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儒家思想觀照下的中國近代史學觀念

并列篇名

The Confucian's Perspective on the Ideas of Historiography in Chinese Modern History

DOI

10.29624/CHJH.200711.0003

作者

楊志遠(Chih-Yuan Yang)

关键词

史學觀念 ; 儒家思想 ; 傳統史學 ; 變易史觀 ; 義理史觀 ; ideas of historiography ; Confucian's thoughts ; traditional historical study ; bian-i-shi-guan ; i-li-shi-guan

期刊名称

興大歷史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19期(2007 / 11 / 01)

页次

81 - 121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要理解中國近代史學觀念的形成與轉變,自然不能忽略近百年來史學研究的轉向。嚴格區分,中國古代學術並無西方近代意義的學科分類,經、史、子、集是圖書目錄,而非學術分類。然而今天我們要回過頭去瞭解,卻又不免帶有我們所熟知的西方分類法去思考,在這一來一往中,如何去釐清傳統史學與近代西方歷史學間的「差異性」呢?中國究竟有無「歷史」?或者是說有無「史學」?此類問題的思考,在近代不斷反復刺激著史學工作者,不過這種種的反思,往往深受西方學者的引導,少有從傳統出發做深層的批判。事實上,中國不但有歷史,更有令人稱羨的史學(當然這裏指稱的史學,是具有中國傳統史學所包含的事、文、義的意涵),如果回過頭去,以中國傳統史學的闡釋來理解西方的史學,不知近代以前西方的史學能否成立?中國近代的歷史是充滿危機的歷史,然而危機感造就了歷史意識,但歷史意識不是孤立的存在,它深受歷史知識的影響,而歷史知識又受到歷史解釋的驅使,使得「歷史意識」(historical consciousness)、「歷史知識」(historical knowledge)、「歷史解釋」(historical interpretation)形成相互影響的網絡。此一「網絡」構成了「史學觀念」(ideas of historiography),它是一個複數的觀念集合體(complex of ideas),在歷史進程中存在著不同的史學觀念,並影響著人們對歷史闡釋的根本看法。本文的主旨是想要釐清,中國史學在近代時間歷程中,傳統儒家思想是否仍發揮其自身的影響力,並持續的對逐漸轉變的傳統史學觀念,產生一定程度的制約,雖然時間愈往後,西方史學的影響便愈深,但受儒家思想影響的傳統史學,並未因此消亡,反而形成一種不同於西方的歷史論述,其主要特徵為變易史觀及義理史觀。

