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策劃一張自願與非營利組織研究的認知地圖:研究類型、議題與展望

并列篇名

Mapping Research in Voluntary and Non-Profit Organizations-Typology, Agenda and Prospect

DOI

10.6785/SPSW.200112.0223

作者

張世雄(Shrsyung Carl Chang)

关键词

自願部門 ; 非營利組織 ; 民主政治 ; 社會福利 ; voluntary and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 democracy ; social welfare

期刊名称

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

卷期/出版年月

5卷2期(2001 / 12 / 01)

页次

223 - 262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從策劃一張認知的研究地圖開始,本文個別就當前自願與非營利組織研究的發展狀態、研究類型和主要議題做了一番整理和耙梳,並將之脈絡化在當代資本主義擴張下,民主政治和社會福利的危機意識中。其次,我們依序就理論和方法論、以及分析層次與一些實質議題,來個別關注和相互連結當前重要的研究議題。在展望自願和非營利部門未來發展的時候,我們提出存在著倫理化要求與經濟效率化要求間的隱藏矛盾,並強調這是未來研究必須面對和克服的重要議題。而認知地圖的策劃,期盼是邁向這任務的第一步。

英文摘要

A personal cognitive map for research in voluntary and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is carefully planned through examination of the developmental states in the past and the present in terms of both analytic typology and research agenda. Furthermore, the pry to the crisis in both democratic ways of life as well as, in social welfare provides a contextual outlook for grounded understanding. The thesis of relational complexity among analytic distinctions is developed and contended by extensive discussions in theoretical issues and methodological themes, in analytic levels as well as some other substantial topics. It is suggested, at the final part, that an. invisible danger, emerged from contradiction between demands for moralization and demands for economic re-arrangement and efficiency, must be dealt with and contained on the road toward self-advancement in both academic research and strategic daily practices. Hopefully, the map planned here might be useful for the first step toward these tasks.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社會學
参考文献
  1. 張世雄 Chang, Carl Shr-Syung(2001)。西方社會福利思想的四個傳承:當代社會救助政策思想脈絡的探索 Four Western Traditions in Social Welfare Thought - An Exploration of Context Embeddedness of Contemporary Social Assistance Policy。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 Social Policy & Social Work,5(1)
    連結:
  2. 顧忠華 Ku, Chung-Hwa(1999)。公民意識與社會變遷-以台灣非營利組織的發展為例。威權體制的變遷-解嚴後的台灣國際研討會,台北:
    連結:
  3. (1981)。志願服務的理論與實務。中華民國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
  4. (2000)。近十年來我國非營利組織相關議題研究之文獻彙輯
  5. (1985).Private Interest Government: Beyond Market and State.London:Sage Publications.
  6. (1989).The Nonprofit sector i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studies in comparative culture and policy.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7. (1981)。中華民國台灣地區社會福利資源手冊。中華民國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
  8. (1991).The Public Sector.W. de Gruyter.
  9. Axtmann, Roland(1996).Liberal Democracy into the Twenty-First Century.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0. Bellah, R. N., Madsen, R., Sullivan, W. M., Swidler, A., Tipton, S. M.(1985).Habits of the Heart: Individualism and Commitment in American Life.Berkeley, 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1. Bellah, Robert N.(1990)。現代啟示錄 The Common Good。台北市:正中書局。
