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漢魏晉樂賦中音樂審美思想分析

并列篇名

The Study of the Thought of Music Aesthetic of the Music-Fu in the Dynasty of Han Wei-Jin

DOI

10.29460/SJCS.200605.0002

作者

郭慧娟(Hui-Chuan Kuo)

关键词

樂賦 ; 音樂審美 ; 音樂美學 ; 抽象美感 ; Music-Fu ; music aesthetic

期刊名称

東吳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12期(2006 / 05 / 01)

页次

39 - 7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擬從漢魏晉樂賦中描寫樂聲的文字入手,探討在當代豐富的音樂文化中,文人如何藉由樂聲的敘述表達對音樂的觀感。其中呈現出漢魏晉三代文人對音樂的不同感受,表露出不同的音樂審美思想,並從下列幾個方向探討:一,從樂賦架構中,分析出其不同的創作動機;二,從對音聲的描述中,發現對樂聲不同的形容字彙及對樂聲不同的要求;三,最後歸納漢魏晉樂賦中有關音樂審美思想的發展,總結出漢魏晉樂賦中作者對音樂藝術思維的形成,音樂功能的擴大,和對主體感性的深刻認識,都有一定程度的理解。這無形中透顯出從漢至晉,文人對音樂日漸感性的需求和對音樂本質的理解。

英文摘要

This paper tries to discuss the thought of the music aesthetic of the Music-Fu in the Dynasty of Han-Wei-Jin. This discussion expresses these Music-Fu writers how to describe the sound of music instruments. They used a lot of words to express their feeling about music. We can find the different music aesthetic thought from these writers in three periods. This paper divides into three sections to analyze the viewpoint. First,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Music-Fu in the Dynasty of Han-Wei-Jin. Second, I try to analyze the context of Music-Fu. The end, I conclude that the writers how to realize the essence of music, and express their conceptions of the thought of music aesthetic.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全三國文•卷四十七
  2. 全漢賦
  3. 全三國文•卷五十九
  4. 全漢賦
  5. 昭明文選
  6. 昭明文選
  7. 全三國文•卷四十七
  8. 全晉文•卷九十一
  9. (1991)。說文解字。臺北:黎明書局。
  10. 封氏聞見記
  11. 兩漢樂賦所涉之音樂美學觀點探析。
  12. (1991)。昭明文選。臺北:華正書局。
  13. (199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輔大中研所。
  14. 全漢賦
  15. (1987)。大陸:齊魯書社。
  16. 全漢賦
  17. 全漢賦
  18. (1991)。說文解字。臺北:黎明書局。
  19. (2000)。六朝樂舞賦評述。漳州師範學院學報,36,50-56。
  20. (1997)。兩漢樂賦所涉之音樂美學觀點探析。第一屆先秦兩漢研究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1. (1989)。從“鋪張揚厲”到“據事類義”-賦體語言藝術的歷史考察。23(2),24-28。
  22. (1989)。國音學。臺北:正中書局。
  23. Clive Bell、周金鎮譯(1991)。ART。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
  24. 于浴賢(2000)。六朝樂舞賦評述。漳州師範學院學報,36,50-56。
  25. 王世德主編(1987)。美學辭典。臺北:木鐸出版社。
  26. 王廙。全晉文
  27. 王褒。全漢賦
  28. 王褒。全漢賦
  29. 成公綏、蕭統(1991)。昭明文選。臺北:華正書局。
  30. 李則芬(1985)。晉賦與漢賦。18(1),32-35。
  31. 李滌生(1991)。荀子集釋。臺北:學生書局。
  32. 李銳清(1994)。嵇康《琴賦》小論。新亞學術學刊,13,65-71。
  33. 李豐林。嘯的傳說及其對文學的影響,5,21-67。
  34. 阮瑀。初學記
  35. 孫希旦撰(1990)。禮記集解。臺北:文津出版社。
  36. 孫希旦撰(1990)。禮記集解。臺北:文津出版社。
  37. 馬融。全漢賦
  38. 畢萬忱(1993)。話說建安三國賦的新變。國文天地,8(10),51-61。
  39. 嵇康。琴賦
  40. 嵇康、蕭統(1991)。昭明文選。臺北:華正書局。
  41. 程頤著(1990)。易程傳。臺北:文津出版社。
  42. 費振剛輯校(1993)。全漢賦。北京大學出版社。
  43. 楊家駱編(1979)。漢書。臺北:鼎文書局。
  44. 楊蔭瀏(1985)。中國古代音樂史稿。臺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
  45. 趙憩之(1974)。等韻源流。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46. 劉元亮(1996)。漢樂器賦顯示的漢代器樂文化。西南民族學院學報,6,72-75。
  47. 劉志偉(1996)。《文選》音樂賦創作程式與美學意蘊發微。西北師範大學報,33(5),21-25。
  48. 劉昌元(1995)。西方美學導論。臺北:
  49. 潘岳。笙賦
  50. 蕭統(1991)。昭明文選。臺北:華正書局。
  51. 蕭統(1991)。昭明文選。臺北:華正書局。
  52. 韓林德著(1995)。境生象外。北京:三聯書店。
  53. 簡宗梧(1999)。漢唐貴族活動的轉型與貴族文學的變調。“匯變與創化:漢唐、唐宋轉換期之文藝現象”研討會論文集
  54. 簡宗梧(1998)。賦與駢文。臺北:臺灣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