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教師指導學生自編鄉土教材之過程與結果之探索

并列篇名

The Exploration of Teaching in the Process of Student-made Teaching Material for the Indigenous Subject

作者

游政男(Cheng-Nan Yu)

关键词

鄉土教育 ; 自編教材 ; indigenous education ; student-made subject material

期刊名称

嘉大教育研究學刊

卷期/出版年月

32期(2014 / 03 / 30)

页次

67 - 90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研究聚焦於國小六個五年級學生探索家鄉民俗的過程與結果,並建立依社會實用主義建構之影音與文本鄉土教材。研究動機起於學生與教材距離疏遠,與社會關係冷漠,無法體認社會、鄉土的重要性。研究方法採完全參與觀察,參酌敘事研究的實用性要求,過程參考行動研究循環,再現一連串脈絡連貫的發生事件。研究之教師介入,初期以教材來豐富學生經驗,讓問題與答案的疏離關係有所改善;中期教師的角色轉為對學習工具與環境整備的導引,讓學生在探索過程與結果中掌握主導的權力;後期教師介入以拉進教材和目標的距離,將教材引導到以能力指標為標準的嚴謹組織內容。最後,研究提出教師課程立場的覺知與教學慎思的過程作為研究討論與反省。

英文摘要

This study focused on the learning process and outcome of six fifth grade students' exploration of local indigenous culture and the creation of student-designed teaching material with videos and texts. The motive of the teaching project was to close the gap between students and text-based material. The methods used in this study included participating observation, generic theorizing process, and narrative study format. The teaching process had followed the cycle of 'revealing the teaching goal - providing intermediary material - practicing - reflective thinking - adjusting strategies' to finish the creation of the student-made teaching material for the indigenous subject. The teacher's intervention in this study included enriching students' experience with intermediary material at first so to narrow down the distance between questions and answers. The role of the teacher then transferred into a facilitator for preparing learning tools and environment; hence, the students could move from the adults' viewpoints to their own. Finally, the teacher finished the student-made material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standards of teaching material. Eventually, the study provided teacher's reflective thinking base, the process of curriculum deliberation and the awareness of curriculum ideology.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教育學
参考文献
  1. 王千倖(2012)。「學習者主導」影片教學模式應用於師資生「生命教育」課程之初探。教育實踐與研究,25(1),163-188。
    連結:
  2. 卯靜儒(2014)。把知識帶回來:從社會建構主義到社會實在主義的教育社會學。當代教育研究,22(1),211-221。
    連結:
  3. 白亦方(2007)。後現代課程研究的內涵與應用性評析。課程與教學,10(3),17-30。
    連結:
  4. 陳淑娟(2013)。負數史與負數教學中的美感意涵。教育實踐與研究,26(2),133-160。
    連結:
  5. 翟敏如(2013)。對話式閱讀技巧應用於幼兒情緒繪本共讀之初探。課程與教學,16(4),209-238。
    連結:
  6. 蔡清田(2007)。DeSoCo 能力三維論對我國十二年一貫課程改革的啟示。課程與教學,11(3),1-16。
    連結:
  7. 蔡清田、雲大維(2008)。從SWOTA 分析鄉土教育課程發展之研究。致遠管理學院學報,3,47-82。
    連結:
  8. 鄧宗聖、李律鋒(2012)。遊戲入課:通識教育中以學生為主體的媒體素養教學法。課程與教學,15(3),109-134。
    連結:
  9.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語文學習領域)。台北:教育部。線上檢索日期:2013 年5 月26 日。網址:http://www.edu.tw/eje/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4420
