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清代三重埔的拓墾

DOI

10.6609/THC.1998.003-4.085

作者

鄭政誠

关键词

三重埔 ; 興直堡 ; 武勝灣 ; 拓墾 ; 水圳 ; 水田化運動

期刊名称

史耘

卷期/出版年月

3&4期(1998 / 09 / 01)

页次

85 - 106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因郁永河《裨海紀遊》一書記載,使淡水河西岸地區(主要爲三重、蘆洲兩地)全爲一大湖的說法被視爲定論,關於該地土地浮露及開墾問題亦不受重視,但近來學者有局部推翻此說之論,從清康雍時期地圖加以研判,發現台北大湖所涵蓋者恐非三重、蘆洲全境,故對二者土地浮露的考察與判準便覺得有趣起來。而在土地盡揭後,漢人對此地的開墾情況又是如何?由於此地爲一沖積平原,土壤肥沃,鄰近或風聞者便相繼至此開墾,開墾者通常以同姓宗親爲主,相互招引,他們多以此爲僑居地或前遷移居地,再以此爲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狀之定點發展。而在開墾中也常與平埔族們有所交涉,但無論是地權的獲得或水圳的延長利用,雙方也大致採取合作的態勢。當初墾田園後,如何利用水源將早田闢爲水田,也是農事上一大課題,在三重的例子中,我們發現以延長新莊既有水圳灌概田園爲主,無論所有者爲漢人或原住民,三重佃戶們均需繳納一定水租後方可使用,當然水主們則需保護圳水流通,不受悖強阻擋。總之,三重的土地浮露與農業開墾,在清康乾年代中大爲向前,也因業戶、佃戶及番社的努力,而使本區得以進入高度的農業文明。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臺灣土地慣行一斑》,第二編(1905年3月),頁606,頁649
  2. 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北:大通書局。
  3. 山田伸吾,《臺北縣下農家經濟調查書》,「嘉慶八年業主劉世昌與佃人合約」(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科印行, 1899年8月),頁46。
  4. 尹章義(1989)。臺灣開發史研究。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5. 尹章義(1980)。新莊發展史。臺北:新莊市公所。
  6. 尹章義(1987)。臺灣開發史研究。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7. 王世慶(1994)。清代臺灣社會經濟。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8. 伊能嘉矩,《大日本地名辭書續編•第三臺灣〉(1909年),頁15
  9. 林再復(1985)。閩南人。臺北:三民書局。
  10. 施添福(1992)。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聚落發展和形態。臺灣歷史上的土地問題
  11. 郁永河。裨海紀遊。臺北:大通書局。
  12. 唐羽(1987)。清代臺灣移民生活史之研究(上)。臺灣文獻,38(1),3。
  13. 唐羽(1988)。蓮溪葉氏之渡臺與祭祀田之探討。臺灣史研究論文集
  14. 唐羽(1996)。清乾隆間新莊街之興起與興直埔之開發(參之參)。北縣文化,50,65。
  15. 唐羽(1996)。清乾隆間新莊街之興起與興直埔之開發(參之貳)。北縣文化,49,58。
  16. 唐羽(1987)。溪尾庄古契彙編(上)。臺北文獻,直字79,208+215+220-221+223-225+227-231。
  17. 唐羽(1988)。溪尾庄古契彙續編(上)。臺北文獻,直字84,90+99+101。
  18. 陳正祥(1993)。臺灣地誌。臺北:南天書局。
  19. 陳培桂。淡水廳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20. 新莊郡鷺州庄役場編(1985)。鷺州庄要覽。臺北:成文出版社。
  21. 溫振華(1996)。蘆洲湧蓮寺〜一座鄉廟的形成。北縣文化,50,5。
  22. 溫振華(1983)。清代臺灣中部的開發與社會變遷。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11,59。
  23. 溫振華(1981)。臺北市發展史。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24. 廖漢臣(1960)。臺北縣的開發。臺北縣文獻叢輯,2,20-86。
  25. 臺北縣文獻委員會編(1960)。臺北縣志
  26. 臺北廳總務課編、陳榮拒譯(1992)。臺北廳志─明治三十六年(上)。臺北文獻,直字99,259。
  27.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1969)。臺灣省通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28.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高宗實錄選輯。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被引用次数
  1. 吳政霖(2015)。都市化下的廟宇:日治時期以來先嗇宮神農信仰與地方人群的互動關係。史轍:東吳大學歷史學系研究生學報,11,4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