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山水構圖之紀實特徵與抒情性:以王士性《五嶽遊草》為考察對象

并列篇名

Record and Lyric: The Spatial Experience and the Composition of Nature in Wang Shi-Hsing's Travel Notes of Five Sacred Mountains

DOI

10.29460/SJCS.200911.0008

作者

范宜如(Yi-Ju Fan)

关键词

王士性 ; 五嶽遊草 ; 地景 ; 紀實 ; Wang Shi-Hsing ; Travel Notes of Five Sacred Mountains ; landscape ; record

期刊名称

東吳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18期(2009 / 11 / 01)

页次

165 - 18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關於山水的書寫活動,牽涉到人(身體)與空間(山水)的介入,當作者以「身」與自然相遇,在「體現」、客觀的描述之中,已然涵藏了文學美感。本文以王士性《五嶽遊草》為論述焦點,分從「以感官經驗為山水構圖」、「紀實與抒情:吳越書寫的二重特徵」等面向探討王士性如何藉由感官經驗認知山水的實然存在,並透過身體經驗與山水之間的交會與銘刻,以「紀實」之筆,建構地理景觀;在地景的摹寫之外,亦演繹了歷史記憶的文化想像,展現了山水構圖的紀實特徵與抒情性。

英文摘要

This paper focuses on Wang Shi-Hsing's Travel Notes of Five Sacred Mountains. Through the body schema, I examine how Wang senses the real existence of nature by his sensory experience; how can he embody the crossover of physical experience and nature; and how to recognize a place and give it a name. Wang composes the nature with his sensory experience. He also keeps a record of folks via his own exploration and constructs the landscape with his documentary touch. In addition to the description of natural landscape, he traces the Cultural Imagination of historical memory.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衣若芬(2006)。瀟湘八景-地方經驗·文化記憶·無何有之鄉。東華人文學報,9
    連結:
  2. 巫仁恕(2003)。晚明的旅遊活動與消費文化―以江南為討論中心。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41
    連結:
  3. 鄭毓瑜(2008)。身體行動與地理種類-謝靈運〈山居賦〉與晉宋時期的「山川」、「山水」論述。淡江中文學報,18
    連結:
  4. 鄭毓瑜(2006)。抒情、身體與空間―中國古典文學研究的一個反思。淡江中文學報,15
    連結:
  5. 賴俊雄(2005)。上帝的禮物:再探禮物與交換經濟。中外文學,33(9)
    連結:
  6. 明王士性(1993)。地理書三種。上海古籍。
  7. 明王士性(2006)。五嶽遊草、廣志繹。中華書局。
  8. 明朱國禎(1991)。湧幢小品。臺北:廣文書局。
  9. Gernot Bohme著、谷心鵬譯、翟江月譯、何乏筆譯(2003)。氣氛作為新美學的基本概念。當代,188
  10. 毛文芳(2000)。旅遊文學論文集。臺北:文津出版社。
  11. 毛文芳(2000)。閱讀與夢憶―晚明旅遊小品試論。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3
  12. 王文進(2008)。南朝山水與長城想像。臺北:里仁。
  13. 王建元(2003)。文化後人類。臺北:書林。
  14. 史作檉(2008)。水墨十講·哲學觀畫。臺北:典藏藝術。
  15. 宇文所安著、陳引馳、陳磊譯、田曉菲校(2006)。中國「中世紀」的終結:中唐文學文化論集。北京:三聯書店。
  16. 艾蘭·普瑞德。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臺北:明文。
  17. 何乏筆(2003)。氣氛美學的新視野。當代,188
  18. 吳潛誠(1994)。感性定位―文學的想像與介人。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19. 巫仁恕(2007)。消費品味與身分區分-以旅遊文化為例。臺北:聯經。
  20. 李伯齊主編(1989)。中國古代紀遊文學史。濟南:山東友誼書社。
  21. 周大興。外遊與內觀―論列子好遊。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9(2)
  22. 林開世(2003)。風景的形成和文明的建立:十九世紀宜蘭。臺灣人類學刊,1(2)
  23. 高友工(1979)。文學研究的美學問題(下):經驗材料的意義與解釋。中外文學,7(12)
  24. 梅洛·龐帝著、姜志輝譯(2001)。知覺現象學。北京:商務。
  25. 梅新林主編、俞樟華主編(2004)。中國遊記文學史。上海:學林。
  26. 梅新林、崔小敬(2005)。遊記文體之辨。文學評論,6
  27. 陳平原(2005)。中國散文小說史。臺北:麥田。
  28. 黃雅歆(1998)。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輔大中文所。
  29. 楊雅惠(2000)。旅行與文藝國際會議論文集。高雄:中山大學文學院。
  30. 潘朝陽。空間、地方觀與「大地具現」暨「經典訴說」的宗教性詮釋。中國文哲通訊,10(3)
  31. 蔡瑜(2004)。試從身體空間論陶詩的田園世界。清華學報,34(1)
  32. 鄭毓瑜(2005)。文本風景-自我與空間的相互定義。臺北:麥田。
  33. 鄭毓瑜(1996)。六朝情境美學綜論。臺北:學生。
  34. 龔鵬程(1996)。遊人記遊:論晚明小品遊記。中華學苑,48
  35. 龔鵬程(2001)。遊的精神文化史論。河北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