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金堂家鄉、玄關自性與歸鄉之道:齋教金堂派的教名、教旨及修持方法考探
|
并列篇名
|
Golden Hometown, Xuanguan Essence and the Way of Returning to the Original Source: An Exploration of the Name, Teachings and Practice Methods of the Jintang Sect of Zhaijiao
|
作者
|
蕭進銘(Hsiao Chin-ming)
|
关键词
|
金堂教 ; 金幢教 ; 玄關 ; 內丹 ; 家鄉 ; Jintang sect ; Jinchuan sect ; Xuanguan ; Inner Alchemy ; original hometown
|
期刊名称
|
民俗曲藝
|
卷期/出版年月
|
202期(2018 / 12 / 01)
|
页次
|
1
-
58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在齋教三派當中,目前有關金堂派的研究最為稀少,需要釐清和解決的問題極多。但富含道教、禪學和內丹理法的金堂派,除是內丹教法傳入臺灣的重要開端外,其豐富、獨特、深刻的內丹思想,也曾影響龍華、先天二派,故對於了解此二派,以及內丹在明清民間社會的流傳和具體發展演變情形,皆甚為重要。本篇論文,採用文獻分析、田野調查和深度訪談等方法,針對金堂教之教名爭議和其主要教法的內涵,以及教法與內丹的關係,進行詳細討論。根據本文的探究,「金堂」一名應當才是該教之早期、普遍及與其教義理法最為相應的名稱;今日所已習用之「金幢」名稱的出現和被廣泛使用,應是受到日治時期官方之調查報告及當時之政治情勢影響下的結果,故是否要再延續此名稱,實有重新考量的空間。在修持方法上,金堂教深受禪宗及道教、內丹理法的影響,並有其獨特新創之處;其中尤以內丹的影響最深,故可稱為「金丹為主,佛道兼修」的教派。本篇論文的研究,應有助於金堂派教名爭議的解決,以及金堂派核心教義和內丹修持法的被認識。
|
英文摘要
|
Among the three sects of Zhaijiao, Jintang sect has received the least scholarly attention but has had the most unresolved problems. However, the Jintang sect, rich in Taoism, Zen, and Inner Alchemy connotations, was not only the important beginning of the introduction of Inner Alchemy into Taiwan, but influenced the other two sects, Longhua and Xiantian. Jintang sect is very important for an understanding of these two other sects and the spread and development of Inner Alchemy in the popular society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is article uses document analysis, field surveys, and in-depth interviews to discuss in detail the controversy of the name of Jintang sect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intang sect and Taoist Inner Alchemy. According to the investigation of this article, "Jintang" is the original, traditional, and most appropriate name of Jintang sect. The emergence and widespread use of the name "Jinchuang," which has been used till today, is actually due to the official intervention of the Japanese colonial government. It is necessary to re-consider the need to continue this name. In terms of practice, Jintang sect is deeply influenced by Zen Buddhism and Taoism, and Inner Alchemy. It also has its unique and new creations. Among them, Inner Alchemy has the deepest influence. Therefore, Jintang sect is a sect which practices Buddhism and Taoism teachings, and especially Inner Alchemy. This paper aims to contribute to the settlement of the Jintang sect's controversy, as well as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Jintang sect's core teachings and the Inner Alchemy practice.
|
主题分类
|
人文學 >
藝術
|
参考文献
|
-
林榮澤(2008)。「玄關一竅」:道教生命仙學向民間宗教的轉化。新世紀宗教研究,6(4),68-110。
連結:
-
姜守誠(2007)。《三元經》版本的文獻學研究。成大歷史學報,33,75-118。
連結:
-
(2004).中華道藏.北京:華夏出版社.
-
(2004).中華道藏.北京:華夏出版社.
-
(2004).中華道藏.北京:華夏出版社.
-
(2004).中華道藏.北京:華夏出版社.
-
(2004).中華道藏.北京:華夏出版社.
-
(2004).中華道藏.北京:華夏出版社.
-
(1994).五部六冊經卷.板橋:正一善書出版社.
-
Broy, Nikolas(2014).University of Leipzig.
-
Groot, De J J M. 1903. Sectarisnism and Religious Persecution in China: A Page in the History of Religions. (Volume One) Amsterdam: Johannes Mǜller.
-
Seiwert, Hubert(1992).Popular Religious Sects in South-east China: Sect Connections and the Problem of the Luo Jiao/Bailian Jiao Dichotomy.Journal of Chinese Religions,20,33-60.
-
丸井圭治郎。1919。《臺灣宗教調查報告書(第一卷)》。臺北:臺灣總督府。
-
王見川(1996).臺灣的齋教與鸞堂.臺北:南天書局.
-
王見川(1994)。略論現存的二種《九蓮經》寶卷。臺灣齋教的歷史觀察與展望:首屆台灣齋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
王見川(1994)。關於〈金幢教淵源史實辨證〉─兼論明清民間宗教的某些問題。臺灣齋教的歷史觀察與展望:首屆台灣齋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
王見川(編),李世偉(編)(2010).臺灣宗教資料彙編.新北:博揚文化事業公司.
-
王見川(編),李世偉(編)(2009).臺灣宗教資料彙編.新北:博揚文化事業公司.
-
王見川(編),李世偉(編)(2009).臺灣宗教資料彙編.新北:博揚文化事業公司.
-
王見川(編),李世偉(編)(2009).臺灣宗教資料彙編.新北:博揚文化事業公司.
