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清代官方對民間秘密宗教醫療傳教活動的審理-以乾嘉道時期為例

并列篇名

The Cases of Official Condemnation about Medical and Disseminative Activities of Folk Secret Religious Sects in Ch'ing Dynasty

DOI

10.29624/CHJH.200902.0002

作者

邱麗娟(Li-Chuan Chiu)

关键词

民間秘密宗教 ; 醫療傳教 ; 教案審理 ; 清代律例 ; Folk Secret Religious Sects ; Preachment by Medicine ; Condemnation of Religious Cases ; The Laws of Ch'ing Dynasty

期刊名称

興大歷史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21期(2009 / 02 / 01)

页次

39 - 69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清代民間秘密宗教盛行於底層社會,教內師父經常以治病為傳教手段,藉此吸引平民百姓拜師入教。教派內運用的醫療方法頗多,諸如針灸按摩之類的中醫術,以及茶葉治病、誦念經卷、畫符念咒、燒香祈禱、坐功運氣等療法。大體而言,秘密宗教師父為人治病過程較為簡易,但仍時見療效,因患者透過宗教儀式,可獲得身心平衡,有益病情改善。總之,秘密宗教的醫療活動可為平民百姓提供一條求醫稱便、療程簡易、費用省簡、尚具療效的治病途徑,促使其願意嘗試求醫、進而拜師習教,對教派擴展頗具影響。 然而,清廷為了維護善良風俗與鞏固政權的目的,對秘密宗教採取禁止、打壓措施。在官方眼中,秘密宗教的醫療活動即是蠱惑人心的不法邪術,大肆批評並強力取締,以嚴法懲辦。官方查辦教案、審擬教內人士罪刑時,較少從他們的醫療過失情形量刑,而主要就其傳教活動部份,依《大清律例》擬罪,其刑責有日漸嚴厲趨勢。官方針對治病師父的擬罪原則,係視其教內主從身份與教派性質而論,罪重者處以絞刑或是凌遲處死,罪輕者則受到發邊地為奴、充軍或杖責處分。至於官方對患者的擬罪則相對較為寬容,多以至邊地充當奴隸或軍人,或是杖責為主。由於官方嚴加查辦教案,並以重刑定罪,對教派發展產生相當抑制作用。

