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非我族類「生與熟」用語辨析

并列篇名

Analysis of Terminology: "Unacquainted" and "Acquainted" with Tribes not Akin to Han People

DOI

10.29847/JNUU.201112.0005

作者

王幼華(You-Hua Wang)

关键词

非我族類 ; 生與熟 ; 蠻夷 ; tribes that are not akin ; unacquainted and acquainted ; Mans

期刊名称

聯大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8卷2期(2011 / 12 / 01)

页次

83 - 105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生」與「熟」是中國傳統文獻裏,對非我族類特殊的標識用語。這兩個詞的區別,包括與漢人居住距離的遠近,是否為朝廷服勞役、納稅。另一觀察點則為文明發展程度的高低,生即意味其族類還處於半原始狀態,熟則為接近漢人的程度。此外所謂「漢人」與非漢人並不是嚴格的定義,其界線有很多模糊之處。許多漢人會與「蠻夷」混居,彼此互相影響,生、熟族類之間也會發生變動。本文整理相關記述,分辨其間的差異。

英文摘要

”Unacquainted” and ”acquainted” are special labeling terminologi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literatures that describe tribes are not akin to Han people. The distinctions between these two terminologies include the tribe distance from the Hans' residential location, and whether or not the tribe serves in the Imperial Court or pays taxes. Another basis for determination is the level of civilization; where unacquainted means that the tribes are still in a semi-primitive stage, and acquainted means that their level of civilization is close to that of the Hans. In addition, the so- called Hans and non-Hans are not strictly defined; there are many ambiguities along the boundaries. Many Hans and Mans (non-Hans, regarded as barbarians) had overlapping territories and influenced each other; changes could also occur between acquainted and unacquainted tribes. This paper compiled relevant descriptions of these terminologies and distinguish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ribe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基礎與應用科學 > 基礎與應用科學綜合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1987)。亞洲民族考古叢刊。臺北市:南天書局。
  2. (1980)。國語。臺北市:里仁書局。
  3. (1966)。四部備要。臺北市:中華書局。
  4. 芮逸夫。(1948 年)。〈僚為仡佬試證〉。(台北市: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二十本上冊),頁727。
  5. 元脫克脫(1983)。宋史。臺北市:鼎文出版社。
  6. 宋朱輔(1985)。溪蠻叢笑。臺北市:新文豐出版社。
  7. 宋宋祁、宋歐陽修(1983)。新唐書。臺北:鼎文出版社。
  8. 宋周去非(1985)。嶺外代答。臺北市:新文豐出版社。
  9. 宋趙汝适(1961)。諸蕃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0. 宋樂史(2007)。太平寰宇記。北京市:中華書局。
  11. 明宋濂(1981)。元史。臺北市:鼎文出版社。
  12. 後晉劉昫(1985)。舊唐書。臺北市:鼎文出版社。
  13. 唐令狐德棻(1983)。周書。臺北市:鼎文出版社。
  14. 唐李百藥(1983)。北齊書。臺北市:鼎文出版社。
  15. 唐李延壽(1985)。北史。臺北市:鼎文出版社。
  16. 唐魏徵(1983)。隋書。臺北市:鼎文出版社。
  17. 清吳省蘭(1985)。楚峒志略。臺北市:新文豐出版社。
  18. 清孫希旦(1976)。禮記集解。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
  19. 清張廷玉(1982)。明史。臺北市:鼎文出版社。
  20. 清陸次雲(1985)。峒谿纖志。臺北市:新文豐出版社。
  21. 清陸祚蕃(1985)。粵西偶記。臺北市:新文豐出版社。
  22. 清靖道謨。貴州通志。臺北市:臺灣華文書局。
  23. 清趙爾巽(1981)。清史稿。臺北市:鼎文出版社。
  24. 漢司馬遷(1979)。史記。臺北市:鼎文出版社。
  25. 劉宋范曄(1979)。後漢書。臺北市:鼎文出版社。
  26. 《黎族簡史》修訂本編寫組(2009)。黎族簡史。北京市:民族出版社。
  27. 王明珂(2003)。羌在漢藏之間:川西羌族的歷史人類學研究。臺北市:聯經出版社。
  28. 田繼周(2007)。中國歷代民族史。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9. 何光岳(1988)。南蠻源流史。南昌市:江西教育出版社。
  30. 李學勤編(2004)。中國古代文明與國家形成研究。臺北市:知書房出版社。
  31. 林惠祥(1993)。文化人類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32. 芮逸夫(1957)。僚人考。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8(下),727。
  33. 姚兆余(1997)。論唐宋元王朝對西北地區少數民族的羈縻政策。甘肅社會科學,5,72-76。
  34. 韋慶遠編(1991)。中國政治制度史。北京市: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35. 孫秋雲(2007)。核心與邊緣─18世紀漢苗文明的傳播與碰撞。北京市:人民出版社。
  36. 徐旭生(2001)。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出版。
  37. 郭璞注、邢昺疏、李學勤編(2001)。爾雅注疏。臺北市:臺灣古籍出版社。
  38. 樊文禮(2004)。「華夷之辨」與唐末五代士人的華夷觀─士人群體對沙陀鄭全的認同。煙臺師範學院學報,21(3),29。
  39. 樊綽、向達校注(1962)。蠻書校注。北京市:中華書局。
  40. 翦伯贊(1979)。中國史綱─秦漢之部。臺灣:大學用書編輯部。
  41. 羅康隆(1999)。唐宋時期西南少數民族羈縻制度數評。懷化師專學報,18(1),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