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摘要
|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religious events and Native education. The case study was "Incense meeting at the sea" of Wankan Goddness (Matsu), Tai-Shengt Temple in Budai. This study adopted in-depth interview to consult seven elderly residents, including people who worked at the temple, and the participants of "Incense meeting at the sea." The research method was to analyze both interviews and references. After an overall analysis, three conclusions were found. Firstly, to completely understand the origins, procedures and the collaborative memories of all participants from "Incense meeting at the sea" was to provide meanings to the event and enhance identity to this local event. Secondly, the participants from this event claimed that they witnessed the miracle of Wankan Goddness (Matsu). This strengthened their religious belief and got a sense of satisfaction and consolation; hence, this kind of religious event showed that it did have an obvious effect in comforting people's feeling and heart. Finally, Wankan Goddness (Matsu), Tai-Shengt Temple as a religious center in the area held "Incense meeting at the sea" did display one of the best practical Native education activities. Although this religious event was no longer in practice, it was still a good model for Native education because of its one of a kind religious background and cultural value.
|
参考文献
|
-
胡清華(2013)。數位出版內涵及廣告行銷策略分析探討。中華印刷科技年報,2013,109-128。
連結:
-
陳璋玲(2007)。海洋、宗教與觀光:布袋好美里“海上會香”的意義與價值。海洋文化學刊,3,147-167。
連結:
-
維基百科 (無日期 )。布袋魍港太聖宮媽祖神像 。2023年 3月 21日。取自:https://reurl.cc/RvLb0G。
-
Halbwachs, M.(1992).On collective memory.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Halbwachs, M.,Ditter, F. J.,Ditter, V. Y.(1980).The Collective Memory.New York, NY:Harper & Row.
-
Lincoln, Y. S.,Guba, E. G.(1985).Naturalistic inquiry.Beverly Hills, CA:Sage.
-
Sangren, P. S.(2013).Power and Transcendence in the Ma Tsu Pilgrimages of Taiwan.American Ethnologist,20(3),564-582.
-
Van Manen, M.(1997).Researching lived experience: Human science for an action sensitive pedagogy.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
Zelizer, B.(1995).Reading the past against the grain: the shape of memory studies.Critical Studied in Mass communication,12,214-239.
-
太聖宮管理委員會(2014).布袋好美里太聖宮明朝媽祖聖像.嘉義縣:作者.
-
石萬壽(2000).台灣媽祖的信仰.台北:台原.
-
伊藤純郎(1998)。鄉土教育の運動研究。東京:思文閣。
-
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日期不詳)。嘉義百年歷史地圖‧日治二萬分之一台灣堡圖(明治版)。線上檢索日期: 2022 年 8 月 18 日。取自:https://gissrv4.sinica.edu.tw/gis/chiayi.aspx。
-
余光弘(編纂)(2006).開台澎湖天后宮志.澎湖:開臺澎湖天后宮管理委員會.
-
余德慧,徐臨家(1993)。詮釋中國人的悲怨。本土心理學研究,1,301-328。
-
李文環,林怡君(2019).圖解台灣民俗.台北:好讚.
-
李岳勳(1986).魍港媽祖:被遺忘的歷史與靈性之象徵.嘉義縣:蚊港太聖宮管理委員會.
-
李奕興(2010)。台灣傳統建築彩繪。台灣文獻季刊,61(2),291-318。
-
李建緯(2018)。嘉義魍港太聖宮媽祖神像年代研究─從歷史、科學與風格分析。台灣文獻季刊,68(2),2-66。
-
周育聖(2007)。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文化與語言文學研究所。
-
林上鈺(2016)。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研究所。
-
林良憲,邱偉欣(2013)。尋與巡-林園鳳芸宮媽祖海上巡香踏查。高雄文獻,3(2),157-170。
-
林美容(2012)。媽祖靈力從何而來?。2012 台中媽祖國際觀光節:媽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中:
-
林美容(2020).媽祖婆靈聖:從傳說、名詞與重要媽祖廟認識台灣第一女神.台北:前衛.
-
林茂賢(2013)。台灣媽祖的母親意象。2013 台中媽祖國際觀光節─媽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中:
-
林萬青(2009)。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
-
林劍秋(2006)。媽祖信仰與政經社會意涵─以大甲媽祖為例。媽祖文化學術論文集,台北:
-
相良吉哉(1933)。台南州祠廟名鑑。台南:台灣日日新報社
-
范淑勤(2015)。高雄市,私立樹德科技大學建築與室內設計研究所。
-
唐秀麗(2003 年 3 月 26 日)。太聖宮海上會香 5000 信徒參與今年擴大舉辦敲定至少有兩百艘船筏。民生報,第 18 版。
-
張壽山(編)(1991).學習理論與教學應用.高雄:復文.
