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日光歌劇團」演藝現象述論

并列篇名

On the Performance Phenomena of Riguang Opera Troupe

作者

蔡欣欣(Tsai Hsin-hsin)

关键词

日光歌劇團 ; 羅木生 ; 董錦鳳 ; 歌仔戲 ; 錄音戲 ; Riguang Opera Troupe ; Luo Mu-sheng ; Dong Jin-feng ; gezaixi ; tape-synced performance

期刊名称

民俗曲藝

卷期/出版年月

198期(2017 / 12 / 01)

页次

263 - 30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1936年創團的「日光劇團」,在羅木生與董錦鳳夫妻的聯手打拼下,運用開放性、時代性、商業性、通俗性與娛樂性的經營策略,整合各類演藝成員及培訓眾多見習生,以「日光京班」、「日光歌劇團」、「日光歌舞劇團」與「日光少女歌劇團」等名號,從「加演京劇」到「綜藝拼盤」,從「活戲」演變為「劇本戲」,從「肉聲團」轉型為「錄音班」等,以因應時代語境、市場消費與觀眾品味「與時俱變」的演出景觀,縱橫內臺戲院與廟會外臺,烙印下八十餘載繽紛多姿的演藝光影,相當程度地反映了臺灣歌仔戲發展演化的歷史光影。本文在參照與修正前賢學者的研究成果基礎上,聚合現存「日光」主事者董錦鳳以及多位見習生的「自傳記憶」(autobiographical memory),搭配劇照海報、錄音戲齣、劇本手稿與報刊史料等「再現形式」(representational forms)劇團史料文物的佐證,梳理、建構出「集體記憶」(collective memory)的「日光」演藝史話,繼而對所呈現與反映的各種演藝現象進行述論。

英文摘要

Riguang Opera Troupe was established in 1936 by the couple Luo Mu-sheng and Dong Jin-feng. They developed a composite business practice of diversification, performing everything from improvised theatre to fixed-script plays, incorporating live vocal performance as well as tape-synced performance. In the post-war period, they expanded, establishing their own performance empire, impressing themselves on the history of mass entertainment in Taiwan and becoming representative of post-war Taiwanese gezaixi. Based on extensive fieldwork and the research of previous scholars, this paper collates materials on Dong Jin-feng, the co-founder of Riguang Opera Troupe, and many of the troupe members, including autobiographical works, representational objects such as photographs, posters, recordings, play scripts and press materials, and collective memories of Riguang Opera Troupe performances. It uses these as evidence for discussion of a number of the performance phenomena of this important stage in the development of gezaixi.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王文英、葉中強(2004)。城市語境與大眾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 石光生(2007)。高雄縣傳統表演藝術普查計畫報告書。高雄:高雄縣文化局。
  3. 李怡瑾(2009)。高雄市傳統表演藝術普查計畫報告書。高雄:高雄市文化局。
  4. 林永昌(2013)。高雄市歌仔戲的發展與變遷。新北市:稻鄉出版社。
  5. 林永昌(2005)。試論高雄日光歌劇團在臺灣歌仔戲史上的地位。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戲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高雄:
  6. 林永昌(2006)。臺南市歌仔戲的發展與變遷。臺南:臺南市立圖書館。
  7. 林永昌(2011)。觀眾視野下的臺灣歌仔戲發展史。臺中:天空數位圖書有限公司。
  8. 林玉如(200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戲劇研究所。
  9. 林鶴宜編(2006)。東方即興劇場 歌仔戲做活戲下編:歌仔戲即興戲劇研究的資料類型與運用。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10. 林鶴宜輯、蔡欣欣輯(2004)。光影.歷史.老照片 歌仔戲老照片。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11. 邱坤良(1997)。臺灣劇場與文化變遷:歷史記憶與民眾觀點。臺北:臺原出版社。
  12. 邱坤良(2001)。陳澄三與拱樂社:臺灣戲劇史的一個研究個案。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13. 柳錦鳳(201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14. 洪雅菁(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
  15. 徐亞湘(2006)。日治時期臺灣戲曲史論。臺北:南天書局。
  16. 徐亞湘(2006)。史實與詮釋:日治時期臺灣報刊戲曲資料選讀。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17. 莫里斯.哈布瓦赫、畢然譯、郭金華譯(2002)。論集體記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8. 曾永義(1988)。台灣歌仔戲的發展與變遷。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19. 劉美枝(2012)。回首四平風華:古禮達與莊玉英的演藝人生。臺北:臺灣音樂館。
  20. 劉美菁(2006)。由劇團看高雄市歌仔戲之過去、現在與未來。臺北:學海出版社。
  21. 劉美菁(1999)。歌仔戲概論。臺北:學海出版社。
  22. 劉處英(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
  23. 蔡秀子(1987)。歌仔戲小歷史—記羅木生的回憶。民俗曲藝,46,77-81。
  24. 蔡欣欣(2008)。月明冰雪闌—有情阿嬤洪明雪的歌仔戲人生。板橋:臺北縣文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