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從《墨子‧非儒》探析墨家和儒家論辯的焦點議題

并列篇名

Searches from "Mozi‧Non-Confucian" Analyzes the Mohist School and the Confucianist Argument Focal Point Subject

DOI

10.29847/JNUU.200912.0010

作者

湯智君(Chih-Chun Tang)

关键词

墨家 ; 非儒 ; 非命論 ; 鬼神 ; 喪葬觀 ; Mohist ; Non-Confucian ; Anti-Fatalism ; Spirits ; Thought of funeral and burial rituals

期刊名称

聯大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6卷2期(2009 / 12 / 01)

页次

207 - 230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先秦時代,儒家孔子的形象,由於諸家學派論辯相非而遭到或輕或重的扭曲或變異。儒、墨兩家因為競爭的關係,批評對方的言論尤其激烈。墨家有一篇文章〈非儒篇〉,被視作墨家對儒家批評的總結;然而因其篇名及內容,遭受到後世學者刻意的忽視。其所載內容,雖然指向孔子人格上的缺陷,失之客觀,然該篇文章主要在突顯儒、墨兩家思想本身的差異性。本文擬由《墨子‧非儒》墨家對儒家批評的內容,探究儒、墨兩家論辯的焦點,包括有命、鬼神、禮樂、喪葬等議題。同時,本文將討論客觀環境中儒、墨兩家之所以相互批評的原因,和在主觀思想上儒、墨兩家思辨方法歧異之所在。藉此,真確認知〈非儒篇〉的作意與價值。

英文摘要

Pre-Chin time, Confucianism Kong Zi's image; because the pre-Qin thinkers argue encounter either light or the heavy distortion or the variation. The House of Confucianism, Mohist School, because competition criticized each other's comments particularly intense. There is an article of the Mohist betrayal and non-Confucianism expanses, regarded the Mohist school on the summary of the Confucian criticism; but because of their titles and content, subject to later generations scholars deliberately neglected. The content contained therein, although point to Confucius personality defects, loss of objective, so this article mainly in the salience of Confucianism, the Mohist school, the two thought itself differences. This article draws up by ”Mozi•Non-Confucian” the Mohist school the content which criticizes to the Confucianism, inquires into the Confucianism and the Mohist school argument focal point, subjects and so on embody life, ghosts and gods, ritual music, funeral with the different place. Take this really confirm know betrayal and non-the intention of Confucianism gays essay and its value.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基礎與應用科學 > 基礎與應用科學綜合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李賢中(2005)。墨學論用。哲學與文化,32(1),97-108。
    連結:
  2. 李賢中(2003)。中國哲學中「推理」思維的特性。哲學與文化,30(12),95-105。
    連結:
  3. 孔炳奭(2002)。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4. 方授楚(1979)。墨學源流。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5. 王讚源(1996)。墨子。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6. 司馬遷、裴駰、司馬貞、張守節(1981)。新校本史記三家注。臺北:鼎文書局。
  7. 田鳳台(1982)。先秦八家學述。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8. 何晏、邢昺(1989)。論語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
  9. 吳建明(2001)。論莊子對「命」的思考及其「安命」之可能。鵝湖月刊,26(11),54-64。
  10. 李漁叔(1984)。墨子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1. 周富美(1963)。墨子的實學。臺大文史哲學報,22,89-170。
  12. 施湘興(1981)。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之研究。臺北: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碩士論文獎助出版委員會(正中書局發行印刷)。
  13. 胡適之(1986)。中國古代哲學史。臺北:遠流出版社。
  14. 孫詒讓(1986)。定本墨子閒詁。臺北:世界書局。
  15. 徐吉軍(1998)。中國喪葬史。江西:高校出版社。
  16. 班固、顏師古、楊家駱(1987)。正史全文標校讀本漢書。臺北:鼎文書局。
  17. 張捷夫(1985)。中國喪葬史。臺北:文津出版社。
  18. 莊萬壽(1996)。新譯列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
  19. 郭象、成玄英、陸德明、郭慶藩(1985)。莊子集釋。臺北:世界書局。
  20. 陳奇猷(1981)。韓非子集釋。臺北:世界書局。
  21. 湯智君(2005)。孔、墨「命」說之異同研究—從「知天命」和「非命」二說談起。聯合大學《聯大學報》,2,171-206。
  22. 楊向奎(2000)。墨經數理研究。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
  23. 楊倞、王先謙(1981)。荀子集解。臺北:世界書局。
  24. 趙岐、孫奭(1989)。孟子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
  25. 劉安、高誘(1984)。淮南子。臺北:世界書局。
  26. 鄭玄、孔穎達(1989)。禮記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
  27. 譚宇權(1991)。墨子思想評論。臺北:文津出版社。
  28. 鐘友聯(1986)。墨家的哲學方法。臺北:東大圖書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