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廟會」與中國的民間社會-以清代的華北、東北、西北為例
|
DOI
|
10.6609/THC.2001.007.053
|
作者
|
林榮澤
|
关键词
|
廟會 ; 城隍 ; 關公 ; 碧霞元君 ; 東岳大帝 ; 孫思遜
|
期刊名称
|
史耘
|
卷期/出版年月
|
7期(2001 / 07 / 01)
|
页次
|
53
-
89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廟會」亦稱爲廟市,其產生至少可上溯至唐代。廟會是一種以宗教活動爲最初動因,以集市活動爲表現形式,融藝術、游樂、經貿等活動爲一體的社會文化現象。因此,廟會文化可反應出一個地區居民的社會、經濟及宗教之活動,它幾乎就是中國下層民眾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所以對於廟會的研究,將有助於更清楚的了解民眾的生活內容。近年來,伴隨著大陸很多地區,廟會活動的紛紛恢復,這方面的研究也開始受到重視,本文主要是以清代華北、東北、西北地區的地方志,其中關於歲時民俗的記載爲材料,作一全面性的分析,試著從廟會活動來看清代民間社會的生活內容,以了解廟會布鄉民社會中的角色及其功能。
|
主题分类
|
人文學 >
歷史學
|
参考文献
|
-
《延慶州志》 (十卷.清乾隆七年刻本)
-
《營口縣志》(十篇.民國二十二年石印本)
-
全漢昇,〈中古寺院的慈善事業〉,《食貨》 1卷4期,民國24年1月
-
《順天府志》(一百三十卷.清光緒二十八年重印本)
-
鞠清遠,〈唐宋元寺領莊園研究〉,《中國經濟》 2卷9期,民國23年
-
何茲全,〈中古大族寺院領戶的研究〉,《食貨》 3卷4期,民國25年
-
《義縣志》(十八卷.民國二十年鉛印本)
-
《吉林通志》 (一百二十二卷.清光緒十七年刻本)
-
《天津縣續志》 (二十卷.清同治九年刻本)
-
《太谷縣志》 (八卷.民國二十年鉛印本)
-
何茲全,〈中古時代之中國佛教寺院〉,《中國經濟》 2卷9期,民國23年
-
那波利貞,〈中晚唐時代に於ける燉煌地方佛教寺院の碾磑經營に就いて〉,(下),《東亞經濟論叢》 2卷2期
-
《浮山縣志》 (四十二卷.民國二十四年刻印本)
-
《寧夏府志》(二十二卷.清嘉靖三年刻本)
-
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
-
《漢文臺灣日日新報》,1898-1936 年,臺灣日日新報社
-
水子,〈明汴梁廟會〉,《食貨》,2 卷4 期
-
李家瑞,《北平風俗類征.市肆》
-
《順義縣志》(四卷.民國四年鉛印本)
-
那波利貞,〈中晚唐時代に於ける燉煌地方佛教寺院の碾磑經營に就いて〉,(中),《東亞經濟論叢》 1 卷4 期
-
(1988)。中華大百科全書.宗教卷。中國大百科全出版社。
-
《西豐縣志》 (二十四卷.民國二十七年鉛印本)
-
《奉天通志》 (二百六十卷.民國二十三年鉛印本)
-
《張北縣志》 (八卷.民國二十四年鉛印本)
-
明史。台北:鼎文書局。
-
《桓仁縣志》 (八章.一九三七年鉛印本)
-
《通州志》 (十卷.清光緒五年刻本)
-
《新河縣志》(十六卷.清宣統元年補刻本)
-
《鳳城縣志》(十六卷.民國十年石印本)
-
《陽原縣志》(十八卷.民國二十四年鉛印本)
-
《翼城縣志》(三十八卷.民國十八年鉛印本)
-
(1989)。宋代佛教寺院經濟史論集。台北:學生書局。
-
《宛平縣志》 (六卷.抄本)
-
三島一,〈唐宋寺院の特權化への一瞥〉,《歷史學》 1卷4期, 1931
-
(1989)。中國地方志民俗資料匯編.西北卷。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
-
三島一、鈴木俊,〈唐代に於ける寺院經濟〉,《世界歷史大系東洋中世史》,1934
-
