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戰後上海的臺灣人團體及楊肇嘉的角色:兼論其所涉入的「戰犯」案(1943-1947)
|
并列篇名
|
Role of Yang Chau-chia in Taiwanese Organizations of Post-war Shanghai & His Alleged War Crimes(1943-1947)
|
作者
|
許雪姬(Hsueh-Chi Hsu)
|
关键词
|
楊肇嘉 ; 戰犯 ; 臺灣重建協會上海分會 ; 旅滬臺灣同鄉會 ; 六然居典藏 ; 臺灣史料 ; Yang Chau-chia ; Taiwan Rehabilitation Association in Shanghai ; War Crimes ; Yang Chau-chia Papers
|
期刊名称
|
興大歷史學報
|
卷期/出版年月
|
30期(2016 / 06 / 01)
|
页次
|
81
-
116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本文旨在探討日本戰敗後,在上海的臺灣人面對此局面所組織的團體,經淞滬警備司令部派員督導下約成立十多個團體,但大半因上海的臺人並非久居,大半有回臺的打算,因此最後留在上海者大半集結在兩個團體之下,一是旅滬臺灣同鄉會、另一是臺灣重建協會上海分會,前者成立的時間早,後者則影響力較大,但其中的關鍵人物是楊肇嘉。本文先探討戰後初期在上海的臺灣人團體,其次確認了楊肇嘉當選第一任上海同鄉會的理事長,但由於此牽涉到國共之爭,因此不論領導臺灣民族運動的楊肇嘉或領導臺灣農民組合的李偉光都勢在必得,楊雖當選理事長,卻在親共同鄉的壓力下離任,乃轉而致力於臺灣重建協會上海分會的會務,如協助臺人回臺;促使政府不再無端沒收臺人產業,已沒收者迅予歸還;不以漢奸、戰犯名義逮捕臺人,已逮捕者予以釋放。楊肇嘉不僅關心旅滬臺胞,他同時也注意行政長官陳儀在臺的失政,因此在1946年7月已和其他在滬閩臺團體到南京中央各部會去請願,希望廢除行政長官制度,甚至對上海、南京重要報社批評陳儀的施政。對楊肇嘉批其逆鱗,陳儀先是使楊無法當選國民參政員、再行文上海要當局以漢奸名義逮捕楊肇嘉,後以戰犯的名義被審訊,在入獄37天後得到親友、丘念台的協助下才被交保,並在1947年11月1日被處分不起訴。楊肇嘉留下的〈六然居典藏史料〉包括臺灣重建協會的重要資料;上海市檔案局提供研究臺灣人團體在上海活動的觀察;南京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有關楊肇嘉戰犯等的資料,是本文使用的三種重要原手史料,加上當事者留下的回憶錄、口述歷史及報紙資料,而使本研究得以順利進行,而達成上述成果。
|
英文摘要
|
Yang Chau-chia(楊肇嘉)was a political activist in Taiwan under Japanese rule. He went to Shanghai for business in 1943 not only to seek a way out of his financial difficulty but also to break away from political pressure of the colonial government. In the aftermath of World War II, he became keenly involved in affairs of Taiwan. Elected as the branch director of Taiwan Rehabilitation Association in Shanghai(臺灣 重建協會上海分會), he assisted Taiwanese in exile to return home, organized rescue of Taiwanese traitors and war criminals, and helped settle estate and property issues of Taiwanese in Shanghai. Noting the destitution of his fellow countrymen under Chen Yi, the then Chief Executive of Taiwan, Yang collaborated with both Fukien and Taiwan Associations and petitioned to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 in Nanjing to repeal the Taiwan Province Administrative Official Public Ministry Organization Statute.(臺灣 省行政長官公署條例)This aroused hatred of Chen who orchestrated Yang’s arrest in Shanghai and his being accused as a traitor. In custody, Yang was investigated as a suspect of war crimes. Only with widespread help was Yang put on bail 37 days after his arrest. It was in September 1947 that all charges were eventually dropped. With reference to collections kept at the Second Historical Archives of China, Nanjing, and Archives of Shanghai City(上海市檔案館) as well as Yang Chau-chia Papers(六然居典藏史料), this paper traced his activities in Shanghai before and after World War II, and examined his being alleged as a 'traitor/war criminal'. This paper also described the organizations established by Taiwanese in Shanghai at that time.
