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明清時期的杭州徽商-以黟縣宏村遷杭汪氏為例

并列篇名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Huizhou Merchants in Hangzhou-for Example in Yixian County Hong Village Wang Clan

DOI

10.6609/THC.2010.014.077

作者

張育滋(Yu-Tzu Chang)

关键词

宏村汪氏 ; 杭州 ; 徽商 ; 宗族 ; 鹽業 ; 典當 ; Hong village Wang clan ; Hangzhou ; Huizhou merchants ; clan ; salt Industry ; pawnbroking

期刊名称

史耘

卷期/出版年月

14期(2010 / 06 / 01)

页次

77 - 101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作為地域性商人群體之一的徽商,在明清的商業界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自明代中葉起,江南地區商品經濟的繁榮發展,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徽商前往江南各城鎮經商發展,而名列全國的重要都會之一的杭州,也成為徽商聚集的經商據點。宏村汪氏的汪元台家族,最初便因經營鹽業之需而遷居杭州,其後汪氏一族經由子孫的努力,由原先的客居轉而入籍杭州,於康熙朝起更利用家族業鹽所得,轉而投資經營杭州的典當業,因此名列杭州四大富室之一。此外,遷杭汪氏對於族中子弟的教育更是不遺餘力,除了重視儒家教育之外,也積極培養族中子弟的文化素養和休閒愛好。對於鄉里間的公益事業,更是竭盡所能,好善樂施,與鄰里建立和睦的關係。本文即以黟縣宏村汪氏為例,探討此汪氏家族的遷徙歷程及其在杭州經營的商業內容和舉業文化生活。