英文摘要

The development of folk secret religious sects flourished in Ch'ing period. The sects were widely prevalent among the lower strata society. According to the record of official files, many masters of the sects preached their sects by means of medicine, because it was easier to attract common people to join their religious activities. The medical methods of the sects included Chinese medical science (such as massage, acupuncture), treatment by tea leaves, reciting scripture and incantation, drawing charms, drinking charm water, burning joss sticks, meditation, circulation of breath, etc. Although the course of the treatment looked easily, it seemed to take curative effect. When the patients followed the process of religious rite, they could get physical and mental balance. In short, the medical activities of the sects offered the convenient, cheap and effective medical treatment to common people, attracted them to join the sect. The method of preachment by medicine could make effec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ects. However, the Ch'ing government restrained the existence of the sects in order to maintain good custom and strengthen political power. Therefore, they regarded the medical activities of the sects as evil ways, and sentenced the sects severely. The officials drew severer punishment according to the laws to the people of the sects. The officials condemned sentence to the masters of the sects depending on their status of sects and the character of sects. The punishment of the masters included death by hanging or executing cruelly, to be slaves and soldiers in the frontier, and sticking their body. The officials treated the patients of the sects more lenient than masters, and mainly drew their sentence to be slaves and soldiers in the frontier, and sticking their body. For the Ch’ing government investigated the sects positively, and condemned sever sentenc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ects was greatly oppressed.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邱麗娟(2007)。清乾隆至道光年間民間秘密宗教的醫者研究。臺灣師大歷史學報,37,93-101。
    連結:
  2. 邱麗娟(2007)。清代民間秘密宗教的醫療活動:以病患求醫、入教為中心。臺灣師大歷史學報,38,155-162。
    連結:
  3. (1767)。大清高宗純皇帝實錄。
  4. (1833)。軍機處檔·月摺包。
  5. (1801)。大清文宗顯皇帝實錄。
  6. (1817)。軍機處檔·月摺包。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7. (1964)。大清宣宗成皇帝實錄。臺北:華聯出版社。
  8. (1784)。軍機處檔·月摺包。
  9. (1832)。奏摺檔。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10. (1834)。軍機處檔·月摺包。
  11. (1832)。上諭檔。
  12. (1838)。宮中檔道光朝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13. (1817)。上諭檔。
  14. (1963)。史料旬刊。
  15. (1972)。那文毅公奏議。臺北:文海出版社。
  16. (1814)。大清仁宗睿皇帝實錄。
  17. (1993)。雍正起居注。北京:中華書局。
  18. (1972)。那文毅公奏議。臺北:文海出版社。
  19. (1817)。軍機處檔·月摺包。
  20. (1815)。宮中檔嘉慶朝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21. (1999)。安恙:近世中國兒童的疾病與健康。臺北:聯經出版社。
  22. (1814)。宮中檔嘉慶朝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23. (1802)。剿辦教匪檔。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24. 欽定大清會典事例。
  25. (1976)。欽定大清會典事例。臺北:新文豐出版社。
  26. (1730)。起居注冊。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27. (1817)。《上諭檔》(方本)。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28. (1739)。大清高宗純皇帝實錄。
  29. (1963)。史料旬刊。臺北:國風出版社。
  30. (1817)。上諭。軍機處檔·月摺包。
  31. (1746)。大清高宗純皇帝實錄。
  32. (1836)。外紀檔。
  33. (1778)。軍機處檔·月摺包。
  34. 欽定大清會典事例。
  35. (1964)。大清仁宗睿皇帝實錄。臺北:華聯出版社。
  36. (1814)。上諭檔。
  37. (1964)。世祖章皇帝實錄。臺北:華聯出版社。
  38. (1964)。大清高宗純皇帝實錄。臺北:華聯出版社。
  39. (1991)。欽定大清會典事例。臺北:文海出版社。
  40. 侯岡玉供詞。軍機處檔·月摺包。
  41. 清祝慶祺編(2004)。刑案匯覽三編。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
  42. 清崑岡修(1997)。續修四庫全書:欽定大清會典事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3. 清黃育楩、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編(1982)。清史資料。北京:中華書局。
  44. 清黃育楩、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編(1982)。清史資料。北京:中華書局。
  45. 清黃育楩、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編(1982)。清史資料。北京:中華書局。
  46. Barend J. Ter Harr(1992).The White Lotus Teachings in Chinese Religious History.Leiden:E.J. Brill.
  47. D.布迪、C.莫里斯原著、朱勇譯(1995)。中華帝國的法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48. 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1983)。清代農民戰爭起義史資料選編。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49. 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1983)。清代農民戰爭起義史資料選編。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50. 中國第一歷史館檔案館編(2000)。嘉慶年間紅陽教案。歷史檔案,1
  51. 孔祥濤、蔡少卿主編(1998)。中國秘密社會概觀。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52. 余新忠(2003)。清代江南的瘟疫與社會:一項醫療社會史的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53. 宋軍(2002)。清代弘陽教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54. 沈大明(2007)。《大清律例》與清代的社會控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55. 林乾良、陳小忙編著(1998)。中國茶療。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
  56. 林富士(2005)。中國的「巫醫」傳統。「從醫療看中國史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
  57. 邱仲麟(2005)。明代的醫療社會史-以執業樣態、醫病關係為中心的考察。「從醫療看中國史學術研討會」論文
  58. 邱麗娟(2003)。清乾嘉道時期紅陽教的醫療傳教。臺南師院學報(人文與社會類),37(1),28-31。
  59. 邱麗娟(2006)。畫符念咒:清代民間秘密宗教的符咒療法。人文研究學報(臺南大學),40(2),33-38。
  60. 邱麗娟(2006)。清代民間秘密宗教的誦經療法。人文研究學報(臺南大學),40(1),73-76。
  61. 邱麗娟(2005)。以茶治病:清代中期紅陽教的茶療法。南大學報(人文與社會類),39(2),72-77。
  62. 邱麗娟(2005)。以茶治病:清代中期紅陽教的茶療法。南大學報(人文與社會類),39(2),72-75。
  63. 侯杰、范麗珠(1994)。中國民眾宗教意識。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64. 姚雨薌原纂、胡仰山增輯(1987)。大清律例會通新纂。臺北:文海出版社。
  65. 孫家紅(2007)。清代的死刑監候。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66. 徐傳宏編著(2000)。茶坊。北京:農村讀物出版社。
  67. 祝平一(2005)。明、清之際江南地區的醫病關係。「從醫療看中國史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
  68. 袁和平(1992)。中國飲茶文化。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69. 馬西沙(1989)。清代八卦教。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70. 張晉藩主編(1994)。清朝法制史。北京:法律出版社。
  71. 梁其姿、張國剛主編(2001)。中國社會歷史評論。北京:中華書局。
  72. 梁景之(2004)。清代民間宗教與鄉土社會。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73. 莊吉發(1991)。從取締民間祕密宗教律的修訂看清代的政教關係。第二屆中國政教關係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74. 莊吉發(2002)。真空家鄉:清代民間秘密宗教史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75. 莊吉發(2002)。真空家鄉:清代民間秘密宗教史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76. 莊吉發(2000)。清史論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77. 莊吉發(2002)。真空家鄉:清代民間秘密宗教史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78. 莊吉發、淡江大學歷史系主編(1991)。從取締民間秘密宗教律的修訂看清代的政教關係。第二屆中國政教關係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79. 陳羿芬(200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
  80. 陳樂平(1997)。醫俗史。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81. 董至善(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
  82. 劉子揚(1983)。清代祕密宗教檔案史料概述。歷史檔案,3,127-128。
  83. 劉子揚、張莉編(2006)。清代查辦秘密社會案。北京:線裝書局。
  84. 劉平(2002)。文化與叛亂:以清代秘密社會為視角。北京:商務印書館。
  85. 鄭永華(2003)。清代秘密教門治理。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86. 鄭泰、田濤點校(1994)。大清律例。北京:科學出版社。
  87. 濮文起(1993)。天地門教鈎沉。天津社會科學,1,74。
被引用次数
  1. 齊汝萱(2017)。近十五年來(2000-2015)清代民間秘密宗教研究的回顧。史耘,18,135-162。
  2. 王一樵(2011)。清朝乾嘉時期庶民社會的邪教恐懼與秩序危機:以檔案中的民間秘密宗教案件為中心。政大史粹,20,95-139。
  3. (2020)。中國傳統醫學社群對於「祝由」療法的評價與態度─從隋唐到清代。新史學,31(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