-
陳玉玲(1998)。論鄉土教育的理論基礎。國民教育研究學報,4,143-164。
-
陳佳慧,蔡元隆,張淑媚(2022)。憶 「魍」情深布袋史:初探太聖宮魍港媽的集體記憶再現及其在鄉土教育之意涵。新常態下的教育創新與實踐學術研討會,嘉義:
-
陳建任(1999 年 5 月 8 日)。嘉義首見海上會香。民生報第 4 版。
-
陳國強(編)(2002).文化人類學辭典.台北:恩楷.
-
黃明德,蔡隆德(2000)。古魍港尋跡。台灣文獻,53(1),323-343。
-
黃俊文(2006)。鄉土教育的理念與實踐-從學生專題報告的分析。歷史月刊,220,130-135。
-
黃政傑(1994)。鄉土教育的課程設計。師友,324,9-12。
-
黃政傑(編),李隆盛(編)(1995).鄉土教育.台北:漢文書店.
-
黃淑敏(2018)。台北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
楊為仁(2021)。【202106 專題報導】2021 林園鳳芸宮媽祖海巡。高雄畫刊,6
-
楊渡(2019).顏思齊與大航海時代.台北:南方家園.
-
溫振華(1996)。村廟與鄉土史教學。鄉土文化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南:
-
葉至誠,葉立誠(2011).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商鼎數位.
-
雷家驥(纂修)(2009).嘉義縣志‧卷九‧宗教志.嘉義縣:嘉義縣政府.
-
嘉義縣文化觀光局(2009).發現嘉義導覽解說手冊.嘉義縣:嘉義縣文化觀光局.
-
嘉義縣好美國民小學(2022)。3-2太聖宮沿革。線上檢索日期:2022年8月18日。取自:https://reurl.cc/q5xqAD。
-
嘉義縣政府新聞行銷處公共關係科(2003 年 5 月 9 日)。媽祖海上會香眾船齊航,場面壯觀。線上檢索日期:2022 年 8 月 18 日。取自:https://reurl.cc/8pbkaM。
-
嘉義縣政府新聞行銷處公共關係科(2019 年 4 月 20 日)。布袋魍港媽祖神像獲指定為國家重要古物。線上檢索日期:2022 年 8 月 18 日。取自:https://reurl.cc/qNK7vE。
-
廖永靜(1995)。如何實施鄉土教育。教師之友,46(5),51-54。
-
趙家民,陳信峯,顏新訓(2017)。探討彩繪對社區影響之研究─以布袋鎮好美里為例。文化事業與管理研究,18(2),33-48。
-
劉玉玲(2006).教育人類學.台北:揚智.
-
澎湖縣政府文化局(2021).2021 澎湖縣文化資產手冊.澎湖:作者.
-
蔡元隆,張淑媚(2007)。鄉土教育從民俗節慶開始─以台東玄天堂的炸寒單爺民俗為例。國教之友,85(4),32-41。
-
蔡崇程(2000)。正港開台媽祖:太聖宮魍港媽。布袋嘴月刊,4,3-4。
-
蔡隆德(2017)。蔡隆德(2017)。魍港菲立辛根堡簡介。未出版手稿。
-
蔡雅蘋(2016)。屏東縣,私立大仁科技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研究所。
-
鄭自隆(2015).傳播研究與效果評估.台北:五南.
-
鄭志明(1997)。從靈感思維談台灣媽祖的宗教祭典。媽祖信仰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雲林:
-
盧嘉興(1961)。蚊港與青峰闕考。台南文化,7(2),110-122。
-
賴文仁(2013)。個人徒步參與大甲媽祖繞境進香活動之體驗歷程:以旅遊人類學觀點探討。2013 台中媽祖國際觀光節─媽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中:
-
謝國興(編)(2019).進香‧醮‧祭與社會文化變遷.台北: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
謝敏政(1999 年 5 月 7 日)。媽祖海上會香‧嘉義沿海神氣:今布袋外舉行地方宗教、藝文、環保首度合一。中國時報,第 18 版。
-
謝敏政(1999 年 4 月 7 日)。兩宮媽祖海上會香:布袋太聖宮、朴子配天宮共同創舉,預估有兩千艘漁船參與盛會。中國時報,第 19 版。
-
謝敏政(1999 年 4 月 20 日)。布袋媽祖海上會香:漁船粉墨登場。中國時報,第 18版。
-
謝敏政(2005 年 5 月 1 日)。媽祖觀光季‧百漁筏出帆:藝陣、香客海上會香‧嘉義濱海掀高潮。中國時報,第 C5 版。
-
謝貴文(2015).高雄林園鳳芸宮媽祖海巡.高雄: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
魍港太聖宮管理委員會(2016)。魍港太聖宮管理委員會(2016)。魍港歷史沿革。嘉義縣:作者。
|