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戴震與荀學關係析論—以人性善惡及成善工夫為中心

并列篇名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Xunzi's and Tai Chen's Theory

作者

郭寶文(Pao-Wen Kuo)

关键词

荀子 ; 戴震 ; 心性論 ; 成善工夫 ; Xunzi ; Tai Chen ; The theory of human nature ; the work make human nature become good

期刊名称

東吳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25期(2013 / 05 / 01)

页次

173 - 203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歷來學者探索荀子與戴震思想關係,多由「調和孟荀」與「戴震即荀學」兩種脈絡入手。筆者以為若比較兩人論人性善惡及成善工夫論之文字,將可發現荀子與戴震有許多相似之處,包括皆以情、欲、知定義人性,同樣反對除去人性中的情欲成份,亦皆重視心知權變的能力,在聖人觀與群體觀也有所相近。但兩人亦有相異之處,如人性是否本善,重視心知或強調禮義等。戴震並批評荀子將禮義與人性歧分為二,並視荀子與理學思想皆為二本論而加以批判,此皆戴震不能認同荀子思想之因。雖然戴震與荀子之思想有同有異,但是在成善工夫上卻有共同的主張,兩人皆反對復其初,強調不復歸本體、本性,而主張擴充與發展。因此戴震與荀子思想實「大同小異」,且所同大於所異。

英文摘要

Xunzi and Tai Chen had advocated that human nature is formed by emotions, desires and thinking ability. They opposed the elimination of emotions and desires of human nature. Xunzi and Tai Chen had attached importance to the thinking ability of heart and believed human nature becomes virtue by rites. Furthermore, they shared similar opinion on what is sage and mass harmony.However, Xunzi and Tai Chen had different views about human nature, for example whether human nature is essentially virtue or not. Tai Chen placed greater emphasis on the thinking ability of heart, while Xunzi valued the rites more. This explains why Tai Chen did not completely agree with Xunzi.Xunzi and Tai Chen did not focus on Principle or good nature; but instead, paid more attention to expansion and developing of virtue. Therefore, their theories contain more similarities than difference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伍振勳(2001)。荀子的「身、禮一體觀」─從「自然的身體」到「禮義的身體」。中國文哲研究集刊,19
    連結:
  2. 伍振勳(2008)。從語言、社會面向解讀荀子的「化性起偽」說。漢學研究,52
    連結:
  3. 佐藤將之(2009)。掌握變化的道德─《荀子》「誠」概念的結構。漢學研究,27(4)
    連結:
  4. 林明照(2008)。戴震哲學中的禮論。哲學與文化,35(10)
    連結:
  5. 陳昭瑛(2001)。「通」與「儒」:荀子的通變觀與經典詮釋問題。台大歷史學報,28
    連結:
  6. 宋朱熹(1999)。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
  7. 清王先謙集解(1988)。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
  8. 清程瑤田(1994)。通藝錄。上海:上海書店。
  9. 清戴震(1997)。戴震全書。合肥:黃山書社。
  10. 漢趙岐注、宋孫奭疏(1997)。孟子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11.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1997)。禮記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12. 大谷敏夫、盧秀滿譯(2000)。揚州、常州學術考─有關其與社會之關連。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0(1)
  13. 王中江編、李存山編(2009)。中國儒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4. 王茂、蔣國保、余秉頤、陶清(1992)。清代哲學。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15. 王楷(2007)。性惡與德性:荀子道德基礎之建立─一種德行倫理學的視角。哲學與文化,34(12)
  16. 王靈康(2008)。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
  17. 北京大學哲學系注(1983)。荀子新注。臺北:里仁書局。
  18. 田富美(2007)。清儒心性論中潛藏的荀學理路。孔孟學報,85
  19. 成中英(2002)。創造和諧。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20. 牟宗三(1979)。名家與荀子。臺北:學生書局。
  21. 吳樹勤(2007)。禮學視野中的荀子人學─以「知通統類」為核心。濟南:齊魯書社。
  22. 李哲賢(1994)。荀子之核心思想:「禮義之統」及其時代意義。臺北:文津出版社。
  23. 李滌生(1979)。荀子集釋。臺北:學生書局。
  24. 村瀨裕也、王守華譯、卞崇道譯、余時化譯、劉榮譯、史學善譯(1996)。戴震的哲學─唯物主義和道德價值。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
  25. 周兆茂(1997)。戴震哲學新探。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26. 周紹泉編、趙華富編(2000)。98 國際徽學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安徽:
  27. 政治大學文學院編(2001)。「孔學與二十一世紀」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8. 柯雄文、許漢譯(1985)。荀子論德之統一性。哲學與文化,12(12)
  29. 柯雄文、賴顯邦譯(1990)。倫理論辯─荀子道德認識論之研究。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30. 韋政通(1999)。中國思想史。臺北:水牛出版社。
  31. 韋政通(1992)。荀子與古代思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2. 袁保新(1992)。孟子三辨之學的歷史省察與現代詮釋。臺北:文津出版社。
  33. 馬積高(2000)。荀學源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4. 張勻翔(2010)。攝王於禮、攝禮於德─荀子之智德及倫理社會建構之意涵。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
  35. 張亨(1997)。思文之際論集─儒道思想的現代詮釋,臺北:
  36. 張俊相(2001)。荀子「進則近盡,退則節求」的理欲觀。道德與文明,2001(2)
  37. 張麗珠(1999)。清代義理學新貌。臺北:里仁書局。
  38. 張麗珠(2010)。戴震人性論與孟、荀之異同。國文學報,47
  39. 莊錦章(2003)。荀子與四種人性論觀點。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11
  40. 陳昭瑛(2005)。「情」概念從孔孟到荀子的轉化。法鼓人文學報,2
  41. 陳榮捷(1978)。論戴震緒言與孟子私淑錄之先後。大陸雜誌,57(3)
  42. 章太炎(1985)。章太炎全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43. 馮友蘭(2003)。中國哲學史新編。北京:人民出版社。
  44. 馮友蘭(1993)。中國哲學史。臺北:商務印書館。
  45. 馮耀明(2005)。荀子人性論新詮:附〈榮辱〉篇23 字衍之糾謬。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14
  46. 黃俊傑(2004)。中國孟學詮釋史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47. 廖名春(1994)。荀子新探。臺北:文津出版社。
  48. 劉又銘(2007)。合中有分─荀子、董仲舒天人關係論新詮。台北大學中文學報,2
  49. 劉又銘(2006)。荀子的哲學典範及其在後代的變遷轉移。雲科大漢學研究集刊,3
  50. 蔡錦昌(1996)。拿捏分寸的思考:荀子與古代思想新論。臺北:唐山出版社。
  51. 鄭吉雄(2008)。戴東原經典詮釋的思想史探索。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52. 鄭宗義(2009)。明清儒學轉型探析─從劉蕺山到戴東原(增訂本)。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53. 錢穆(1996)。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商務印書館。
  54. 戴君仁(1974)。梅園論學續集。臺北:藝文印書館。
被引用次数
  1. 曾暐傑(2020)。「孟學」或是「荀學」?儒學經典類型詮釋中的問題、方法與實踐。東吳中文學報,40,1-26。
  2. 郭寶文(2015)。明代氣學與荀子學之交涉—以王廷相、吳廷翰為例。淡江中文學報,32,77-109。
  3. (2024)。明清儒者對性氣二分說的解構及其思想史意義。漢學研究,42(3),7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