  12. Cohen, J. L., Arato, A.(1992).Civil Society and Political Theory.London:MIT.
  13. Cohen, Joshua, Rogers, Joel(1995).Associations and Democracy.London:Verso.
  14. DiMaggio, P. J., Powell, W. W.(1983).The Iron Cage Revisited: 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 and Collective Rationality in Organizational Fields.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48
  15. Frohnen, Bruce(1996).The New Communitarians and the Crisis of Modern Liberalism.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
  16. Fukuyama, F.(1995).Trust: The Social Virtues and the Creation of Prosperity.New York:Free Press.
  17. Gilbert, Neil, Terrell, Paul(1998).Dimensions of Social Welfare Policy.Boston:Allyn & Bacon.
  18. Hirst, Paul Q.(1994).Associative Democracy.Cambridge:Polity.
  19. Kramer, Ralph(1993).Privatization in four European countries: comparative studies in government-third sector relationships.New York:M. E. Sharpe.
  20. Kramer, Ralph(1981).Voluntary Agency in the Welfare State.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1. Macintyre, A.(1984).After Virtue: A Study in Moral Theory.Notre Dame, IA: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22. Payton, Robert L.(1987).Philanthropy: Voluntary Action for the Public Good.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 Macmillan.
  23. Peters, B. G.(1999).Institutional Theory in Political Science: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London:Pinter.
  24. Putnam, R. D.(1993).Making Democracy Work: Civic Traditions in Modern Italy.Princet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5. Putnam, R. D.(1995).Bowling Alone: America's Declining Social Capital.Journal of Democracy,6(1)
  26. Salamon, Lester M.(1992).America's Nonprofit Sector: A Primer.New York:The Foundation Center.
  27. Salamon, Lester, Anheier, Helmut(1998).Social Origins of Civil Society: Explaining the Nonprofit Sector Cross-Nationally.Volunta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voluntary and Nonprofit Organizations,9(3)
  28. Schmid, Josef(1998).Verbaende: Interessenvermittlung und Interessenorganisationen.R. Oldenbourg Verlag.
  29. Schmitter, Philippe(1995).Associations and Democracy.London:Verso.
  30. Scott, Richard W.(1994).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s and Organizations.London:Sage.
  31. Van Til, Jon(1988).Mapping the Third Sector.NY:Foundation Center.
  32. Weisbrod, Burton A.(1988).The Nonprofit Economy.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33. 丁仁傑 Ting, Jen-Chieh(1999)。社會脈絡中的助人行為:臺灣佛教慈濟功德會個案研究。臺北:聯經出版社。
  34. 內政部社會司(1994)。宗教輔導論述專輯,(一)。內政部。
  35. 內政部社會司(1995)。宗教輔導論述專輯,(二)。內政部。
  36. 尤瑞根.哈伯瑪斯 Habermas, J.(1998).The Inclusion of the Other.London:MIT.
