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
-
李永展(1997)。鄰避症候群之解析。都市與計畫,24(1),70。
連結:
-
楊凱成(2007)。產業遺址製造與城市形象工程:以魯爾區(Ruhr Area)區域轉型為例。民俗曲藝,157,145-183。
連結:
-
韓乾(2002)。從土地與環境倫理層面探討台灣土地問題與解決之道。土地問題研究季刊,1(4),9-10。
連結:
-
IBA 網站,URL = http://www.iba.nrw.de/main.htm
-
蕭振邦,〈析評「Leopold 的大地美學」〉,「環境美學」課程上課講義(桃園:國立中央大學,2008 年),頁4。
-
「蛻變中的魯爾工業區」的細節,可以參考公視所錄製的DVD 影片
-
鄭伯暉、陳家祥,〈毒氣元凶未明,潮寮國小暫遷校〉,2009 年1 月5 日,取自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105/11/1cgez.html。
-
公共電視台,〈關於城市的遠見〉,2001 年11 月27 日,取自ttp://www.pts.org.tw/~web02/city/page1.htm
-
Berleant, A.(ed.)(2000).Environment and the Art: Perspectives on Environmental.Burlington, WA:Ashgate.
-
Leopold, A.(1987).A Sand County Almanac - And Sketches Here and There.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Leopold, A.、吳美真譯(2000)。沙郡年紀。台北:天下文化。
-
Pojman, L. P.(ed.)(1994).Environmental Ethics: Readings in Theory and Application.Boston:Jones and Bartlett.
-
丘昌泰(2007)。鄰避情節與社區治理:台灣環保抗爭的困局與出路。台北:韋伯。
-
吳明益(2004)。以書寫解放自然:台灣現代自然書寫的探索。台北:大安。
-
邱勇嘉(2007)。藝術教育與場域的共鳴:體驗環境.展現社區美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學刊,3,115。
-
蕭振邦(2001)。人類如何對待自然:一個環境倫理學的反思。人文學報,23,287。
-
蕭振邦(2009)。永續發展的優質生活及其行動議程研究計畫永續發展的優質生活及其行動議程研究計畫,台北:教育部。
-
蕭振邦(2005)。專題引言:環境正義論述的哲學反省。應用倫理研究通訊,36,2-3。
-
蕭振邦、程進發(2001)。從環境倫理學中「生態旅遊」議題思索人類評價自然的根據。2001年生態哲學與環境倫理研討會論文集,台北:
-
鍾丁茂、徐雪麗(2005)。李奧波「沙郡年紀」土地倫理思想之研究。生態台灣,6,75-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