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邊緣/核心的辯證──論朱和之筆下的「國姓爺」形成之路

并列篇名

Margin/Core Argumentation:Formation of "Koxinga" in the Writing of He-Chih Chu

作者

楊雅儒(Yang, Ya-Ru)

关键词

鄭成功 ; 國姓爺 ; 朱和之 ; 《鄭森》 ; 《逐鹿之海》 ; Zheng Chenggong ; Koxinga ; Zheng Sen ; Zhu Lu Zhi Hai ; The Ends of the Earth of Zeelandia

期刊名称

東吳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44期(2022 / 11 / 01)

页次

219 - 242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英文

中文摘要

解構「鄭成功」之熱於21世紀之初蔚為風潮,然而,臺灣文壇開始想像鄭成功童年成長、少年活動,與父母關係乃至創傷敘事者,應屬2010年之後相關書寫的重點。本文聚焦討論前行研究極少的:朱和之《鄭森》三卷(2014-2015)、《逐鹿之海》(2017),旨在觀察作者採用邊緣/核心的辯證,來形塑「國姓爺」的形成,此處國姓爺的形成並非僅止賜姓過程,而是其自我認同的建構與事業版圖之擴張。藉由論證作者如何選擇性地轉譯史料/記憶歷史人物,可觀察其鋪陳的鄭成功人格養成、心理變化,以及扛起國姓爺封號建構認同的歷程,創構出新世紀文學向度的一種國姓爺面貌,從而一窺作者投射的撰寫立意。

英文摘要

Deconstruction of "Zheng Cheng Gong" was popular in the early 21^(st) century. However, in the literary circle of Taiwan, the imagination of the childhood, adolescence, relationship with parents, and trauma narration of Zheng Cheng Gong were the key points of related writing after 2010.This study focused on three volumes of Zheng Sun (2014-2015) and Zhu Lu Zhi Hai (2017) of He-Chih Chu which were rarely discussed in the previous research. It aimed to observe how the writer constantly constructed "Koxinga" by margin/core argumentation. Formation of Koxinga is not simply the process of bestowing a name, it is the construction of self-identification and expansion of business scope. By elaborating on how the writer selectively translated historical materials/characters, we could explore the change of mental states of Zheng Cheng Gong, cultivation of personality, and resistance to the obstacles of life to deserve the name Koxinga. In other words, this article explored how the author created a 21st century literary aspect of the Koxinga , so as to see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author's writing.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張文薰(2012)。歷史小說與在地化認同-「國姓爺」故事系譜中的西川滿〈赤崁記〉。臺灣文學研究學報,14,105-131。
    連結:
  2. 上官鼎(2020).妖刀與天劍.臺北:遠流出版社.
  3. 王明珂(1997).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臺北:允晨文化.
  4. 王麗秋(2008)。臺北,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
  5. 司徒琳, Lynn,李榮慶(譯),郭孟良(譯),卞師軍(譯),魏林(譯)(2007).南明史:1644-1662.上海:上海書店.
  6. 弗雷德里克.巴斯(編), Fredrik,李麗琴(譯)(2014).族群與邊界-文化差異下的社會組織.北京:商務印書館.
  7. 玉韶君(2016)。日治時期臺灣文人魏清德的鄭成功譯寫與歷史再現。臺灣文獻,67(3),51-83。
  8. 朱和之(2017).逐鹿之海-一六六一臺灣之戰.新北:印刻文學.
  9. 朱和之(2014).鄭森(上卷):大明命脈的危局.新北:印刻文學.
  10. 朱和之(2010).滄海月明-找尋臺灣歷史幽光.臺北:印刻文學.
  11. 朱和之(2015).鄭森(中卷):黨爭,國破方休.新北:印刻文學.
  12. 朱和之(2009)。平戶隨想:從鄭成功的身世談起。歷史月刊,262,67-77。
  13. 朱和之(2015).鄭森(下卷):焚服!從此便是國姓孤臣.新北:印刻文學.
  14. 江仁傑(2006).解構鄭成功.臺北:三民書局.
  15. 江日昇(1988).臺灣外記.臺北:文化圖書.
  16. 艾瑞克,艾瑞克森, Erik H.,康綠島(譯)(2017).青年路德:一個精神分析與歷史的研究.臺北:心靈工坊文化.
  17. 沈松僑(1997)。我以我血薦軒轅-黃帝神話與晚清的國族建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28,1-77。
  18. 林克明(2016).天涯海角熱蘭遮-一個荷裔福爾摩沙人的追憶.新北:印刻文學.
  19. 曹永和(1979).臺灣早期歷史研究.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20. 陳錦昌(2004).鄭成功的臺灣時代.臺北:向日葵文化.
  21. 楊英(1995).從征實錄.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22. 楊雅儒(2016).人之初.國之史: 21世紀臺灣小說之宗教修辭與終極關懷.臺北:翰蘆圖書出版.
  23. 楊儒賓(2015).1949禮讚.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24.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輯)(1968).清史稿臺灣資料集輯.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25. 鄭維中(2021).海上傭兵.新北:衛城.
  26. 顧城(2011).南明史.北京:光明日報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