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
-
張玉法(1971)。福州船廠的開創及其初期發展。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177-225。
連結:
-
(1995)。甲午戰爭與近代中國世界。北京:人民出版社。
-
(1980)。臺灣史論叢。臺北:眾文圖書公司。
-
(1988)。清史研究集。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
-
(1995)。日本中青年學者論中國史.宋元明清卷。上海:上海古籍出板社。
-
謝汝詮,〈日寇侵凌牡丹社(二)〉,1. 2(1948):23-24
-
(1991)。臺灣研究十年。臺北:博遠出版社。
-
(1956)。中國近代史論叢─自強運動(第一輯第五冊)。台北:正中書局。
-
謝汝詮,〈日寇侵凌牡丹社(一)〉,《臺灣省通志館館刊》,創刊號(1948):25-26
-
(1991)。台灣研究十年。臺北:博遠出版有限公司。
-
(1991)。清代臺灣移民社會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
G. H.卡爾、吳玫譯(1984)。日本入侵臺灣的初期。臺灣研究集刊,1984(4),85-93。
-
Rawlinson, John Lan(1967).China's Struggle for Naval Development, 1839-1895.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Shepherd, John Robert(1995).Statecraft and Political Economy on the Taiwan Frontier 1600-1800.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
Skinner, William G.(1977).The C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
丁光玲(1994)。清代臺灣義民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
大谷敏夫(1975)。雍正朝を中心とした清代綠營軍制に關するー考察─特に營制.財政問題を中心として。東洋史研究,34(3),81-123。
-
尹章義(1983)。臺北築城考。臺北文獻,66,1-22。
-
孔凡嶺(1997)。1874年日本出兵臺灣探析。臺灣研究,1997(2),61-64。
-
孔祥吉(1997)。是避敵自保還是高明戰略─劉銘傳撤守基隆新史料辨析。清史研究,1997(1),87-89。
-
毛一波(1964)。鄭成功登陸鹿耳門地點之研究。臺灣文獻,15(4),63-92。
-
王丁巧(1961)。關於鹿耳門古港位置之我見。臺灣風物,11(9),35-37。
-
王世慶(1983)。清代臺灣唯一水師提督王得祿。臺灣文獻,34(2),43-49。
-
王世慶(1983)。蔡牽。臺北文獻,61-62,1-19。
-
王世慶(1956)。台灣隘制考。臺灣文獻,7(3-4),7-25。
-
王建竹(1975)。臺灣建省年代與名稱之商榷。臺北文獻,33,63-64。
-
王珂(196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文化大學歷史研究所。
-
王家儉(1984)。魏源對西方的認識及其海防思想。臺北:大立出版社。
-
王家儉(1998)。清代的綠營水師(1681-1853)。近代中國海防國際研討會
-
王家儉(1967)。清季海防論。師大學報,12,139-179。
-
王家儉(1973)。清季的海軍衙門。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5,109-140。
-
王御風(199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
-
王傳燾(1990)。劉銘傳─臺灣現代化的推動者。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
王榮峰(1958)。淡水港與台北。臺北文物,6(4),87-89。
-
王爾敏(1960)。南北洋大臣之建置及其權力之擴張。大陸雜誌,20(5),152-159。
-
王爾敏(1963)。清季兵工業的興起。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
王慧芬(200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
-
王顯榮(1978)。大安港史話。臺灣文獻,29(1),181-187。
-
包遵彭(1969)。清季海軍經費考實。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1,17-55。
-
包遵彭(1970)。中國海軍史。台北:台灣書局。
-
