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靈性傳統的變遷與轉化──從胡臺麗民族誌影片析論文化媒體的「中介」實踐

并列篇名

The Changes and Transformation of Spiritual Tradition: Intermediate Practice of Culture Medium in the Ethnographic Films by Tai-Li Hu

作者

徐國明(Kuo-Ming Hsu)

关键词

中介 ; 文化行動主義 ; 民族誌影片 ; 胡臺麗 ; 紀錄片 ; 靈性傳統 ; intermediation ; cultural activism ; ethnographic film ; Tai-Li Hu ; documentary ; spiritual tradition

期刊名称

東吳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32期(2016 / 11 / 01)

页次

271 - 292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將透過臺灣人類學者胡臺麗自1980 年代以來所拍攝的三部以「臺灣原住民族部落祭儀」為主題的民族誌影片(ethnographic film):《神祖之靈歸來:排灣族五年祭》(1984)、《矮人祭之歌》(1988)與《讓靈魂回家》(2012)作為探討對象,一方面從中觀察胡臺麗如何藉由紀錄片的攝製來記錄部落的傳統祭儀,以「中介」靈性傳統(spiritual tradition)的現代變遷課題;另一方面,在近年完成的《讓靈魂回家》裡,則開始關注、討論原住民知識份子如何在回歸部落的「文化行動主義」(cultural activism)過程中,開啟傳統文化實踐與部落營造行動的新空間、新觀點和新議題。這不只是以靈性傳統的溯源來轉化部落文化脈絡,更反映出在歷經不同文化介入的當代情境下,實際參與原住民族文化復振所面臨的多重角力及協商難題。最後,本文認為這三部民族誌影片透過傳統祭儀的拍攝主題與論述觀點,深刻地反映出當代臺灣原住民族文化的「傳統」和「現代」對立課題,並且,伴隨著外在社會環境及文化生態的遞嬗,靈性傳統也從現代變遷的流逝、消失,逐步實踐著創造性轉化的可能,藉此引領我們審思當代跨文化情境的意義建成。

英文摘要

This essay explores the Taiwanese anthropologist Tai-Li Hu's three ethnographic films focusing on Taiwanese indigenous rituals in the 1980s-The Return of Gods and Ancestors: Paiwan Five-year Ceremony (1984), Songs of Pasta'ay (1988), and Returning Souls (2012). On the one hand, how Hu intermediates spiritual tradition by documenting the traditional rituals of indigenous tribes embodies contemporary changes. On the other hand, Hu stimulates incipient discussions about new spaces, new perspectives, and new discourses on traditional cultural revival and tribal building of the indigenous intellectuals, who return to tribes to act on "cultural activism" in her recent work, Returning Souls. Hu transforms the cultural context of tribe through tracing the origin of spiritual tradition accordingly. Furthermore, she presents the difficulties of negotiation with different dynamics engaging in reviving tribal cultures in light of cultural interventions in the contemporary society. The three documentaries represent a binary opposition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and "the modern" in the culture of Taiwan indigenous people with cinematic features and critical discourses in perspective. Spiritual tradition, which has shown an affinity for the vicissitudes of extrinsic surrounding of the society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gives us a vision of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step by step. Bringing up an in-depth examination of spiritual tradition, these documentaries provide the leavening in a transcultural situation.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阮秀莉(2005)。靈視之旅與變形傳奇:鄂翠曲的原住民神靈詩學初探。中外文學,392,21-44。
    連結:
  2. 林文玲(2005)。翻轉漢人姓名意像:「請問『蕃』名」系列影片與原住民影像運動。臺灣社會研究,58,85-134。
    連結:
  3. 林文玲(2012)。跨文化接觸:天主教耶穌會士的新竹經驗。考古人類學刊,77,99-140。
    連結:
  4. 邱貴芬(2006)。「在地性」的生成:從臺灣現代派小說談「根」與「路徑」的辯證。中外文學,406,125-154。
    連結:
  5. 胡臺麗(2006)。臺灣原住民民族誌影片的新貌。博物館學季刊,20(4),59-73。
    連結:
  6. 孫大川(2005)。用筆來唱歌─臺灣當代原住民文學的生成背景、現況與展望。臺灣文學研究學報,創刊號,195-227。
    連結:
  7. 楊翎(2011)。影像的博物館人類學視角與理論意涵。文資學報,6,29-59。
    連結:
  8. (2013)。《讓靈魂回家》影片手冊。臺北:同喜文化出版工作室。
  9. (2008)。原住民祖母給世界的忠告:女性長者提供給人類的遠見。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10. 石岱倫:〈臺灣「首部」原住民電影〉,http://guavanthropology.tw/article/2358,2016年6 月15 日檢索。
  11. Ginsburg, Faye D.編、Abu-Lughod, Lila編、Larkin, Brian編、國立編譯館譯(2008)。媒體世界:人類學的新領域。臺北: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12. 王慰慈採訪(2000)。紀錄臺灣:臺灣紀錄片與新聞片影人口述(下)。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13. 田玉文整理(1994)。深入問題的核心─從《蘭嶼觀點》的眾聲中出發。電影欣賞,69,23-35。
  14. 李立亨(1993)。期待與事實之間的距離:民族學影片中原住民所引發的幾個問題。電影欣賞,66,88-91。
  15. 周樑楷(2002)。被發明的傳統。臺北:貓頭鷹出版社。
  16. 林文玲(2013)。製作「原住民」:轉換中的技術載體,轉化中的文化身分。臺灣人類學刊,11(1),155-187。
  17. 邱貴芬(2006)。「看見臺灣」:臺灣新紀錄片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18. 胡臺麗(2011)。排灣文化的詮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9. 胡臺麗(1993)。《蘭嶼觀點》的原點:民族誌電影的實踐。電影欣賞,66,21-26。
  20. 胡臺麗(2003)。文化展演與臺灣原住民。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21. 胡臺麗(1991)。燃燒憂鬱。臺北:張老師出版社。
  22. 胡臺麗(1991)。民族誌電影之投影:兼述臺灣人類學影像實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1,183-208。
  23. 海樹兒‧犮剌拉菲(2006)。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
  24. 迷走(1993)。臺灣電影中的原住民。電影欣賞,66,13。
  25. 張鐵志(2007)。文化如何搥擊現實:文化行動主義、商業收編與社會反抗。今藝術,178,142-145。
  26. 陳蓁美整理(1993)。《蘭嶼觀點》的多面觀點:《蘭嶼觀點》試映會後座談。電影欣賞,66,14-20。
  27. 盧梅芬編(2002)。微弱的力與美:當代臺灣原住民創作的文化展現。臺東: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被引用次数
  1. 林津如(2022)。活出原住民族生命:《Spi'向前走:部落夢想家》之原住民族女性主體探究。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5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