶卷。合肥:黃山書社。
  26. 中野美代子(1991)。十八羅漢、梁武帝、目連戲と初期《西遊記》:泉州開元寺東、西塔浮雕考。日中文化研究,創刊號,97-115。
  27. 仇德哉(1983)。臺灣之寺廟宇神明(三)。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28. 方步和(1992)。河西寶卷真本校注研究。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
  29. 王必昌纂(2011)。重修臺灣縣誌。北京:北京愛如生數字化技術研究中心。
  30. 王見川(1994)。略論日治時期「齋教」的全島性組織:臺灣佛教龍華會。臺灣齋教的歷史觀察與展望:首屆臺灣齋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31. 王見川編(2009)。民間私藏臺灣宗教資料彙編:民間信仰、民間文化。蘆洲: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32. 王見川編(2009)。民間私藏臺灣宗教資料彙編:民間信仰、民間文化。蘆洲: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33. 王見川編、林萬傳編(1999)。明清民間宗教經卷文獻。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34. 王祥穎(2010)。紅蓮柳翠故事在明代俗文學創作的處理與應用。文學新鑰,12,55-90。
  35. 王維樑纂(2011)。明溪縣志。北京:北京愛如生數字化技術研究中心。
  36. 王儷蓉(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37. 民德堂顏施普空編纂(1975)。龍華科儀。三重:妙通佛堂。
  38. 甘豐穗(1976)。和中學生談古典小說。香港:世界出版社。
  39. 江燦騰(1996)。臺灣佛教百年史之研究:1895-1995。臺北:南天書局。
  40. 舟山市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編、嵊泗縣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1999)。舟山海洋龍文化。北京:海洋出版社。
  41. 何孝榮(2000)。明代南京寺院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42. 佐伯富、陳舜平譯(1999)。近世中國的觀音信仰。圓光佛學學報,3,423-38。
  43. 余文儀纂(1964)。續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44. 余光弘(1982)。臺灣地區民間宗教的發展:寺廟調查資料之分析。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53,67-103。
  45. 吳永猛(2009)。民俗觀音與法教的觀音科儀。2009 觀音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270 艋舺龍山寺慶系列活動,板橋:
  46. 吳永猛編(2008)。臺灣本土宗教信仰。蘆洲:國立空中大學。
  47. 吳承恩、李贄評、古眾校點(1991)。李卓吾批評西遊記。濟南:齊魯書社。
  48. 宋光宇(197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研究所。
  49. 李世忠編(2008)。梨園集成。合肥:黃山書社。
  50. 李世偉、王見川(2004)。臺灣觀音感應故事及其宗教意涵。臺灣民間文學學術研討會暨說唱傳承表演論文集,臺南:
  51. 李世偉、王見川(1999)。臺北艋舺龍山寺「民間佛教」性格之歷史考察。圓光佛學學報,7,135-52。
  52. 李世偉、王見川(2006)。佛教與民俗文化的交會:以臺灣為研究場域之考察。2006 民俗暨民間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53. 李玉珉(2000)。觀音特展。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54. 李玉珉(1990)。住世護法羅漢:羅漢畫特展介紹之一。故宮文物月刊,91,4-19。
  55. 李利安(1999)。觀音文化研究回顧。中國佛學,2(1),339-45。
  56. 李雨航(1997)。明清佛像。臺北:藝術圖書公司。
  57. 李乾朗(1992)。艋舺龍山寺調查研究。臺北:臺北市政府。
  58. 李會智、高天(2003)。山西晉城青蓮寺史考。文物世界,2003(1),24-32。
  59. 李裕群、李鋼(2003)。天龍山石窟。北京:科學出版社。
  60. 李豫(2010)。山西介休寶卷說唱文學調查報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
  61. 杜德橋、李文彬譯(1990)。觀音菩薩緣起考:妙善傳說。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62. 杜德橋、李文彬譯(1990)。妙善傳說:觀音菩薩緣起考。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63. 汪潔(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福建師範大學。