  37. 王永慈 Wang, Yeong-Tsyr(1987)。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38. 王順民 Wang, Shung-Ming(1999)。非營利組織及其相關議題的討論-兼論台灣地區非營利組織的構造意義 The Discussion of NPOs and the Related Issues。社區發展季刊 Community Development Journal,85
  39. 王順民 Wang, Shung-Ming(1996)。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
  40. 江明修 Chiang, Min-Hsiu(1994)。非營利組織領導行為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41. 江明修 Chiang, Min-Hsiu(1995)。非營利組織的公共服務功能。公共事務論壇,1
  42. 江明修 Chiang, Min-Hsiu(1999)。非營利組織公共服務功能之研究
  43. 江明修 Chiang, Min-Hsiu(1996)。非營利組織領導行為之研究-下。人事管理,33(11/ 12)
  44. 江明修 Chiang, Min-Hsiu(1996)。非營利組織領導行為之研究-上。人事管理,33(10)
  45. 江明修 Chiang, Min-Hsiu(1995)。非營利組織領導行為之研究。政治學報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25
  46. 江明修 Chiang, Min-Hsiu(1999)。我國基金會之問題與健全之道 Problems and Prospects of Foundations in Taiwan。中國行政評論 The Chinese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8(3)
  47. 江明修 Chiang, Min-Hsiu(1999)。台灣非營利組織的內部與外部環境-非營利組織與政府-非營利組織遊說功能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48. 江明修 Chiang, Min-Hsiu(1998)。非營利組織與公共服務:公民社會協助政府再造之道。人事行政,123
  49. 江明修 Chiang, Min-Hsiu(1998)。非營利組織公共服務功能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50. 江明修 Chiang, Min-Hsiu、 梅高文 Mei, Gau-Wen(1999)。非營利組織與公共政策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and Public Policy。社區發展季刊 Community Development Journal,85
  51. 江陳宗(1984)。國立政治大學會計研究所。
  52. 吳寧遠 Wu, Ning-Yuen(1998)。非營利組織之經營管理與社會角色論文集。國立中山大學。
  53. 吳寧遠 Wu, Ning-Yuen(1998)。台灣地區非營利組織管理之研究-非營利組織會員對其組織認同之研究:以高雄市婦女服務社團為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54. 吳寧遠 Wu, Ning-Yuen(1998)。非營利組織法令與宗教組織法令。第二屆當代宗教學學術研討會,南華管理學院:
  55. 吳寧遠 Wu, Ning-Yuen(1997)。非營利機構困境之研究:以高雄市社會福利團體為例。當前我國政經發展問題與展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南:
  56. 吳寧遠 Wu, Ning-Yuen(1998)。台灣宗教非營利事業現況。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規會研討會,南華管理學院:
  57. 呂芳堯(1985)。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
  58. 李宜培 、 湯新楣(1968)。美國的民主。台北:今日世界。
  59. 杜維明(1989)。儒學第三期發展的前景問題-大陸講學、問難和討論。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60. 官有垣 Kuan, Yu-Yuan(1995)。臺灣的非營利組織與政府的互動關係:以臺灣基督教兒童福利基金會為例,1964-1977 The NPO-Government Relations in Taiwan: A Case Study of the Taiwan Christian Children's Fund, 1964-1977。公共政策學報 The Chinese Journal of Public Policy Studies,16
  61. 官有垣 Kuan, Yu-Yuan(1995)。以非營利組織理論的經濟學觀點闡釋美國私立初等及中等學校興盛的原因 The Public/ Private Division of Responsibility for the Provision of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n Empirical Study。空大行政學報 Open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3
  62. 官有垣 Kuan, Yu-Yuan(1998)。非營利組織財務資源的整合:蘭恩文教基金會。非營利組織資源整合與運用研討會,台北:
  63. 官有垣 Kuan, Yu-Yuan(1997)。民間社會福利機構與政府的購買服務契約之互動關係:董事會影響力之探討。跨世紀的台灣社會福利發展研討會,台北:
  64. 官有垣 Kuan, Yu-Yuan(1999)。非政府組織的財源:政府與基金會角色分析。亞太非政府組織如何因應金融風暴研討會,台北:
  65. 官有垣 Kuan, Yu-Yuan(1999)。非營利公共政策研究組織(智庫)與社會福利政策研究 The Nonprofit Public Policy Research Organizations (Think Tanks) and Their Social Welfare Policy Studies。社區發展季刊 Community Development Journal,85