英文摘要

To understand the formation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ideas of historiography in Chinese Modern History, one should never neglect the change of the research methods on the study of Chinese history in the last century. Strictly speaking, unlike the western societies,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the historical study in ancient Chinese are based on jing、shi、zi、ji, which are considered to be a catalogue of books instead of a category of science, while the western scientific research is based on the meaningful scientific categorization. However, we could not help but applying what we have learned about the western methods of scientific categorization when we try to study the past history. Therefore, there are many inspiring questions continuously raised by modern historians: for example, how could we clarify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tudy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history and the western modern history? Is there on earth a so-called ”history” in China? Or is there any study like ”historiography”? Nevertheless, most of the modern historians have been guided by the western ways of thinking so they have spontaneously answered the questions mostly from the western view points but with little traditional in-depth historical criticism. As a matter of fact, China not only has history but also the profound knowledge historical study, meaning that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historical study on the meaning of the events, documents and consciousness. We are wondering if the western historical study before the modern period is successful when we apply the method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historical study to interpret the western historical study. In short, Chinese modern history is a history full of crises which have simultaneously achieved the certain level of historical meaning. However, the meaning of history doesn't exist alone without the influence of the historical knowledge that is enhanced by historical interpretation, resulting in a bound web among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historical knowledge, as well as historical interpretation. Such web has formed the ideas of historiography, which is a complex of ideas existing in the process of historical study as well as influencing the people's perspectives on historical interpretation. Therefor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clarify how the traditional Confucian's thoughts influence the study of Chinese modern history and how it restricts the consistent change of the modern historical study. Although there is a great impact from the western historical study, the traditional historical study influenced by Confucian's thoughts does not disappear; on the contrary, it has formed a unique way of interpreting history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western historical study-that is bian-i-shi-guan and i-li-shi-guan.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2004)。錢牧齋的史筆。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4(2),50。
    連結:
  2. George G. Iggers,Q. Edward Wang(2001).Western Philosophy of History and Confucianism.台大歷史學報,27,21-35.
    連結:
