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論篇章邏輯-秩序、變化、聯貫、統一

并列篇名

The Logic of Composition-order, Variation, Coherence, Unity

DOI

10.29460/SJCS.201011.0002

作者

陳滿銘(Man-Ming Chen)

关键词

篇章邏輯 ; 章法規律 ; 秩序 ; 變化 ; 聯貫 ; 統一 ; to talk sense ; the logic of composition the organization of writing ; order ; variation ; coherence ; unity

期刊名称

東吳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20期(2010 / 11 / 01)

页次

23 - 49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人類之思維方式有「邏輯」與「形象」之分。其中「邏輯思維」能使人思考細密,條理清晰。如落於辭章來說,則與所謂之「篇章邏輯」,亦即「章法」密不可分。因為「章法」所關涉是潛藏於篇章內容材料的邏輯關係,亦即篇章條理,也就是綴句成節(句群)、連節成段、組段成篇的一種組織。它源自於人類與宇宙共通的理則,而這理則,正是人人進行各種思考的準據。所以人如能好好地掌握呈現「篇章邏輯」之「章法」,依據它的四大規律-秩序、變化、聯貫、統一,來從事思考或閱讀、寫作,則其「邏輯思維」,假以時日,必定可以逐漸合於秩序、變化、聯貫、統一的要求,以達到條理清晰之目的。

英文摘要

There are two ways of thinking; namely, ”logic” and ”image”. Logical thinking makes people to be deliberate and to ”talk sense”. In terms of literary works, it refers to the logic of composition,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organization or methodicalness. The organization of writing involves the logic of contents; that is, the orderliness of composition to combine sentences into paragraph, and then into a piece of writing. The logic originates from the general principal of universe on which human thinking is based. Reading and writing, on the other hand, involve four kinds of logic-order, variation, coherence and unity. If one can handle the ”organization” in the logic of writing, his/her logical thinking will accord with the criteria of order, variation, coherence and unity, and be able to talk sense in his/her writing.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1988).詞話叢編.新文豐出版公司.
  2. 仇小屏(2001)。臺北,臺灣師大。
  3. 仇小屏(2003).世紀新詩選讀.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
  4. 王文濡(校刊)(1972).精校評注古文觀止.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5. 王希杰(2003)。章法學門外閑談。平頂山師專學報,18(3),53-57。
  6. 王耘,葉忠根,林崇德(1998).小學生心理學.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7. 王從仁(1988).古代文學作品鑑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8. 吳小如(1992).文學創作與審美心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9. 吳應天(1989).文章結構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0. 李浩(2000).唐詩的美學闡釋.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
  11. 林雲銘(1965).古文析義.臺北:廣文書局.
  12. 邱明正(1993).審美心理學.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13. 侯健(1986).文學通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4. 陳振鵬(編),張培恒(編)(1998).古文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15. 陳望道(1984).美學概論.臺北:文鏡文化事業公司.
  16. 陳望衡(1998).中國古典美學史.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7. 陳滿銘(2006)。章法包孕式結構論──以「多」、「二」、「一(0)」螺旋結構切入作考察。江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5(4),85-90。
  18. 陳滿銘(2005)。層次邏輯系統論──以哲學與章法作對應考察。渤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7(6),1-7。
  19. 陳滿銘(2003)。章法四律與邏輯思維。國文學報,34,87-118。
  20. 陳滿銘(2002)。論幾種特殊的章法。國文學報,31,175-204。
  21. 陳滿銘(1996)。唐宋詞拾玉﹝四﹞──辛棄疾的〈賀新郎〉。國文天地,12(1),66-69。
  22. 陳滿銘(2001).章法學新裁.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
  23. 陳滿銘(1998).國文教學論叢續編.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
  24. 陳滿銘(2007)。辭章「多」、「二」、「一(0)」螺旋結構論。《文與哲》學報,10,483-514。
  25. 陳滿銘(2004)。語文能力與辭章研究──以「多」、「二」、「一(0)」螺旋結構作考察。平頂山師專學報,19(6),50-55。
  26. 傅庚生(1990).中國文學欣賞舉隅.臺北:國文天地雜誌社.
  27. 趙山林(1998).詩詞曲藝術論.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8. 歐陽周,顧建華,宋凡聖(1993).美學新編.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
  29. 鞏本棟(1998).辛棄疾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30. 蕭滌非(1989).漢魏晉南北朝隋詩鑑賞辭典.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31. 龍榆生(1978).東坡樂府箋.臺北:華正書局.
  32. 關永禮(編)(1989).唐宋八大家鑑賞辭典.太原:北岳文藝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