白長川(1991)。談南關與北方澳。臺北文獻,97,117-124。
-
石萬壽(1985)。營兵與臺灣防務─以臺南府城為中心(下)。臺灣風物,35(2),29-72。
-
石萬壽(1986)。二層行溪流域的軍防。近代中國區域史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
石萬壽(1979)。臺灣府城的城防。臺灣文獻,30(4),140-166。
-
石萬壽(1985)。營兵與臺灣防務─以臺南府城為中心(上)。臺灣風物,35(1),33-76。
-
伊能嘉矩(1991)。臺灣文化志(中譯本.中卷)。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
朱昌峻(1963)。劉銘傳與臺灣近代化。臺北文獻,6,1-14。
-
朱華興(1985)。艋舺水師參將署設置始末。臺北文獻,73,173-183。
-
朱德蘭(1988)。清開海令後的中日長崎貿易商與國內沿岸貿易(1684-1722)。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三),台北:
-
江慶林(1990)。臺灣鐵路史。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
庄司萬太郎、賀嗣章譯(1959)。牡丹社之役與李善德之活躍。臺灣文獻,10(2),65-77。
-
何培夫(1990)。億載金城之研究。臺灣文獻,41(2),9-61。
-
何瑜(1998)。清代海疆政策思想探源。清史研究,1998(2),77-89。
-
佐佐木寬(1976)。綠營軍と勇軍。木村政雄先生退官紀念東洋史論叢,東京:
-
吳永華(1994)。蘇花古道宜蘭段調查研究報告。宜蘭:宜蘭縣立文化中心。
-
吳玫(1985)。臺灣史學界對劉銘傳的研究。臺灣研究集刊,1985(3),100-101。
-
吳玫(1989)。中法戰爭期間大陸對台灣的支持。台灣研究集刊,1989(4),53-60。
-
吳玫(1985)。劉銘傳在台灣建省後後的財政措施。台灣研究集刊,1985(3),23-28。
-
吳重義(198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灣大學政治研究所。
-
吳樹(1968)。道光年間偷渡─判例。臺灣風物,18(1),41-44。
-
呂實強(1962)。中國早期的輪船經營。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
李小龍(1960)。雍乾間彰化兩起豎旗事件。臺北文物,9(1),99-102。
-
李友林(1996)。劉銘傳與臺灣防務。臺灣研究,1996(1),74-79。
-
李汝和(1971)。清代駐臺班兵考。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
李宜憲(199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
-
李乾朗(1989)。從億載金城的挖掘談起。歷史月刊,19,23-29。
-
李健兒(1985)。劉永福傳。臺北:文海出版社。
-
李國祁(1961)。中國早期的鐵路經營。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
李國榮(1992)。論雍正時期對台灣的開發。歷史檔案,1992(4),94-98。
-
李紹盛(1973)。臺灣的隘防制度。臺灣文獻,24(3),184-201。
-
汪榮祖(1988)。施琅與臺灣。臺灣研究,1988(3),57-65。
-
辛元歐(1999)。中國近代船舶工業史。上海:上海古籍出板社。
-
周宗賢(1990)。淡水與淡水砲台。臺灣文獻,41(1),37-66。
-
季士家(1992)。蔡牽研究季九題。歷史檔案,1992(1),93-101。
-
季雲飛(1996)。清代臺灣班兵制研究。臺灣研究,1996(4),63-68。
-
季雲飛(1997)。道光帝與臺灣軍民的“抗英保臺”鬥爭。臺灣研究,1997(3),82-88。
-
於梨華(1953)。林爽文革命研究。文獻專刊,4(3-4),37-36。
-
林子候(1976)。四國天津條約與臺灣門戶之開放。臺灣風物,26(2),25-30。
-
林子候(1976)。臺灣開港後對外貿易的發展。臺灣文獻,27(4),53-63。
-
林子候(1955)。牡丹社之役及其影響─同治十三年日軍侵台始末。臺灣文獻,27(3),33-58。
-
林仁川(1994)。清前期海峽兩岸的通航及其影響。史學集刊,1994(1),17-24。
-
林玉茹(1996)。清代臺灣港口的空間結構。臺北:知書房。
-
林玉茹(1995)。清末新竹縣文口的經營─一個港口管理活動中人際脈絡的探討。臺灣風物,45(1),63-117。
-
林玉茹(1995)。清代臺灣中港與後龍港港口市鎮之發展與比較。臺北文獻,111,59-107。
-
林其泉(1984)。施琅與清初治臺政策。臺灣研究集刊,1984(1),49-59。
-
林偉盛(198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
-
