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中國大陸社會工作的政治性分析:生命哲學的視角

并列篇名

The Analysis of Political Nature of Social Work in Chinese mainland: A Life of Philosophy Perspective

作者

崔萌(Meng Cui);李權財(Quan-Cai Li)

关键词

中國大陸 ; 社會工作 ; 政治性 ; 生命哲學 ; Chinese mainland ; Social work ; Political nature ; Life of philosophy

期刊名称

東吳社會工作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38期(2020 / 06 / 01)

页次

1 - 17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中國大陸的社會工作尤其強調政治,這與其政治體制和制度設計有關。它不可能脫離中國大陸的黨情、政情。全文主要有四個部分:首先,是從西方對中國大陸的政治認識入手,通過對「生存在先,哲思在後」生命哲學觀點的強調,說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或「中國式的馬克思主義」的實情;這亦解釋了社會工作與當下意識形態「和解」的原因。其次,是從兩段截然不同的發展歷史入手,強調第一段社會工作的結束和第二段社會工作的開始都是政治原因所造成的;尤其,對於目前的社會工作而言,從某種程度來講,其存在的價值就在於它所擁有的政治功能。再次,是政治對於當下的社會工作所產生影響的分析,強調中國大陸社會工作的存在具有其自身的邏輯與價值;這也是對其與其他國家、地區的社會工作具有明顯差異性的強調。最後,面對中國大陸社會工作的政治性,從方法論的角度歸納了四種基本的把握原則,包括客觀性、發展性、系統性,和人即社會工作者等的原則。

英文摘要

Social work in Chinese mainland especially emphasizes politics, which is related to China's political system and institutional design. Social work can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party's conditions and political conditions in Chinese mainland . The paper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Firstly, from the western understanding of mainland China's politics, we explain the fact of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or "Chinese-style marxism" by emphasizing the life philosophy view of "life comes first, philosophy comes second". This philosophy view also explains the reconciliation between social work and current ideology. Secondly, we start from the two distinct development histories of social work and indicate that the bankruptcy of the first paragraph and the initiation of the second paragraph are both caused by political factors. Especially for the current social work, to some extent, its value lies in its political function. Thirdly, we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politics on the current social work and argue that the existence of social work in has its logic and value. This is also the place where social work i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other countries and regions. Finally, facing the political nature of social work in Chinese mainland, we have summarized four basic principl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thodology to grasp the social work of Chinese mainland. They are "objectivity," "development," "systemic," and "people (ie social workers)".

主题分类 醫藥衛生 > 社會醫學
社會科學 > 心理學
社會科學 > 社會學
社會科學 > 法律學
参考文献
  1. 林萬億(2002).當代社會工作─理論與方法.臺北:五南.
    連結:
  2.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1995).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3.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201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4.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201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5. 王思斌(1997)。轉型期我國社會工作專業的地位。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59 159-59-65+159。
  6. 王思斌(2006).社會工作概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7. 王思斌(2011)。中國社會工作的嵌入性發展。社會科學戰線,2,206-222。
  8. 王思斌(2004)。非協調轉型背景下中國社會工作教育的發展。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24-29。
  9. 王思斌(1995)。中國社會工作的經驗與發展。中國社會科學,2,97-106。
  10. 史柏年(2004)。新世紀:中國社會工作教育面對的選擇。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30-35。
  11. 任文啟(2019)。綜論社會工作的政治秉性:以「三社聯動」試點項目為例。社會與公益,1(74),79-81。
  12. 任文啟,李灝哲(2015)。中國社會工作的強政治性與推進策略探析。社會工作,2,26-34+125-126。
  13. 何雪松,楊超(2019)。中國社會工作的本土化:政治、文化與實踐。濟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9(1),24-29+157。
  14. 李迎生,韓文瑞,黃建忠(2011)。中國社會工作教育的發展。社會科學,5,82-90。
  15. 杜瑩(2013)。建國初期蘇聯來華教育專家與中國教育學術轉型。煤炭高等教育,31(4),44-48。
  16. 周永新(1994).社會工作學新論.香港:商務印書館.
  17. 周賢潤(2018)。民國社會工作中國化的理論實踐與研究啟示。社會工作與管理,18(04),28-33。
  18. 哈曼(2019)。黨群工作視角下:社會工作政治影響性淺議─以「三社聯動」試點項目為例。社會與公益,1,88+74。
  19. 柳拯,黃勝偉,劉東升(2012)。中國社會工作本土化發展現狀與前景。廣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2(4),5-16。
  20. 徐選國(2019)。淺談社會工作的政治性。社會與公益,1,76-78+74。
  21. 國家統計局(2020)。《2019 年年末大陸總人口》。瀏覽日期:2020 年 4 月 1 日,網址:http://data.stats.gov.cn/search.htm?s=总人口
  22. 張志忠(2000)。差異與互補:對東西方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的比較研究。社會科學,4,34-38。
  23. 許迪(2018)。新時代堅持改革開放意義重大。中國社會科學報,2018(8 月 30 日)
  24. 許軼冰,米歇爾·馬費索利(2017)。米歇爾·馬費索利的社會學態度及其基本概念淵源。江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6(6),5-14。
  25. 彭秀良(2012)。近代中國社會工作史研究的兩重意義。博覽群書,2,62-67。
  26. 費正清(編)(2007).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 . 上卷,革命的中國的興起(1949-1965)年.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7. 賀志峰(2018)。20 世紀以來我國兩波專業社會工作的發展─來自 E.M.羅傑斯的框架。社會與公益,8,88-90。
  28. 楊旦(2014)。南昌,江西財經大學。
  29. 劉振(2018)。略論中國社會工作的「歷史問題」。社會與公益,8,86-87。
  30. 餘立(1994).中國高等教育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