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孔融〈薦禰衡表〉與〈論盛孝章書〉

并列篇名

"Jian Mi Heng Baio" and "Lun Sheng Xiaojang Shu" by Kong Rong

DOI

10.29460/SJCS.200605.0001

作者

林伯謙(Po-Chien Lin)

关键词

孔融 ; 曹操 ; 禰衡 ; 盛孝章 ; 昭明文選 ; Kong Rong ; Cao Cao ; Mi Heng ; Shengxiao Jang ; Zhaoming Anthology of Literature

期刊名称

東吳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12期(2006 / 05 / 01)

页次

1 - 3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孔融為東漢末期重要政治家、清談風氣的承繼者,也是卓越的大文豪,他的詩篇具有建安風骨,在詩歌體裁的嘗試饒有貢獻,但詞采尚未流麗,成就還不及文章。孔融文章風度高雅,音韻遒穩,句式嚴整,講求對偶與用典,明顯是由漢音轉成魏響的開風氣者。《昭明文選》收錄其代表作〈薦禰衡表〉與〈論盛孝章書〉兩篇,此二文不僅可以看出文學風氣的轉變,也可以了解孔融的思想和為人,尤其在漢末動盪時期,他與掌政者曹操的微妙互動,從中亦可略窺一斑。本文除在前言先提出歷史評論者對他不同的評價,第一、二、三節則將他與曹操關係作一釐清;對他撰文推薦禰衡、請求拯救盛孝章的創作背景詳加探討,末節更就兩篇文章足以突顯其個人獨到特色,能代表漢音魏響中繼地位之處予以分析。透過上述闡論,當有以彌補文學史較被忽略的一角。

