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潮州外江戲的傳播組織:新加坡餘娛儒樂社

并列篇名

The Media of Chaozhou Wai-jiang Opera: Er Woo Amateur Musical and Dramatic Association, Singapore

作者

余淑娟(Sok-Kiang Yee)

关键词

戲曲流播 ; 傳播組織 ; 外江戲 ; 業餘儒樂社 ; 潮州社群 ; dissemination of opera ; cultural institution ; Chaozhou Wai-jiang opera ; Amateur Musical & Dramatic Association ; Chaozhou community

期刊名称

民俗曲藝

卷期/出版年月

191期(2016 / 03 / 01)

页次

71 - 10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為了突顯傳播戲曲文化的組織在戲曲傳播過程中的關鍵性地位,本文將討論傳播戲曲文化的組織,也就是傳播的主體(誰在傳播?),對於戲曲傳播的影響。本文認為被傳播的戲曲劇種、傳播的方式、傳播的對象和所欲達成的傳播效果等,都和傳播主體—文化組織脫離不了干係。本文以1960年代以前流傳於新加坡潮州社群的外江戲為研究對象,透過該劇種在新加坡潮州社群中歷時性的發展脈絡,分析傳播外江戲的組織—業餘儒樂社,對於劇種內涵的形塑和發展。文章根據歷史文獻、劇本資料和口述歷史等材料,透過傳播主體潮州儒樂社自身角色的定位、樂社的外江戲╱外江樂的傳授、外江戲的觀眾等三個面向,勾勒出戲曲文化從文化母體(中國)到移植地(新加坡)的現象,以及該文化到移居地後的發展和演變。

英文摘要

In order to highlight the critical role of cultural institution in the dissemination of Chinese Opera,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cultural institution, which is the propagation of disseminating an opera, arguing that the opera genre, the way of disseminating, the audience, and the dissemination effect are subject to the cultural institution. Based upon Er Woo Amateur Musical & Dramatic Association, a Chaozhou opera association in Singapore, this paper argues that it helped to shape a strong image of a so-called Wai-jiang opera (nonlocal opera) in Singapore before 1960s.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opera in Singapore, historical documents, scripts, and oral histories are utilized to sketch out the actual cultural phenomenon from a cultural matrix (China) to an immigrant society (Singapore) through three aspects: the society roles of the cultural institution, the actual impart of musical and dramatic knowledge, and the audience.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中國戲曲志•廣東卷》編輯委員會(1993)。中國戲曲志•廣東卷。北京:中國ISBN 中心。
  2. 《中國戲曲音樂集成•廣東卷》編輯委員會(1996)。中國戲曲音樂集成•廣東卷。北京:中國ISBN 中心。
  3. Everist, Mark(2002).Music Drama at the Paris Odéon, 1824-1828.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4. 中國藝術研究院外國文藝研究所編、外國戲劇研究資料叢書編委會編(1986)。論觀眾。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5. 中華書局編輯部編(1998)。漢魏古注十三經。北京:中華書局。
  6. 方光華(1996)。劉師培評傳。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
  7. 布魯克、邢曆譯(1988)。空的空間。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8. 田仲一成(1986)。祭祀性戲劇的傳播原理。民俗曲藝,39,41-68。
  9. 汕頭市藝術研究室編(1999)。潮州音樂人物傳略。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10. 余少華、陳守仁、曹本治、韋慈明(2000)。從農村到都市─福佬劇在海豐及香港承傳現況初探。1996「音樂的傳統與未來」國際會議論文集,臺北:
  11. 余淑娟(2005)。新加坡餘娛儒樂社外江戲劇本初探。第五屆潮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汕頭:
  12. 李良玉(1996)。動盪時代的知識份子。臺北:南天書局。
  13. 汪森、余烺天(2008)。音樂傳播學導論─音樂與傳播的互文性建構。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
  14. 周寧編(2007)。東南亞華語戲劇史。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15. 林思勤(2003)。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
  16. 容世誠(2008)。「進入城市:五光十色」:1920 年代粵劇探析。情尋足跡二百年粵劇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香港:
  17. 張庚(1993)。中國戲曲在農村的發展以及它與宗教的關係。戲曲研究,46,1-8。
  18. 張發穎(2004)。中國戲班史。北京:學苑出版社。
  19. 莊曙綺(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戲劇研究所。
  20. 許永順(2008)。新加坡潮劇、漢劇•1963-1983。新加坡:許永順工作廳。
  21. 許德發(2006)。博士論文(博士論文)。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
  22. 陳志勇(2009)。廣東漢劇研究。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
  23. 馮光鈺(1999)。戲曲聲腔的傳播。黃鐘(武漢音樂學院學報),1999(3),22-26。
  24. 黃文車(2012)。新馬地區華人文獻及文化研究,屏東:
  25. 楊永喬(200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戲劇研究所。
  26. 楊惠玲(2006)。戲曲班社研究:明清家班。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27. 楊進發、李發沉譯(1990)。陳嘉庚:華僑傳奇人物。新加坡:八方文化企業公司。
  28. 葉偉征(200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
  29. 鄭師渠(1992)。國粹、國學、國魂:晚清國粹派文化思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
  30. 鄭莉(2008)。新加坡興化人的木偶戲與儀式傳統。南洋學報,62,51-65。
  31. 蕭遙天(1985)。潮州戲劇音樂志。檳城:天風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