林會承(1991)。清末鹿港街鎮結構研究。臺北:境與象出版社。
-
林聖芬(197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
-
松浦章(1997)。明清時代的海盜。清史研究,1997(1),10-17。
-
松浦章、劉序楓譯(1998)。清代臺灣航運史初探。臺北文獻,125,205-227。
-
金智(199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
-
姜道章(1961)。淡水之今昔。臺灣文獻,12(3),111-141。
-
姚永森(1985)。劉銘傳傳─首任臺灣巡撫。北京:時報出版社。
-
施志汶(2000)。臺灣史研究的史料運用問題─以清代渡臺禁令為例。臺灣社會文化變遷學術研討會
-
施添福(1990)。清代臺灣市街的文化與成長─行政、軍事和規模的相關分析(中)。臺灣風物,40(1),37-65。
-
施添福(1989)。清代臺灣市街的文化與成長─行政、軍事和規模的相關分析(上)。臺灣風物,39(2),1-41。
-
施添福(1990)。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土牛溝和區域發展。臺灣風物,40(4),1-68。
-
洪敏麟(1966)。古地名沙馬磯位置的調查報告書─關於沙馬磯古地名現在位置的探討。臺灣文獻,17(2),48-72。
-
洪敏麟(1972)。笨港之地理變遷。臺灣文獻,23(2),1-42。
-
胡志堅(1978)。中法滬尾之役。臺灣文獻,29(1),151-158。
-
范勝雄(1977)。談臺灣府城垣。臺灣文獻,28(3),49-54。
-
范勝雄(1978)。談臺灣府城形勢。臺灣文獻,29(4),239-251。
-
韋慶遠(1984)。論1884-l885年反法侵略的臺灣保衛戰。臺灣研究集刊,1984(1),1-17。
-
唐羽(1997)。古代噶瑪蘭與前山間交通道路之研究─1632-1810年。「宜蘭研究」第二屆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宜蘭:
-
夏東元(1992)。洋務運動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
徐明德(1991)。清代水師名將─王得祿傳略與年譜。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
-
徐國章(1997)。日本侵臺的思想緣起與占領臺灣。臺灣文獻,48(3),65-100。
-
馬汝珩編、馬大正編(1994)。清代的邊疆政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馬昌華編(1995)。淮系人物列傳─文職、北洋海軍、洋員。合肥:黃山書社。
-
馬昌華編(1995)。淮系人物列傳─李鴻章家族成員 、武職。合肥:黃山書社。
-
馬騏(1990)。李鴻章與臺灣洋務新政。臺灣研究,1990(2),74-88。
-
康念德、楊天宏譯、陳立譯(1992)。李鴻章與中國軍事工業現代化。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
-
張士陽、鄧孔昭譯(1991)。雍正九、十年台灣中部的原住民叛亂。台灣研究集刊,1991(2),72-84。
-
張中訓(1986)。清嘉慶年間閩浙海盜組織研究。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二),台北:
-
張世賢(1976)。清代對於臺灣海防地位之認識。臺灣文獄,27(2),206-210。
-
張明雄(1985)。康熙年間清廷治臺政策及其檢討。臺北文獻,74,41-85。
-
張炎憲(197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
-
張建隆(2000)。淡水史研究初探。漢學研究通訊,19(2),178-187。
-
張柄楠(1968)。鹿港開港史。臺灣文獻,19(1),1-44。
-
張彬村(1988)。十六至十八世紀在東亞水域的貿易優勢。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三),台北:
-
張彬村(1986)。十六─十八世紀中國海貿思想的演進。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二),台北:
-
張勝彥(197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
-
張雄潮(1964)。清代臺灣民變迭起迅滅的因素。臺灣文獻,15(4),17-39。
-
張菼(1970)。清初治臺政策之檢討。臺灣文獻,21(1),19-44。
-
張菼(1976)。宜蘭兩次械鬥事件之剖析。臺灣文獻,27(2),54-71。
-
張菼(1969)。同籍械鬥吳阿來事件。臺灣文獻,20(4),118-136。
-
張菼(1975)。臺灣反清事件的不同性質及其分類問題(上)。臺灣文獻,26(2),83-102。
-
戚其章(1992)。劉銘傳撤基援滬與滬尾大捷述論。台灣研究集刊,1992(2),53-60。