  64. 車錫倫(2002)。信仰、教化、娛樂:中國寶卷研究及其它。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65. 周秋良(2008)。觀音本生故事戲論疏。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66. 周秋良(2009)。觀音故事與觀音信仰研究:以俗文學為中心。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67. 周秋良(2008)。《西遊記》中的觀音形象及其民間性。船山學刊,2008(4),159-62。
  68. 周貴蘭(200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玄奘大學宗教學系。
  69. 周璽纂(2011)。彰化縣志。北京:北京愛如生數字化技術研究中心。
  70. 征敏(1999)。羅漢頭像歸金身。文史月刊,1999(5),94-95。
  71. 林保堯、馬元浩(1997)。雙林寺彩塑佛像。臺北:藝術家出版社。
  72. 林保堯、蘇浙生、馬元浩(2008)。蓮華接翠觀音寺。北京:文物出版社。
  73. 林條均(1952)。關於故儒連雅堂〈觀世音考證〉。臺南文化,2(1),25-27。
  74. 林衡道(1974)。臺灣寺廟大全。臺北:清文出版社。
  75. 邱秀堂編(1986)。臺灣北部碑文集成。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76. 金維諾編、山西省文物局編、平遙雙林寺彩塑藝術館編(1998)。雙林寺彩塑。天津: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
  77. 俗文學叢刊編輯小組編(2004)。俗文學叢刊。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78. 俗文學叢刊編輯小組編(2004)。俗文學叢刊。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79. 俞劍華編(1981)。中國美術家人名辭典。上海:上海人民美術社出版。
  80. 洪邁(1988)。夷堅甲志。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81. 紀烈敏(2004)。獨樂寺觀音閣壁畫調查。文物,2004(3),83-84。
  82. 胡建偉纂(1961)。澎湖紀略。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83. 范培松(2000)。中國寺院形制及布局特點。考古與文物,2000(2),82-88。
  84. 首都圖書館編(1991)。清蒙古車王府藏曲本。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
  85. 倉本尚徳(2011)。中國における觀音信仰の展開の一樣相:《觀世音十大願經》と「觀世音佛」。アジア諸地域における仏教の多様性とその現代的可能性の総合的研究2010 年度研究報告書,京都:
  86. 徐一智(2007)。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
  87. 徐亞湘(2000)。日治時期中國戲班在臺灣。臺北:南天書局。
  88. 徐亞湘(2006)。史實與詮釋:日治時期臺灣報刊戲曲資料選讀。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89. 徐珂輯(1984)。清稗類鈔選。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
  90. 桑高仁、丁仁傑譯(2012)。漢人的社會邏輯:對於社會再生產過程中「異化」角色的人類學解釋。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
  91. 柴澤俊、柴玉梅(2008)。山西古代彩塑。北京:文物出版社。
  92. 馬駘編繪(1956)。馬駘畫寶。香港:榮寶齋。
  93. 馬聯虎(1995)。傑出的回族畫家馬駘。回族研究,1995(2),100-04。
  94. 張火慶(2004)。中國羅漢小說舉例:《二十四尊得道羅漢傳》論析。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2004(4),463-508。
  95. 張羽新編(2003)。中國西藏及甘青川滇藏區方志彙編。北京:學苑出版社。
  96. 張曼濤編(1978)。中國佛教史論集(八):臺灣佛教篇。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
  97. 張崑振(2009)。臺灣齋堂空間所屬觀音信仰特質的探討。2009 觀音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270 艋舺龍山寺慶系列活動,板橋:
  98. 張靖委(2012)。艋舺龍山寺十八羅漢群之信仰與造像。臺北文獻,直字180,167-208。
  99. 張靜二(1983)。論觀音與西遊故事。國立政治大學學報,48,149-69。
  100. 張總(1991)。佛教造像與宗教儀軌的矛盾現象。美術研究,1,57-62。
  101. 連雅堂(1964)。雅堂文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02. 陳文達纂(2011)。臺灣縣志。北京:北京愛如生數字化技術研究中心。
  103. 陳清香(2005)。臺灣佛教美術的傳承與發展。臺北:文津出版社。