|
主题分类
|
人文學 >
歷史學
|
参考文献
|
-
許雪姬(2008)。1937至1947年在北京的臺灣人。長庚人文社會學報,1(1),65-77。
連結:
-
羅久蓉(1994)。抗戰勝利後中共懲審漢奸初探。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3(下),267-291。
連結:
-
〈陳儀離滬飛臺 旅滬臺胞昨舉行座談會〉,《前線日報》(上海),1945年10月25日。
-
楊肇嘉,〈六然居典藏史料〉,LJK-06-01-0330753-0001~0004,〈為新興汽車行被武裝機關扣去小汽車四輛呈請轉函發還由〉
-
檔號Q130-57-1(1)社、團、會全宗彙集,〈臺灣問題研究所主旨書〉。
-
楊肇嘉,〈六然居典藏史料〉,LJK-06-01-0020719,〈臺灣重建協會成立經過暨初期會務紀要〉(1946年1月)。
-
楊肇嘉,〈六然居典藏史料〉,LJk-06-04-0060765,〈臺灣問題研究所各種資料研究人員略歷表(三十四年十二月)
-
〈對旅滬臺領楊肇嘉 臺官署手段下流〉,《僑聲報》,1946年9月18日,第4版。
-
島津長次郎,《支那在留邦人人名錄》(上海:金風社,1940)。
-
檔號Q130-63-2,社、團、會全宗彙集,〈歡迎謝南光少將茶話會謝南光先生演辭大意〉。
-
檔號Q153-2-16(1)上海市警察局新市街分局,〈為奉令對韓僑、朝鮮、臺灣人民之公私財產規定處理辦法令仰知照由〉(上海市警察局訓令市警刑(三五)字第七五號,1946年1月)。
-
檔號Q130-57-1,社、團、會全宗彙集,〈臺灣旅滬同鄉會〉
-
檔號Q130-57-1,社、團、會全宗彙集,〈臺灣義勇隊第一支隊〉。
-
檔號Q127-8-246,淞滬警備司令部本部及各處,〈為本會(臺灣旅滬同鄉會)定期十一月十日舉行成立大會祈鑒賜派員蒞會指導由〉。
-
檔號Q130-63-6(1)社、團、會全宗彙集,〈新臺灣同志會上海特別分會〉。
-
檔號Q127-8-246,淞滬警備司令部本部及各處,〈(彭育才)報告:奉諭出席本月十日臺灣旅滬同鄉會成立大會遵即屆時前往謹將該會成立經過及開會情形報呈如后恭請鑒察〉(1945年11月11日)。
-
〈洋畫展覽〉,《臺灣日日新報》,1928年11月25日,第4版
-
檔號Q130-57-1,社、團、會全宗彙集,〈臺灣工程上海分會〉。
-
全宗號176,案卷號988,〈楊肇嘉新竹[臺中]戰犯案〉,最高法院檢察署部令上海高等法院首席檢官「發楊張碧雲為伊夫楊肇嘉被捕拘禁請准開釋抄原呈仰查明確情依法秉公核辦由」(1946年10月31日)。
-
檔號Q6-15-25,上海市社會局,〈上海市政府訓令「為準處理局代電奉院令規定朝臺公私產業處理原則請查照一案除分行外令仰知照由」。
-
全宗號176,案卷號988,〈楊肇嘉(臺灣新竹[臺中])戰犯案〉,楊肇嘉呈上海高等法院檢察處,〈為請求迅為不起訴處分事〉。
-
臺灣重建協會,〈為臺灣同胞講幾句話(復員期間國內臺胞處境)〉,《新臺灣》2(1946.2.28),頁10。
-
檔號Q130-57-1,社、團、會全宗彙集,〈三民主義青年團中央直屬臺灣區團部上海分團籌備處〉。
-
楊肇嘉,〈六然居典藏史料〉,LJK-06-01-0330753-0001~0004,〈為領回被扣小汽車七輛發覺被拆去另[零]件開附細單仰懇查明發還由〉
-
全宗號176,案卷號988,〈楊肇嘉新竹[臺中]戰犯案〉,「為聲請停止羈押事」。
-
楊肇嘉,〈六然居典藏史料〉,LJK-06-01-0410795-0004,〈為呈請明令禁止臺灣銀行擅自發行臺幣以維發幣權之統一阻遏臺省當局壟斷金融藉保民益而蘇民困由〉。
-
臺灣省旅平同鄉會、臺灣革新同志會,〈關於處理臺灣人產業之意見〉,《新臺灣》創刊號(1946.2.15),頁5
-
檔號Q130-63-3,社、團、會全宗彙集,〈臺灣婦女協進會章程〉。
-