-
曹永和(1975)。清季在臺灣之自強運動。中華文化復興月刊,8(12),17-24。
-
梁華璜(1975)。甲午戰爭前日本併吞臺灣的醞釀及其動機。臺灣文獻,26(2),103-115。
-
梁義群(1997)。論劉銘傳抗法保臺最佳戰略戰術的選擇。歷史檔案,1997(4),110-116。
-
梁嘉彬(1975)。李鴻章與中日甲午戰爭(下)。大陸雜誌,51(5),227-254。
-
梁嘉彬(1975)。李鴻章與中日甲午戰爭(上)。大陸雜誌,51(4),155-185。
-
盛清沂(1983)。說上淡水之內外港。臺北文獻,61-62,135-152。
-
莊吉發(1999)。清代台灣會黨史研究。臺北:南天書局。
-
莊金德(1960)。台灣屯政之興廢。臺灣文獻,11(4),33-107。
-
莊金德(1964)。清初嚴禁沿海人民偷渡來臺始末(下)。臺灣文獻,15(4),40-62。
-
莊金德(1964)。清初嚴禁沿海人民偷渡來臺始末(上)。臺灣文獻,15(3),1-20。
-
許文雄、李祖基譯(1988)。清代台灣邊疆的社會組織與社會動亂。台灣研究集刊,1988(1),94-104。
-
許丙丁(1961)。鹿耳門古港道里方位考。臺灣風物,11(9),3-34。
-
許雪姬(1983)。竹筏在臺灣交通史上的地位。臺灣風物,33(3),1-9。
-
許雪姬(1985)。劉璈與中法戰爭。臺灣風物,35(2),1-28。
-
許雪姬(1985)。抗法名將孫開華世蹟考。臺灣文獻,36(3-4),239-256。
-
許雪姬(1986)。林文察與臺勇─臺勇內調之初探。近代中國區域史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
許雪姬(1985)。清代鳳山縣的研究─清代綠旗兵在鳳山縣的防戍。高雄文獻,21-22,65-151。
-
許雪姬(1987)。清代臺灣的綠營。臺北:中研院近史所。
-
許雪姬(1989)。媽宮城的研究。澎湖開拓史學術研討會實錄,澎湖:
-
許雪姬(1983)。二劉之爭與晚清台灣政局。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4,127-161。
-
許雪姬(1993)。洋務運動與建省─滿大人最後的二十年。臺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
-
許毓良(199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
-
許毓良(2000)。清代台灣民變中的港口攻防─以林爽文事件為例。臺南文化,48,1-8。
-
許毓良(1999)。清末臺灣的海防(1861-1895)─以湘、淮系的人事互動為例。政大史粹,創刊號,53-80。
-
連文希(1972)。李鴻章與臺灣。臺灣文獻,23(2),60-84。
-
連立昌(1993)。福建秘密社會。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
郭成康編(1997)。清代社會史論文索引。清史研究,1997(2),111-128。
-
郭海鳴(1955)。英船犯臺與臺灣鎮道之冤獄。臺灣文獻,6(1),7-13。
-
陳小沖(1985)。評台運。福建論壇(文史哲版),1985(1),75。
-
陳孔立(1990)。清代臺灣移民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
陳世慶(1950)。台灣牡丹社邊防始末(甲午前日本覬覦臺灣之一端)。文獻專刊,1(4),28-42。
-
陳在正(1986)。1874-1875年清政府關于海防問題的大討論與對台灣地位的新認識。台灣研究集刊,1986(1),45-57。
-
陳在正(1988)。沈葆楨 、李鴻章對 1874日年軍侵台的態度。台灣研究,1988(1),72-76。
-
陳在正(1992)。1840至年1870間年歐美列強覬覦和侵略台灣的活動。台灣研究集刊,1992(2),61-68。
-
陳希育(1990)。中國帆船與海外貿易。廈門:廈門大學出板社。
-
陳延厚(1974)。劉銘傳與臺灣鐵路。臺北:臺灣鐵路管理局。
-
陳國棟(1981)。林爽文 、莊大田之役軍費的奏銷。臺灣風物,31(2),55-65。
-
陳國棟(1997)。清代中葉(約1780-1860)台灣與大陸之間的帆船貿易─以船舶為中心的數量估計。台灣史研究,1(1),55-96。
-
陳國棟(1995)。「軍工匠首 」與清領時期臺灣的伐木問題 1683-1875。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7(1),123-158。
-
陳國棟(1991)。清代中葉廈門的海上貿易(1727-1833)。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四),台北:
-
陳國棟(1981)。林爽文、莊大田之役清廷籌措軍費的辦法─清代一個非常時期財政措施的個例。臺灣風物,31(1),5-16。
-
陳漢光(1972)。王得祿傳記及其他。臺灣文獻,23(4),33-56。
-