  3. 勞悅強(2005)。川流不舍與川流不息-從孔子之歎到朱熹的詮釋。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6,251-286。
    連結:
  4. 劉述先(2001)。從發展觀點看《周易》時間哲學與歷史哲學之形成。台大歷史學報,27,1-20。
    連結:
  5. (1965)。皇清經解續(編)·書古微(十一)·甫刑發微。台北:藝文。
  6. (1997)。論語·陽貨。台北:藝文。
  7. (1988)。民國梁任公先生年譜‧致南海書。台北:商務。
  8. (1978)。增廣海國圖志·海國圖志後敘。台北:珪庭。
  9. (1980)。史通·忤時。台北:里仁。
  10. (1963)。崔氏遺書序目(一)。台北:世界。
  11. (1997)。論語·憲問。台北:藝文。
  12. (1985)。章學誠遺書·丙辰劄記。北京:文物。
  13. (1985)。新唐書糾謬(一)·序。北京:中華。
  14. (1986)。儒學第三期發展的前景問題。明報月刊,1
  15. (1989)。考信錄(下)·洙泗考信錄自序。台北:世界。
  16. (1987)。康南海先生遺著彙刊·禮運注。台北:宏業。
  17. (1985)。章學誠遺書·史德。北京:文物。
  18. (2003)。歷史本體論·己卯五說。北京:三聯。
  19. (2003)。二十世紀儒學研究大系。北京:中華。
  20. (1980)。史通通釋·疑古。台北:里仁。
  21. (1975)。龔自珍全集·尊史。台北:河洛。
  22. (1995)。史記·高祖本紀。台北:鼎文。
  23. (1997)。論語·子罕。台北:藝文。
  24. (1985)。章學誠遺書·原道下。北京:文物。
  25. (1986)。儒學第三期發展的前景問題。明報月刊,3
  26. (1984)。魏源集(一)·默觚下·治篇三。台北:漢京。
  27. (1997)。論語·八佾。台北:藝文。
  28. (1984)。魏源集(一)·籌河篇下。台北:漢京。
  29. (1986)。儒學第三期發展的前景問題。明報月刊,2
  30. (1984)。魏源集·子思子章句序。台北:漢京。
  31. (1975)。龔自珍全集·古史鉤沈論二。台北:河洛。
  32. (2000)。朱子文集·讀大紀。台北:德富文教基金會。
  33. (1981)。鵝湖。台北:鵝湖。
  34. (1975)。龔自珍全集‧乙丙之際箸議第七。台北:河洛。
  35. (1984)。魏源集(一)·默觚上·學篇一。台北:漢京。
  36. (1987)。康南海先生遺著彙刊·重刻偽經考後序。台北:宏業。
  37. (1995)。史記·六國年表序。台北:鼎文。
  38. (1987)。康南海先生遺著彙刊·春秋筆削大義微言考自序。台北:宏業。
  39. (1998)。弢園文新編·普法戰紀後序。北京:三聯。
  40. (1998)。弢園文新編·講學牛津。北京:三聯。
  41. (1996)。通典(一)·職官十三·王侯總敘。北京:中華。
  42. (1966)。雕菰集(三)·易圖略自序。台北:商務。
  43. (1975)。龔自珍全集·乙丙之際箸議第九。台北:河洛。
  44. (1995)。司馬遷的人格與風格。台北:開明。
  45. (1995)。史記·太史公自序。台北:鼎文。
  46. (1989)。考信錄(上)·考信錄提要。台北:世界。
  47. (1985)。章學誠遺書·答客問上。北京:文物。
  48. (1995)。漢書·司馬遷傳。台北:鼎文。
  49. (1998)。譚嗣同全集·仁學十八。北京:中華。
  50. (1995)。史記·太史公自序。台北:鼎文。
  51. (1982)。朱子語類·繫辭上。台北:正中。
  52. (1997)。孟子·離婁下。台北:藝文。
  53. (1984)。魏源集(一)·默觚下·治篇五。台北:漢京。
  54. (1998)。章學誠の知識論-考證學批判を中心として。東京:創文社。
  55. (1984)。魏源集·默觚上·學篇九。台北:漢京。
  56. (1985)。章學誠遺書·易教上。北京:文物。
  57. (2000)。朱子文集·答趙幾道(二)。台北:德富文教基金會。
  58. (1999)。己亥雜詩四十四。北京:中華。
  59. (1955)。老子本義。台北:世界書局。
  60. (1980)。史通·曲筆。台北:里仁。
  61. (1997)。論語·述而。台北:藝文。
  62. (1988)。文獻通考·經籍考·經·春秋。上海:上海古籍。
  63. (2002)。校禮堂文集·戴東原先生事略狀。上海:上海古籍。
  64. (1998)。譚嗣同全集·仁學四十八。北京:中華。
  65. (1982)。朱子語類·為政下。台北:正中。
  66. (1967)。海國圖志·東南洋序。台北:成文。
  67. (1985)。章學誠遺書·與邵二雲論文。北京:文物。
  68. (1999)。明清論叢。北京:紫禁城。
  69. (1984)。魏源集·道光洋艘征撫記上。台北:漢京。
  70. (2002)。弢園文錄外編·普法戰紀前序。上海:上海書店。
  71. (1997)。左傳·昭公32年。台北:藝文。
  72. (1989)。考信錄(上)·考信錄提要。台北:世界。
  73. (1960)。皇清經解·春秋公羊何氏釋例敘。台北:藝文。
  74. (1975)。龔自珍全集·五經大義終始答問一。台北:河洛。
  75. (1987)。康有為全集(一)·康子內外篇·理學篇。上海:上海古籍。
  76. (1989)。清代學術概論。台北:中華。
  77. (1987)。康南海先生遺著彙刊·大同書。台北:宏業。
  78. (1985)。章學誠遺書·原道上。北京:文物。
  79. (1984)。魏源集(一)·默觚下·治篇十六。台北:漢京。
  80. David Schaberg(2001).A Patterned Past: Form and Thought in Early Chinese Historiography.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81. Laurence A. Schneider著、梅寅生譯(1984)。顧頡剛與中國新史學。台北:華世。
  82. Stephen W. Durrant(1995).The Cloudy Mirror: Tension and Conflict in the Writing`s of Sima Qian.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83. 王中江(2001)。經學今詮續編。瀋陽:遼寧教育。
  84. 王天根(2002)。《天演論》的早期稿本及其流傳考析。史學史研究,3,68-73。
  85. 王汎森(1987)。古史辨運動的興起。台北:允晨。
  86. 王家儉(1994)。清史研究論藪。台北:文史哲。
  87. 王健文(1992)。一個寂寞的史家-典範變遷中的崔述。成大歷史學報,18,153-172。
  88. 王晴佳。章學誠之史學觀與現代解釋學。書寫歷史,1,212-223。
  89. 王葆玹(1997)。今古文經學新論。北京:社會科學。
  90. 王樾(1992)。五四精神的解咒與重塑。台北:學生。
  91. 朱本源(1997)。司馬遷的史學原理本於《六經》。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26(1),95-104。
  92. 朱本源(1992)。詩亡然後春秋作論(續)。史學理論研究,3,55-61,151。