〈臺省成恐怖城赴臺慰問代表抵京 歷述臺省動亂經過〉,《華美晚報》(上海),1947年3月13日。
-
日本外務省外交史料館藏,館藏號K,3,7,0,9,昭和16年(1941)1月~3月〈中國並滿洲國ニ関スル本邦人及外國人人口統計表一件〉。
-
全宗號176,案卷號988,〈楊肇嘉(臺灣新竹[臺中]戰犯案〉,單益泉等〈奉票拘漢奸嫌疑犯楊肇嘉乙名〉(9月25日下午)。
-
檔號Q188-2-172,上海高等法院檢察處移送第一綏靖區司令部軍事法庭,〈移送?軍偵字第六五五號楊肇嘉漢奸嫌疑案件請查照辦理由〉(1947年4月16日)
-
檔號Q130-57-4,社、團、會全宗彙集,〈臺灣問題研究所簽到簿〉。
-
檔號Q130-57-1,社、團、會全宗彙集,〈臺灣婦女協進會〉。
-
全宗號176,案卷號988,〈楊肇嘉新竹[臺中]戰犯案〉,具狀人沈鶴皋、張添梅謹呈國防部上海審判戰犯軍事法庭,由對保書記官李祖烈對保。
-
檔號Q130-63-1,社、團、會全宗彙集,〈臺灣青年誠志會簡章〉。
-
檔號Q130-63-4,社、團、會全宗彙集,〈臺灣旅滬同鄉會成立宣言及旅滬臺胞之團體的行動〉。
-
司法行政部編,《戰時司法紀要》(南京:司法行政部,1948),頁9-130。
-
楊肇嘉,〈六然居典藏史料〉,LJK-06-01-0310751-0001,〈為呈懇從輕審判臺灣人蔡炯仁由〉。
-
新臺灣。臺北:傳文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光復致敬團昨午照預定飛京〉,《民報》,1946年8月30日,晨刊第2版。
-
檔號Q130-57-5,社、團、會全宗彙集,〈臺灣問題研究所義捐芳名錄〉。
-
楊肇嘉,〈六然居典藏史料〉,LJK-06-01-0290749-0001~0005,〈楊肇嘉具呈請予林勃等停止覊押由與法院回文〉。
-
楊肇嘉,〈六然居典藏史料〉,LJk-06-02-0040777~779,〈楊肇嘉戰犯案在臺親友陳情書(一)(二)(三)「上海被押事件在臺親友陳情書」06-02-0059780。
-
臺灣日本畫協會,《第二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圖錄》(臺北:臺灣日本畫協會,1928),頁48
-
檔號Q153-2-20,上海市警察局新市街分局,〈總局訓令:為關於臺民及財產之處置應照軍委會伐東令二宮三代電之規定辦理仰知照由〉。
-
楊肇嘉,〈六然居典藏史料〉,LJK-06-01-0210738-0017~0019,〈選舉常務理事、理事長,推定各組組長及幹事〉。
-
檔號Q127-8-246,淞滬警備司令部本部及各處,〈報告〉(1945年10月3日於總司令部)。
-
檔號Q130-57-1,社、團、會全宗彙集,〈臺灣問題研究所主旨書〉。
-
〈軍政集體制度下 置臺胞於水火中 陳儀儼然南面王 留滬臺胞不甘坐視發出吼聲〉,《僑聲報》(上海),1946年8月2日。
-
LJk-06-01-0210738-0008~0012,〈民國三十五年二月十八日成立大會紀錄〉。
-
全宗號176,案卷號988〈楊肇嘉新竹[臺中]戰犯案〉,鄭鎮東呈「為報告事」。
-
楊肇嘉,〈六然居典藏史料〉,LJK-06-01-0210738-0014-~0015,〈中華民國三十五年二月二十一日籌備委員會舉行本會理監事選舉票開票紀錄〉。
-
楊肇嘉,〈六然居典藏史料〉,LJK-06-01-0210738-0002~0006,〈臺灣重建協會上海分會會議紀錄簿:中華民國三十五年一月五日上海分會籌備會紀錄〉(1946年1月)。
-
檔號Q130-57-1,社、團、會全宗彙集,〈臺灣革命同盟會東南分會〉。
-
檔號Q130-57-1,社、團、會全宗彙集,〈臺灣問題研究所〉。
-
檔號Q130-57-3,社、團、會全宗彙集,〈臺灣問題研究所議事錄〉。
-
楊肇嘉,〈六然居典藏史料〉,LJK-06-01-0320752-0001~0006,〈為林坤鍾[鐘]被密告誣陷謹瀝陳其所任職務絶無危害祖國擾亂金融等行為仰祈鑒核由〉。
