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愛生、自然凝觀與道:以孟祥森的文學/哲學的環境書寫作為接點

并列篇名

Biophilia, Contemplation in Nature and Tao: Meng Xiangsen and His Literary-Philosophical Style of Environmental Writings

作者

江日新(Ryh-Shin Jiang)

关键词

愛生 ; 自然-環境書寫 ; 環境倫理 ; 老子 ; 孟祥森 ; biophilia ; nature-environment writing ; environmental ethics ; Laozi ; Meng Xiangsen

期刊名称

應用倫理評論

卷期/出版年月

53期(2012 / 10 / 01)

页次

1 - 30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孟祥森,亦署名孟東籬,是一位涉及廣泛的作家、譯者,以及哲學的「學生」。他也是最早期參與國內環境保護運動的一位前驅。他喜好以札記的文體來展開他的自然/環境書寫,最後並以一個他借自弗洛姆用語的「愛生」(biophilia)的觀念,將其思想與行動帶進到一種哲學性的反思中。然由於他斷簡殘篇式的格言-札記寫作風格,使得一些評論家低抑他的文學價值。本文則試圖指出,正由於殘簡札記能更好地閃露在凝觀下的哲學洞見(Einsicht/Insight),因此他表現為對簡單生活耽迷的「一見/看入」以及對「愛生」的運動思想,恰可讓我們藉以重新思考一種在環境中過簡樸生活的愛生之哲學意義,甚至他之與老子環境哲學的切磋。

英文摘要

Meng Xiangsen, also named Meng Dongli, is a productive writer, a translator and a "student" of philosophy. He is also one of the pioneers in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ovement in Taiwan. He constructs his natural and environmental writings in notes and aphorisms, applies Fromm's idea "biophilia" to integrate his life experience and the philosophical reflection. Due to the fragmentary and aphoristic writing style, he has been long suffered from some literary critics. This paper, however, aims to point out that it is precisely this fragmental writing that reveals an "Insight," or better Einsicht in German, within his notes or aphorisms. Indeed, Meng immerses himself in the insight/Einsicht and practices the idea of biophilia in his simple lifestyle. This can surely bring us to the deep reflection upon the inner profundity of things and the reconsideration of the philosophical meaning of biophilia. Moreover, one may go a step further to do a comparative study of environmental philosophy between Meng and Laozi.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社會科學 > 教育學
参考文献
  1. Carson, Rachel、潘繼榮譯、李文蓉譯(1962)。寂靜的春天。臺北:大中國圖書公司。
  2. Lear, Linda,Carson, Rachel(1997).Witness for Nature.New York:Henry Holt.
  3. Wadsworth, Ginger、汪芸譯(2000)。瑞秋‧卡森傳。臺北:天下遠見出版公司。
  4. 吳明益(2004)。以書寫解放自然:臺灣現代自然書寫的探索1980-2002。臺北:大安出版社。
  5. 孟東籬(1988)。念流。臺北:漢藝色研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6. 孟東籬(1985)。野地百合。臺北:洪範書店。
  7. 孟東籬(1991)。老子的生態觀─道法自然。南投:內政部營建署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8. 孟東籬(1986)。素面相見。臺北:爾雅出版社。
  9. 孟東籬(1985)。愛生哲學。臺北:爾雅出版社。
  10. 孟東籬(1985)。海濱茅屋札記。臺北:洪範書店。
  11. 孟東籬(1992)。以生命為心─愛生哲學與理想村。臺北:張老師出版社。
  12. 孟東籬(1994)。生命的展現─人類生存情態的分析。臺北:遠流出版公司。
  13. 孟東籬、Brown, Lester(1989)。生態環境的第二十九天。臺北:財團法人社會大學文教基金會。
  14. 孟祥森(1978)。萬蟬集。臺北:遠景出版社。
  15. 孟祥森譯、世界兒童、聯合國協編(1995)。搶救地球使命:21 世紀議程─兒童版。臺北:臺灣地球日出版社。
  16. 孟祥森譯、弗洛姆(1974)。人類破壞性的剖析。臺北:水牛出版社。
  17. 孟祥森譯、弗洛姆(1971)。人的心─人心的善惡傾向。臺北:有志圖書公司。
  18. 孟祥森譯、伊安‧泰特薩(1999)。終極演化─人類的起源與結局。臺北:先覺出版社。
  19. 孟祥森譯、西雅圖酋長(1998)。西雅圖的天空:印地安酋長的心靈宣言。臺北:雙月書屋。
  20. 孟祥森譯、阿道斯‧赫胥黎(1978)。美麗新世界。臺北:遠景出版社。
  21. 孟祥森譯、哈姆生(1981)。土地的成長。臺北:遠景出版社。
  22. 孟祥森譯、珍‧古德、菲立普‧柏爾曼(1999)。希望:珍‧古德自傳。臺北:雙月書屋。
  23. 孟祥森譯、英格麗‧紐寇克(2000)。孩子!ㄋㄧˇ也可以解救ㄊㄚ。臺北:關懷生命協會。
  24. 孟祥森譯、馬克斯‧胡巴德(2001)。你正在改變世界─有意識的演化。臺北:方智出版社。
  25. 孟祥森譯、梭羅(1982)。華爾騰─湖濱散記。臺北:遠景出版社。
  26. 孟祥森譯、凱特布編(1980)。現代人論烏托邦。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27. 孟祥森譯、勞勃特‧狄奧巴(2000)。社群時代。臺北:方智出版社。
  28. 孟祥森譯、瑞秋‧卡森(1998)。永遠的春天。臺北:雙月書屋。
  29. 孟祥森譯、錢永祥譯、Singer, Peter(1996)。動物解放。臺北:關懷生命學會。
  30. 林達‧利爾、賀天同譯(1999)。自然的見證人,蕾切爾‧卡遜傳。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
  31. 瑞秋‧卡森、李文昭譯(1997)。寂靜的春天。臺中:晨星出版社。
  32. 瑞秋‧卡森、莊安祺譯(1997)。海之濱。臺北:天下遠見出版公司。
被引用次数
  1. 楊雅儒(2022)。六○年代台灣的文學上帝/耶穌-以漆木朵《耶穌之繭》的四福音書新編為例。臺灣文學研究學報,35,103-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