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織藝與織憶:花蓮縣卓溪鄉賽德克族Duta群編織技藝與記憶的日常實踐

并列篇名

Weaving Skill and Weaving Memory: 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 on Weaving Skill and Memory for Duda People in Sanli Village, Zhuoxi Township, Hualian County

作者

賴淑娟(Lai Shu-chuan)

关键词

賽德克族Duta群 ; 編織文化 ; 實踐 ; 身體 ; 認同 ; Sciq Duda Group ; weaving culture ; practice ; body ; identity

期刊名称

民俗曲藝

卷期/出版年月

209期(2020 / 09 / 01)

页次

211 - 27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臺灣原住民賽德克族中有一Duta群,因遷徙歷史的緣故散居在各泰雅、太魯閣與賽德克族的部落,在花蓮縣卓溪鄉山里部落是Duta群族人居處密集的地方。相對於其他部落,此部落有多位善於編織的耆老,並且還延續為女兒、孫女編織嫁妝的習俗。當原鄉各地熱切地投入部落營造與文化產業的推動,山里對織布文化的發展沒有很強的市場導向,而是以家族傳承與部落節慶的展演為文化傳承的機制。本文嘗試解析為何山里部落的編織工藝得以延續?編織做為一種日常生活實踐,從事編織的婦女們如何在性別的位置中,因着經濟結構、多元勞動日常、共學網絡,甚至信仰與習俗等場域的影響,使得編織文化存續下來,但同時隨着其慣習與策略性的選擇,使得編織文化在存續過程中有着創新或變化的可能。如此在場域與慣習持續相互對話過程中,透過身體的實踐與記憶,建構織布文化與族群認同。

