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盡美矣,又盡善也」:季札與孔子的詩樂論
|
并列篇名
|
Being Perfect: Ji Zha and Confucius' Theory of Poetry-Music
|
作者
|
李松駿(Li, Sung-Jyun)
|
关键词
|
季札 ; 孔子 ; 美 ; 善 ; 詩樂 ; Ji Zha ; Confucius ; Beauty ; Goodness ; Poetry and Music
|
期刊名称
|
東吳中文學報
|
卷期/出版年月
|
42期(2021 / 11 / 01)
|
页次
|
21
-
48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季札與孔子的時代既近,緣分亦深,他和孔子一樣嫻於外交,見微知著,通達政事,重禮守節,同尊讓德。這樣的關係,當然還是外部因素,不見得思想便會相契。但季札與孔子,在春秋審美意識上,恐怕不是外部的因素,而是相當內部的有機關連。本文所以聚焦於季札與孔子,乃是發現兩者在詩樂審美上,對中國古典美學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透過藝術與道德的會通,可以昭揭「美」、「善」義涵的深化與轉變。加諸理論發生的機緣,及其成立的理由未必相同,只有對季札詩樂論的層次,繼續做出探討,我們才能真正深入孔子思想世界的堂廡,從而凸顯孔子於主體實踐上的積極性。
|
英文摘要
|
Ji Zha and Confucius lived in the same era. They were both diplomats, knowledgeable, and courteous. Such a relationship is certainly an external factor, which does not necessarily indicate that the ideas would be in sync. However, in terms of the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they both shared same views internally. The goal of this study on Ji Zha and Confucius is to explore the fact that their views of poetry-music have a profound impact on Chinese classical aesthetics. Via the link between art and morality, the connotation of "beauty" and "goodness," intensified and transformed, can be revealed. The theory was established with varied factors and chances, but we could manage to grasp the philosophy of Confucius in seeking subjectivity positively as we keep examining Ji Zha's theory of Poetry-Music.
|
主题分类
|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
参考文献
|
-
吳冠宏(2017)。從《論語》論詩到《論語》中的一首詩——試論張亨先生兩個詮釋案例及其學術意義。臺大中文學報,57,301-334。
連結:
-
李淑珍(2020)。道德美學與「中國性」:新儒家美學試論。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17(1),177-222。
連結:
-
林素英(2008)。論「禮制」與「民性」的關係——以《孔子詩論》中〈葛覃〉組詩為討論中心。哲學與文化,35(10),5-24。
連結:
-
林素娟(2015)。以詩詮禮——先秦禮儀中《詩》所開顯的感通、達類與修身、倫理實踐。清華學報,新 45(4),519-558。
連結:
-
林素娟(2017)。由「中和」之音與「遺音」探討秦漢樂教思想。臺大中文學報,58,10-22。
連結:
-
林啟屏(2014)。「美」與「善」:以先秦儒家思想為例。淡江中文學報,31,1-33。
連結:
-
陳昭瑛(2006)。知音、知樂與知政:儒家音樂美學中的「體知」概念。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3(2),41-60。
連結:
-
黃忠慎(2012)。從樂歌到指義:論三百篇的原始質性與春秋貴族用《詩》的意義轉換。靜宜中文學報,1,31-58。
連結:
-
楊儒賓(2013)。詩-禮-樂的「性與天道」論。中正漢學研究,2013(1),15-42。
連結:
-
楊儒賓(2013)。詩-禮-樂的「性與天道」論。中正漢學研究,2013(1),15-42。
連結:
-
簡良如(2012)。人、物本然之一體——《孔子詩論》「民性固然」思想闡釋。臺大文史哲學報,77,43-72。
連結:
-
顏崑陽(2006)。論先秦「詩社會文化行為」所展現的「詮釋範型」意義。東華人文學報,8,55-88。
連結:
-
蘇建洲(2012)。《上博五・弟子問》研究。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83(2),185-241。
連結:
-
(清)永瑢(編)(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
(清)阮元(校勘)(1989).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
-
(清)孫希旦,沈嘯寰(點校),王星賢(點校)(1989).禮記集解.北京:中華書局.
-
(清)孫詒讓,汪少華(整理)(2015).周禮正義.北京:中華書局.
