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假託人物”與“呼應前作”:論歷代物色賦的“設辭問對”與“互文性”

并列篇名

"Assumed Roles" and "Respond to Canon": A Study on the "Assumed Dialogues" and "Intertextuality" of the "Wushai Fu" in All past Dynasties

DOI

10.29460/SJCS.200811.0002

作者

祁立峰(Li-Feng Chi)

关键词

假託人物 ; 呼應前作 ; 設辭問對 ; 風賦 ; 秋興賦 ; 雪賦 ; 月賦 ; 互文性 ; Assumed Dialogue ; Respond to Canon ; Wind fu ; Autumn fu ; Snow Fu ; Moon Fu ; Intertextuality

期刊名称

東吳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16期(2008 / 11 / 01)

页次

29 - 52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研究」是當代文學理論很重要的成果,它彰顯出每一篇作品與前代作品間存在的各種呼應、對話、挪用、濃縮或深化的關係。蕭統所編的《文選》賦文類下有「物色」一類,其中選宋玉〈風賦〉、潘岳〈秋興賦〉、謝惠連〈雪賦〉以及謝莊〈月賦〉四篇,其中〈風賦〉、〈雪賦〉與〈月賦〉都運用「設辭問答」的技巧。值得一提的是,簡宗梧先生〈賦與設辭對問關係之考察〉一文中認為「設問體」發展到六朝,作者喜歡假託歷史人物,使之穿越時空粉墨登場。而若細讀謝惠連〈雪賦〉與謝莊〈月賦〉也將發現-無論「兔園分題」、「南皮高韻」,其中的司馬相如、王粲的行為、語氣、聲腔、情節皆經巧妙的設計。本文將討論範圍限定於以「風」、「秋興」、「雪」、「月」為標目的辭賦進行討論。我們可以發現除謝惠連、謝莊設計的「假託人物體」受到後代作者模仿之外,歷代的物色類辭賦不乏有與《文選》中的經典作品進行呼應與對話。從「互文性研究」的角度來看,「假託人物」與「呼應前作」這兩種類型都屬於「互文性」。這樣來看,無論作者與「歷史」或與「經典」對話所形成特殊的「設辭問對」,恰巧吻合賦文類的「因子」。

英文摘要

There's an important achievement of the intertextuality research which bring up by the at the present literature theory. In Dr. Chiez, Tzung-wu's essa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u and assumed dialogues, he claims the form of the Fu of ”assumed dialogue style” had been transition from ”assumed roles” to ”real historical roles”. If we analyze 'wind fu', 'autumn fu', 'snow fu' and 'moon fu' by close reading, we will discover that the Assumed role had designed very careful and attentive in many characteristics, like dialogue, action, behavior, mood, attitude…etc. So in this paper, I analyze the ”Assumed Dialogue” of Wushai-Fu in all the past dynasties. I will differentiate between ”assumed historical roles” and ”respond to Canon”. In my conclusions, I consider the ”Assumed Historical roles” and the ”respond to canon” make Fu's authors bring up the ”intertextuality” to the classic works that had passed. Besides, no matter ”Assumed Historical roles” or ”respond to Canon”, there both are an ”Dialogue” or ”intertextuality” with History. And interestingly, the ”Dialogue” there's most important Component of Fu.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明沈德符(1983)。萬曆野獲編。臺北:新興。
  2. 明顧炎武(1995)。日知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 東晉葛洪(1995)。西京雜記。臺北:三民書局。
  4. 東漢班固(1979)。漢書。臺北:鼎文書局。
  5. 梁劉勰著、黃叔琳注(1984)。文心雕龍注。臺北:世界書局。
  6. 梁蕭統(2003)。文選。臺北:藝文印書館。
  7. 清李調元(1971)。雨村賦話。臺北:廣文。
  8. 清許槤選、曹道衡箋注(1999)。六朝文絜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9. 清陳元龍(1974)。御定歷代賦彙。京都:中文出版社。
  10. 清董誥(1983)。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
  11. 清嚴可均(1981)。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日本京都:中文出版社。
  12. 魏范曄(1979)。後漢書。臺北:鼎文書局。
  13. 王冠編(2006)。賦話廣彙。北京:北京圖書館。
  14. 王琳(1998)。六朝辭賦史。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
  15. 王夢鷗(1987)。傳統文學論衡。臺北:時報文化公司。
  16. 王夢鷗(1984)。古典文學論探索。臺北:正中書局。
  17. 左東嶺(2000)。王學與中晚明士人心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18. 何沛雄(1982)。賦話六種。香港:三聯書局。
  19. 周明初(1997)。晚明士人心態及文學個案。北京:東方出版社。
  20. 孫淑芳(2004)。風、秋、雪、月:昭明文選物色賦探析。僑光技術學院通識學報,2,13-22。
  21. 馬積高(1987)。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2. 曹道衡(1994)。中古文學史論文集續編。文津出版社。
  23. 許結(2006)。賦體文學的文化闡釋。北京:中華書局。
  24. 郭乃禎(2005)。《文選》賦色類風秋雪三賦析論。國文學報,38,58-100。
  25. 郭維森、許結(1996)。中國辭賦發展史。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26. 萬繩楠(2002)。魏晉南北朝文化史。臺北:雲龍出版社。
  27. 蒂費納‧薩莫瓦約(2006)。互文性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8. 簡宗梧(2005)。賦與設辭對問關係之考察。逢甲人文學報,11,20-25。
  29. 簡宗梧(2002)。賦體典律作品及其因子。逢甲人文社會學報,6,1-28。
  30. 簡宗梧(1993)。漢賦史論。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31. 簡宗梧(2006)。賦的可變基因與其突變。逢甲人文社會學報,12,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