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近代臺灣柴魚的生產與消費:以臺東為核心

并列篇名

The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of Bonito in Modern Taiwan: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Taitung Area

作者

曾齡儀(Tseng Lin-yi)

关键词

鰹節(柴魚) ; 日本 ; 水產技術 ; 臺東 ; 飲食文化 ; katsuobushi ; Japan ; aquatic technologies ; Taitung ; dietary culture

期刊名称

民俗曲藝

卷期/出版年月

219期(2023 / 03 / 01)

页次

193 - 230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英文

中文摘要

「鰹節」(柴魚)在日本的製作與消費行之有年,其味道被稱為“umami”(鮮味),是日本飲食文化的獨特味道。二十世紀初期,日本殖民政府積極開發臺灣的漁業資源,將柴魚製作技術與飲食文化傳入臺灣,透過人力培植、水產技術以及柴魚工廠的設立,「臺灣節」(臺灣生產的鰹節)成為帝國技術的表徵。二次戰後日人離臺,但是柴魚的製作技術和飲食文化留存了下來,成為臺灣日常飲食中常見的調味品。本研究探討近代臺灣的柴魚生產與消費,特別著重臺東地區的考察,因該地區自日治以來至1980年代,一直是柴魚的重要產地。透過本研究可看到「鰹魚」這項水產漁類,在近代臺灣不同歷史與社會條件下,從早期較廉價的「脯魚」,轉變為日治時期昂貴的「鰹節」,以及戰後大眾消費與常民飲食中的「柴魚」滋味。

