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邊地聖境-北宋時期五臺山佛教的發展

并列篇名

The Sacred Land at the Frontier: The Development of Wutai Shan in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DOI

10.29624/CHJH.201206.0006

作者

林韻柔(Yun-Jo Lin)

关键词

五臺山 ; 聖地 ; 邊境 ; 文殊信仰 ; 巡禮 ; Wutai Shan ; Sacred Land ; Frontier ; Worship of Manjusri Bodhisatta ; Pilgrimage

期刊名称

興大歷史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25期(2012 / 06 / 01)

页次

31 - 6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山西五臺山是中國最早形成的佛教名山之一,其自北朝時期的地區信仰中心,隨著政局的轉變與佛教的發展,逐漸形成全國性,以及佛教信仰圈共認的聖地。然而,北宋時期的五臺山一方面遠離政治中心,一方面成為宋遼邊區重鎮,其發展遠不同於中古時期。作為位處邊境的佛教聖地,因襲前代遺留的聲名,使得五臺山並未完全衰落;但不可諱言,北宋時期五臺山之發展,與唐代之盛況不可同日而語。五臺山信仰雖具國際性聲名與地位,但五臺山中的佛教發展,並未能因其名聲與地位而持續興盛。說明宗教信仰之發展,實與政治、社會之關係,密不可分。