  104. 陳清香(1995)。羅漢圖像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
  105. 陳清香(2008)。臺灣佛教美術(Ⅰ):供像篇。臺北:藝術家出版社。
  106. 陳清香(2009)。觀音信仰的源流與艋舺龍山寺的尊像風格。2009 觀音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270 艋舺龍山寺慶系列活動,板橋:
  107. 陳瑞統編(1986)。泉州木偶藝術。廈門:鷺江出版社。
  108. 曾棗莊編、劉琳編(2006)。全宋文。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109. 程國賦、李陽陽(2010)。《南海觀音菩薩出身修行傳》作者探考。明清小說研究,97,181-88。
  110. 隋樹森編(1959)。元曲選外編。北京:中華書局。
  111. 黃小龍、王景賢(2007)。泉州提線木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12. 黃典權編(1966)。臺灣南部碑文集成。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13. 黃運喜(2001)。從犁頭山蓮華寺的發展看臺灣民間佛教的特質。玄奘學報,4,1-16。
  114. 黃護城(1959)。食素十周年紀念。臺灣佛教,13(1),23。
  115. 楊浚纂(2011)。淡水廳志。北京:北京愛如生數字化技術研究中心。
  116. 道端良秀(1985)。羅漢信仰史。東京:書苑株式?社。
  117. 廖忠俊(2010)。臺灣的媽祖宮與觀音寺古蹟。臺北:允晨文化出版社。
  118. 臧晉叔編(1970)。元曲選。三重:正文書局。
  119. 臺湾新民報社調查部編(1986)。臺灣人士鑑。東京:湘南堂。
  120. 齊元直編(1993)。古拓五百羅漢圖。北京:紅旗社出版。
  121. 劉枝萬編(1962)。臺灣中部碑文集成。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22. 劉蔭柏(1987)。《西遊記》與元明清寶卷。文獻,4,48-62。
  123. 劉蔡春美(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玄奘大學宗教學研究所。
  124. 慶典籌備委員會編(1999)。慶祝艋舺龍山寺建寺二百六十週年紀念特刊
  125. 蔣邦澤(1997)。《馬駘畫寶》及眾名家的題簽題詞。西昌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997(4),53-61。
  126. 蔡武晃(2009)。北臺灣龍山寺法脈的觀音信仰組織研究。2009 觀音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270 艋舺龍山寺慶系列活動,板橋:
  127. 鄭志明(2010)。民間信仰與儀式。臺北:文津出版社。
  128. 鄭志明(2005)。臺灣傳統信仰的宗教詮釋。臺北:大元書局。
  129. 鄭志明(2005)。臺灣傳統信仰的鬼神崇拜。臺北:大元書局。
  130. 盧德嘉纂(1958)。鳳山縣采訪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31. 盧興邦纂(2011)。尤溪縣志。北京:北京愛如生數字化技術研究中心。
  132. 謝金鑾纂(2011)。續修臺灣縣志。北京:北京愛如生數字化技術研究中心。
  133. 韓秉方(2004)。觀世音信仰與妙善的傳說:兼及我國最早一部寶卷《香山寶卷》的誕生。世界宗教研究,2,54-61。
  134. 韓森、包偉民譯(1999)。變遷之神:南宋時期的民間信仰。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35. 韓嘉谷(1986)。獨樂寺史跡考。北方文物,1986(2),50-56。
  136. 顏尚文(2000)。赤山龍湖岩觀音信仰與嘉義縣赤山堡地區的發展(1661-1895)。南臺灣鄉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嘉義:
  137. 譚偉倫編(2007)。民間佛教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138. 蘇軾、王文誥輯注、孔凡禮點校(2004)。蘇軾文集。北京:中華書局。
  139. 釋煮雲(1995)。南普陀山傳奇異聞錄。臺中:淨願寺印經會。
  140. 釋寬謙(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
  141. 闞正宗(1993)。臺灣佛寺導遊•五。臺北:菩提長青出版社。
  142. 闞正宗(2008)。臺灣佛教史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143. 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2002)。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44. 鶴田武良編(1993)。民国期美術学校畢業同学録•美術団体会員録集成。和泉:和泉市久保?紀念美術館。
  145. 靈泉脩嚴(2012)。法華寺開建沿革史略。臺南:法華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