(1989)。中國地方志民俗資料匯編.東北卷。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
-
《海城縣志》 (六卷.民國廿六年鉛印本)
-
塚本善隆,〈國分寺と隋唐の佛教政策並ぴに官寺〉,《日支佛教交涉史研究》,昭和19 年7 月
-
林榮澤,〈「城隍」在漢人社會中的角色及其功能─以日據時期臺北大稻埕的霞海城隍廟為例〉 ,手稿,民國89 年6 月。
-
孟元老,《東京夢華錄》
-
《延慶州志》 (十卷.清乾隆刻本)
-
《開原縣志》(十二卷.民國十八年鉛印本)
-
《遼陽縣志》(四十卷.民國十七年鉛印本)
-
《華陽縣續志》 (民國二十一年船印本)
-
全漢昇,〈中國廟市之史的考察〉,《食貨》,1卷2期
-
那波利貞,〈中晚唐時代に於ける燉煌地方佛教寺院の碾磑經營に就いて〉,(上),《東亞經濟論叢》 1 卷3期
-
陶希聖,〈唐代寺院經濟概說〉《食貨》 5卷4期,民國26年2月
-
(1989)。中國地方志民俗資料匯編.華北卷。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
-
叢冶湘,〈北京汴京集市廟會概況〉,《工商半月刊》1945年第2期
-
《萬全縣志》(十二卷.民國二十三年鉛印本)
-
道端良秀,〈宿坊としての唐代寺院〉,《支那佛教史學》, 2卷1期, 1938
-
《永平府志》 (二十四卷.清乾隆三十九年刻本)
-
Durkheim, Emile,Swain, Joseph Ward(Trans.)(1965).The Elementary Forms of The Religions Life.New York:The Free Press.
-
Johnson, David(1985).The City-god Cults of T'ang and Sung China.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XLV(2),363-457.
-
Yang, Lien-Sheng(1961).Studies in Chinese Institutional History.
-
仁井田陞(1959)。唐代法における奴隸の出家入道と奴隸解放。結誠教授頌壽紀念佛教思想論集
-
伊能嘉矩、臺灣省文獻會編(1991)。臺灣文化志。
-
來新夏編(1986)。天津皇會考。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
昕平編、胡正豪編、李學昌編(1991)。民國社會大觀。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
-
姜伯勤(1987)。唐五代敦煌寺戶制度。北京:中華書局。
-
段玉明(1992)。西南寺廟文化。昆明:雲南教育出版社。
-
馬書田(1990)。華夏諸神。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
-
高占祥(1992)。民俗民風的縮影─論廟會文化。論廟會文化,北京:
-
喬繼堂(1992)。中國歲時禮俗。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
斯波義信(1961)。宋代江南的村市與廟市。東洋學報,44(2)
-
黃敏枝(1971)。唐代寺院經濟的研究。
-
寧銳、王明皋(1992)。孫思邈的傳說和耀縣二月二廟會。論廟會文化,北京:
-
趙世諭(1992)。明清時期華北廟會研究。歷史研究,1992(5)
-
潘國英(1992)。從廟會活動看明清蘇州農業經濟。中國農史,1992(1)
-
鄭玉林(1992)。略論周公廟廟會文化活動的發展趨勢及宗教性。論廟會文化,北京:
-
謝重光(1990)。漢唐佛教社會史論。台北:國際文化公司。
|
被引用次数
|
-
鄭雪真,林明宏,李琳隆,呂岐衡,江鑑聲(2022)。白沙屯媽祖進香活動魅力因子之研究。弘光學報,90,153-1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