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吳訥《文章辨體》中的辨體觀念析論

并列篇名

Analysis of Textual Concepts in "Wenzhang Bianti"

作者

鄭柏彥(Po-Yen Cheng)

关键词

文章辨體 ; 吳訥 ; 形構 ; 情志 ; 語藝 ; 文體 ; "Wenzhang Bianti" ; Wu Na ; formation ; sensation ; orthodoxy and literary style

期刊名称

東吳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30期(2015 / 11 / 01)

页次

185 - 20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吳訥身處在〈詩大序〉、《文心雕龍》、朱熹、《文章正宗》、《古賦辨體》的詩學脈絡,以及《文選》、《唐文粹》、《宋文鑑》、《元文類》以降的文體分類批評傳統中,這些歷史文化傳統經由吳訥的涵泳、轉化,形成《文章辨體》在辨體時的期待視域與辨體原則,具體表現在「形構辨體」及「情志辨體」等兩種辨體論述中,「形構辨體」又可細分為「體製辨體」與「語藝辨體」,「情志辨體」則可細分為「世教辨體」與「情意辨體」。

英文摘要

Wu Na was influenced by the critique, such as the ideas of poetry described in Preface of Poetry, Wen Xom Diao Long (a literary critique), Wen Zhang Zheng Zhong (official documents) and the Textual Concepts in Ancient Odes as well as the thoughts of Zhu Xi and Wen Xuen (selections of refined literature), Tang Wen Cui (the anthology of the Tang), Song Wen Jian (poetry of the North Song) and Yuan Wen Lei (poetry of the Yuan); however,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tradition is transformed into his perceptions, principles and narrations in formation and sensation of textual concepts. The textual concepts of formation are divided into system and rhetoric and textual concepts of sensation are divided into orthodoxy and emotion.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顏崑陽(2005)。論「文類體裁」的「藝術性向」與「社會性向」及其「雙向成體」的關係。清華學報,35(2)
    連結:
  2. 顏崑陽(2008)。論「文體」與「文類」的涵義及其關係。清華中文學報,1
    連結:
  3. (2000)。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4. 明吳訥(1998)。文體序說三種。臺北:大安出版社。
  5. 梁劉勰著、周振甫譯注(1993)。文心雕龍譯注。臺北:五南圖書有限公司。
  6. 清吳訥編纂(1997)。欽定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藝文印書館。
  7. 仲曉婷(2005)。《文章辨體》的文體分類數目考。上饒師範學院學報,25(5)
  8. 朱立元(2004)。接受美學導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9. 吳承學(2008)。明代文章總集與文體學—以《文章辨體》等三部總集為中心。文學遺產,2008(6)
  10. 李鋒(2012)。《文章辨體》的尊體意識。長江學術,2012(3)
  11. 李樹軍(2008)。《文章辨體》與《文體明辨》的歌行與樂府研。貴州文史叢刊,2008(2)
  12. 周寧編譯、金元浦編譯(1987)。接受美學與接受理論。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
  13. 徐復觀(1985)。中國文學論集。臺北:學生書局。
  14. 馬建智(2008)。中國古代文體分類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5. 張首進(200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南京大學。
  16. 張首進(2009)。雅俗之辨—以吳訥《文章辨體》為例。職業時空,5(2)
  17. 郭英德(2005)。中國古代文體學論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8. 童慶炳(1994)。文體與文體的創造。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19. 楊道偉、雷磊(2011)。略論《文體明辨》對《文章辨體》的發展—以詩歌為中心。懷化學院學報,30(1)
  20. 詹杭倫(2003)。宋代辭賦辨體論。逢甲人文社會學報,7
  21. 顏崑陽(1993)。六朝文學觀念叢論。臺北:正中書局。
  22. 顏崑陽(2013)。文學創作與文體規範文學歷史的經緯結構歷程關係。文與哲,22
  23. 顏崑陽(2005)。李商隱詩箋釋方法論—中國古典詮釋學例說。臺北:里仁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