英文摘要

Wutai Shan in Shanxi is one of the earliest Sacred Mountains in China. Along with the change of political circumstanc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Buddhism, it gradually became a country-wide sacred land recognized by the Buddhist circle from a local religious center in the Northern Dynasties.However, during the Northern Song, its development in the Northern Song was far more inferior to its spectacular in the middle period, particularly in Tang. It was no longer close to the political center, but changed into a fastness at the frontier between Liao and Song. As a Buddhist sacred land at the frontier, it did not completely decline due to its reputation inheriting from the past, but its domestic religious influence did not continually enhance either even though it had world-wide esteemed reputation and significance.The development of Wutai Shan in the Northern Song reveal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religion is highly associated with the contemporary political and social circumstances. In addition, Buddhism in Wutai Shan in this period also transformed the worship of Sacred Mountains in China.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林韻柔(2008)。唐代《佛頂尊勝陀羅尼經》的譯傳與信仰。法鼓佛學學報,3,145-93。
    連結:
  2. 蔣義斌(2000)。張商英《續清涼傳》與文殊法門。佛學研究中心學報,5,247。
    連結:
  3.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商務印書館。
  4. 《宋高僧傳》卷廿八,〈周宋州廣壽院智江傳〉,頁885b。
  5. 《宋高僧傳》卷廿七,〈周五臺山真容院光嶼傳〉,頁885c。
  6. (1979)。石刻史料新編。臺北:新文豐。
  7. 〔北宋〕延一,《廣清涼傳》(《大正藏》冊51,號2099)卷下,〈高德僧事跡〉,頁1101a,頁1105c,頁1106c,頁1121c,頁1122c,頁1123c,卷中,頁1110a。
  8. 《入天台五臺山記》卷五,頁158-67。
  9. 〔宋〕徐鉉,〈大宋重修峨嵋山普賢寺碑銘并序〉,《徐騎省集》(《國學基本叢書》,臺北:商務印書館,)卷二五,頁247。
  10. (1977)。石刻史料新編。臺北:新文豐。
  11. 〔北宋〕贊寧,《宋高僧傳》(《大正藏》冊50,號2061)卷二一,〈唐五臺山法華院神英傳〉,頁843a。
  12. 《宋高僧傳》卷二七,〈唐五臺山智頵傳〉,頁881a-b。
  13. 〔北宋〕張商英,《續清涼傳》(《大正藏》,冊51,號2100)卷下,1131b,卷上,頁248d,頁1127b。
  14. (1987)。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
  15. 誠慧事蹟另載於《宋高僧傳》卷廿七,〈後唐五臺山王子寺誠慧傳〉頁883b。
  16. (1996)。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
  17. 《宋高僧傳》卷七,〈後唐洛京長壽寺可止傳〉,頁748a。
  18. 《宋高僧傳》卷二七,〈唐五臺山佛光寺願誠傳〉,頁883a。
  19. 〔南宋〕志槃,《佛祖統紀》(《大正藏》冊49,號2035)卷43,頁397c,卷四四,頁404b。
  20. (1977)。石刻史料新編。臺北:新文豐。
  21. 《宋高僧傳》卷廿七,〈晉五臺山真容院光嗣傳〉,頁884a。
  22. 《宋高僧傳》卷一七,〈唐杭州千頃山楚南傳〉,頁817c。
  23. 〔北宋〕贊寧,《大宋僧史略》(《大正藏》冊49,號2037)卷上,〈創造伽藍〉頁237a。
  24. 元脫脫(1998)。宋史。北京:中華書局。
  25. 元脫脫(1996)。遼史。北京:中華書局。
  26. 元脫脫(1998)。宋史。北京:中華書局。
  27. 元脫脫(1998)。宋史。北京:中華書局。
  28. 元脫脫(1996)。遼史。北京:中華書局。
  29. 元脫脫(1996)。遼史。北京:中華書局。
  30. 元脫脫(1996)。遼史。北京:中華書局。
  31. 北宋司馬光(1993)。資治通鑑。臺北:世界書局。
  32. 北宋司馬光(1993)。資治通鑑。臺北:世界書局。
  33. 北宋司馬光(1993)。資治通鑑。臺北:世界書局。
  34. 北宋歐陽忞(1963)。輿地廣記。北京:文海出版社。
  35. 北宋蔡絛(1983)。鐵圍山叢談。北京:中華書局。
  36. 北宋薛居正(1996)。舊五代史。北京:中華書局。
  37. 宋李燾(2004)。續資治通鑑長編。北京:中華書局。
  38. 宋李燾(2004)。續資治通鑑長編。北京:中華書局。
  39. 宋李燾(2004)。續資治通鑑長編。北京:中華書局。
  40. 宋李燾(2004)。續資治通鑑長編。北京:中華書局。
  41. 宋李燾(2004)。續資治通鑑長編。北京:中華書局。
  42. 宋李燾(2004)。續資治通鑑長編。北京:中華書局。
  43. 宋李燾(2004)。續資治通鑑長編。北京:中華書局。
  44. 宋李燾(2004)。續資治通鑑長編。北京:中華書局。
  45. 宋李燾(2004)。續資治通鑑長編。北京:中華書局。
  46. 宋李燾(2004)。續資治通鑑長編。北京:中華書局。
  47. 宋薛居正(1996)。舊五代史。北京:中華書局。
  48. 明鎮澄(1989)。清涼山志。北京:中國書店。
  49. 明顧祖禹(1956)。讀史方輿紀要。台北:新興書局。
  50. 南宋孟元老(1963)。東京夢華錄。北京:商務印書館。
  51. 南宋徐夢莘(1987)。三朝北盟會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52. 南宋徐夢莘(1987)。三朝北盟會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53. 南宋黎靖德(1987)。朱子語類。臺北:華世出版社。
  54. 唐圓仁(1986)。入唐求法巡禮行紀校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55. 清徐松輯(1957)。宋會要輯稿。北京:中華書局。
  56. 平林文雄(1978)。參天台五臺山記・校本並に研究。東京:風間書房。
  57. 印順(1981)。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台北:正聞。
  58. 安介生(1996)。北宋初年山西向外移民考。晉陽學刊,1996(03),98。
  59. 李映輝(2004)。唐代佛教地理研究。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
  60. 杜斗城(1991)。敦煌五臺山文獻校錄研究。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61. 那波利貞(1992)。唐代寺院對俗人開放為簡便投宿處。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北京:
  62. 林韻柔(2009)。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臺北,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
  63. 林韻柔(2011)。唐代的五臺山巡禮活動─兼論唐代入謁五臺山的域外僧人。中國中古史研究:中國中古史青年學者聯誼會會刊,1,313-43。
  64. 陶晉生(1984)。宋遼關係史研究。臺北:聯經。
  65. 黃啟江(1997)。北宋佛教史論稿。臺北:商務印書館。
  66. 黃敏枝(1989)。宋代佛教社會經濟史論集。臺北:學生書局。
  67. 業露華(1992)。唐代五臺山普通院。五臺山研究,1992(1),24-6。
  68. 源隆國編、馬淵和夫校注釋、国東文麿校注釋、稻垣泰一校注釋(2003)。今昔物語集。東京:小?館。
  69. 道端良秀(1957)。唐代佛教史の研究。京都:法藏館。
  70. 鄭炳林、陳雙印(2005)。敦煌寫本《諸山聖跡志》作者探微。敦煌研究,2005(1),1。
  71. 顏娟英(1995)。盛唐玄宗朝佛教藝術的轉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6(2),573。
  72. 藤原明衡、柿村重松註(1982)。本朝文粹。東京:?山房。
  73. 嚴耕望(1986)。唐代交通圖考。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74. 釋師錬(2000)。元亨釋書。東京:吉川弘文館。
  75. 黨燕妮(2004)。五臺山文殊信仰及其在敦煌的流傳。敦煌學輯刊,2004(1),83-91。
被引用次数
  1. 廖肇亨(2017)。高泉與溫泉:從高泉性潡看晚明清初渡日華僧的異文化接觸。法鼓佛學學報,20,5-44。
  2. 林韻柔(2014)。移動的聖山:中日五臺山信仰的跨域交流。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11(2),107-181。
  3. 謝獻誼,蔡秉霖,劉苑如,邱琬淳(2023)。遊方與佛教傳播:歷代僧傳移動與空間的數位人文研究。數位典藏與數位人文,11,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