-
王見川(編),林萬傳(編)(1999).明清民間宗教經卷文獻.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
王見川(編),林萬傳(編)(1999).明清民間宗教經卷文獻.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
王見川(編),林萬傳(編)(1999).明清民間宗教經卷文獻.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
王見川(編),林萬傳(編)(1999).明清民間宗教經卷文獻.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
王見川(編),林萬傳(編)(1999).明清民間宗教經卷文獻.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
王見川(編),林萬傳(編)(1999).明清民間宗教經卷文獻.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
王見川(編),林萬傳(編)(1999).明清民間宗教經卷文獻.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
王見川(編),林萬傳(編)(1999).明清民間宗教經卷文獻.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
王見川(編),侯沖(編)(2011).中國民間信仰、民間文化資料彙編.臺北:博揚文化事業公司.
-
王見川(編),侯沖(編)(2011).中國民間信仰、民間文化資料彙編.臺北:博揚文化事業公司.
-
江燦騰(2001).日據時期臺灣佛教文化發展史.臺北:南天書局.
-
何培夫(編)(1992).臺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
李添春。1928。〈台湾の在家仏教に就て〉。《南瀛佛教》6(6): 40-45。
-
李添春。1940。〈臺灣佛教の特質(上)〉。《南瀛佛教》18(8): 8-18。
-
李添春。1930。〈斎教概説〉。《南瀛佛教》9(1): 61-71。
-
李添春。1940。〈臺灣佛教の特質(下)〉。《南瀛佛教》18(9): 8-17。
-
李添春(纂修)(1956).臺灣省通志稿卷二人民志宗教篇.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
村上玉吉。1934。《南部臺灣誌》。臺南:臺南州共榮會。
-
村野孝顯。1935。〈做爲在家佛教的齋教〉。 《南瀛佛教》13(8):8-11。
-
林美容(1995)。臺灣齋堂總表。臺灣史料研究,6,26-41。
-
林美容,張崑振(2002)。彰化縣齋堂的歷史與現況。彰化文獻,4,5-56。
-
林美容,張崑振(2000)。臺灣地區齋堂的調查與研究。臺灣文獻,51(3),203-235。
-
林萬傳(1986).先天道研究.臺南:靝巨書局.
-
林萬傳(1994)。台灣齋教:先天道源流考。臺灣齋教的歷史觀察與展望:首屆台灣齋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
林學周(1950).臺灣宗教沿革志.臺北:臺灣佛教月刊社.
-
俞黎媛,陳松青(2016)。莆田金幢教現狀初探。宗教學研究,1,237-258。
-
施護(譯)。《佛說白衣金幢二婆羅門緣起經》。約982-1017。施護(?─1017)等譯。 CBETA, T01, no. 10 °。
-
胡海牙(編),武國忠(編)(2006).中華仙學養生全書─陳攖寧先生對健康長壽說作出的獨特項獻.北京:華夏出版社.
-
徐明福,徐福全(1996).台南市三級古蹟西華堂調查研究及修護計畫.臺南:臺南市政府.
-
徐明福,張崑振(2001).台南市的齋堂.臺南:臺南市政府.
-
般刺密帝(譯)。《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705。般刺密帝譯 CBETA, T19, no. 945 •。
-
馬西沙(1994)。台灣齋教:金幢教淵源史實辨證。臺灣齋教的歷史觀察與展望:首屆台灣齋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
馬西沙,韓秉方(1992).中國民間宗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張崑振(1999)。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
-
張崑振(2003).台灣的老齋堂.臺北:遠足文化.
-
淺井紀(1990)。明清時代民間宗教結社の研究。東京:研文出版社。
-
連立昌(1995)。評江燦騰、王見川編《台灣齋教的歷史觀察與展望》。民間宗教,臺北:
-
連立昌(1989).福建秘密社會.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
連立昌(1996)。《九蓮經》考。民間宗教,臺北:
-
陳松青(2007)。福建師範大學。
-
陳毓照(編),張利民(編)(2010).丹道養生道家西派集成.北京: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
-
葉振輝(2001)。日治末期高雄市的齋教信仰─寶華堂的歷史見證。高市文獻,14(2),1-25。
-
臺南州共榮會(編纂),卞鳳奎(譯)(2012).新編南部臺灣誌.臺北:博揚文化事業公司.
-
歐大年, Daniel L.,馬睿(譯)(2012).寶卷:十六至十七世紀中國宗教經卷導論.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
蕭進銘(2013).台灣丹道的傳承發展與科學研究.臺北:博揚文化事業公司.
-
蕭進銘(2009)。密契經驗的比較研究—以王重陽、王鳳儀、虛雲法師及 Gopi Krishna 為核心的討論。反身體道—內丹密契主義研究,臺北:
-
蕭進銘(2009)。王重陽的形上思想與養生意涵。反身體道─內丹密契主義研究,臺北:
-
蕭進銘(2009)。丘處機回光說的內涵、淵源及發展一兼比較禪宗的「回光返照」說。反身體道─內丹密契主義研究,臺北:
-
蕭進銘(2009)。光、死亡與重生─王重陽內丹密契經驗的內涵與特質。反身體道─內丹密契主義研究,臺北:
-
蕭進銘(2009)。玄牝考。反身體道─內丹密契主義研究,臺北:
-
賴賢宗(編),蕭進銘(編)(2010).臺灣的仙道信仰與丹道文化.臺北:博揚文化事業公司.
-
韓秉方(1994)。羅教的教派發展及其演變—兼答王見川先生的質疑。臺灣齋教的歷史觀察與展望:首屆台灣齋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
闞正宗(1997).台灣佛寺導遊.臺北:菩提長青出版社.
|
被引用次数
|
-
Nikolas Broy(2023)。Consuming Rice Cakes, Sailing to Salvation: The Taiwanese Longhuapai Initiation Festival and the Question of Buddhist Orientations among Zhaijiao (Vegetarian Sects)。民俗曲藝,222,135-1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