-
(漢)司馬遷,瀧川資言(考證),楊海峥(整理)(2015).史記會注考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漢)班固,(清)王先謙(補注),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整理)(2008).漢書補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戰國)荀況,王天海(校釋)(2016).荀子校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于省吾(編),姚孝遂(編)(1996).甲骨文字詁林.北京:中華書局.
-
方向東(2008).大戴禮記匯校集解.北京:中華書局.
-
王文生(1993)。「詩言志」——中國文學思想的最早綱領。中國文哲研究集刊,3,242-250。
-
王利器(2002).呂氏春秋注疏.成都:巴蜀書社.
-
王運熙(編),顧易生(編)(1990).中國文學批評通史之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江文也,楊儒賓(譯)(2003).孔子的樂論.臺北:財團法人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
-
吳仰湘(編)(2015).皮錫瑞全集.北京:中華書局.
-
呂珍玉(2007)。史料的解釋與接受——以吳公子季札生平事跡相關史料為考察。東海大學文學院學報,48,1-40。
-
宋惠如(2017)。論周、漢典籍中季札形象的轉變:以《三傳》、《史記》為中心。明誠贊化——岑溢成教授榮退論文集,新北:
-
李時銘(2006)。正樂與詩樂之雅俗。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經學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中:
-
李澤厚(編),劉綱紀(編)(1986).中國美學史(一):先秦兩漢之部.臺北:里仁書局.
-
季旭昇(編),陳美蘭(2003).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
-
季旭昇(編),陳霖慶(2004).《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讀本.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
-
林素英(2017).《禮記》之先秦儒家思想:〈經解〉連續八篇結合相關傳世與出土文獻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出版中心.
-
林啟屏(2007).從古典到正典:中國古代儒學意識之形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
林盛彬(2010)。新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
胡昌智(1992).歷史知識與社會變遷.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
唐君毅全集編委會(編)(1991).唐君毅全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
徐元誥,王樹民(點校),沈長雲(點校)(2002).國語集解.北京:中華書局.
-
徐復觀(1982).中國思想史論集續編.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公司.
-
徐復觀(1976).中國藝術精神.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
馬庫色, Herbert,陳昭瑛(譯)(1987).美學的面向:藝術與革命.臺北:南方叢書出版社.
-
張亨(2014).思文論集:儒道思想的現代詮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
張素卿(1998).敘事與解釋——《左傳》經解研究.臺北:書林出版公司.
-
張素卿(1991).左傳稱詩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
-
張端穗(2005).西漢公羊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
-
曹勝高(2013)。由聘禮儀程論季札觀樂的性質。黃鐘(中國・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13(2),27-35。
-
陳良運(2005).美的考索.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
-
陳昭瑛(2005).儒家美學與經典詮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
陳致,吳仰湘(譯)(2009).從禮儀化到世俗化:《詩經》的形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陳望衡,吳海倫(2004)。觀:中國傳統的審美方式。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5(2),13-16。
-
傅隸樸(2006).春秋三傳比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
黃俊傑(2014).儒家思想與中國歷史思維.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
黃冠閔(2014).在想像的界域上——巴修拉詩學曼衍.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
黃冠閔(2009)。儒家音樂精神中的倫理想像。理解、詮釋與儒家傳統:展望篇,臺北:
-
楊儒賓(2018).五行原論:先秦思想的太初存有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
葉國良(2015)。禮壞樂崩時代聖賢君子的堅持與抉擇。嶺南學報,復刊 4,1-31。
-
葉國良(2010).禮學研究的諸面向.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
-
葛兆光(2013).中國思想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
葛兆光(2013).中國思想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
葛兆光(2013).中國思想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
趙制陽(1993).詩經名著評介(第二集).臺北:五南圖書出版.
-
劉大杰(1985).中國文學批評史.臺北:文匯堂.
-
劉釗(2005).郭店楚簡校釋.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
蔡仲德(1993).中國音樂美學史.臺北:藍燈文化事業公司.
-
鄭開(2009).德禮之間:前諸子時期的思想史.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
鄭毓瑜(2012).引譬連類:文學研究的關鍵詞.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
鄭毓瑜(2017).姿與言:詩國革命新論.臺北:麥田出版.
-
顏崑陽(2016)。論先秦儒家美學的中心觀念與衍生意義。詮釋的多向視域:中國古典美學與文學批評系論,臺北:
-
顏崑陽(2016).反思批判與轉向:中國古典文學研究之路.臺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
-
顧頡剛,劉起釪(2005).尚書校釋譯論.北京:中華書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