-
全宗號176,案卷號988,〈楊肇嘉新竹[臺中]戰犯案〉,最高法院檢察署訓令上海高等法院首席檢察官,「發楊張碧雲為伊夫楊肇嘉被捕拘禁請准開釋抄原呈仰查明確情依法秉公核辦由」(1946年10月31日)內附9月18日《僑聲報》,4版,〈對旅滬臺領楊肇嘉 臺官署手段下流〉
-
楊肇嘉,〈六然居典藏史料〉,LJK-06-01-0350755-0001,〈賴尚剛案呈文〉。
-
檔號Q130-57-1,社、團、會全宗彙集,〈臺灣聯誼社〉。
-
全宗號176,案卷號988,〈楊肇嘉(臺灣新竹[臺中])戰犯案〉,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警務處代電,〈函請檢送楊肇嘉漢奸案有關証件一案特電復查照由〉。
-
楊肇嘉,〈六然居典藏史料〉, LJK-06-01-0080725 ,〈成立大會通過大會提案〉
-
(1976)。楊肇嘉先生榮哀錄。臺中:自刊本。
-
〈留居內地臺人處理辦法 在日軍服務者暫不區分〉,《民主報》,1946年1月20日,第4版。
-
全宗號176,案卷號988,〈楊肇嘉(臺灣新竹[臺中]戰犯案〉,「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警務處本年九月十七日滬秘字第一○三八號電」。
-
吳茂仁,《在華中臺灣同胞寫真年鑑》(上海:東洋美術社,1943)。共123頁。
-
檔號Q130-57-6,社、團、會全宗彙集,〈臺研所未決庶務〉。
-
林獻堂著、許雪姬主編,《灌園先生日記》(十八),頁350(1946年9月23日)
-
楊肇嘉,〈六然居典藏史料〉,LJk-06-02-0050780,「楊肇嘉戰犯案通知書與處分書」。
-
檔號Q130-63-6(3)社、團、會全宗彙集,〈新臺灣同志會入會申請書〉。
-
楊肇嘉,〈六然居典藏史料〉,LJK-06-01-0230740-0016,〈請求事項〉
-
靖雨,〈臺灣醜事連篇〉,《僑聲報》,1946年9月20日,第3版。
-
檔號Q127-8-246,淞滬警備司令部及各處,〈臺灣旅滬同鄉會章程草案(修正通過之章程)〉
-
檔號Q130-63-6(1)、(2)、(3)、(4)社、團、會全宗彙集,〈新臺灣同志會入會申請書〉。
-
南京《大剛報》1946年7月21日的報導
-
〈臺灣請願代表 今午招待記者會〉,《聯合晚報》(上海),1947年3月10日。
-
林鷹(子瑾),〈就臺人處置而言〉,《新臺灣》3(1946.4.1),頁2。
-
〈救救臺灣人〉,《大剛報》(南京),1946年7月21日。
-
〈臺閩旅滬團體代表 晉京請願無結果〉,《和平日報》(上海),1946年8月2日。
-
上海市檔案館藏,檔號Q127-8-246,淞滬警備司令部本部及各處,〈奉派出席臺灣青年復興同志會全體大會遵經準時前往謹將調查該會成立經過及開會情形修呈於後〉(1945年10月3日於總司令部)
-
第三戰區金廈漢奸案處理委員會,《閩臺漢奸罪行紀實》(廈門:江聲文化出版社,1947)。頁121。
-
楊肇嘉,〈六然居典藏史料〉,LJK-06-04-0040763,〈臺灣旅滬同鄉代表謝南光呈湯總司令〉。
-
〈臺民六大願望〉,《南京人報》(南京),1946年7月21日
-
全宗號176,案卷號988,〈楊肇嘉(臺灣新竹[臺中]戰犯案〉,「為准臺灣行政長官警務處函請拘捕漢奸嫌疑楊肇嘉一案函請查照核辦由」(9月24日)
-
全宗號176,案卷號988,〈楊肇嘉新竹[臺中]戰犯案〉,宣鐵吾致上海高等法院檢察處「案准貴處本年一月十四日函信字第三五二公函囑查復楊肇嘉罪行等由派員查報稱」。
-
楊肇嘉,〈六然居典藏史料〉,LJK-06-01-0330753,〈蘇柴林案具呈文稿〉。
-
靖雨,〈臺灣醜事連篇〉,《僑聲報》,1946年9月27日,第3版。
-
全宗號176,案卷號988,〈楊肇嘉(臺灣新竹[臺中])戰犯案〉,「為呈請 鑒賜准予交保開釋臺灣抗日份子楊肇嘉以昭政府愛護忠良德意由」。