  93. 朱本源(1992)。詩亡然後春秋作論。史學理論研究,2,47-55。
  94. 江素卿(1997)。論章實齋之準經衡史。第五屆清代學術研討會,高雄:
  95. 牟宗三(2003)。牟宗三先生全集:道德的理想主義。台北:聯經。
  96. 牟宗三(1949)。儒家學術之發展及其使命。民主評論,1(6)
  97. 何澤恆(1990)。焦循研究。台北:大安。
  98. 余英時(1996)。論戴震與章學誠。台北:東大。
  99. 吳懷祺(2003)。易學與史學。北京:中國書店。
  100. 吳懷祺(2003)。易學與史學。北京:中國書店。
  101. 吳懷祺(1992)。宋代史學思想史。合肥:黃山書社。
  102. 呂謙舉(1979)。中國史學史論文選集(一)。台北:華世。
  103. 李淑珍(2002)。「經學式」、「科學式」與「理學式」的歷史詮釋學。當代,178,32-55。
  104. 杜維運(2004)。中國史學史。台北:三民。
  105. 汪子春、張秉倫(1983)。達爾文學說在中國初期的傳播與影響。中國哲學,9,365-387。
  106. 汪高鑫、董文武(2002)。朱熹的歷史觀及其易學思維特徵。河北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25(4),68-71。
  107. 汪榮祖(1983)。晚清變法思想論叢。台北:聯經。
  108. 汪榮祖(2002)。史學九章。台北:麥田。
  109. 汪榮祖(1994)。「吾學卅歲已成」:康有為早年思想析論。漢學研究,12(2),51-62。
  110. 房德鄰(1990)。康有為和廖平的一樁學術公案。近代史研究,4,80-93。
  111. 林時民(2005)。統帥與鑰匙-中國傳統史學十五論。台北:稻香。
  112. 林時民(2004)。「文史通義」的通與義。東吳歷史學報,11,329-346。
  113. 林載爵(1975)。譚嗣同評傳。台中:東海歷史所。
  114. 林載爵(1981)。中國文化新論-根源篇。台北:聯經。
  115. 邵東方(1997)。崔述在清代儒學定位之重新考察。中國文哲研究集刊,11,219-280。
  116. 邵東方(1998)。崔述與中國學術史研究。北京:人民。
  117. 胡訓正(1995)。詮釋與創造-傳統中華文化及其未來發展。台北:聯經。
  118. 胡楚生(1988)。清代學術史研究。台北:學生。
  119. 范廣欣(2002)。「懷柔遠人」的另一詮釋傳統-從郭嵩燾的進路談起。當代,177,66-83。
  120. 孫春在(1985)。清末的公羊思想。台北:商務。
  121. 徐復觀(1987)。中國人性論史。台北:商務。
  122. 徐善偉(2002)。想像史研究述評。學術研究,7
  123. 袁行霈(2002)。逝川之嘆-古代哲人和詩人對時間的思考。中國文化研究,秋之卷,1-5。
  124. 袁保新(1997)。老子哲學之詮釋與重建。台北:文津。
  125. 張立文(1994)。中國哲學範疇精選叢書(一)-道。台北:漢興書局。
  126. 張光前(1992)。章學誠關於「道」的理論。輔大中研所學刊,2,81-106。
  127. 張哲郎(1986)。道德判斷與歷史研究。中西史學史研討會論文集,台中:
  128. 張壽安(1997)。龔自珍學術思想研究。台北:文史哲。
  129. 張壽安(1994)。以禮代理-凌廷堪與清中葉儒學思想之轉變。台北:中研院近史所。
  130. 張德勝(1989)。儒家倫理與秩序情結-中國思想的社會學詮釋。台北:巨流。
  131. 張麗珠(1999)。清代義理學新貌。台北:里仁。
  132. 梁乃崇(1996)。時間起於變易。第四屆佛學與科學研討會論文集,台北:
  133. 梁啟超(1989)。清代學術概論。台北:中華。
  134. 陳志明(1993)。顧頡剛的疑古史學-及其在中國現代思想史上的意義。台北:商鼎。
  135. 陳其泰(1997)。清代公羊學。北京:東方。
  136. 陳弱水(2006)。公共意識與中國文化。北京:新星。
  137. 陳寅恪(2001)。金明館叢稿二編。北京:三聯。
  138. 陳啟雲(1994)。從東西文化、學術、思想看「易學」的意義和特色。周易研究,1,42-51。
  139. 章學誠(1990)。何炳松論文集。北京:商務。
  140. 彭明輝(1991)。疑古思想與現代中國史學的發展。台北:商務。
  141. 湯志鈞(2002)。大同「三世」和天演進化。史林,2,51-59。
  142. 賀廣如(2000)。論譚嗣同的變法與復古。人文學報,22,138-175。
  143. 賀廣如(1999)。魏默深思想探究-以傳統經典的詮說為討論中心。台北:台大文史叢刊。
  144. 黃文江(2000)。王韜與近代世界。香港:香港教育。
  145. 黃俊傑(1996)。中國古代思維方式探索。台北:正中。
  146. 黃俊傑、古偉瀛(2004)。當代儒學與西方文化(歷史篇)。台北:中研院文哲所。
  147. 黃彰健(1982)。經今古文學問題新論。史語所集刊,79
  148. 楊向奎(1994)。再論時間與空間。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學報,3,1-8。
  149. 楊志遠(2000)。晚清公羊學者的歷史解釋。吳鳳學報,8,297-309。
  150. 楊志遠(2002)。章學誠與浙東學派。吳鳳學報,10,157-163。
  151. 楊志遠(1995)。章學誠的史論及其影響。吳鳳學報,3,41-76。
  152. 楊志遠(1998)。章學誠論「道」。中國文化月刊,219,36-48。
  153. 雷家驥(1990)。中古史學觀念史。台北:學生。
  154. 蒙文通(1995)。經史抉原·中國史學史。成都:巴蜀書社。
  155. 趙翼(2001)。廿二史劄記(下)·和議。北京:中華。
  156. 齊思和(1981)。中國史探研。北京:中華。
  157. 劉笑敢(1997)。老子。台北:東大。
  158. 劉連開(1995)。理學和兩宋史學的趨向。史學史研究,1,50-57。
  159. 蔣大椿(1995)。龔自珍歷史認識思想略探。近代史研究,1,62-74。
  160. 鄭吉雄(1992)。論章學誠的「道」與經世思想。台大中文學報,5,303-328。
  161. 鄧志峰(2004)。義法史學與中唐新史學運動。復旦學報(社科版),6,29-39。
  162. 戴景賢(1989)。章實齋「道」與「理」之觀念及其推衍。清代學術研討會-思想與文學(第一屆),高雄:
  163. 謝金美(1998)。崔東壁學述(上、下)。台北:國立編譯館。
  164. 羅炳良(2000)。18世紀中國史學理論的新成就-論章學誠關於史學性質的認識。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3),36-44。
  165. 羅檢秋(2004)。從清代漢宋關係看今文經學的興起。近代史研究,1,39-41。
  166. 羅檢秋(1995)。近代史研究
  167. 顧昕(1992)。中國史學的意識形態化傳統-從道德主義的目的論到科學主義的歷史決定論。當代,80,58-79。
被引用次数
  1. 葉茉俐(2019)。運用「歷史」表述之策展設計-以「潮代」展為例。設計學研究,22(2),7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