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快慢與虛實之間——新寶島康樂隊歌詞中溝通媒介的敘述認同

并列篇名

Between speed and reality: The Communication Mediums' Narrative Identity of the Lyrics of New Formosa Band

作者

劉建志(Liu, Chien Chih)

关键词

新寶島康樂隊 ; 流行歌曲 ; 類比 ; 數位 ; 溝通媒介 ; New Formosa Band ; pop songs ; analogy ; digital ; communication mediums

期刊名称

東吳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44期(2022 / 11 / 01)

页次

243 - 27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英文

中文摘要

本文以新寶島康樂隊的歌詞為分析對象,探討新寶島康樂隊歌曲中對不同「溝通媒介」的觀點與偏好,在創作中反映了他們身處在不同時代、接觸到不同溝通媒介時的情感結構差異,進而歸納出新寶島康樂隊懷念類比時代與反省數位時代媒介的「敘述認同」。以大時代背景而言,本文拉出三條軸線:從類比到數位時代,數位時代中的類比回溫,回歸第三場所與慢活。媒介變遷的過程,反映在新寶島康樂隊的歌曲中,顯示了兩種由「虛」到「實」、由「快」到「慢」的敘述認同。如果將新寶島康樂隊的歌曲作品視為一種「文化文本」,他們在將近三十年的歌曲創作中,不乏許多對溝通媒介的敘述與態度,從中可摸索一條以歌曲創制的媒介選擇之路。不論作者有意或無意,這些歌曲都反映了他們在不同時代面對不同溝通媒介時,情感結構的差異性。

英文摘要

This article takes the lyrics of New Formosa Band as the analysis object, and explores the opinions and preferences of different "communication mediums" in the songs of New Formosa Band, and reflects their structure of feeling when they are in different times. This article summed up the "narrative identity" of New Formosa Band's nostalgia for analogy and reflection on digital media. In the context of the great era, this article draws out three axes: from analogy to the digital age, the analogy in the digital age is warmed up, and it returns to the third place and down shifting. The process of media change is reflected in the songs of New Formosa Band, showing a narrative identity from "virtual" to "real" and from "fast" to "slow". If the song works of New Formosa Band are regarded as a kind of "cultural text", they have many narrations and attitudes towards communication medium in their nearly 30 years of song creation, from which they can explore a way to choose a medium created by songs. Whether the authors intentionally or not, these songs reflect the differences in the structure of feeling of their different communication mediums in different era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孫大川(2008)。身教大師BaLiwakes(陸森寶)-他的人格、教養與時代。臺灣文學學報,13,93-150。
    連結:
  2. Benjamin, Walter,張旭東(譯),玉斑(譯)(2012).啟迪-本雅明文選.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3. Byrne, David,陳錦慧(譯)(2015).製造音樂.臺北:行人文化實驗室.
  4. Frith, Simon,Straw, Will,Street, John,蔡佩君(譯),張志宇(譯)(2005).劍橋大學搖滾與流行樂讀本.臺北:商周出版社.
  5. Langer, Susanne K.,劉大基(譯)(1991).情感與形式.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
  6. Levitin, Daniel J.,黃珮玲(譯),謝雯伃(譯)(2016).大腦超載時代的思考學.臺北:八旗文化出版社.
  7. Sax, David,周佳欣(譯)(2017).老派科技的逆襲.臺北:行人文化實驗室.
  8. Storey, John,張君玫(譯)(2002).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臺北:巨流圖書出版公司.
  9. Sturken, Marita,Cartwright, Lisa,陳品秀(譯),吳莉君(譯)(2009).觀看的實踐:給所有影像世代的視覺文化導論.臺北:臉譜.
  10. Williams, Raymond(1978).Marxism and Literattsre.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1. 小川糸,王蘊潔(譯)(2017).山茶花文具店.臺北:圓神出版社.
  12. 交工樂隊:《我等就來唱山歌》(臺北:風潮音樂,2013年)。
  13. 吉見俊哉,李尚霖(譯)(2013).「聲」的資本主義-電話、RADIO、留聲機的社會史.新北:群學出版社.
  14. 吉見俊哉,蘇碩斌(譯)(2009).媒介文化論-給媒介學習者的15講.臺北:群學出版社.
  15. 江文瑜(1996)。從「抓狂」到「笑魁」-流行歌曲的語言選擇之語言社會學分析。中外文學,25(2),60-81。
  16. 江文瑜,邱貴芬(1997)。查某儂嘛要抓狂-當代臺語流行女歌的後殖民女性主義詮釋與批判。中外文學,26(2),23-48。
  17. 何穎怡(1994)。提出一個解釋臺灣聲音的態度。《臺灣的聲音-臺灣有聲資料庫》季刊,1(1),4-5。
  18. 李先鳳:〈全臺唯一行動郵車玉里追尋懷舊風景〉,《中時電子報》,2016年08月20日。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60820002626-260402,檢索日期: 2021年8月15日。
  19. 李明璁(編)(2015).時代迴音-記憶中的臺灣流行音樂.臺北:大塊文化出版公司.
  20. 邱兆梅:〈鄉民的回憶MSN走入歷史〉,商周網站專欄,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business/blog/2379,檢索日期:2021年8月5日。
  21. 姚謙(2018).我們都是有歌的人-回不去的那些年、回得去的這些歌.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22. 馬世芳(2014).耳朵借我.臺北:新經典文化公司.
  23. 高友工(2004).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集.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24. 張穎(2018).我喜歡思奔,和陳昇的歌:寫在歌詞裡的十四堂哲學課.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25. 陳培豐(2020).歌唱臺灣:連續殖民下臺語歌曲的變遷.新北:衛城出版社.
  26. 陳綺貞(2016)..臺北:啟動文化出版社.
  27. 陸穎魚(2016).抓住那個渾蛋.臺北:一人出版社.
  28. 馮亞琳(編)、阿斯特莉特.埃爾(編), A.,余傳玲(譯)(2012).文化記憶理論讀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9. 廖炳惠(編)(2003).關鍵詞200.臺北:麥田出版社.
  30. 齊偉先(編),林瑋嬪(編)(2018).媒介宗教:音樂、影像、物與新媒體.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31. 劉建志(2012)。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32. 劉建志(2018)。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33. 蔡振家,陳容姍(2017).聽情歌,我們聽的其實是......:從認知心理學出發,探索華語抒情歌曲的結構與情感.臺北:臉譜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