-
楊肇嘉,〈六然居典藏史料〉,LJK-06-05-0160801-0001-0002,〈為呈請令飭全國戰犯審訊機關迅予從寛審判羈押臺胞由〉。
-
Barnett, David P.(ed.),Shyu, Larry N.(ed.)(2001).Chinese Collaboration with Japan, 1932-1945: The Limits of Accommodation.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
Chow, Kai-sing(ed.),Doak, Kevin M.(ed.),Fu, Poshek(ed.)(2001).Imagining National Identity in Modern East Asia.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
王家楣(1979)。律師生涯三十年。臺北:正文書局有限公司。
-
司法院解釋編輯委員會。司法院解釋彙編(第五册)。
-
司法院解釋編輯委員會(1976)。司法院解釋彙編(第四冊)。臺北:司法院秘書處。
-
吳克泰(2002)。吳克泰回憶錄。臺北:人間出版社。
-
吳淑鳳(2001)。伸張正義? 戰後引渡逃匿澳門漢奸( 1946-1948)。國史館學術集刊,1,127-160。
-
李天生。天星回憶錄。高雄:自刊本。
-
李建興、吳國柄校訂(1983)。臺灣光復致敬團祖國行。中外雜誌,33(1),91。
-
李玲虹編、龔晉珠編(2007)。臺灣農民運動先驅者:李偉光(下卷)。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
李玲虹編、龔晉珠編(2007)。臺灣農民運動先驅者:李偉光(上卷)。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
汪宏倫編(2014)。戰爭與社會:理論、歷史、主體經驗。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和田英穗(2001)。被侵略国による対日戰爭犯罪裁判:国民政府が行った戰犯裁判の特徵。中國研究月報,55(11),17-31。
-
和田英穗(2003)。戰犯と漢奸のはざまで:中國國民政府對日戰犯裁判で裁かれた臺灣人。アジア研究,49(4),74-86。
-
周明(2000)。楊肇嘉傳。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
岩川隆(1995)。孤島の土となるとも:BC級戰犯裁判。東京:株式會社講談社。
-
林正言(1970)。民國人物小傳:鄭烈(1888-1958)。傳記文學,56(4),145-146。
-
林明月編(2005)。滬上臺灣人。上海:上海巿臺灣同胞聯誼會。
-
林獻堂、許雪姬編(2000)。灌園先生日記。臺北:中研院臺史所籌備處。
-
林獻堂、許雪姬編(2010)。灌園先生日記。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
侯坤宏編(1997)。國史館藏二二八檔案史料(上冊)。臺北:國史館。
-
益井康一(1977)。漢奸裁判史,1946-1948。東京:株式會社???書房。
-
秦孝儀編(1987)。中國現代史辭典─史事部分。臺北:中國現代史辭典編緝委員會。
-
茶園義男編解說(1992)。BC級戰犯中國.佛國裁判資料。東京:不二出版。
-
高玉樹口述、吳君瑩紀錄、林忠勝撰述(2007)。高玉樹回憶錄:玉樹臨風步步高。臺北:前衛出版社。
-
張世瑛(2001)。從幾個戰後審奸的案例來看漢奸身分認定問題(1946-1949)。國史館學術集刊,1,161-172。
-
