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唐代官學教育的多元性與靈活性

并列篇名

The Plurality and Energies of the T'ang System of Public Education

DOI

10.29624/CHJH.200606.0001

作者

任育才(Yu-Tsai Jen)

关键词

唐代 ; 官學 ; 國子監 ; 國子大成 ; 教育思想 ; 課程 ; T'ang Dynasty ; public education ; the Imperial Academy ; Kuo-Tzee-da-Ch'eng graduate students ; the educational thoughts ; Curricula

期刊名称

興大歷史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17期(2006 / 06 / 01)

页次

1 - 26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唐代的國子監建置於太宗貞觀元年(627年),下轄六學,為官學教育的主體,其他機關亦可就所需或性質相近而設置學校,遂呈現多元性的發展。本論文分為七節,以討論和分析下列問題: 1.緒言:說明官學的性質和論析旨趣。 2.施教機關的多元性:說明六學二館以及醫藥學、獸醫學、天文學、卜筮學、音樂學、小給使學等官學多元性的設置。 3.施教層次的差別性:說明官學招收學生的階級性差異。 4.大學設置的完整性:說明國子監既有本科生部,後又增設研究生部,實為一完整的中央大學。 5.教育思想的突破性:說明釋奠禮的三教講論以及崇玄學的增設,突破了儒家獨尊的思想囿限。 6.施教的靈活性:說明經學教育的課程規劃多樣性,而學生可自由選課,且教師講課亦重比較分析,非僵固不化者。 7.結論

英文摘要

In 627 A. D. the Imperial Academy (Kuo-tzee-Chien) of the T'ang Dynasty was established in the capital. This was the education institution at the highest level. Under it were six departments. Besides these departments, other government institutions also had their own public schools, therefore, education developed flourishingly.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seven sections to discuss the following items detaildly: 1. Introduction. 2. The plurality of the Tang System of Public Education. 3. The system of admission of students in these schools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gradation of their forefathers' political ranks. 4. The Imperial Academy was, in fact, a complete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that included both graduate and undergraduate institutes. 5. The educational thoughts broke through the old style of Confucianism. 6. Its design of academic courses was versatile, such as (a) the major courses. (b) the Common Courses. (c) the basic Courses and (d) practices. The student might elect some subjects of study, and the lecturer explained passages in the textbook alertly.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大唐六典
  2. 新唐書
  3. 舊唐書
  4. 大唐六典
  5. 大唐六典
  6. 新唐書
  7. (1974)。唐代文化史。台北:商務印書館。
  8. 新唐書
  9. 新唐書
  10. 舊唐書
  11. 舊唐書
  12. 舊唐書
  13. (1981)。中央研究院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
  14. 新唐書
  15. 新唐書
  16. (1956)。述制。唐僕尚丞郎表,1,3。
  17. 大唐六典
  18. 舊唐書
  19. 唐會要
  20. 大唐六典
  21. 新唐書
  22. 大唐六典
  23. 舊唐書
  24. 舊唐書
  25. 舊唐書
  26. 舊唐書
  27. 大唐六典
  28. 大唐六典
  29. (2005)。中國中古的教育與學禮。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30. 新唐書
  31. 新唐書
  32. 大唐六典
  33. 高宗本紀上。舊唐書,4,82。
  34. 新唐書
  35. 舊唐書
  36. 舊唐書
  37. 舊唐書
  38. 唐會要
  39. 舊唐書
  40. (1987)。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
  41. 大唐六典
  42. 大唐六典
  43. (1972)。唐大詔令集。台北:鼎文書局。
  44. 舊唐書
  45. 新唐書
  46. 新唐書
  47. 新唐書
  48. 舊唐書
  49. 大唐六典
  50. 大唐六典
  51. (1987)。大不列顛百科全書。台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
  52. 新唐書
  53. 大唐六典
  54. 新唐書
  55. 新唐書
  56. 大唐六典
  57. 大唐六典
  58. 新唐書
  59. 大唐六典‧國子監
  60. (1968)。唐代政教史。台北:中華書局。
  61. 王溥(1970)。唐會要。台北:世界書局。
  62. 王壽南著(1986)。隋唐史。台北:三民書局。
  63. 伍振鷟(1960)。唐國子監隸六學考。教育研究所集刊,3,271。
  64. 吳兢(1991)。貞觀政要。長沙:岳麓書社。
  65. 李延壽(1974)。北史。北京:中華書局。
  66. 周紹良主編(1992)。唐代墓誌彙編。上海:古籍出版社。
  67. 周墀。全唐文
  68. 拙著(1997)。唐代官學體系的形成。中興大學文史學報,27
  69. 唐玄宗御撰、李林甫注(1968)。大唐六典。台北:文海出版社。
  70. 高氏近著(2005)。中國中古的教育與學禮。台北: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71. 高明士。中國中古的教育與學禮
  72. 高明士(1977)。唐代學制之淵源及其演變。台灣大學歷史系學報,4
  73. 高明士著(1984)。唐代東亞教育圈的形成。台北:國立編譯館。
  74. 張說。全唐文
  75. 劉昫(1976)。舊唐書。台北:鼎文書局。
  76. 劉海峰(1991)。唐代教育與選舉制度綜論。台北:文津出版社。
  77. 歐陽修‧宋祁(1976)。新唐書。台北:鼎文書局。
  78. 韓愈。全唐文
  79. 嚴耕望(1991)。嚴耕望史學論文選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80. 蘇頲。全唐文
  81. 饒宗頤(1982)。選堂集林。香港:中華書局香港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