英文摘要

Japan boasts a long history of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of skipjack-tuna products, an important source of the umami flavor characteristic of Japanese cuisine. After Taiwan's incorporation into the Japanese Empire in 1895, the colonial authorities surveyed aquatic resources around Taiwan and introduced modern methods for catching skipjack tuna and producing dried skipjack-tuna flakes (known in Japanese as katsuobushi). The Japanese colonial government incorporated Taiwan into its broader system of aquatic industry modernization by performing three major feats: developing a labor force for the aquatic industry, importing new aquatic technologies, and establishing skipjacktuna factories. As a result, katsuobushi produced in Taiwan ("Taiwan bushi") became a symbol of Japan's imperial technology in Taiwan. At the end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the Japanese were forced out of Taiwan, but skipjack-tuna products' production technology and dietary culture became common components of Taiwan's daily diet. The present study explores the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of skipjack-tuna products in modern Taiwan, focusing on the Taitung area because it w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locations for skipjack-tuna products from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up to the 1980s. This study traces changes in the materiality of fish known as "bonito" under different historical and social conditions in modern Taiwan: from the relatively cheap "preserved fish" in early traditional society to the expensive katsuobushi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to a popular taste in postwar Taiwan's daily diet.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Cheng, Eric Siu-kei(2019)。Managing a Hub: Regional Networks, Trade Governance, and Business Culture of Taiwanese Milkfish Sector。Journal of Chinese Dietary Culture,15(2),55-113。
    連結:
  2. 王俊昌(2016)。日治時期臺灣水產關聯產業的發展—以製冰冷藏業為例。海洋文化學刊,21,193-221。
    連結:
  3. 皮國立(2020)。「食補」到「禁食」:從報刊看戰後臺灣的香肉文化(1949–2001)。中國飲食文化,16(1),55-114。
    連結:
  4. 吳文星(2014)。日治時期臺灣的水產教育—以師資分析為中心。國史館館刊,41,43-75。
    連結:
  5. 李宜澤(2018)。「組裝」醬料的當代風土論述:以臺中地區發酵釀造工坊的生產網絡為例。中國飲食文化,14(2),71-126。
    連結:
  6. 郭忠豪(2019)。滋血液,養神氣:日治到戰後臺灣的養鱉知識、養殖環境與食療文化。中國飲食文化,15(1),35-77。
    連結:
  7. 郭忠豪(2020)。傳說與滋味:追尋臺灣「三杯雞」菜餚之演變。中國飲食文化,16(1),9-53。
    連結:
  8. 陳元朋(2020)。梅花餐:近代臺灣筵席改革運動的興衰及其所涉及的「社交危機」與「道德焦慮」。中國飲食文化,16(1),179-206。
    連結:
  9. 陳建源(2018)。擺盪在傳統、記憶與食安之間:醬油觀光工廠裡的文化與身體經驗。中國飲食文化,14(2),15-69。
    連結:
  10. 黃書緯(2019)。來去蚵仔寮買現撈:魚種、漁法,與魚市場的再拼裝。中國飲食文化,15(2),157-97。
    連結:
  11. 劉如意,呂欣怡(2019)。雲林縣湖口鄉養殖烏魚子的品質建構歷程。中國飲食文化,15(2),115-56。
    連結:
  12. 潘宗億(2020)。傅培梅與阿基師之外:戰後臺灣的食譜出版趨勢與變遷。中國飲食文化,16(1),115-77。
    連結:
  13. Appadurai, Arjun(1986).Introduction: Commodities and the Politics of Value.The Social Life of Things: Commodities in Cultural Perspective,Cambridge:
  14. Osawa, Yoshimi(2018).We Can Taste but Others Cannot: Umami as an Exclusively Japanese Concept.Devouring Japan: Global Perspectives on Japanese Culinary Identity,Oxford:
  15. Rath, Eric(2021).Oishi: The History of Suchi.London:Reaktion Books.
