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花蓮大庄「舊人」後山移民史

DOI

10.6609/THC.2002.008.001

作者

潘繼道

关键词

舊人 ; 西拉雅 ; 開山撫番 ; 田畝清丈單費 ; 大庄之役 ; 觀音山之役

期刊名称

史耘

卷期/出版年月

8期(2002 / 09 / 01)

页次

1 - 22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臺灣的河洛人、客家人總喜歡稱自己爲「人」或「咱們人」,而把跟自己語言不同的族群稱爲「外省人」或「番仔」;而原住民除了阿美、卑南及雅美族外,其餘各族也均以「人」自稱。在花蓮縣的富里鄉,居住了一群皮膚黝黑的人,他們有著原住民一般的臉孔,並說著特殊腔調的河洛話,而老人家習慣稱自己是「舊人」,東里村爲「大崖」。原來他們是西拉雅平埔族,因爲長期漢化,早已習慣漢人的文化跟表達方式,但漢人卻又不把他們當作是「人」,而稱他們爲「熟番」、「平埔番」或「埔里人」,爲了扳回一點自尊,他們自稱爲「舊人」,表示「我們比你還舊,我們的祖先比你們祖先還早來」。他們最初在後山建立穩固的發展基地就叫做「大庄」。他們經歷荷蘭、明鄭、大清帝國及日本帝國的統治,並在不同時期外來移民者的進墾下,生活空間不斷被侵擾。對於長年流浪,並歷經危險、異族挑戰才在後山紮根的部族,自然更珍惜這最後的根據地,一旦有侵犯或危及其生存的外來挑戰,勢必加以反擊。因而在「開山撫番」後,因徵收田畝清丈單費過於嚴苛、侮辱其婦女,及清軍壓迫而起來抵抗。今天的大庄,在山邊仍可見到舊人蹤影,而與漢人通婚的也不少,但願意承認自己就是平埔族的人卻很少,而且都說著河洛話;公廨中雖仍供奉著阿立祖,但信徒已逐漸減少,文化的流失與族群認同的「污名化」,真叫人歎惋!真期待大庄的「舊人」能夠有更多人出來大聲疾呼,珍視自己的族群與文化,而不要在漢化的洪流中變成了失根的民族。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安倍明義,《臺灣地名研究》(臺北;蕃語研究會,1938年),頁15及頁208-209,頁14-15及頁24,頁326,頁13,頁23
  2. 鳥居龍藏,〈東部臺灣に棲息する平埔種族〉,《蕃情研究會誌》,第2號(1899年),頁26
  3. (1961)。臺灣通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4. (1982)。南瀛論叢。臺南:臺南縣政府民政局。
  5. 《恆春縣志、臺東州采訪冊、小琉球漫誌》合訂本。臺北:臺灣大通書局。
  6. (1956)。臺灣經濟史四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7. (1968)。臺灣叢書。臺北:國防研究院出版部。
  8. 宮本延人,〈加走灣頭の熟蕃〉,《南方土俗》,第1卷第2號(1931年),頁135
  9. 今田嚴,〈大庄の平埔族〉(一),《南方土俗》,第2卷第2號(1933年),頁77,頁78
  10. 伊能嘉矩,《臺灣文化志》,下卷(東京:刀江書院,1928年),頁851
  11. MacKay, G.L.、周學普譯(1960)。臺灣六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2. 中村孝志、賴永祥譯(1955)。近代臺灣史要。臺灣文獻,6(2),57-58。
  13. 王育德。苦悶的臺灣。臺北:鄭南榕。
  14. 石萬壽(1985)。乾隆以前臺灣南部客家人的墾殖。東海大學歷史學報,7,7+10。
  15. 石萬壽(1990)。臺灣的拜壺民族。臺北:臺原出版社。
  16. 伊能嘉矩(1973)。臺灣蕃政志。臺北:祥生出版社。
  17. 宇驥(1970)。從生產形態與聚落景觀看臺灣史上的平埔族。臺灣文獻,21(1),3+5-6+9。
  18. 宋增璋(1980)。臺灣撫墾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 李國祁(1975)。清季臺灣的政治近代化─開山撫番與建省(一八七五~一八九四)。中華文化復興月刊,8(12),6。
  20. 林子候(1976)。牡丹社之役及其影響─同治十三年日軍侵臺始末─。臺灣文獻,27(3),36-41。
  21. 林燈炎譯、林清財校注(1987)。大庄「沿革」手寫文獻解說與摘譯。臺灣風物,37(4),111-114+116-121。
  22. 夏獻綸(1959)。臺灣輿圖。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23. 翁佳音(1991)。府城教會報所見日本領台前後歷史像。臺灣風物,41(3),96-98。
  24. 張耀錡(1968)。臺灣省通志稿。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25. 曹永和(1953)。鄭氏時代之臺灣墾殖。臺灣銀行季刊,6(1),194-197。
  26. 陳紹馨(1964)。臺灣省通志稿。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27. 喜安幸夫。臺灣島抗日秘史。臺北:鴻儒堂出版社。
  28. 黃茂卿(1991)。迪階觀音山教會早期五十年史。臺灣教會公報社。
  29. 黃富三(1981)。清代臺灣之移民的耕地取得問題及其對土著的影響(下)。食貨月刊,復刊11(2),29-30+32。
  30. 詹素娟(1986)。清代臺灣平埔族與漢人關係之探討。近代中國區域史討論會論文集,臺北:
  31.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1988)。臺灣史。臺北:眾文圖書公司。
  32. 劉良璧。重修福建臺灣府志。臺北:臺灣大通書局。
  33. 劉銘傳。劉壯肅公奏議。臺北:臺灣大通書局。
  34. 劉銘傳。劉壯肅公奏議。臺北:臺灣大通書局。
  35. 劉銘傳。劉壯肅公奏議。臺北:臺灣大通書局。
  36. 潘繼道(2001)。清代臺灣後山平埔族移民之研究。板橋:稻鄉出版社。
  37. 駱香林修(1959)。花蓮縣志稿。花蓮:花蓮縣文獻委員會。
  38. 戴炎輝(1984)。清代臺灣之鄉治。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39. 藤井志津枝(1983)。日本帝國主義的原型─剖析一八七一~七四年臺灣事件─。臺北:
被引用次数
  1. (2014)。原漢通婚家庭子女的族群認同與身分從屬。臺灣社會學刊,54,131-180。
  2. (2021)。從人際關係看清代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的政教關係。臺灣風物,71(2),147-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