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理解、運用與解釋:析論孔孟荀在《詩經》學史上的貢獻與意義

并列篇名

Understanding, Application and Explanation: The Contributions and the Significance Established by Confucius, Mencius and Xunzi toward the Academic System of "Shijing (The Book of Songs)"

作者

黃忠慎(Chung-Shen Huang)

关键词

《詩經》 ; 《詩》樂 ; 賦詩 ; 解詩 ; 經典 ; "Shijing (The Book of Songs)" ; "Shijing" music ; Singing poems ; Explaining poems ; Classics

期刊名称

東吳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25期(2013 / 05 / 01)

页次

1 - 29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完成於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的《詩經》,其原始作者出自統治階層、士大夫與平民百姓,三百篇的內涵因此顯得豐富多變,其時詩與樂關係密切,而春秋中期之後,文化上逐漸出現了「禮崩樂壞」的局面,「詩教」與「樂教」開始分道,三百篇的樂歌逐漸不再是重心,詩句之指義才是賦詩、引詩者關注的目標。本文關切先秦《詩經》聲義的轉換過程,全文重在析論孔子整編《詩經》的文化意義,並分析孟子、荀子對《詩經》書面旨意的持續探索,藉以解釋其在《詩經》學史上的貢獻與意義。依本文之見,《詩經》由原初的樂歌轉向詩文的理解,作為重大元素的音樂已然遺失,即使真有所謂《樂經》這樣的文本,漢初甚或更早,此一文本也已不復見,也由此而宣告《詩經》音樂性的消失。同時,這也標誌著《詩經》研究只能往書面意義探索的道路前進,原始的歌舞儀節就僅能停留在早期的書面記錄中。