  16. Theodore, Bestor(2004).TSUKIJI: The Fish Market at The Center of the World.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7. 《臺東廳人名要鑑》。1925。入澤㴉編。臺東廳:東臺灣宣傳會。
  18. 《臺灣の中心人物》。1935。大園市藏編。臺北:日本殖民地批判社。
  19. 山本高一(1987)。鰹節考。東京都:筑摩書房。
  20. 《躍進高雄の全貌》。1940。中山馨、片山清夫共著。東京:力行堂。
  21. 王河盛(2007).新港瑰寶:王河盛的文史歲月.臺東: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
  22. 王崧興(1999).龜山島:漢人漁村社會之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23. 田代安定,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課(編纂)(1985).臺東殖民地豫察報文.臺北:成文出版社.
  24. 西村一之(2006)。台湾東部における漁撈技術と「日本」—近海カジキ突棒漁の盛衰のなかで。アジアアフリカ言語文化研究,71,129-145。
  25. 吳密察(編),翁佳音(編),許賢瑤(編)(1997).荷蘭時代臺灣史研究(上卷):概說•產業.臺北:稻香出版社.
  26. 《臺灣實業家名鑑》。1912。岩崎潔治。臺北:臺灣雜誌社。
  27. 《始政三十年紀念出版—東臺灣便覽》。1925。東臺灣新報社。花蓮:東臺灣新報社。
  28. 林玉茹(2000)。戰時經濟體制下臺灣東部水產業的統制整合—東臺灣水產會社的成立。臺灣史研究,6(1),59-92。
  29. 林玉茹(2013)。殖民地的產業治理與摸索—明治末年臺灣的官營日本人漁業移民。新史學,24(3),95-133。
  30. 林玉茹(2018)。進口導向—十九世紀臺灣海產的生產與消費。臺灣史研究,25(1),39-100。
  31. 林玉茹(2001)。殖民與產業改造—日治時期東臺灣的官營漁業移民。臺灣史研究,7(2),51-93。
  32. 阿爾君•阿帕杜萊,夏瑩(譯),孟悅(校)(2008)。商品與價值的政治。物質文化讀本,北京:
  33. 泉源編輯部(1988).日本料理.板橋:泉源出版社.
  34. 宮下章(2000).鰹節.東京:法政大學出版局.
  35. 祝平一(2001)。碎鏡歷史—戰後臺灣漁業史研究回顧。新史學,12(2),195-231。
  36. 財團法人日本鰹節協會(1992)。かつお節 おもしろ雑学事典。東京:秀版社文庫。
  37. 曹永和(1979).臺灣早期歷史研究.臺北:聯經出版社.
  38. 莊英章(1981)。漁業政策與地區性漁業發展:興達鄉的田野調查分析。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51,89-127。
  39. 陳玉箴(2020).「台灣菜」的文化史:食物消費中的國家體現.臺北:聯經出版.
  40. 陳憲明(2004).成功鎮志經濟篇.臺東縣成功鎮:成功鎮公所.
  41. 曾玉惠(1984)。烹飪料理,請多利用洋蔥。豐年,24(34),51-52。
  42. 曾品滄(2012)。塭與塘:清代臺灣養殖漁業發展的比較分析。臺灣史研究,19(4),1-47。
  43. 曾品滄(2010)。辦桌—清代臺灣的宴會與漢人社會。新史學,21(4),1-55。
  44. 曾齡儀(2018)。頭角「爭茸」—1950–1990 年代臺灣的養鹿業與鹿茸消費。新史學,29(1),59-116。
  45. 曾齡儀(2020).沙茶:戰後潮汕移民與臺灣飲食變遷.臺北:前衛出版社.
  46. 《臺灣大觀》。1923。椿本義一。大阪:大阪屋號書店。
  47. 臺東廳庶務課(編)(1985).臺東廳管內概況及事務概要(六)昭和十年.臺北:成文出版社.
  48. 臺東廳庶務課(編)(1985).臺東廳管內概況及事務概要(五)昭和九年.臺北:成文出版社.
  49. 臺灣省農林廳漁業局(編)(1954).臺灣漁業年報.南投縣:臺灣省政府農林廳.
  50. 臺灣省農林廳漁業局(編)(1968).中華民國臺灣地區漁業年報.南投縣:臺灣省政府農林廳.
  51. 《臺灣總督府職員錄》。1920。臺灣總督府編。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
  52. 《臺灣總督府職員錄》。1924。臺灣總督府編。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
  53. 〈本島東海岸及巴西海峽の調查〉。1917。臺灣總督府殖產局。《臺灣水產雜誌》21: 11–34。
  54. 《臺灣の水產》。1930。臺灣總督府殖產局。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水產課。
  55. 《鰹節製造試驗報告》。1924。臺灣總督府殖產局編。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
  56. 《臺灣産鰹節ニ就テ》。1929。臺灣總督府殖產局編。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
  57. 《工場名簿》。1931–1941。臺灣總督府殖產局編。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
  58. 《鰹節製造試驗報告第三報》。1928。臺灣總督府殖產局編。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
  59. 《鰹節製造試驗報告第二報》。1926。臺灣總督府殖產局編。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
  60. 鄭維中(2018)。烏魚、土魠、虱目魚:多元脈絡下荷治至清領初期臺灣三種特色海產的確立。臺灣史研究,25(2),1-60。
  61. 《臺灣統治と其功勞者》。1930。橋本白水。臺北:南國出版協會。
  62. 鍾石若(編)(1985).躍進東臺灣(一).臺北:成文出版社.
  63. 鍾淑敏(2004)。政商與日治時期東臺灣的開發—以賀田金三郎為中心的考察。臺灣史研究,11(1),79-117。
  64. 《基隆誌》。1931。簡萬火。基隆:基隆圖書出版協會。
  65. 藤林泰、宮內泰介(2013)。かつお節と日本人。東京:岩波書店。
被引用次数
  1. 曾齡儀(2023)。日治時期基隆的鰹節(柴魚)產業。中國飲食文化,19(2),67-110。
  2. (2024)。《「台灣菜」的文化史:食物消費中的國家體現》。中國飲食文化,20(2),183-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