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兩漢七體文類及其文化意涵

并列篇名

The Culture Meaning and Development in Qi Genre of Han Dynasty

DOI

10.29460/SJCS.200905.0002

作者

郭章裕(Chang-yu Kuo)

关键词

七 ; 文類 ; 兩漢 ; 招隱 ; 儒道之爭 ; Qi ; genre ; Han Dynasty ; Recruiting recluses

期刊名称

東吳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17期(2009 / 05 / 01)

页次

19 - 46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枚乘〈七發〉向來被認為是古代七之文類的首倡之作,在東漢之後,引起許多仿作,遂而使「七」形成一種文類。而這些作品因為大量呈現耳目聲色娛樂,最後才進以正道妙理,所以常引來「勸百諷一」的負面批評;但這種奢華的享樂,其實是一合於漢人禮教思想的說服策略。在此遊樂的過程中,又包呈顯出漢代天人合一的思想,有著特殊的文化意涵。東漢之後,眾七之作不約而同出現了儒、道二家思想的抗辯,與原來〈七發〉大不相同,其實,這也與東漢之後隱士抗旨不奉朝聘的風氣密切相關。 從文類發展的角度來說,七其實是在漢賦之下發展起來的,故七經常被以漢賦的評價標準衡量之,但七與漢賦終究不同之處何在?除了對問凡七、主客雙方始異終契、論說義理之外,主要更在於「求賢招隱」此一題材與目的上;此題材與目的為傳統漢賦所無,傅毅〈七激〉問世,便為此確立典範,引起許多仿作,篇章既多,遂而成類。漢迄於六朝,七的體貌大同小異,直到唐代之後,才突破窠臼,使該文類有了新的發展。

英文摘要

Qi-Fa is considered the first composition of Qi genre, during East Han Qi was created generally so be a literature genre. This kind of articles was filled with many kinds desires so get bad command. In the fact, this phenomenon revealed the moral conception and university-human relationship. Beside, the development of Qi was considered to be subordinated to Han-fu, whereas the different between Han-fu and Qi, the major point is 「recruiting recluses」, After Fu-Chan's Qi-gj, many articles simulated it, and Qi be a literature genre, until Taun-Dynasty, Qi had broken it's original type.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顏崑陽(2005)。論「文類體裁」的「藝術性向」與「社會性向」及其「雙向成體」的關係。清華學報,35(2)
    連結:
  2. 宋洪邁(1996)。容齋隨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 明陳懋仁(1998)。文體序說三種:文章緣起注。臺北:長安出版社。
  4. 南朝宋范燁著、唐李賢注(1964)。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5. 梁蕭統編、唐李善注(1999)。文選(下)。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6. 清段玉裁注(1998)。說文解字注。臺北:紅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7. 清孫希旦著(1990)。禮記集解。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8. 清嚴可均輯(1999)。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
  9. 漢司馬遷著、唐司馬貞注(1991)。武英殿四庫全書:史記三家注(上)。臺北:七略出版社。
  10. 漢班固(1968)。白虎通·性情。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1. 漢班固著、唐顏師古注(1978)。漢書集釋。臺北:世界書局。
  12. 李曰綱(1987)。辭賦流變史。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13. 李澤厚(1996)。美的歷程。臺北:蒲公英出版社。
  14. 邱仕冠(1995)。臺北,東海大學中文系。
  15. 金春峰(2006)。漢代思想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6. 侯外廬主編(1957)。中國思想通史·兩漢思想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7. 范文瀾(1993)。文心雕龍注。臺北:開明書局。
  18. 曹道衡、沈玉成主編(1996)。中國文學家大辭典·先秦漢魏晉南北朝卷。北京:中華書局。
  19. 郭建勛(2007)。辭賦文體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20. 陶東風(1997)。文體演變及其文化意味。雲南:雲南人民出版社。
  21. 陶建國(1990)。兩漢魏晉之道家思想。臺北:文津出版社。
  22. 傅劍平(1995)。縱橫家與中國文化。臺北:文津出版社。
  23. 游適宏。「七」一個文類的考察。國立編譯館館刊,27(2)
  24. 費振剛校注(2005)。全漢賦校注。廣東:廣東教育出版社。
  25. 葉舒獻(1992)。中國神話哲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6. 葉舒獻、田大憲著(1998)。中國古代神秘數字。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7. 葉慶炳(1997)。中國文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28. 葛兆光著(1998)。中國宗教與文學論集。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29. 趙逵夫、王許林編輯(1999)。辭賦文學論集。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
  30. 劉大杰(2000)。中國文學發展史。臺北:華正書局。
  31. 錢鍾書。管錐篇。蘭馨室書齋。
  32. 簡宗梧(1993)。漢賦史論。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33. 簡宗梧、輔仁大學中文系編(1995)。枚乘《七發》與漢代貴遊文學之發皇。兩漢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34. 顏崑陽。論「典範模習」在文學史建構上的「漣漪效用」與「鍊接效用」。建構與反思-中國文學史的探索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臺北:
  35. 饒宗頤、饒宗頤二十世紀學術文集編輯委員會編(2003)。饒宗頤二十世紀學術文集。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36. 龔鵬程(2005)。漢代思潮。北京:商務印書館。
被引用次数
  1. 陳成文(2014)。漢魏六朝「七」體研究綜述。書目季刊,48(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