英文摘要

Kong Rong was an important politician during the late Eastern Han Dynasty who sustained the fashion of idle talk and has been recognized for his remarkable literary achievement. Kong was ranked among the Seven Scholars of Jianan for their elaborate literary style, and had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renovation of the form of poems. Kong's lyrics are not as recognized as his accomplishment in literary writings for his lyrics are not significantly resplendent. Kong's articles were elegantly written with carefully phonologic and structural arrangements, which obviously make him the leader of the turn in the literary trend from Han to Wei. Two of the most recognized literary work by Kong are included in Zhaoming Anthology of Literature, a collection by Prince Zhaoming of the Liang Dynasty, namely ”Jian Mi Heng Baio (tr.: Recommendation for Mi Heng)” and ”Lun Sheng Xiaojang Shu (tr.: Debate on Sheng Xiaojang )”. From the two articles, readers can observe the change of literature of the time, Kong's thoughts and personality, and the most important of all, the subtle interaction between Kong and Cao Cao, the governor of the turbulent era in the late Han Dynasty. The preface of this dissertation reviews Kong's appraisal in history while the first to the third section clarif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Kong and Cao, and analyze the background of the two articles-recommending Mi and pleading for the rescue of Sheng. The last section is a discourse on how the two above-mentioned articles represent Kong's characteristics and confer Kong's status in Han and Wei literature. With explanations of this dissertation, the ignored part in 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 shall be supplemented.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
  2. 後漢書
  3. 文心雕龍註
  4. 後漢書
  5. 郎顗傳
  6. 三國志集解•吳書•孫策傳
  7. 增補六臣註文選
  8. 鍾鷂傳
  9. 後漢書•徐穉傳
  10. 皇甫規傳
  11. 吳書•孫權傳
  12. 三國志集解•朱治傳
  13. 後漢書
  14. 後漢書
  15. 三國志集解
  16. 毛珍傳
  17. 三國志集解
  18. 後漢書•文苑傳贊
  19. 世說新語•言語
  20. 文心雕龍註
  21. 後漢書
  22. 後漢書·孔融傳
  23. 三國志集解
  24. 三國志•吳書
  25. 黃瓊傳
  26. 文心雕龍註
  27. 後漢書•荀或傳
  28. 王脩傳
  29. 後漢書
  30. 文心雕龍註
  31. 文心雕龍註
  32. (1979)。增補六臣註文選。臺北:華正書局。
  33. (1978)。資治通鑑•考異。臺北:啟業書局。
  34. 後漢書•儒林傳下
  35. 後漢書•陶謙傳
  36. 後漢書•文苑•瀰衡傳
  37. 後漢書
  38. 後漢書•孔融傳
  39. 後漢書
  40. 三國志集解•吳書•胡綜傳
  41. 後漢書•禰衡傳
  42. 後漢書•劉愷傳
  43. 三國志集解•吳書•宗室傳
  44. 三國志集解
  45. (1977)。十三經注疏•左傳。臺北:新文豐公司。
  46. 文士傳
  47. 世說新語•德行
  48. 世說新語•賞譽
  49. 後漢書•孔融傳
  50. 後漢書
  51. 謝該傳
  52. 王文憲集序。文選
  53. (1962)。漢魏六朝百三家集題辭注。臺北:世界書局。
  54. 三國志
  55. 四庫全書總目
  56. 後漢書
  57. 後漢書•文苑•禰衡傳
  58. 劉平傳
  59. 文心雕龍註
  60. 後漢書
  61. 于光華(1981)。評注昭明文選。臺北:學海出版社。
  62. 王友懷、魏全瑞主編(2000)。昭明文選注析。西安:三秦出版社。
  63. 王先謙。後漢書集解。臺北:藝文印書館。
  64. 王先謙。後漢書集解
  65. 王楙。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
  66. 王鵬廷(2004)。建安七子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67. 王觀國。《學林》|《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
  68. 司馬彪。三國志集解
  69. 永璿撰(1992)。四庫全書總目。北京:中華書局。
  70. 何悼著、崔高維點校(1991)。義門讀書記。北京:中華書局。
  71. 吳雲主編。建安七子集校注
  72. 吳雲主編。建安七子集校注
  73. 吳雲主編(2005)。建安七子集校注,5-7。
  74. 吳箕。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
  75. 呂思勉(1977)。章句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76. 呂思勉(1983)。讀史札記。臺北:木鐸出版社。
  77. 李昉(1997)。太平御覽。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78. 李昉。太平御覽
  79. 李善注(1979)。增補六臣注文選。臺北:華正書局。
  80. 李善註(1979)。增補六臣註文選。臺北:華正書局。
  81. 李綱。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
  82. 佘斯大選注(1998)。建安七子。長沙:岳麓書社。
  83. 周啟成、崔富章譯注(1997)。新譯昭明文選。臺北:三民書局。
  84. 房玄齡撰(1992)。晉書。臺北:鼎文書局。
  85. 俞紹初。建安七子集
  86. 俞紹初。建安七子集
  87. 俞紹初。建安七子集•建安七子年譜
  88. 俞紹初(1990)。建安七子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89. 俞紹初輯校。建安七子集
  90. 洪亮吉(2000)。四史發伏。四庫未收書輯刊,20(4),112。
  91. 洪邁。容齋三筆
  92. 洪邁(1979)。容齋三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93. 范曄(1978)。後漢書。臺北:洪氏出版社。
  94. 孫德謙。六朝麗指
  95. 孫德謙(1972)。六朝麗指。臺北:育民出版社。
  96. 真德秀。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
  97. 袁宏。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
  98. 袁宏。後漢紀
  99. 馬總。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
  100. 高明總編纂(1960)。兩漢三國文彙。臺北: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
  101. 張啟成、徐達譯注(1994)。文選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
  102. 張蓓蓓。孔融新論
  103. 張蓓蓓(1997)。孔融新論。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三),臺北:
  104. 惟途欽立(1995)。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北京:中華書局。
  105. 陳宏天、趙福海主編(1994)。昭明文選譯注。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106. 陳祚明。采菽堂古詩選
  107. 陳祚明(2003)。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08. 陳祚明。采菽堂古詩選
  109. 陳登原(1984)。國史舊聞。臺北:明文書局。
  110. 陳壽(1978)。三國志。臺北:洪氏出版社。
  111. 陸世儀。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
  112. 陸侃如(1998)。中古文學繫年。北京:人民文學出版。
  113. 陸侃如。中古文學繫年
  114. 章太炎(1958)。章氏叢書正續編•太炎文錄初編
  115. 曾永義注譯(1986)。古今文選。臺北:國語日報社。
  116. 賀昌群(1999)。魏晉清談思想初論。北京:商務印書館。
  117. 楊明照(1996)。抱朴子外篇校箋。北京:中華書局。
  118. 楊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箋
  119. 葉適。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
  120. 路廣正(1994)。談孔融及其詩文。淄博師專學報,3,68。
  121. 熊禮匯(1999)。孔融文風論。武漢大學學報,2,102。
  122. 臧勵龢注(1975)。漢魏六朝文。臺北:河洛出版社。
  123. 裴注。續漢書
  124. 裴注。三國志集解•王緊傳。典論
  125. 裴注。《平原瀰衡傳》、《文士傳》
  126. 裴注。吳錄
  127. 裴注。江表傳
  128. 裴注。三國志
  129. 裴注。三國志集解•孫策傳
  130. 裴注。魏氏春秋
  131. 裴注。三國志集解•孫策傳
  132. 裴注。三國志集解•崔談傳。魏氏春秋
  133. 趙一德(1994)。禰衡倫。大同高等專科學校學報,4,36。
  134. 趙劍敏(2002)。孔融與曹操的士人意識及其衝突。學術月刊,2,42。
  135. 趙劍敏(2002)。孔融與曹操士人意識及其衝突。學術月刊,2,43。
  136. 劉孝標注(1989)。續漢書。臺北:華正書局。
  137. 劉季高(1999)。東漢三國的談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38. 劉知漸(1985)。建安文學編年史。重慶市:重慶出版社。
  139. 劉咸圻(1976)。四史知意•後漢書知意。臺北:鼎文書局。
  140. 劉盼遂(2002)。文選篇題攷誤。劉盼遂文集,北京:
  141. 劉師培(1976)。漢魏六朝專家文研究。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142. 劉師培著、陳引馳編校(1997)。中古文學論集•中國中古文學史講義。北京:中國社科出版社。
  143. 劉熙(1980)。藝概。臺北:廣文書局。
  144. 劉勰著、范文瀾註(1971)。文心雕龍註。臺北:明倫出版社。
  145. 樊運寬注譯(1995)。新編今註今譯昭明文選。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146. 蔡邕。《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
  147. 盧弼。三國志集解•曹休傳
  148. 盧弼。三國志集解。臺北:藝文印書館。
  149. 蕭統編、李善注(2001)。文選。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150. 錢基博。中國文學史,111。
  151. 錢基博(1993)。中國文學史,99。
  152. 錢鍾書。管錐編。臺北:蘭馨室書齋。
  153. 顏之推著、王利器集解(1983)。顏氏家訓集解,臺北:
  154. 竇玉堡(1999)。試論孔融在漢魏文學創作中的影響及地位。殷都學刊,70。
  155. 蘇軾(1992)。蘇軾詩集。北京:中華書局。
  156. 蘇軾。蘇軾文集
  157. 蘇軾(1990)。蘇軾文集,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