張炎憲編、陳傳興編(2003)。清水六然居:楊肇嘉留真集。臺北: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
-
張哲郎總纂(1997)。北斗鎮志。北斗:北斗鎮公所。
-
張瑞成編(1990)。臺籍志士在祖國的復臺努力。臺北:近代中國出版社。
-
許雪姬(2012)。1937-1947在上海的臺灣人。臺灣學研究,13,16。
-
許雪姬(2011)。「臺灣光復致敬團」的任務及其影響。臺灣史研究,18(2),104-106。
-
許雪姬(2015)。由「臺共」、漢奸到白恐受難者—莊泗川的一生(1905-2004)。嘉義研究,11,185-234。
-
許雪姬訪問、吳美慧紀錄(1994)。吳金川先生訪問紀錄。口述歷史,5,138。
-
許雪姬訪問、曾金蘭紀錄(1997)。柯台山先生訪問紀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
許雪姬訪問、蔡說麗紀錄、吳美慧紀錄(1994)。林坤鐘先生訪問紀錄。口述歷史,5,73。
-
許雪姬編(2003)。戒嚴時期政治案件專題研討會論文暨口述歷史記錄。臺北:財團法人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基金會。
-
陳昱齊(2015)。中華民國政府對海外臺灣獨立運動之因應:以美國為中心(1956-1972)。臺北:國史館。
-
曾顯章(2003)。張維賢。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
黃美真(1987)。汪精衛集團叛國投敵記。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楊承淑編(2016)。臺灣日治時期的譯者與譯事活動─殖民統治與語言文化錯綜交匯現象。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
楊肇嘉(2007)。楊肇嘉回憶錄。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
葉榮鐘編(1976)。楊肇嘉先生榮哀錄。臺中:自刊本。
-
葉榮鐘、林莊生編(2002)。葉榮鐘日記(上冊)。臺中:晨星出版有限公司。
-
賴澤涵(1994)。「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
-
鍾淑敏(2009)。戰爭犯罪與戰後處理:以俘虜收容所監視員為中心。戰後臺灣社會與經濟變遷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
羅久蓉(2014)。她的審判:近代中國國族與性別意義下的忠奸之辨。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
羅久蓉(2000)。軍統特工組織與戰後漢奸審判。一九四九年:中國的關鍵年代學術討論會論文集,臺北:
-
羅久蓉(2003)。戰爭與婦女─從李菁萍漢奸案看抗戰前後的兩性關係。近代中國的婦女與國家,1600-1950,臺北:
|
被引用次数
|
-
許育光,李慧伶,丁興祥(2019)。林獻堂自我認定的追尋與抉擇:心理傳記學研究。生命敘說與心理傳記學,7,41-69。
-
李根培(2022)。戰後旅滬台灣同鄉會之糾葛與真相的探索。文史台灣學報,16,29-76。
-
(2019)。二戰前後在漢口的臺灣人。臺灣史研究,26(1),113-164。
-
(2021)。回眸、凝視與前瞻︰2018-2019 年臺灣人物研究的評析。臺灣史研究,28(4),255-312。
-
(2021)。君在何方?──太平洋終戰時期臺籍日本軍人軍屬的分布。臺灣風物,71(2),25-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