英文摘要

The Duda group is a part of Sciq of indigenous people in Taiwan and has scattered over Tayal, Tluku and Sciq villages. Sanli village, Zhuoxi Township, Hualian County, is the place that is densely populated with the Duda group. In this village, there is a relatively great number of old women who are good at weaving and keep the custom of weaving the clothes as dowry for their daughters or granddaughters. While other villages enthusiastically participate in community building and cultural industry, Duda people in Sanli focus on the inheritance of weaving culture by household work and performance of annual celebration of festival in village instead of pursuing the profit from the craft market. This study aims to analyze the mechanism of inheritance of weaving culture as 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 in Sanli, and to show how the weaving culture continuously exists while women, being of the female gender in the division of labor, ar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such factors as the changing social economy in community, daily labor work, the learning network, religious beliefs and customs.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the women's habitus and strategic choice, the change and innovation of weaving culture are made possible. Thus, in the process of dialectic of structures and habitus, weaving culture and ethnic identity are constructed through bodily practice and memory.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王梅霞(2009)。從「交換」看族群互動與文化再創造:日治初期苗栗地區泰雅族的研究。考古人類學刊,71,1-53。
    連結:
  2. 王梅霞,伊婉.貝林(2012)。「文化動起來」︰賽德克族文化產業的研究。民俗曲藝,176,233-286。
    連結:
  3. 李壬癸(2010)。台灣東部早期族群的來源及遷移史。台灣原住民族季刊,3(4),1-9。
    連結:
  4. 林崇熙(2008)。文化再生產:一個無形文化資產哲學芻議。文資學報,4,1-26。
    連結:
  5. 葉秀燕,吳孟蓉(2014)。族群技藝與文化創意產業:以花蓮縣秀林鄉太魯閣族女性工藝編織者為例。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7(3),1-37。
    連結:
  6. (2015).卓溪鄉志.花蓮:花蓮縣卓溪鄉公所.
  7. Berkes, Fikret,Colding, Johan,Folke, Carl(2000).Rediscovery of Traditional Ecological Knowledge as Adaptive Management.Ecological Applications,10(5),1251-1262.
  8. Bloch, Maurice(1989).The Past and the Present in the Present.Ritual, History and Power,London:
  9. Bourdieu, Pierre(1995).The Logic of Practice.Cambridge:Polity Press.
  10. Connerton, Paul(1989).How Societies Remember.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1. Coser, Lewis A.(1977).Masters of Sociological Thoughts.New York: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College Publishers.
  12. Halbwachs, Maurice(1992).On Collective Memor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3. Olick, Jeffrey K.,Robbins, Joyce(1998).Social Memory Studies: From ‘Collective Memory’ to the Historical Sociology of Mnemonic Practices.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24,105-140.
  14. Plath, David W.(1998).Calluses: When Culture Gets Under Your Skin.Learning in Likely Places: Varieties of Apprenticeship in Japan,Cambridge:
  15. Radley, Alan(1990).Artefacts, Memory and a Sense of the Past.Collective Remembering,London:
  16. Rappaport, Joanne(1988).History and Everyday Life in the Colombian Andes.Man, n.s.,23(4),718-739.
  17. 方麗美(2005)。佛光大學人文社會學院藝術學研究所。
  18. 王梅霞(2003)。從 gaga 的多義性看泰雅族的社會性質。臺灣人類學刊,1(1),77-104。
  19. 王蜀桂(2004).台灣原住民傳統織布.臺中:晨星出版公司.
  20. 江桂珍(2010).再現傳統的實踐:烏來泰雅族的文化圖像.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21. 江韶瑩(1999)。部落工藝美學的過渡:台灣原住民的工藝的傳統與再生。原住民的工藝世界研討會論文集—傳統、創新與商機,臺北:
  22. 艾彌爾.涂爾幹, Émile,芮傳明(譯),趙學元(譯)(1992).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臺北:桂冠.
  23. 旮日羿.吉宏(2013).黏繫、滑離與巫醫當代書寫.花蓮:古典書局.
  24. 余舜德(2009)。身體修練與文化學習:以學茶為例。臺灣人類學刊,7(2),49-86。
  25. 吳孟蓉(2012)。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
  26. 吳秋慧(1999)。從社會文化脈絡來談泰雅族織物。原住民的工藝世界研討會論文集—傳統、創新與商機,臺北:
  27. 折井博子(1980)。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研究所。
  28. 李一塵(2011)。從失範到狂歡:涂爾幹的社会整合邏輯。社會學,3,49-55。
  29. 李亦園(1964).南澳的泰雅人:民族學田野調查與研究下冊.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所.
  30. 李亦園(1963).南澳的泰雅人:民族學田野調查與研究上冊.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所.
  31. 李莎莉(1998).台灣原住民衣飾文化—傳統、意義、圖說.臺北:南天書局.
  32. 李莎莉(1999).台灣原住民傳統服飾.臺北:漢光文化事業公司.
  33. 李莎莉(2000)。從原住民傳統服飾到當代工藝的發展。宜蘭文獻雜誌,44,41-74。
  34. 沈明仁(1998).崇信祖靈的民族.臺北:海翁出版社.
  35. 周詠菡(2011)。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型設計學系。
  36. 波越重之,松室謙太郎,莊振榮(譯),莊芳玲(譯),李素月(編),陳文立(編),廖英杰(編)(2014).臺北州理蕃誌(舊宜蘭廳)叁.宜蘭:宜蘭縣史館.
  37. 花蓮縣政府文化局,蔡建福(主持╱主編)(2007).花蓮縣太魯閣族與布農族無形文化資產普查計畫第一階段成果報告書.花蓮:花蓮縣政府文化局.
  38. 金惠雯(2001)。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
  39. 侯玟貞(2010)。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研究所。
  40. 柯真光,馬鳳珠,陳聖韻,勞翕.屋敏(2010).我們的編織我們的故事.花蓮:卓溪鄉山里社區發展協會.
  41. 孫大川(1999)。部落工藝的經濟轉化:行政部門的可能作為。原住民的工藝世界研討會論文集—傳統、創新與商機,臺北:
  42. 馬塞爾.莫斯, Marcel,愛彌爾.塗爾幹, Emile,亨利.于貝爾, Henri,納丹.施郎格(編選), Nathan,蒙養山人(譯)(2010).論技術、技藝與文明.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43. 高宣揚(1998).當代社會學理論—下冊.臺北:五南圖書.
  44. 高淑媛(2016).台灣工業史.臺北:五南圖書.
  45. 康培德(2005).續修花蓮縣志族群篇民國七一至九○年族群篇.花蓮:花蓮縣政府.
  46. 張珣(1999)。香客的時間經驗與超越:以大甲媽祖進香為例。時間、歷史與記憶,臺北:
  47. 張國賓(1998)。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所。
  48. 郭秀岩(1975)。山地行政與山地政策。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40,97-106。
  49. 勞翕.屋敏(2011)。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與社會工作學系。
  50. 彭麗芬(2013)。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
  51. 黃應貴(1999)。時間歷史與實踐:東埔社布農族人的例子。時間、歷史與記憶,臺北:
  52. 黃應貴(2004).物與物質文化.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所.
  53. 楊淑媛(2003)。過去如何被記憶與經驗:以霧鹿布農人為例的研究。臺灣人類學刊,1(2),83-114。
  54. 葉啟政(2000).進出「結構—行動」的困境:與當代西方社會學理論論述對話.臺北:三民書局.
  55. 詹素娟(2019).典藏台灣史(二)台灣原住民史.臺北:玉山社.
  56. 廖守臣(1984).泰雅族的文化—部落遷徙與拓展.臺北:世界新聞專科學校觀光宣導科.
  57.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2011).蕃族調查報告書第四冊:賽德克族與太魯閣族.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58.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編),吳萬煌(譯),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1999).日據時期原住民行政志稿第四卷.臺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59. 趙慧琳(2008)。女兒,妳的名字叫努娜。傳藝雙月刊,74,34。
  60. 劉璧榛(2010)。文化產業、文化振興與文化公民權:原住民族文化政策的變遷與論辯。台灣原住民政策變遷與社會發展,臺北:
  61. 潘繼道(2008).國家、區域與族群:臺灣後山奇萊地區原住民族群的歷史變遷(1874–1945).臺東:東臺灣研究會.
  62. 蔣文鵑=悠蘭.多又(2001)。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
  63. 蔣斌(1999)。墓葬與襲名:排灣族的兩個記憶機制。時間、歷史與記憶,臺北:
  64. 蔡雅婷(2008)。大葉大學造形藝術學系。
  65. 鄭玉雲(2009)。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
  66. 盧梅芬(2007).天還未亮:台灣當代原住民藝術發展.臺北:藝術家出版社.
  67. 賴淑娟(2006)。原住民社會的性別分工與經濟勞動。大專校院性別平等教育課程與教材研討會,高雄:
  68. 賴淑娟(2018).道賽迴聲:山里編織故事與圖錄.花蓮:山里社區發展協會.
  69. 謝世忠(1999)。傳統與新傳統的現身:當代原住民地工藝體現。原住民的工藝世界研討會論文集—傳統、創新與商機,臺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