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再現全球化與後現代:李安電影中「跨界」的人性思維與文化特質(1991-2007)

并列篇名

Representing Globalization and Postmodernism: The Humanity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Cross-Border" in Ang Lee's Films, 1991-2007

DOI

10.29847/JNUU.201106.0006

作者

陳閔翔(Min-Siang Chen)

关键词

全球化 ; 李安電影 ; 作者理論 ; 後現代 ; 跨界 ; Ang Lee's film ; author theory ; cross-border ; globalization ; post-modernism

期刊名称

聯大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8卷1期(2011 / 06 / 01)

页次

111 - 133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從1991年的《推手》到2007年的《色,戒》,李安電影類型的多樣組合風貌,說明了李安電影的「跨界」性格,正是因為這樣的複雜性,提供了我們觀察全球化及後現代脈絡下台灣的多重認同特徵。本文認為:在當代「美學―政治」的配置中,李安跨界性格代表一種融合的、跨文化的、以及反思人性的美學情懷,其「通貫東西」的導演哲學,透過「人性」的共同思維與感受,李安濃厚的「人文主義」藝術思想,實已超越了單一國家的邊界限制。李安的電影,不僅再現了全球化下電影工業的特殊發展模式,同時也創造了文化流動與整合跨界的後現代視覺空間。

英文摘要

From Pushing Hands (1991) to Lust, Caution (2007), there are very multiplicate modes in Ang Lee's films that they have displayed the ”cross-border” characteristics of movies. It is the multiplicity to exhibit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al identity that Taiwan has been interlaced with globalization and postmodernization. In this article, I argue that the ”cross-border” characteristics of Ang Lee's films represents a mixture of cross-culture and esthetic reflection of humanity in contemporary ”aesthetics-political” situation. In other words, the directorial philosophy of Ang Lee is connected with oriental ideas and western culture and aimed at describing the common feeling and understanding for human nature by his movies. The thick humanism of Ang Lee's thought has gone beyond the border of nation-state in artistic meaning. In his ten movies, they both represented developing roles of film industry under globalization and created postmodern multiculturalism space of cross-border integration.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基礎與應用科學 > 基礎與應用科學綜合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楊永年(2007),〈《色,戒》的政治經濟學〉。《中國時報》。9 月27 日,A15。
  2. 龍應台(2007),〈如此濃烈的「色」,如此肅殺的「戒」〉。《中國時報》。9 月25 日,A3。
  3. Bell, Daniel(1976).The Coming of Post-Industrial Society: A Venture in Social Forecasting.New York:Basic Books.
  4. Giddens, Anthony,Lash, Scott,Beck, Ulrich(1994).Reflexive Modernization: Politics, Tradition and Aesthetics in the Modern Social Order.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5. Habermas, Jürgen,McCarthy, T.(translates)(1984).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vol.2- Lifeworld and System: A Critique of Functionalist Reason.Boston:Beacon Press.
  6. O''Sullivan, Tim(1994).Key Concepts in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al Studies.New York:Routledge.
  7. Waters, Malcolm(1995).Globalization.London:Routledge.
  8. 丹席格爾、吳宗璘譯(2007)。導演思維。台北:電腦人文化。
  9. 白睿文、羅祖珍譯(2007)。光影言語:當代華語片導演訪談錄。台北:麥田。
  10. 吉奈堤、焦雄屏譯(2005)。認識電影。台北:遠流。
  11. 李達翰(2007)。一山走過又一山-李安、色戒、斷背山。台北:大雁文化。
  12. 狄克、邱啟明譯(1997)。電影概論。台北:五南。
  13. 林錫銓(2001)。政治美學。台北:時英。
  14. 張靚蓓(2004)。夢想的定格:十位躍上世界影壇的華人導演。台北:新自然主義。
  15. 張靚蓓編(2007)。十年一覺電影夢。台北:時報。
  16. 陳相因(2008)。「色」,戒了沒?。思想,8,297-304。
  17. 陳飛寶(1999)。台灣電影導演藝術。台北:亞太。
  18. 陳瑞慈(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銘傳大學媒體空間設計研究所。
  19. 陳儒修、羅頗誠改編翻譯(1993)。台灣新電影的歷史文化經驗。台北:萬象。
  20. 焦雄屏 編(2002)。台灣電影90 新新浪潮。台北:麥田。
  21. 黃建宏(2007)。初論電影的「影像-政治」。現代性的政治反思,台北:
  22. 楊菀喻(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文學研究所。
  23. 鄒明儒(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24. 德勒茲、黃建宏譯(2003)。電影Ⅱ時間-影像。台北:遠流。
  25. 德勒茲、黃建宏譯(2003)。電影Ⅰ運動-影像。台北:遠流。
  26. 盧非易(1998)。台灣電影:政治、經濟、美學1949-1994。台北:遠流。
  27. 謝彩妙(2004)。尋找青冥劍:從〈臥虎藏龍〉談華語電影國際化。台北:亞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