  10. 顧瑜君(2007)。課程,不是東西:以敘事研究談在地課程觀的發展歷程。顧瑜君教學網站。線上檢索日期:2013 年5 月26 日。網址:http://justdoit.ndhu.edu.tw/modules/smartsection/item.php?itemid=49
  11. 台灣立報(2007)。冬山兒童掛貫守護儀式週六豋場。台北:台灣立報。線上檢索日期:2013 年5 月26 日。網址: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83209
  12. 教育部(2004)。創意臺灣、全球布局-培育各盡其才新國民。台北:教育部。線上檢索日期:2013 年5 月26 日。網址: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B0038/940817edumain.doc
  13. 馬躍.比吼(2013)。2012 原鄉踏查紀錄片競賽得獎作品評審評語。台北:神腦基金會。線上檢索日期:2013 年5 月26 日。網址:http://www.town-all.org.tw/news_main.aspx?id=115
  14. Altrichter, H.、Peter, P.、Somekh, B.、夏林清譯(1996)。行動研究方法導論─教師動手做研究。臺北:遠流。
  15. Connelly, F. Michael(Ed.),He, Ming Fang(Ed.),Phillion, JoAnn(Ed.)(2008).SAGE Handbook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Los Angeles:Sage.
  16. Dixon, M.,Senior, K.(2009).Traversing theory and transgressing academic discourses: Arts-based research in teacher educa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 & the Arts,10(24),1-17.
  17. Li, G. F.(2007).Home environment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 importance of family capital.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28(3),285-299.
  18. Lieblich, A.、Tuval-Mashiach, R.、Zilber, T.、吳芝儀譯(2008)。敘事分析與研究。嘉義:濤石。
  19. 王全興(2012)。九年一貫課程落差層面及其因應之道。教育資訊與研究,104,149-180。
  20. 白晉洲、王亞莉(2011)。讓學生在實踐和活動中學習數學。新作文,6,68。
  21. 吳俊憲(2006)。台灣本土教育課程改革政策的興革與發展。課程教學的本土化與全球化,高雄:
  22. 呂世虎、王泳濤(2009)。臺灣地區九年一貫數學課程綱要的特點及其對大陸數學課標修訂的啟示。課程、教材、教法,9,93-96。
  23. 李子健、黃顯華(1996)。課程:範式、取向與設計。台北:五南。
  24. 李文萱(2007)。學校課程發展的核心經驗。新課程,8,30-32。
  25. 林世華(2010)。厘清課程目標,籌劃教學設計:談評價于課程改革之應用。考試研究,1,21-37。
  26. 林瑞榮(1998)。國民小學鄉土教育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師大書苑。
  27. 郭永芬(2007)。教學舉例:課程連結的藝術。新課程,8,37-38。
  28. 陳向明(2005)。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29. 黃光雄、蔡清田(2009)。課程發展與設計。台北:五南。
  30. 黃政傑(1987)。課程評鑑。台北:師大書苑。
  31. 黃政傑(1991)。課程設計。台北:東華。
  32. 黃政傑(1996)。重建學校與社區的教育關係。桃園文教,3,16-18。
  33. 黃政傑編(2010)。教學藝術。台北:五南。
  34. 賈馥茗(1991)。教育哲學。台北:三民。
  35. 甄曉蘭(2004)。課程理論與實務─解構與重建。台北:高等教育。
  36. 歐用生(2006)。課程理論與實踐。台北:學富。
  37. 鄭玉卿(2012)。戰後「教育及生活」理念在臺灣的實驗─以臺北成功中學的課程為例。教育資訊與研究,104,51-76。
  38. 鄭光廷、徐士傑、林東清(2012)。影響使用者持續使用Web2.0 傳遞與分享知識之研究。資訊管理學報,19(2),249-274。
  39. 翰林(2013)。社會習作。台北:翰林。
  40. 翰林(2012)。社會習作。台北:翰林。
  41. 翰林(2010)。社會習作。台北:翰林。
  42. 霍秉坤、葉慧虹、黃顯華(2010)。香港教科書的編輯:提升質量的建議。西南大學學報,4,72-76。
被引用次数
  1. 顏慶祥,陳世文(2021)。「探究與實作」課程在普通高中自然科學領域實施概況之調查研究。課程與教學,24(4),135-166。
  2. 游政男(2016)。以行動載具數位說故事輔助公民參與社會之教學歷程:以教師引導小學生探索農舍議題為例。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114,21-42。
  3. 游政男(2019)。透過行動載具輔助紀錄片初學者之教學設計:以社區探索紀錄片為例。傳播研究與實踐,9(1),33-64。
  4. (2016)。數位融入歷史教學的嘗試。教育研究月刊,262,3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