英文摘要

”Shijing (The Book of Songs)” was compiled between the early years of Western Zhou Dynasty and the middl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Its collection of 300 diverse poems and songs were written anonymously by various authors including the governing classes, literati officialdom, and general populace. At that time, poems and songs were closely connected, but the breakdown of civility after the middl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forced ”the education through poetry” to be separated from ”the education through songs”. Songs were no more the focus of the education, and poetry instead attracted people's attention when they were recited or quoted.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sounds and meanings in ”Shijing” by analyzing the cultural significance in Confucius' sorting and editing of ”Shijing”, along with Mencius' and Xunzi's contribution and significance toward the academic system of ”Shijing”.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in the development of ”Shijing”, there was a shift from musical songs in the original stage to plain text (which left out important musical elements). Even if there was the so-called ”Yuejing (The Book of Music)”, it ceased to exist in early Han or even in earlier time periods. This not only signified the disappearance of musical elements in ”Shijing”, but also confined its study to only plain text. Original musical and dancing rituals were kept only in early written record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陳靜容(2012)。「樂」/「語」:儒家「即樂起興」的途徑與趨向。東吳中文學報,23
    連結:
  2. 黃忠慎(2012)。從樂歌到指義:論三百篇的原始質性與春秋貴族用《詩》的意義轉換。靜宜中文學報,2012(1)
    連結:
  3. 黃俊傑(2001)。孟子運用經典的脈絡及其解經方法。臺大歷史學報,28
    連結:
  4. 簡澤峰(2006)。荀子引詩用詩及其相關問題。興大中文學報,19
    連結:
  5. (2002)。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6. (2002)。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7. (1988)。皇清經解。上海:上海書店。
  8. (1988)。皇清經解續編。上海:上海書店。
  9. (1965)。四部叢刊初編縮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0.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1. (1985)。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2.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3.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4.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5.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6. 吳陸璣、清丁晏校正(1985)。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北京:中華書局。
  17. 宋朱熹(2000)。朱子文集。臺北:德富文教基金會。
  18. 宋洪邁(1978)。容齋隨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 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1987)。朱子語類。臺北:華世出版社。
  20. 周荀況、清王先謙集解、久保愛增注、豬飼彥博補遺(1972)。增補荀子集解。臺北:蘭臺書局。
  21. 唐陸德明(1988)。經典釋文。臺北:學海出版社。
  22. 唐魏徵(1982)。隋書。北京:中華書局。
  23. 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疏(1976)。春秋左傳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
  24. 清皮錫瑞(2000)。經學歷史。臺北:藝文印書館。
  25. 清紀昀(1974)。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藝文印書館。
  26. 清唐晏(2008)。兩漢三國學案。北京:中華書局。
  27. 清陳澧(1998)。東塾讀書記。北京:三聯書店。
  28. 清焦循(1988)。孟子正義。臺北:文津出版社。
  29.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疏(1976)。尚書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
  30. 漢毛亨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疏(1976)。毛詩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
  31. 漢司馬遷、南朝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1963)。史記。北京:中華書局。
  32. 漢班固、唐顏師古注(1964)。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33. 漢趙岐注、宋孫奭疏(1976)。孟子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34.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1976)。禮記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
  35.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1976)。儀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36.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1976)。周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37. 魏何晏注、宋邢昺疏(1976)。論語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38. 文幸福(1996)。孔子詩學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39. 王妍(2007)。經學以前的詩經。北京:東方出版社。
  40. 王葆玹(2004)。今古文經學新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41. 王靜芝(1991)。詩經通釋。新北:輔仁大學文學院。
  42. 王璐(2006)。詩經中的樂器種類及幾個相關問題探討。陝西教育學院學報,22(2)
  43. 冉永平(2006)。語用學:現象與分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44. 朱守亮(2006)。論語中之四科十子。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
  45. 朱淵清(1998)。六詩考。第三屆詩經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香港:
  46. 朱維錚編(1996)。周予同經學史論著選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47. 艾柯、王宇根譯(1997)。詮釋與過度詮釋。北京:三聯書店。
  48. 何定生(1973)。詩經今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49. 余英時(2007)。知識人與中國文化的價值。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50. 余英時(1979)。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51. 吳文璋(1994)。荀子的音樂哲學。臺北:文津出版社。
  52. 李曰剛(1976)。中國文學流變史─詩歌編(上)。臺北:連貫出版社。
  53. 李壯鷹(1994)。詩歌與音樂。北京師範大學學報,1994(3)
  54. 李威熊(1988)。中國經學史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55. 李婷婷(2006)。詩經中的「鈴」、「鸞」、「和」皆非樂器考。中國文化研究,2006(春之卷)
  56. 李婷婷(2005)。詩經樂器考論。古籍整理研究季刊,6(36)
  57. 季旭昇編(2003)。《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讀本。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
  58. 季旭昇編、袁國華編(2007)。《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四)》讀本。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
  59. 屈萬里(1980)。論國風非民間歌謠的本來面目。書傭論學集,臺北:
  60. 屈萬里(1984)。古籍導讀。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61. 屈萬里(1986)。詩經詮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62. 林素英(2004)。上博簡〈民之父母〉思想探微──兼論其與〈孔子閒居〉的關係。中國研究集刊,36
  63. 林葉連(1996)。詩經論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64. 林耀潾(1990)。先秦儒家詩教研究。新北:天工書局。
  65. 柯林烏、陳明福譯(1992)。歷史的理念。臺北:桂冠圖書公司。
  66. 徐復觀(1998)。中國藝術精神。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67. 徐復觀(1982)。中國經學史的基礎。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68. 索振羽(2000)。語用學教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69. 袁長江(1999)。先秦兩漢詩經研究論稿。北京:學苑出版社。
  70. 馬承源(2001)。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71. 高亨(1984)。詩經今注。臺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
  72. 逄振鎬(1994)。齊魯文化體系比較。文史哲,1994(2)
  73. 張寶三(1992)。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
  74. 郭芳(2003)。論詩經接受的二重性。保定師範專科學校學報,2003(1)
  75. 陳致平(1977)。中華通史。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76. 童書業(1978)。春秋史。臺北:臺灣開明書店。
  77. 黃忠慎(2009)。范處義詩補傳與王質詩總聞比較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
  78. 黃忠慎(2008)。嚴粲詩緝新探。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79. 黃忠慎(2002)。朱子詩經學新探。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80. 楊朝明(2002)。儒家文獻與早期儒學研究。濟南:齊魯書社。
  81. 楊朝明(2001)。魯文化史。濟南:齊魯書社。
  82. 楊朝明(2002)。子夏及其傳經之學考論。孔子研究,2002(5)
  83. 楊寬(1999)。西周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84. 楊蔭瀏(1981)。中國古代音樂史稿。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
  85. 熊公哲(1985)。孔學發微。臺北:正中書局。
  86. 裴普賢(1977)。詩經研讀指導。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87. 赫施、王才勇譯(1991)。解釋的有效性。北京:三聯書店。
  88. 趙棚鴿(2010)。《毛詩正義》「孔子刪《詩》」觀及其成因。唐都學刊,26(3)
  89. 劉克雄(1981)。據先秦諸子引詩論孔子刪詩之說。詩經研究論集,臺北:
  90. 劉師培、錢玄同編(1975)。劉申叔先生遺書。臺北:華世出版社。
  91. 劉毓慶、郭萬金(2006)。子夏家學與〈詩大序〉─子夏作〈詩大序〉說補證。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9(1)
  92. 潘德榮(1999)。詮釋學導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93. 蔣善國(1980)。三百篇演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94. 蔡志宏(1991)。秦漢禮樂教化論。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95. 衛聚賢(1990)。古史研究。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96. 錢遜(1994)。先秦儒學。臺北:洪葉文化公司。
  97. 錢穆(2001)。中國歷史研究法。臺北:蘭臺出版社。
  98. 糜文開、裴普賢(1987)。詩經欣賞與研究。臺北:三民書局。
  99. 羅倬漢(1970)。詩樂論。臺北:正中書局。
被引用次数
  1. 黃忠慎(2013)。《毛詩李黃集解》析論-以書寫體例與解釋方法為考察中心。臺大中文學報,42,113-154。
  2. 黃忠慎(2014)。析論《毛詩李黃集解》對北宋《詩》解的取捨現象─以李樗為主的考察。國文學報,55,99-130。
  3. (2016)。新舊典範的交鋒─《毛詩注疏》與《詩集傳》之比較研究。文與哲,28,33-82。
  4. (2019)。王官到行人─儒與縱橫家的「言語」論述。孔孟學報,97,177-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