  66. 官有垣 Kuan, Yu-Yuan(1996)。台灣民間社會福利機構與政府的競爭關係:以台灣基督教兒童福利基金會為例,1977-1985 The Riv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aiwan Christian Children's Fund and the Government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on Taiwan, 1977-1985。空大行政學報 Open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5
  67. 官有垣 Kuan, Yu-Yuan(1998)。非營利組織的董事會角色與功能之研究:以全國性社會福利相關的基金會為例 An Empirical Study of Boards of Directors of Nonprofit Social Welfare Foundations in Taiwan。國立中正大學學報 Journal of National Chung Cheng University,9(1)
  68. 官有垣 Kuan, Yu-Yuan(1998)。非營利事業種類及其社會功能:公益型非營利事業。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規劃研討會,嘉義大林:
  69. 林萬億 Lin, Wan-I(1998)。社會抗爭、政治權力資源與社會福利政策的發展-1980年代以來的台灣經驗。台灣社會福利運動的回顧與展望研討會
  70. 南華管理學院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1998)。南華管理學院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規劃研討會論文集。南華管理學院。
  71. 國立中正大學 、 南華大學(2000)。第一屆非營利組織管理研討會
  72. 國立中正大學 、 南華大學(2001)。第二屆非營利組織管理研討會
  73. 張世雄 Chang, Carl Shr-Syung(1999)。台灣社會福利的發展-回顧與展望。台北市:五南圖書。
  74. 張世雄 Chang, Carl Shr-Syung(2000)。宗教與非營利事業。嘉義:南華大學宗教文化研究中心。
  75. 張世雄 Chang, Carl Shr-Syung(2001)。自由主義、社會福利與公民習性。自由、平等與社會正義,台北市:
  76. 張世雄 Chang, Carl Shr-Syung(1996)。社會福利的理念與社會安全制度。台北:唐山出版社。
  77. 張英陣 Chang, Ying-Chen(1985)。第三部門與社會福利政策分析。社區發展季刊 Community Development Journal,70
  78. 張維安 Chang, Wei-An(2000)。人間佛教與台灣社會:以社區為道場,以服務為修行。新世紀社會文化與教育研討會,台北:
  79. 張維安 Chang, Wei-An(1996)。台灣社會學研究的回顧與前瞻論文集。台中:東海大學。
  80. 梅高文 Mei, Gau-Wen(1994)。公民意識與志願服務。社區發展季刊 Community Development Journal,65
  81. 陸光(1975)。社區發展與志願工作者之參與研究。中華民國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
  82. 程瑞玲(1984)。台北,東吳大學會計研究所。
  83. 黃世鑫 Huang, Shih-Hsin、 宋秀玲(1989)。我國非營利組織功能之界定與課稅問題之研究。台北:財政部賦稅改革委員會。
  84. 葉大慧(1985)。國立中興大學法律研究所。
  85. 臺灣亞洲基金會(2000).eNPO Research Newsletter, 005.
  86. 鄭文輝 Cheng, Peter Wen-Hui(1993)。我國非營利組織財務及賦稅管理之研究。中華民國會計師公會。
  87. 蕭新煌 Hsiao, Michael Hsin-Hung(1999)。台灣的民間福利組織:資源的網路與動員。香港兩岸關係研究中心。
  88. 蕭新煌 Hsiao, Michael Hsin-Hung(1999)。台灣的地方環保抗爭運動:一九八0至一九九六。香港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
  89. 蕭新煌 Hsiao, Michael Hsin-Hung(1999)。台灣的民間基金會:組織與趨勢。香港兩岸關係研究中心。
  90. 蕭新煌 Hsiao, Michael Hsin-Hung(1999)。台灣的非營利部門:現況、趨識與展望。香港兩岸關係研究中心。
  91. 蕭新煌 Hsiao, Michael Hsin-Hung、 孫志慧(1998)。十年來台灣社會福利運動的發展。社會福利運動的回顧與展望研討會
  92. 蘇信如(1985)。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93. 顧忠華 Ku, Chung-Hwa(1998)。非營利組織之整合型研究-非營利組織的「公共性」問題:理論與經驗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94. 顧忠華 Ku, Chung-Hwa(1999)。公民社會的價值觀-論「社會自治」的重建。二十一世紀人文價值觀研討會,台北:
  95. 顧忠華 Ku, Chung-Hwa(1998)。非營利組織的公共性問題:一個理論性研究。非營利組織之經營管理與社會角色學術研討會,高雄:
  96. 顧忠華 Ku, Chung-Hwa(2000)。非營利組織的社會自治功能。非營利組織研究的本土化研討會
  97. 顧忠華 Ku, Chung-Hwa(1999)。社會信任、社會資本與非營利組織。非營利組織與社會信任研討會,台北:
  98. 顧忠華 Ku, Chung-Hwa(1999)。台灣非營利組織的內部與外部環境-非營利組織與社會-非營利組織社會文化基礎。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99. 顧忠華 Ku, Chung-Hwa(1999)。非營利組織的公共性與自主性。跨世紀的台灣社會與社會學學術研討會,台北:
  100. 顧忠華 Ku, Chung-Hwa(1999)。公民社會在台灣的成形經驗。自由、平等與社會正義學術研討會,台北:
被引用次数
  1. (2016)。從「社區發展」到「社會企業」?關於社會企業的政策議程和政治想像。社區發展季刊,154,8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