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隋煬帝立儲問題研究

并列篇名

The Research on the Successor to the Throne in Sui Yang-Ti Dynasty

DOI

10.29624/CHJH.201106.0001

作者

朱振宏(Chen-Hung Chu)

关键词

隋朝 ; 隋煬帝 ; 楊廣 ; 儲君 ; 皇位繼承 ; Sui Dynasty ; Sui Yang-ti(隋煬帝) ; Yang Kuang(楊廣) ; crown prince ; hand down the throne

期刊名称

興大歷史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23期(2011 / 06 / 01)

页次

1 - 40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旨在探討隋煬帝一朝的立儲問題。煬帝登基帝位後,曾立長子楊昭為皇太子,然而,大業二年(606)七月,楊昭因勞疾薨逝,自此煬帝一朝儲位懸虛未決,直至煬帝在江都宮被弒,太子始終沒有確立。煬帝在楊昭死後雖不再預立儲君,但並非表示他不關心立儲問題。大業四年(608)以前,煬帝一度以次子楊暕為儲位的接任人選,並給予大力的栽培;但是,隨著楊暕不法驕奢行為一一暴露,煬帝轉而培養楊侗、楊侑為接班人。煬帝於大業十四年(618)被弒,隋朝宗室楊浩、楊侗、楊侑、楊政道先後被各割據群雄及東突厥擁立為帝,建立短暫政權,但此四人皆僅是群雄、外族扶立下的傀儡,完全不具自主性。李淵建唐,平定各方割據勢力統一全國、太宗世民北討東突厥,楊政道南歸唐廷後,煬帝的立儲問題以及帝位之爭,才終告結束。

英文摘要

The article aims at probing into the question about succeeding to the throne in Sui Yang-ti(隋煬帝)dynasty. Yang Chao(楊昭), the first son of Sui Yang-ti, was commanded to be the crown prince. In the second year of Ta-yeh(大業), Yang Chao died of sickness in July. The Successor was hanging in suspense till the death of Sui Yang-ti in the fourteenth year of Ta-yeh. After the death of Yang-chao, I think, Sui Yang-ti tended to nominate Yang Chien(楊暕) as the successor before the fourth year of Ta-yeh. With his dissatisfaction with Yangm Chien, Sui Yang-ti turned to cultivate Yang Tung(楊侗) and Yang Yow(楊侑) as the successors elected to the throne. Yang Hao(楊浩), Yang Tung, Yang Yu and Yang Cheng-tao(楊政道) were nominated to be the emperors after the death Sui Yang-ti, but all of them could not act on their own. Li Yuan(李淵) set up the T'ang Dynasty and then united the China. During the T'ang Tai-tzung(唐太宗) dynasty, Yang Cheng-tao submitted to the authority of T'ang Dynasty. From then on, the question about succeeding to the throne and the disputation with the sovereignty were finally ended.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宋王欽若(1984)。冊府元龜。台北:大化書局。
  2. 宋歐陽修、宋宋祁(1975)。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
  3. 宋歐陽修、宋宋祁(1975)。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
  4. 後晉劉昫(1975)。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
  5. 後晉劉昫(1975)。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
  6. 後晉劉昫(1975)。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
  7. 後晉劉昫(1975)。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
  8. 唐令狐德棻(1997)。周書。北京:中華書局。
  9. 唐李百藥(2003)。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
  10. 唐李延壽(1997)。北史。北京:中華書局。
  11. 唐李延壽(1997)。北史。北京:中華書局。
  12. 唐李延壽(1997)。北史。北京:中華書局。
  13. 唐杜佑、王文錦點校、王永興點校、劉俊文點校、徐庭雲點校、謝方點校(1996)。通典。北京:中華書局。
  14. 唐韋述、辛德勇輯校(2006)。兩京新記輯校。西安:三秦出版社。
  15. 唐溫大雅、李季平點校、李錫厚點校(1983)。大唐創業起居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6. 唐魏徵(2000)。隋書。北京:中華書局。
  17. 唐魏徵(2000)。隋書。北京:中華書局。
  18. 唐魏徵(2000)。隋書。北京:中華書局。
  19. 唐魏徵(2000)。隋書。北京:中華書局。
  20. 唐魏徵(2000)。隋書。北京:中華書局。
  21. 唐魏徵(2000)。隋書。北京:中華書局。
  22. 唐魏徵(2000)。隋書。北京:中華書局。
  23. 唐魏徵(2000)。隋書。北京:中華書局。
  24. 唐魏徵(2000)。隋書。北京:中華書局。
  25. 唐魏徵(2000)。隋書。北京:中華書局。
  26. 唐魏徵(2000)。隋書。北京:中華書局。
  27. 唐魏徵(2000)。隋書。北京:中華書局。
  28. 唐魏徵(2000)。隋書。北京:中華書局。
  29. 唐魏徵(2000)。隋書。北京:中華書局。
  30. 唐魏徵(2000)。隋書。北京:中華書局。
  31. 唐魏徵(2000)。隋書。北京:中華書局。
  32. 唐魏徵(2000)。隋書。北京:中華書局。
  33. 唐魏徵(2000)。隋書。北京:中華書局。
  34. 唐魏徵(2000)。隋書。北京:中華書局。
  35. 唐魏徵(2000)。隋書。北京:中華書局。
  36. 唐魏徵(2000)。隋書。北京:中華書局。
  37. 唐魏徵(2000)。隋書。北京:中華書局。
  38. 唐魏徵(2000)。隋書。北京:中華書局。
  39. 唐魏徵(2000)。隋書。北京:中華書局。
  40. 唐魏徵(2000)。隋書。北京:中華書局。
  41. 唐魏徵(2000)。隋書。北京:中華書局。
  42. 唐魏徵(2000)。隋書。北京:中華書局。
  43. 清趙翼、王樹民校證(2001)。廿二史劄記校證。北京:中華書局。
  44. 清嚴可均校輯(1958)。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
  45. 司馬光(1995)。資治通鑒。北京:中華書局。
  46. 司馬光(1995)。資治通鑒。北京:中華書局。
  47. 司馬光(1995)。資治通鑒。北京:中華書局。
  48. 司馬光(1995)。資治通鑒。北京:中華書局。
  49. 司馬光(1995)。資治通鑒。北京:中華書局。
  50. 司馬光(1995)。資治通鑒。北京:中華書局。
  51. 司馬光(1995)。資治通鑒。北京:中華書局。
  52. 布目潮渢(2003)。隋の大義公主について─隋唐世界帝国の指標としての「和蕃公主」。布目潮渢中国史論集(漢代史篇‧唐代史篇一),東京:
  53. 布目潮渢(1968)。隋唐史研究─唐朝政權の形成。京都:東洋史研究會。
  54. 石見清裕(1998)。唐の北方問題と国際秩序。東京:汲古書院。
  55. 伊藤誠(1998)。隋末における王世充集團の形成について:唐の中國統一の一側面。文研會紀要,第九號,51-66。
  56. 朱振宏(2009)。「唐高祖稱臣於突厥事」的再檢討。中國中古社會與國家:史料典籍研讀會成果論文集,台北:
  57. 吳玉貴(1998)。突厥汗國與隋唐關係史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58. 宮崎市定(1978)。アジァ史研究。京都:同朋社。
  59. 楊珍(2001)。清朝皇位繼承制度。北京:學苑出版社。
  60. 楊鴻年、歐陽鑫(1989)。中國政制史。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61. 劉淑芬(1978)。隋煬帝的南方政策。史原,8,82。
  62. 嚴耕望(1985)。唐代交通圖考。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