陳漢光(1951)。甲午役中臺澎之防守與抗戰。文獻專刊,2(1-2),18-26。
-
陳靜寬(199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中興大學歷史研究所。
-
陸方、李之渤(1993)。晚清淮系集團研究─淮軍、淮將和李鴻章。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
-
章巽編(1991)。中國航海科技史。北京:海洋出版社。
-
彭賢林(1976)。林爽文事件後的清廷治臺措施。臺灣文獻,27(3),183-199。
-
曾吉連(1979)。洲仔尾今古談。南瀛文獻,24,36-38。
-
曾迺碩(1956)。福建臺灣之建省。臺灣文獻,7(3-4),29-50。
-
曾迺碩(1957)。清季臺北之鐵道。臺北文物,6(2),135-150。
-
湯熙勇(1999)。清代台灣的外籍船難與救助。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七),台北:
-
湯熙勇(1995)。論清康熙時期的納臺爭議與臺灣的開發政策。臺北文獻,114,25-53。
-
程士毅(1994)。軍功匠人與臺灣中部的開發問題。臺灣風物,44(3),13-49。
-
黃秀政(1990)。清代治臺政策的再檢討:以渡臺禁令為例。文史學報,20,49-66。
-
黃秀政(1976)。清代臺灣分類械鬥事件之檢討。臺灣文獻,27(4),78-86。
-
黃秀政(1977)。論藍鼎元的積極治臺主張。臺灣文獻,28(2),109-120。
-
黃典權(1958)。林爽文事變中的四川屯番。臺北文物,6(3),97-100。
-
黃炫星(1991)。臺灣的古道。臺中:台灣省政府新聞處。
-
黃純謙(196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
-
黃得時(1971)。臺北設府與臺灣建省考略。臺灣文獻,22(4),43-48。
-
黃啟木(1953)。分類械鬥與艋舺。臺北文物,2(1),55-58。
-
黃智偉(199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
-
黃順興(197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灣大學政治研究所。
-
黃嘉謨(1966)。美國與臺灣─1874至1895。臺北:中研院近史所。
-
黃嘉謨(1982)。甲午戰前之臺灣煤務。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
黃嘉謨(1967)。中國電線的創建。大陸雜誌,36(6-7),171-187。
-
黃福才(1981)。太平天國運動後期臺灣戴潮春起義。廈門大學學報,增刊(史學專號),34-39。
-
黃潘萬(1963)。剽竊海上之鄭盡心。臺灣文獻,14(1),181-184。
-
黃衡五(1959)。臺灣軍功道廠與府廠(下)。臺南文化,5(2),75-85。
-
黃衡五(1959)。臺灣軍功道廠與府廠(上)。臺南文化,5(1),10-18。
-
楊東梁(1992)。大清福建海軍的創建與覆沒。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楊國楨(1995)。航海送瘟神─由“送船科儀”看清代閩南航海。歷史月刊,94,88-90。
-
楊萬秀、吳志輝(1985)。劉永福評傳。商丘:河南教育出版社。
-
楊熙(1983)。清代臺灣:政策與社會變遷。臺北:天工書局。
-
楊慶平(1998)。清代的宜蘭駐軍與宜蘭社會。「宜蘭研究」第三屆學術討論會
-
楊慶平(199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政治大學民族研究所。
-
楊輝(1959)。朱一貴革命史略考。臺灣文獻,10(4),47-50。
-
楊燿鴻(199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政治大學民族研究所。
-
萬仲良(1982)。從施琅的奏疏中看他的海防觀念。臺灣文獻,33(1),91-103。
-
葉大沛(1997)。鹿港發展史。彰化:左羊出版社。
-
葉振輝(1985)。清季臺灣開埠之研究。臺北:標準書局。
-
葉國洪(1998)。清末自製現代化船艦理想的幻滅─福州船廠毀於中法戰爭。近代中國海防國際研討會
-
詹德隆(1991)。清代噶瑪蘭之北關與南關初探。臺北文獻,95,99-116。
-
廖風德(1988)。海盜與海難:清代閩臺交通問題初探。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三),台北:
-
廖漢臣(1960)。清代北臺之設防。臺北文物,8(2),22-29。
-
廖漢臣(1965)。鴉片戰爭與臺灣疑獄。臺灣文獻,16(1),24-52。
-
碧陳笙(1987)。從台灣建省背景看劉銘傳改革的成敗。台灣研究集刊,1987(1),54-58。
-
臧振華、厲以壯(1989)。古砲台之謎─億載金城考古。歷史月刊,19,14-22。
-