英文摘要

As one of the regional merchant communities, huizhou merchants play a vital role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commercial world. Since the middle of the Ming dynasty, the prosperity of the jiangnan area and relations of a developed commodity economy,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huizhou merchants leave for jiangnan towns doing their business. Hangzhou one of among the important national city, also be gathered into their business areas.The Wang Yuan Tai family had lived in Hong village, afterwards they move to Hangzhou in order to manage the salt industry in Hangzhou. By way of descendants' endeavor, their identity from the guest become naturalization of Hangzhou.In addition, they use the big profits from the family salt industry transfer to Hangzhou's pawnbroking in the Kangxi dynasty. So, the Wang Yuan Tai family ranked one of the four-rich families in Hangzhou. In addition, the Wang clan in Hangzhou have an eye to the education of their children's education. They not only emphasis on Confucian education, but also actively cultivate their children's cultural literacy and leisure hobbies. For the public welfare activities between neighborhood, they try to do as possible as they can. Because of they love to do philanthropic work, they also establish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with the neighborhood.This article for example in Yixian county Hong village Wang clan, discusses this Wang family the migration course and the commercial content which manages in Hangzhou and their cultural life.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2006)。歷代日記叢鈔。北京:學苑。
  2. 《汪氏振綺堂宗譜》,卷3〈志乘〉,頁6下。
  3. 《汪氏小宗譜》,卷4〈誌〉,頁15上。
  4. 《弘村汪氏家譜》,卷之12〈世系二房周晟公〉,頁2下。
  5. 《汪氏小宗譜》,卷4〈錄〉,頁26上。
  6. 《汪氏振綺堂宗譜》,卷3〈志乘〉,頁4上。
  7. 《歙新館著存堂鮑氏宗譜》(光緒元年刻本),卷2〈家傳〉,頁13。(藏於上海圖書館家譜收藏中心)
  8. 《平陽汪氏九十一世支譜》,卷上〈傳略〉,頁23上。
  9. 《汪氏支譜》(清同治6年刻本),卷一〈序〉。(藏於國立故宮博物院)
  10. 《汪氏振綺堂宗譜》(民國19年刻本),卷1〈世系〉,頁3下。(藏於國立故宮博物院)
  11. 《汪氏小宗譜》(光緒6年刻本),〈凡例〉,頁2上載「仁雅公始遷黟邑祖」、「宋處士橓先公者重始遷黟北祖也」。
  12. 《汪氏振綺堂宗譜》,卷3〈志乘〉,頁16上。
  13. 《汪氏振綺堂宗譜》,卷4〈遺訓〉,頁20上。
  14. 《汪氏振綺堂宗譜》,卷3〈志乘〉,頁17下、頁18上。
  15. 光緒6年《汪氏小宗譜》,卷4〈記〉,頁3上。
  16. 《平陽汪氏遷杭支譜》,卷5〈志乘〉,頁6下。(藏於國立故宮博物院)
  17. 光緒6年《汪氏小宗譜》,卷5〈傳略〉,頁4上。
  18. 清•永瑢等編撰,《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上海:商務印書館,1933),〈辦理四庫全書歷次聖諭〉,頁5。
  19. 《平陽汪氏九十一世支譜》,卷上〈記〉,頁3上。
  20. 《汪氏振綺堂宗譜》,卷3〈志乘〉,頁17上。
  21. (1995)。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台南:莊嚴文化。
  22. (2004)。西湖文獻集成。杭州:杭州出版社。
  23. 《汪氏振綺堂宗譜》,卷3〈志乘〉,頁18上。
  24. (2000)。四庫未收書輯刊。北京:北京出版社。
  25. (1962)。小方壺齋輿地叢鈔─第五帙。臺北市:廣文書局。
  26. 《汪氏振綺堂宗譜》,卷3〈志乘〉,頁17下。
  27. (1986)。高宗純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
  28. 《汪氏小宗譜》,卷5〈傳略〉,頁2上。
  29. 《弘村汪氏家譜》(清乾隆13年刻本),卷之首〈國朝本村惟昂公續序〉。(藏於安徽省安徽大學徽學研究中心特藏室)
  30. 《汪氏小宗譜》,卷4〈誌〉,頁9上-9下。
  31. 《鎮邑清水浦汪氏家譜》(民國4年刻本),卷首〈行狀 越國公行狀〉,頁26-29。(藏於國立故宮博物院)
  32. 《汪氏小宗譜》,卷4〈遺訓〉,頁20上。
  33. 明•張濤、謝陛纂修,《(萬歷)歙志》,卷五〈風土三〉。(藏於安徽省安徽大學徽學研究中心特藏室)
  34. 《汪氏小宗譜》,卷4〈誌〉,頁9上。
  35. 《汪氏小宗譜》,卷4〈錄〉,頁25上。
  36. 《汪氏小宗譜》,卷5〈傳略〉,頁11下。
  37. 《平陽汪氏九十一世支譜》,卷上〈傳略〉,頁24上。
  38. 《汪氏振綺堂宗譜》,卷3〈志乘〉,頁19下、頁20下。
  39. 《弘村汪氏家譜》,卷之12〈世系二房周晟公〉,頁3上、卷之21〈事實〉,頁80上。
  40. 《汪氏小宗譜》,卷5〈傳略〉,頁3上。
  41. 《汪氏振綺堂宗譜》,卷3〈志乘〉,頁18下
  42. 《平陽汪氏九十一世支譜》,〈凡例〉,頁1
  43. 《汪氏小宗譜》,卷4〈錄〉,頁25上-26下
  44. 《平陽汪氏九十一世支譜》(清同治6年刻本),卷上〈誌〉,頁10下。(藏於國立故宮博物院)
  45. 《汪氏振綺堂宗譜》,卷3〈志乘〉,頁1上。
  46. 《汪氏振綺堂宗譜》,卷3〈志乘〉,頁19下。
  47. 《汪氏振綺堂宗譜》,卷3〈志乘〉,頁22上
  48. 明唐順之(1979)。荊川先生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49. 明陳子龍(1962)。明經世文編。北京:中華書局。
  50. 明陳子龍(1962)。明經世文編。北京:中華書局。
  51. 明謝肇淛(2009)。五雜俎。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52. 明歸有光(1983)。震川先生集。臺北:源流。
  53. 明顧炎武(1966)。天下郡國利病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54. 後晉劉昫、楊家駱主編(1981)。新校本舊唐書。臺北:鼎文書局。
  55. 清丁廷楗修、趙吉士纂(1975)。(康熙)徽州府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56. 清丁廷楗修、趙吉士纂(1975)。(康熙)徽州府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57. 清方崇鼎、何應松纂修(1985)。(嘉慶)休寧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58. 清吳甸華修(1983)。(道光)黟縣續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59. 清吳甸華原修、吳子珏續修(1983)。黟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60. 清吳翟輯、劉夢芙點校(2006)。茗洲吳氏家典。合肥:黃山書社。
  61. 清李衛(1966)。敕修兩浙鹽法志。臺北:台灣學生書局。
  62. 清李衛總纂(1966)。敕修兩浙鹽法志。臺北:台灣學生書局。
  63. 清張廷玉、楊家駱主編(1980)。新校本明史并附編六種。臺北市:鼎文書局。
  64. 清趙吉士(2008)。寄園寄所寄。合肥:黃山書社。
  65. 清龔自珍(1959)。《龔自珍全集》第十輯《己亥雜詩》。北京:中華書局。
  66. 清龔嘉儁修、李榕纂(1974)。(民國)杭州府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67. 王廷元(1995)。論徽州商幫的形成與發展。中國史研究,1995(3),39-46。
  68. 石國柱修、許承堯纂(1971)。(民國)歙縣誌。臺北:成文出版社。
  69. 臼井佐知子、易惠莉譯、唐力行整理(1995)。徽州汪氏家族的遷徙與商業活動。1995(2)
  70. 余英時(2004)。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臺北:聯經。
  71. 李琳琦(2003)。明清徽州宗族與徽州教育發展。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31(5),504-509。
  72. 汪詒年纂輯(2007)。汪穰卿先生傳記。北京:中華書局。
  73. 范金民、夏維中(2002)。明清徽州典商述略。徽學,2002(2),129-138。
  74. 唐力行(1991)。論徽商的形成及其價值觀的變革。江淮論壇,1991(2),65-73。
  75. 常建華(2005)。明代宗族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76. 張海鵬主編、王廷元主編。徽商研究
  77. 陳去病(1999)。五石脂。上海:江蘇古籍。
  78. 陳劍峰、陳國燦(2003)。明清時期浙北杭嘉湖市鎮的徽商。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31(2),179-183。
  79. 陳學文(1997)。明清時期商業書及商人書之硏究。臺北:洪葉文化。
  80. 傅衣凌(1986)。明清時代商人及商業資本。新店:谷風出版社。
  81. 黃愛平(2001)。四庫全書纂修研究。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
  82. 趙華富(2004)。徽州宗族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
  83. 鄭小娟(2009)。論明清典當業興盛之原因。黑龍江史志,194(1),80-81。
  84. 鄭小娟、周宇(2009)。蓄水、反哺和信息終端-略論徽典對明清徽商集團發展壯大的三個基本功能。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3(1),108-112。
  85. 謝永平(2008)。明清徽商的興起與東南城鎮經濟的發展。南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4(2),8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