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寫真」與「二我」-《風前塵埃》、《三世人》中攝影術、攝影者與觀影者之象徵意涵

并列篇名

"Xie Zhen" and "Er Wo" - The Symbolism of Photography, Photographer and the Audience in Dust in the Wind and People in Three Dynasties

作者

李欣倫(Hsin-Lun Li)

关键词

施叔青 ; 台灣三部曲 ; 台灣寫真帖 ; 二我寫真館 ; 攝影術 ; Shih Shu-ching ; Taiwan Trilogy ; "Taiwan Shashin cho" ; "er wo" photo studio ; photography

期刊名称

東吳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27期(2014 / 05 / 01)

页次

337 - 363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擅長將龐雜的文化素材編入小說脈絡的施叔青,在《台灣三部曲》的後兩部《風前塵埃》和《三世人》中,塑造了幾位喜愛攝影的寫真家和電影迷的角色,筆者以為相當具有象徵意涵。本文試圖剖析小說中寫真師范姜義明和電影迷王掌珠兩個角色,藉由參酌歷史上由施強開在鹿港、被施叔青寫入小說的「二我」寫真館之資料,援引相關的攝影觀點,以及攝影用於電影媒材所展示的技巧,試圖探索兩部小說中攝影術(靜態攝影和電影)、攝影者和觀影者的象徵性及效用。筆者以為,攝影術的援用與細寫不僅貼合日治時期的台灣文化圈和民眾娛樂,更因攝影術具有對真實的辯證、攝影縮放鏡頭給予觀眾的感受、電影和觀眾的距離感及其象徵,鮮活地對應這個變動紛亂的時代,進而有效地強化這個時期諸多「台灣人」(漢人、原住民、客家人、「灣生」的日本人等)的「二我」想像。

英文摘要

In the novels ”Dust in the Wind” and ”People in Three Dynasties”, writer Shih Shu-ching skillfully weaved in cultural and historic information by creating characters fond of photography - a photographer and a movie fan, both of which are metaphor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investigate the symbolism and effects of still and moving photography in these two novels by dissecting the fictional roles of photographer Fan Xiang Yi Ming and movie fan Wang Zhan Zhu. Furthermore, this paper explores how the metaphor of photography, photographer and the audience are emphasized by using symbols from Shin Qang's photo studio ”Er Wo” (double or sophisticated self identification) and the photography discourse, along with techniques of how photography had been used in movies. Photography encourages debates on reality, while movies' extended perspectives provide audiences with new views. The application of photography in ShihShu-ching's novel fits well into the chaotic Taiwanese culture and commoners' entertainment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in addition, it amplifies the imaginations of ”er wo” for various flavors of ”Taiwanese” (Han, Aboriginal, Hakka, and Taiwan-born Japanese).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林芳玫(2007)。地表的圖紋與身體的圖紋─《行過洛津》的身分地理學。台灣文學研究學報,5,259-288。
    連結:
  2. 林芳玫(2012)。《台灣三部曲》之《風前塵埃》─歷史書寫後設小說的共時與共在。台灣文學研究學報,15,151-183。
    連結:
  3. 林芳玫(2009)。文學與歷史:分析《行過洛津》中的消逝主題。文史臺灣學報,1,181-205。
    連結:
  4. 曾秀萍(2010)。扮裝台灣:《行過洛津》的跨性別漂浪與國族寓言。中外文學,39(3),87-124。
    連結:
  5. 劉亮雅(2010)。施叔青《行過洛津》中的歷史書寫與鄉土想像。中外文學,39(2),9-41。
    連結:
  6. 劉亮雅(2013)。施叔青《風前塵埃》中的另類歷史想像。清華學報,43(2),311-337。
    連結:
  7. (1998)。台灣攝影年鑑綜覽。臺北:原亦藝術空間。
  8. 《漢文台灣日日新報》電子版,臺北:漢珍數位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7 年12月。
  9. Rothstein, Arthur、李文吉譯(2004)。紀實攝影。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0. 方豪(1979)。方豪六十自訂稿。臺北:著者發行。
  11. 王德威(2010)。三世人。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12. 李欣倫(2012)。受苦敘事與身體隱喻—以施叔青《臺灣三部曲》與鍾文音《島嶼百年物語》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集刊,22,159-203。
  13. 林欣誼(2008)。施叔青對全人類的悲憫。誠品好讀月報,86,100-102。
  14. 南方朔(2008)。風前塵埃。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15. 施叔青(2008)。風前塵埃。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16. 施叔青(2010)。三世人。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17. 施叔青(2003)。行過洛津。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18. 約翰‧伯格、尚‧摩爾、張世倫譯(2007)。另一種影像敘事。臺北:三言社出版。
  19. 張瑞芬(2005)。國族‧家族‧女性─陳玉慧、施叔青、鍾文音近期文本中的國族/家族寓意。逢甲人文社會學報,10,1-29。
  20. 陳姵妤(201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嘉義,國立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
  21. 陳傳興(2009)。銀鹽熱。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22. 鳥居龍藏、楊南郡譯註(2012)。探險台灣。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3. 森丑之助、楊南郡譯註(2012)。生番行腳。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4. 葉龍彥(1998)。日治時期台灣電影史。臺北:玉山社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5. 劉軒含(201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花蓮,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
  26. 謝佳芳(200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花蓮,國立東華大學民族藝術研究所。
  27. 簡政珍(2006)。電影閱讀美學。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28. 羅蘭巴特、許綺玲譯(1997)。明室‧攝影札記。臺北:台灣攝影工作室。
  29. 蘇珊‧宋妲、黃翰荻譯(1997)。論攝影。臺北:唐山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