趙淑敏(1982)。中國海關史。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
劉石吉(1985)。清季海防與塞防之爭的研究。中國近代現代史論集─第八編自強運動(三)軍事,台北:
-
劉妮玲(1989)。臺灣的社會動亂─林爽文事件。臺北:久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
劉妮玲(198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
-
劉縉紳(1991)。臺灣(沿海)外籍船難與燈塔之興建。臺灣文獻,42(3-4),57-100。
-
樊百川(1987)。中國輪船航運業的興起。
-
樊信源(197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文化大學歷史研究所。
-
蔡秀娟(199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
-
蔡采秀(1999)。海運發展與臺灣傳統港都的形成─以清代的鹿港為例。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七),台北:
-
蔡學海(1973)。李鴻章與中日臺灣番社事件交涉。臺灣文獻,24(2),14-29。
-
諸家(1953)。文獻專刊,4(1-2)
-
鄭喜夫(1976)。清代臺灣「番屯」考(下)。臺灣文獻,27(3)
-
鄭喜夫(1976)。清代臺灣「番屯」考(上)。臺灣文獻,27(2),111-130。
-
鄧孔昭(1984)。台灣八卦會和戴潮春起義。台灣研究集刊,1984(4),66-73。
-
鄧孔昭(1998)。清代前期關于台灣開發的一些不同主張。台灣研究集刊,1998(1),71-76。
-
鄧孔昭(1994)。台灣建省初期的福建協餉。台灣研究集刊,1994(4),59-66。
-
鄧孔昭(1981)。試論 1888台年灣彰化施九緞起事。廈門大學學報,增刊(史學專號),40-45。
-
駐閩海軍軍事室編(1990)。福建海防史。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
盧嘉興(1964)。曾文溪與國賽港。南瀛文獻,8,1-28。
-
盧嘉興(1959)。嘉義縣屬海岸線演變考。臺灣文獻,10(3),27-34。
-
盧嘉興(1965)。臺南縣地志考─二層行溪與蟯港。南瀛文獻,10,113-154。
-
盧嘉興(1961)。蚊港與青峰闕考。臺南文化,7(2),110-122。
-
穆戴安、劉平譯(1997)。華南海盜,1790-1810。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蕭正勝(1974)。劉銘傳與臺灣建設。臺北:嘉新文教基金會。
-
蕭正勝(197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文化大學政治研究所。
-
賴永祥(1976)。淡水開港與設關始末。臺灣風物,26(2),3-17。
-
賴進義(198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
-
戴一峰(1993)。近代中國海關與中國財政。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
戴炎輝(1992)。清代臺灣的鄉治。臺北:聯經出版社。
-
戴寶村(1984)。清季淡水開港之研究。臺北: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
-
戴寶村(1993)。帝國的入侵─牡丹社事件。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
謝仲修(199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
-
謝宏武(199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
-
謝紀康(198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
-
鍾華操(1974)。同治初年戴潮春之役。臺灣文獻,25(2),52-71。
-
瞿立鶴(1968)。福州船政學堂。師大學報,13,255-265。
-
羅玉東(1970)。中國釐金史。臺北:學生書局。
-
羅爾綱(1997)。晚清兵志。北京:中華書局。
-
羅爾綱(1984)。綠營兵志。北京:中華書局。
-
藤井志津枝(1992)。近代中日關係史源起:1871-74年臺灣事件。臺北:金禾出版社。
-
蘇文森(1991)。臺灣古炮普查大發現。歷史月刊,40,64-65。
-
蘇同炳(1974)。海盜蔡牽始末(上)。臺灣文獻,25(4),1-24。
-
蘇同炳(1975)。海盜蔡牽始末(下)。臺灣文獻,26(1),1-16。
-
蘇梅芳(1966)。同光年間臺灣海防與中法戰爭。中國近代現代史論集─第八編自強運動(三)軍事,臺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