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從解嚴前的臺灣軍訓課本來看民初軍國民教育思想的影響
|
DOI
|
10.6609/THC.2001.007.125
|
作者
|
許毓良
|
关键词
|
臺灣 ; 軍訓 ; 解嚴 ; 教科書 ; 軍國民教育
|
期刊名称
|
史耘
|
卷期/出版年月
|
7期(2001 / 07 / 01)
|
页次
|
125
-
149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在現今臺灣教育史的研究成果中,不論對於日治還是戰後的國民教育、高等教育、技職教育、師範教育、特殊教育等均有提及,唯一就是對軍訓教育著墨甚少。雖然軍訓教育在整個教育體制中看似不太重要,但作者卻認爲最能反映時代的演變,尤其是在政治高度介入校園的時代。本文以軍訓教科書做爲討論的重點原因有二。其一,教科書反映教學的導向,所以從課本的編排內容來討論應頗爲具體。其二,礙於戰後政府檔案未全面開放的關係,也只能先從較易找到的史料一教科書著手。本文由於未能取得諸如救國團、教育部、省教育廳等法令原件,因此撰寫時的疏竦在所難免。不過也希望先從軍訓課本裹,對解嚴以前的臺灣軍訓教育做一番初探。
|
主题分类
|
人文學 >
歷史學
|
参考文献
|
-
〈專科以上學校平時軍事訓練學、術科進度表〉,中華民國廿三年八月廿八日奉國民政府第一七六二號指令備案公佈;摘自訓練總監部國民軍事教育處,《學校軍訓法規》 (南京:訓練總監部,民國26 年) ,無頁碼
-
〈高中及其同等學校平時軍事訓練學、術科進度表〉,中華民國廿三年八月廿八日奉國民政府第一七六二號指令備案公佈;摘自訓練總監部國民軍事教育處,《學校軍訓法規》 (南京:訓練總監部,民國26 年) ,無頁碼
-
〈高級中等以上學校學生服裝式樣及穿著規則〉,中華民國五十二年九月十日教育臺(五二)軍字第一二O二二令頒行;中華民國五十七年六月廿六日教育臺(五二)參字第一五五六六令號令修正
-
〈修正高中以上學校軍事教育方案〉,中華民國廿三年八月廿八日奉國民政府第一七六二號指令備案公佈;摘自訓練總監部國民軍事教育處,《學校軍訓法規》 (南京:訓練總監部,民國26 年) ,頁1~9
-
方國安(197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私立中國文化學院史學研究所。
-
周明德(1998)。日軍的台灣軍司令官們─附記:筆者與本間軍司令官的問答。台灣史料研究,12,128-136。
-
林惠玉(1996)。宜蘭耆老談日治下的軍事與教育。宜蘭:宜蘭縣立文化中心。
-
林養志、宋正儀(1994)。中國國民黨一百週年大事年表。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
-
軍訓教材編輯委員會(1960)。軍訓課本。臺北:幼獅書店。
-
軍訓教材編輯委員會(1960)。軍訓課本。臺北:幼獅書店。
-
軍訓教材編輯委員會(1960)。軍訓課本。臺北:幼獅書店。
-
張芙美(1999)。中華民國臺灣地區軍訓教育發展之研究。臺北:幼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教育部中等教育司(1962)。中學課程標準。臺北:正中書局。
-
教育部中等教育司(1964)。高級水產職業學校課程標準。臺北:正中書局。
-
教育部中等教育司(1965)。高級護理助產職業學校課程標準。臺北:正中書局。
-
教育部中等教育司(1967)。中學課程標準。臺北:正中書局。
-
教育部中等教育司(1965)。高初級家事職業學校課程標準。臺北:正中書局。
-
教育部中等教育司(1963)。師範學校課程標準。臺北:正中書局。
-
教育部中等教育司(1971)。中學課程標準。臺北:正中書局。
-
教育部中等教育司(1965)。高級農業職業學校課程標準。臺北:正中書局。
-
教育部中等教育司(1983)。中學課程標準。臺北:正中書局。
-
教育部技術及職業教育司(1974)。高級農業職業學校課程標準。臺北:正中書局。
-
教育部技術及職業教育司(1987)。高級水產職業學校課程標準及設備標準。臺北:正中書局。
-
教育部技術及職業教育司(1987)。高級農業職業學校課程標準。臺北:正中書局。
-
教育部軍訓處(1978)。學生軍訓五十年。臺北:教育部軍訓處。
-
教育部專科職業教育(1973)。高級海事水產職業學校課程標準。臺北:正中書局。
-
教育部專科職業教育(1973)。高級商業職業學校課程標準。臺北:正中書局。
-
教育部專科職業教育司(1976)。高級工業職業學校課程標準。臺北:正中書局。
-
薛化元(2000)。戰後臺灣教育制度中國家權力問題的歷史探討。回顧老臺灣、展望新故鄉─臺灣社會文化變遷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
被引用次数
|
-
郭憲偉(2016)。論陸軍部《體操教範》:內容、特色與時代意義。身體文化學報,23,1-20。
-
周春燕(2014)。婦女與抗戰時期的戰地救護。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24,133-220。
-
(2023)。高中職軍訓教官取得全民國防教師證脈絡歷程之探討。中華行政學報,33,17-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