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周易•繫辭傳》“聖人”釋義

并列篇名

An Interpretation of "Sage" in the Zhouyi Xicizhuan

DOI

10.7044/NHCUE.200606.0155

作者

曾美雲(Mei-Yun Tseng)

关键词

周易 ; 繫辭 ; 聖人 ; 賢人 ; 君子 ; 儒家 ; 道家 ; Zhouyi ; Xici ; sage shengren ; wise man xianren ; gentleman junzi

期刊名称

新竹教育大學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22期(2006 / 06 / 01)

页次

155 - 18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聖人」一詞在傳統典籍中,往往作為最完美人格典型的代稱。《周易》經文雖無「聖人」之語,而〈繫辭傳〉則使用頻繁。透過分析可知:〈繫辭〉所稱「聖人」,必須齊備四項要素:一是智慧,既能「知周萬物」,又能「窮神知化」、「知易體道」。二是德行,聖人「順天知命,樂天不憂」、「道濟萬物,仁義為懷」、「居安思危,與民同患」、「履信思順,謙卑尚賢」。三是功業,聖人必有事業,無論作易、設教或制器,皆為利民。四是身份,雖有「內聖」之德慧、「外王」之事業,但欲稱「聖人」,則須同時具有「帝王」身份。此與後世純以德智立聖觀念不同,也反映出〈繫辭〉著成時代的思想觀念。此外,透過「聖人」角度對〈繫辭〉的學派歸屬加以探討,則知〈繫辭〉聖人之精神面貌,相當儒家化,傳文所透顯而出之價值觀念,於原始儒家中多半可以覓得源頭;相對地,〈繫辭〉「聖人」的特質或行事,卻頗有與道家精神背離者,故本文以為〈繫辭〉的思想義蘊近於儒家。

英文摘要

In Chinese classics, ”sage” is often used to denote the man of perfection. Although the term ”sage” is not found in Zhouyi, it is ubiquitous in Xicizhuan, a commentary of Zhouyi. Through an analysis of the passages referring to ”sages”, it is clear that the ”sage” in the Xicizhuan are people with the following qualities. First, a sage is one with great wisdom which allows him to be not only ”umnipotent”, but also be able to ”comprehending the most profound principles and signs”, or even ”knowing the mysterious and divine transformation.” In fact, his wisdom makes him not only comprehending the Dao but also be one with the Dao. Second, a sage is one with virtue. A sage follows the principle of heaven and earth. Therefore, he not only accepts his fate with content and ease, but also ”assisting the world with Dao.” Third, the sage is one with achievement. The sage can either created the Yi, setting up teaching or inventing tools to benefit people. Fourth, the sage is one with status. He must not only have the quality of sage and the achievement that benefits the world, but also have the empire in his hand. This is what makes the ”sage” in the Xicizhuan different from that of later texts in which the criteria set for ”sage” is based more on one's virtue only.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教育學
参考文献
  1. 林麗真(2000)。《列子》書中的「聖人」觀念及其思維特徵。文史哲,52,119-140。
    連結:
  2. 黃陶陶(2005)。孟子聖人論。語文學報,12,35-56。
    連結:
  3. 宋朱熹(1990)。四書章句集注。臺北:長安。
  4. 宋朱熹撰(1991)。周易本義。臺北:長安出版社。
  5. 宋呂祖謙著、清黎庶昌校(1965)。《百部叢書集成》1109冊。臺北:藝文印書館。
  6. 宋張載(1983)。張載集。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7. 宋程頤(1987)。易程傳。臺北:文津出版社。
  8. 宋程顥、程頤(1983)。二程集。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9. 宋黎靖德編(1980)。朱子語類。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0. 周左丘明傳、晉杜預注、唐孔穎達正義(1981)。左傳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11. 東漢許慎、清段玉裁注(1989)。說文解字。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12. 清孫希旦(1989)。禮記集解。北京:中華書局。
  13. 清陳立疏證(1994)。白虎通疏證。北京:中華書局。
  14. 漢毛公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正義(1981)。毛詩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
  15. 漢趙岐注、宋孫奭疏(1981)。孟子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16. 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正義(1981)。周易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
  17. 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1981)。論語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18. 王忠林(1985)。新譯荀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
  19. 王保玹(1994)。道家文化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 王博(1993)。道家文化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1. 王熙元(1976)。釋「聖人」。鵝湖,17,39-41。
  22. 王德有(1995)。國際易學研究。北京:華夏出版社。
  23. 宇同(1987)。中國哲學問題史。臺北:彙文堂出版社。
  24. 朱伯崑(1991)。易學哲學史。臺北:藍燈出版社。
  25. 牟宗三(1991)。心體與性體(一)。臺北:正中書局。
  26. 余英時(2005)。現代儒學的回顧與展望。上海:三聯書店。
  27. 吳怡(1993)。繫辭傳解義。臺北:三民書局。
  28. 呂紹綱(1996)。國際易學研究。北京:華夏出版社。
  29. 屈萬里(1988)。尚書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0. 范玉秋(2002)。孔子的聖人論初探。鵝湖,323,44-48。
  31. 唐君毅(1993)。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臺北:學生書局。
  32. 徐志銳(1986)。周易大傳新注。濟南:齊魯書社。
  33. 徐復觀(1994)。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學生書局。
  34. 高亨(1979)。周易大傳今注。濟南:齊魯書社。
  35. 張其成主編(1994)。易經應用大百科。南京:東南大學山版社。
  36. 陳奇猷(1987)。韓非子校釋。臺北:華正書局。
  37. 陳鼓應(1992)。莊子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8. 陳鼓應(1992)。易傳與道家思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9. 陳鼓應(1991)。老子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40. 陳鼓應主編(1995)。道家文化研究,第三輯-馬王堆帛書專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1. 傅佩榮(1988)。儒道天論發微。臺北:學生書局。
  42. 湯孝純(1995)。新譯管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
  43. 黃沛榮編(1991)。易學論著選集。臺北:長安山版社。
  44. 黃壽祺、張善文(1989)。周易譯注。上海:上海古籍山版社。
  45. 詹康(2004)。韓非的道、天命、聖人論及及缺口。漢學研究,22(2),155-188。
  46. 劉錦賢(2004)。易道之「懼以終始」論述。興大人文學報,34,1-44。
  47. 鄭金川(1987)。從聖人之道談易經繫辭傳的憂患意識。孔孟學報,53,111-146。
  48. 戴璉璋(1988)。易傳之形成及其思想。臺北:文津書局。
  49. 顧頡剛(1982)。古史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